精选《李相国论事集校注》冶艳杰 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4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李相国论事集校注》冶艳杰 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李相国论事集》是一部记载中唐宰相李绛奏议之文和论谏之事的文集。由于涉及的领域广泛,该文集成为后人研究中唐政治、经济、藩镇、宦官、民生的重要文献之一,同时也是今人研究李绛生平、思想、精神、品格的重要著作。然而,现存李绛文集的各种版本,各有异同,还有一些遗文各版本都没收入。本书采用了市面所能见到的十个传本,以及史书、类书中的相关数据,对《李相国论事集》进行了校注,同时对不同传本进行研究,理清了其版本源流关系。

【名人的书评】

《李相国论事集》是研究中唐的重要参考文献;校注者参考了众多版本及其他相关资料,力图给读者提供一个准确、全面的版本。

【李相国论事集校注的书摘】

李绛所处的中唐,正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重要时期。此时,经历安史之乱沉重打击的唐王朝,藩镇割据,宦官擅政,国力衰弱,民不聊生。在政治上,安史余党、讨贼有功之将领,拥兵割地,形成藩镇割据之势;朝廷抽兵平叛,边备空虚,吐蕃乘虚而略取河西、陇右之地,南诏诠窥西南,契丹又乘虚进入塞内,令唐室边患严重;宦官乘安史之乱,得以掌握禁军,左右朝政,终致宦官之祸及朋党之争。在经济上,安史之乱导致物资短缺,国库空虚;为延续政权运行,又对百姓横征暴敛。社会上,安史之乱祸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当地百姓不是死于兵祸,就是流离失所,出现数百里内无人烟的现象。李绛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元和中兴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历仕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朝,一生以削平藩镇、中兴大唐为己任。他感人主知遇之恩,不欲碌碌无为,常思报效,所以政有缺失,巨细必陈,终其一生,孜孜以匡谏为己任。《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四,第4285页,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在两《唐书》本传中,李绛生平事迹均有详细的记载,此处,主要是对李绛其人其事作一简要的评介。从李绛本传及李绛所著《李相国论事集》来看,这位宰相的为人,倒也不复杂,人格成分其实很简单,甚至有些迂腐的成分。而正是对这种简单与貌似迂腐的正臣形象的坚守,在一个唯利是图、不顾道义的时代,就显得不同流俗了。我们先来看看李绛之死。据《新唐书》本传:“(文宗)四年,南蛮寇蜀道,诏绛募兵千人往赴,不半道,蛮已去,兵还。监军使杨叔元者,素疾绛,遣人迎说军曰:‘将收募直而还为民。’士皆怒,乃噪而入,劫库兵。绛方宴,不设备,遂握节登陴。或言缒城可以免,绛不从。牙将王景延力战殁,绛遂遇害,年六十七。”《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二,第48434844页,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而对于历史人物,很多时候,知其死,方知其生,李绛便是这样。由于嫉恨者的煽动,导致兵变,怨集于李绛,终于被害。李绛本来可以“缒城”免死的,却被他拒绝。人皆欲生也,面对死亡,放弃生存,这是一件让人吃惊的、了不起的事。那么,他这样选择的原因是什么?这段记载中有一个细节,说李绛登陴逃命的时候,慌乱之中,仓促之际,手中还握着符节。命且不保,要这符节何用?这就是李绛在死生之际的选择。符节授自朝廷,象征着统御一方的权力,但更多的却意味着为朝廷守土安民的责任,以及由这种责任衍生出来的作为一个朝廷官员的尊严和整个朝廷的尊严。正是由于对这种责任与尊严的髙度认可与坚守,才使他能够面对死亡而无所畏惧。将责任与尊严作为生命第一位的追求,凌驾于生死之上,这便是李绛人格最基本最核心的内涵。而这责任意识来自何处呢?曰,先王之道也。圣贤书中的先王之道,包罗万象,塑造了李绛的人格。圣贤之道具体包含什么呢?其实我们从李绛的《李相国论事集》中所涉及、所论述的内容来看,无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如是而已。李绛曾多次与宪宗皇帝讨论为君治国、招贤用人之道,他所陈述的道理,其实无甚骇人的新论,大都是孔孟及其后学们所说过的一些老话。这些老话中,规定了君臣父子天下人所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以及由这些行为规范所组成的伦理内涵。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只要能够真正做到这些,那么离治世大概也就不远了。因而,从他踏入仕途开始,便一直以这种理想的规范来要求自己,并在适当的范围内,尽量地去规谏与约束别人,包括皇帝本人,这也就形成了他忠正耿直、直言敢谏的性格。他是在用圣人之道来匡谏整个国家,并期以此治世。