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花间集》赵崇祚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赵崇祚,五代后蜀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词选集的编者。他于五代时后蜀编成《花间集》,其中包括自晚唐温庭筠等十八人的作品五百首,共十卷。
《花间集》是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一部词集,书中收录了晚唐至五代一共18位词人的作品,共500首,18位词人分别是温庭筠、皇甫松、和凝、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顾敻、牛希济、欧阳炯、孙光宪、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他们的词以描绘闺中妇女日常生活情态为特点,互相唱和,被称为花间词派。
崇贤馆始置唐代太宗朝。1999年,李克先生及志同道合者复兴其宗旨。以积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全新国学体验馆为宏愿。其间,在季羡林、冯其庸等国学大师及著名文史学家傅璇琮、毛佩琦先生指导下,耕注先贤原典,以宣纸线装精品形式呈奉世人。作为一家国学传播机构,崇贤馆始终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以古籍线装宣纸书的形式,对浩繁的史海巨著进行经典复刻。不仅如此,崇贤馆还延请了傅璇琮、毛佩奇等诸位在国学界内享有盛誉的专家和学者担纲学术顾问,以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面对每一部崇贤馆的作品,使之成为学术史中无尚的精品。也正因这种孜孜以求的专业精神,使得崇贤馆产品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美誉,先后被中央领导、国务院、国台办等重要机构选为国礼,国家领导选定崇贤馆宣纸书目作为佳礼赠送给澳大利亚的孔子学院,国台办则将其赠送给连战夫妇,获赠方高度评价崇贤馆系列为难得一见的佳品。崇贤馆正是以这样的努力和追求为中华国学的发扬光大作出自己不懈的努力。崇贤馆藏书以安徽泾县宣纸为材料,徽墨印刷,保证千年不褪色、不腐蚀、久折不断;全部宋式手工装帧,以锦丝为绳,庄重典雅,坚韧耐久,便于翻阅;花绫封面,耿绢包角,广胶粘页,雅致精美,平滑牢固,是值得珍藏的宣纸精品,藏书涵盖经、史、子、集四库精华及历代碑刻书画真迹,既囊括经天纬地之道,又揽集修身齐家之学,全部繁体竖排,极具古书风韵,堪称“中华传世珍本藏书”,具有增值保值特性,如今已成为各地藏家的新宠。目前已形成“家无线装,绝非藏家;书无崇贤,妄称尊者”的流行趋势。
《花間集》是我國五代後蜀時趙崇祚編纂的一部詞集,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詞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詩餘體變自唐,而盛行五代。自宋以後,體制益繁,選錄益眾。而溯源星宿,當以此集為最古。唐末名家詞曲,俱賴以僅存。」全書共十卷,收錄了唐文宗開成元年(八三六)至後晉高祖天福五年(九四○)間溫庭筠、皇甫松、韋莊、薛昭蘊、牛嶠、張泌、毛文錫、牛希濟、歐陽炯、和凝、顧敻、孫光憲、魏承斑、鹿虔扆、閻選、尹鶚、毛熙震、李洵十八位詞人的五百首詞作,集中反映了中國早期詞史上文人詞創作的主體取向、審美情趣和藝術成就,在創作風格、表現技巧等方面對後世尤其是婉約詞的創作影響深遠,被譽為「倚聲填詞之祖」。十八位詞人除溫庭筠、皇甫松、孫光憲、和凝外,均為西蜀詞人,他們或生於蜀,或宦旅於蜀。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動蕩,天下岌岌,西蜀因地處偏僻,君臣尚可苟安。前蜀王氏、後蜀孟氏割據蜀中,沈溺聲色,荒婬無度。當時的詞作迎合了這樣的社會風氣,正如歐陽炯《花間集·序》中所說:「綺筵公子、繡幌佳人,遞葉葉之花箋,文抽麗錦;舉纖纖之玉指,拍按香檀。不無情絕之辭,用助嬌嬈之態。自南朝之宮體,扇北里之倡風。」所以《花間集》中描寫男女戀情的作品佔絕大部分,辭藻瑰麗綺艷,極盡軟媚香艷之能事。關於男女戀情的內容,有描寫一見鍾情而難分難捨的,有描寫相聚時柔情蜜意、分手時依依離情的,還有一些描寫主人公分別後苦苦相思的。但無論主人公的感情是如涓涓細流般含蓄,還是如飛瀑宣泄般直率,其情感都永遠是真切的。在這類題材中,有不少名篇歷來為人傳誦。如溫庭筠的《菩薩蠻》其一、《夢江南》其二,韋莊的《思帝鄉》其二,孫光憲的《清平樂》其一等等。除對真切情感的描寫外,對女子情態的描寫,無疑是《花間集》的另一特色。如皇甫松在《採蓮子》其二中,對少女春情初動,隔水拋蓮害羞、難堪之情的描寫;和凝在《山花子》其二中,對閨房少婦的調笑撒嬌之情態的描寫;孫光憲在《浣溪沙》其九中,對風月女子見到客人時嬌憨之態的描寫等等。在詞作中作者或以愛慕的眼光看待對方,或以欣賞的眼光審視對方,充分表現了作者的心態與審美情趣。男女戀情是《花間集》的主要內容,代表了作者的主要創作傾向,但《花間集》中並非僅局限於男女戀情的描寫。事實上,在《花間集》中還有其他多方面的內容。如寫亡國之痛之詞、詠史詞、詠物詞、邊塞詞,以及一定數量描寫各地風物人情的詞作等等。總之,一部《花間集》所涉及的題材內容是多方面的。《花間集》跨越千年,深受各時期文人的青睞而盛行不衰,在詞的發展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和作用,是欲窺詞之堂奧、研詞之創作者不可不讀之絕佳詞集。《花間集》古本,今傳者有南宋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晁謙之校刻本(簡稱「晁本」)、淳熙末年鄂州刻本(簡稱「鄂本」)和開禧元年(一二○五)刻本(有陸遊二跋,簡稱「陸跋本」)。後「陸跋本」失傳,衹有「晁本」、「鄂本」尚存。除此之外,還有明汲古閣毛晉刊本(簡稱「毛本」),明萬曆年間一楨刊本(簡稱「本」)和湯顯祖評朱墨本(簡稱「湯本」),但基本上都以南宋刻本為底本。崇賢館系列之《花間集》,增加了說明、注釋、詞解、詞評、配圖等輔助性條目,以「晁本」為底本,並參校他本,務求做到權威、準確。除此之外,本藏品由版刻專家和著名設計師聯袂打造,原文字體採用清乾隆武英殿版刻書體,版式設計復古精仿手工刻版,承接古代坊刻精華;遴選歷代版畫珍品插圖,審美獨特;紙張全部選用安徽涇縣宋代工藝的純手工宣紙,承襲千年歷史工藝,具有歷時彌珍的保值、增值特性。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經典,崇賢館集歷代之精華,致力於編輯當代經典的珍稀善本,傳之於後世。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毛雙民甲午孟春記於京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