他所匡谏的,首先是自己,所以他多次面对死亡,都不改对道的坚守;然后包括皇帝、大臣,以至于天下。两《唐书》本传和《李相国论事集》里面都记载一件事,“上尝欲近猎苑中,至蓬莱池西,谓左右曰:‘李绛必谏,不如且止。’”《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八,第7677页,中华书局点校本,1956年。这能够让我们想起唐太宗因惧魏征之谏而藏鸟于怀的故事,而这时候,李绛还只是个翰林学士。其实,他的谏诤,无论是直接针对皇帝本人还是针对其他大臣,最终都是与皇帝和皇权作斗争,只有那些恃宠而骄的人,才敢肆无忌惮;而对他们进行弹劾,最终都将与皇帝私人的喜恶作斗争。所谓的谏诤,其实仅仅是臣子与皇帝两人之间的事。而封建社会的实质,皇帝是至髙无上的,一言不当,罪当杀身。故而,每次的谏诤,其实都有着相当的危险,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可李绛偏偏是一个有自己标准的人,由于他认为自己的标准代表圣人的标准,因而他就有将自己的标准扩大为天下的标准的意味。他的谏诤,最终是想提醒皇帝,皇权是应该受到限制的、有所规范的,只有受限而规范的权力,才能有福于国家和人民。李绛一生所谏之事,门类甚广,举凡政治、经济、民生,甚至皇帝的日常生活等事情,都可以听到他的铮铮之音。可以这样说,一部《李相国论事集》便是一部他谏诤时事、维护圣贤之义的言论集。宪宗时吐突承璀是个大宦官,深得宠信,权倾朝野,而李绛则总是与他过不去,时不时找机会提醒皇帝,要限制他、提防他。当宪宗想让吐突承璀作为元帅领兵讨王承宗的时候,李绛更是力谏,认为古来无此,可惜宪宗只是迂回了一下,依然让承璀做了最髙统帅。不过,李绛的不断谏言与提醒,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承璀讨王承宗失败回朝后,李绛力主严惩,宪宗无奈,罚他作了军器使。当宪宗皇帝认为李绛才堪大用,准备委任他为宰相时,前一天便把吐突承璀支出去作了淮南监军。其他诸如请求皇帝任贤使能,建议罢免内外进献,告诫皇帝不应敛财,要求皇帝定期与学士见面,为一些耿直的大臣辩白等例子不一而足,这些谏言都在当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些都表明,李绛不屈不挠的谏诤,对于皇帝还是起到了许多正面影响的。有人嘲笑孔子,说他“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杨伯峻译注,第157页,中华书局本,1980年。;又有人对他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论语?微子》,杨伯峻译注,第194页,中华书局本,1980年。,孔子感慨道,如果天下有道,还要我孔丘做什么呢?在天下人面前坚守道义,的确显得有些迂腐,也有些愚蠢,但更多的,则是大人之象的崇髙。李绛之于孔丘,倒有几分相似。当然,除了对道义的认同与坚守,李绛对于时事,也有深刻而机智的认识。他除了是一个谏臣,还是一个谋臣。清代邵廷采的《东南纪事》卷三云:“昔唐宪宗独断而平淮蔡,然遇藩镇大事,皆咨策杜黄裳,谋于李绛。”清邵廷采《东南纪事》卷三,第45页,台湾大通书局,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五辑。元和七年,河北三镇之一的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子怀谏弱,军中请袭节度,吉甫议讨之,李绛曰:“不然,两河所惧者,部将以兵图己也,故委诸将总兵,皆使力敌任均,以相维制,不得为变。若主帅强,则足以制其命。今怀谏乳方臭,不能事,必假权于人,权重则怨生,向之权力均者,将起事生患矣。众所归必在宽厚简易、军中素所爱者,彼得立,不倚朝廷亦不能安。惟陛下蓄威以俟之。”俄而田兴果立,以魏博听命,帝大悦。吉甫复请命中人宣尉,因刺其变,徐议所宜。绛独谓:“不如推诚抚纳,即假旄节。它日使者持三军表来,请与兴,则制在彼,不在此,可奏与特授,安得同哉?”然帝重违吉甫,故诏张忠顺持节往,而授兴留后。绛固请曰:“如兴万有一不受命,即姑息,复如向时矣。”由是即拜兴节度使。绛复曰:“王化不及魏博久矣,一日挈六州来归,不大犒赏,人心不激。请斥禁钱百五十万缗赐其军。”有言太过者,绛曰:“假令举十五万众,期岁而得六州,计所转给三倍于费。今兴天挺忠义,首变污俗,破两河之胆,可啬小费隳机事哉?”《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二,第48404841页,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遂允所奏。其后田兴赐名弘正,平申蔡宿寇,魏博之师,为军先锋,弘正躬领全军,荡平齐鲁,勲庸烜赫,忠义昭著,可谓感恩尽节之臣。《李相国论事集》卷五,第17页,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唐的藩镇是烫手的山芋,轻易碰不得,稍有不慎,便要兵连祸结、不得善终。因而,朝廷对于藩镇一向是隐忍不发、任其自然的态度。非不得已,不会用兵,一旦用兵,胜负难料。而在魏博这件事上,李绛的处理,却能够不费一兵一卒,使六州之地,和平归附朝廷,实在了不起。我们通过上面李绛的奏折,看他对当时情况的分析,便可以知道,他对于当时整个国家、国家与藩镇、各个藩镇之间的各种复杂而具体的情况,是有着全面深刻把握的。正是在这种全面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方心理的推测与利用,最终使得事情能够和平而快速地朝着有利于朝廷的方向发展。对这一事件的成功处理,足以使李绛跻身于昂有上古之风的谋臣行列中,而从特定的角度来看,谋臣比之于诤臣,其实是更具人格魅力的。谋臣智,诤臣直。是正臣、诤臣,也是谋臣,李绛一生谨守先王之道,行之无遗,同时也有一个政治家应有的眼光、胸怀与韬略;他既像那握节牧羊于苦寒之地的苏武,又像那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孔明。其实呢,他又不像二人,只像他自己。清代朱轼在《史传三编》中如此评述:李绛论事得大体,动协机宜。其才可为王佐,而方正鲠直,惓惓以纳忠为己任,则魏征、宋璟之流。他人何足以及之!惜不幸多遇小人,吐突承璀、皇甫镈、李逢吉不能加害,而祸生所忽,卒堕杨叔元之计。悲夫!然绛也知有国,而不知有身,躬历四朝,年近七十,此亦非所吝矣。朱轼《史传三编》卷二十六,第2728页,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还是孔子那句话,“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杨伯峻译注,第194页,中华书局本,1980年。《李相国论事集》的结集与内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李相国论事集》六卷,唐李绛撰。今考其书,乃唐史官蒋偕编绛奏议之文与论谏之事”。据此可知,该书编者为史官蒋偕。蒋偕,常州义兴人,蒋家世代史官。两《唐书》有其父蒋传。蒋偕父亲蒋任史官二十年,与独孤郁、韦处厚修《德宗实录》。《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二,第4533页,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蒋偕长兄系,与同职沈传师、郑澣、陈夷行、李汉等受诏撰《宪宗实录》。《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九,第4028页,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蒋偕以父荫入仕,历任右拾遗、史馆修撰,转任补阙、主客郎中。柳芳撰写《唐历》,大历后的历史未编,宣宗命崔龟从、韦澳、李荀、张彦远和蒋偕按年编撰,题为《续唐历》。《续唐历》二十二篇,起大历十三年春,尽元和十五年,以续柳芳之书也。《艺文志》载韦澳、蒋偕、李荀、张彦远、崔瑄等撰。《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三,第6页,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李相国论事集》前有蒋偕大中五年冬十月原序,序称偕于大中五年辑《李相国论事集》。大中八年,蒋偕与卢耽、牛业、王沨、卢告编撰《文宗实录》。偕父、两位兄长及偕都曾任史馆修撰,参编国史实录。蒋氏三世踵修国史,世称良笔,咸云“蒋氏日历”天下多藏焉。《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二,第4535页,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四库全书》本《李相国论事集》六卷,卷一收文十篇,卷二九篇,卷三九篇,卷四十四篇,卷五十一篇,卷六九篇,共收文六十二篇。其中卷一的《批答宰相等贺忠谏屏风》、卷三的《上令宣示邪人事》、卷五的《宪宗出游田猎中罢》、卷六的《上言开元天宝事》均为宪宗的言论,卷六的《上言德宗朝事》似李吉甫文,《夏中对宰臣》、《上言外戚事》可能是包含李绛在内的众大臣的言论,《李相国论事集》实际收录绛文五十五篇,主要讨论政事、经济、军事、宫闱、教育、礼仪等问题。其中,政事类二十七篇;军事类十一篇;经济类七篇;宫闱事宜两篇;教育类一篇;礼仪祭祀一篇;答谢歌颂六篇。《丛书集成初编》本又收录九篇附遗,本人于九篇附遗外又辑得李绛遗文十一篇,故本书《李相国论事集》校注共收文八十二篇,实收绛文七十五篇。《李相国论事集》的整理我们以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抄本、清彭元瑞校跋本、清华氏抄本、清丁丙跋本、《全唐文》本、《指海》本、清劳格校跋本、《畿辅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对《李相国论事集》作一次较为彻底的校勘、注释。在校注文集的同时,对校注过程中收集整理的李绛作品佚文也一并进行校注。在进行多本互校的同时,将文集中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与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册府元龟》等文献中的相关史实进行参校。在校勘的基础上,对《李相国论事集》的源流关系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李相国论事集校注》冶艳杰 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