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杨家将演义》佚名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杨家将演义》(又名《杨家将》《杨家将传》)写的是杨家将抗辽事迹。作者广泛搜集了宋元时期民间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宋元话本和元杂剧中的有关剧目为基础加工整理而成。作品从北汉主刘钧摒逐忠臣,呼延赞出世写起,到杨业归宋,杨宗保大破天门阵,十二寡妇征西夏为止。通过杨业一门世代抵抗契丹侵扰的事迹,贯串了反抗外族入侵,歌颂抗敌英雄,谴责奸佞卖国的主题。
★《杨家将演义》的主要贡献在于,使民间流传已久、零散片断的杨家将故事得以基本定型。★这部小说作为明代中叶朝廷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战争频繁、朝政紊乱状况的一个折射,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继而在明末清初的民族斗争中起过激奋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
太宗游玩既毕,驾回幽州歇息。是夜三更,城北喊声振天,及天明,辽兵将幽州城围了。太宗曰:“朕一时游玩心胜,未可八大王之奏,今日果有此难。”言罢,杨令公奏曰:“此去雄州甚近,陛下速遣人召魏直、杨雄,引军急来救护。”太宗曰:“番将围得甚紧,怎生出去?”渊平曰:“小将愿往。”太宗曰:“卿去,宜谨慎。”渊平辞帝上马,领军杀出南门。土金秀、土金寅引兵拦路。与平交战数合,败走。渊平不赶,直望雄州而去。既到雄州,魏直接至衙内,看了手诏,即与牙将杨文虎、杨清等引军十万,竟到幽州。离城十里之外,渊平乃与魏直言曰:“将军暂驻于此,小将单骑杀进城去通信,做个里应外合。”魏直曰:“此言正合我意。”渊平遂骤马杀入城中,奏知太宗。太宗曰:“救兵既至,传令明日里应,勿得有误。”令公奏曰:“臣还有一计,才保陛下无危。”太宗曰:“卿有何计?”令公曰:“赦臣四子延郎死罪,命他假装陛下,出北门城降,臣保陛下出南门,方可脱得此虎阱也。”太宗依其计而行。令公遂遣六郎保驾,五郎保八大王,二郎三郎为左右救应,七郎为先锋。倘有迟慢,不遵令者,处斩。忽阶下一人言曰:“臣亦有活捉萧后之计进奏。”此人是谁?乃王殷也。太宗曰:“卿试言之。”王殷曰:“令公父子保驾出城,留小臣在城上,擂鼓呐喊助威;待陛下离了幽州,然后献城诈降,萧后必任用。待万岁他日发兵来讨,臣于内传递消息,定要活捉萧后。”太宗可之。次日,令公保驾出城。太宗谓之曰:“卿为朕揉尽肝肠!”令公曰:“虽肝脑涂地,亦职分当然,陛下何以出此言与!”太宗于是将降书遣人送与萧后。萧后尚不深信,着人打探消息,说北门大开,推出一辆逍遥车辇来,车上端坐宋主,头带冲天冠,身穿赭黄袍,盖着一把黄罗伞。大辽军士俱来看宋主出降。不想令公留王殷守城,父子五人并诸将保驾出南门去了。惟遣河东三百敢死军与渊平护四郎,摆驾出北门诈降。辽将天庆王接见车辇,言曰:“请大宋皇帝下车相见。”四郎不答,天庆王又曰:“宋主无礼,既来归降,何不下车!”不防渊平在后,拈弓搭箭,将天庆王射死。四郎催军急出,既到护城之外,又遇辽将韩得让。得让不知渊平射死天庆王,亦在马上欠身施礼。四郎不答,目视执伞者,伞柄是条长枪,执伞者会四郎之意,将伞柄向四郎;四郎即抽出枪来,望韩得让项下一刺,得让落马而死。四郎跳上马,与三百敢死军,望南杀去。萧后听知宋主诈降,又杀了韩得让、天庆王,心中大怒,催军望南掩杀不题。却说令公等保着太宗出城,走至五十里路外,太宗问曰:“不知四郎何如?”令公曰:“陛下不必挂他,只保重前进可也。”正行间,韩延寿引一军拦路。太宗大惊,手足慌乱。六郎曰:“陛下勿惊,小将砍此贼来。”言罢,出马杀退延寿,保驾走至乌泥丘。太宗下马坐定,查点军士,不见令公、七郎,乃曰:“为朕之故,父子兄弟离散,情实堪悲。”又谓六郎曰:“卿何忍心,不去救汝父兄?”六郎曰:“臣保圣上,父兄难顾,非心忍也。”太宗起身瞭望,只闻一处呐喊甚急,与六郎言曰:“此呐喊之处,汝父必在其内。卿既尽忠,保朕离难,又当尽孝,去救汝父。”六郎曰:“去则谁保陛下?”太宗曰:“朕自有计策,汝当速去。”六郎遂上马,杀奔呐喊之所而去。太宗既遣六郎去了,乃与诸将入高州城。未及一饷时,辽兵涌至,将城围了。太宗上城,只见城下辽将耶律仲光大叫:“宋君早降,免受万刀之苦。”太宗曰:“六郎去了,谁破此围?”言罢,忽城北三骑飞到,将辽兵杀散入城,乃令公、六郎、七郎也。不在话下。却说萧后大获全胜,王殷开城投降。萧后入城,遂与群臣商议,立国于幽州。萧后设朝,与诸将言曰:“宋主用诈降走了,但不知生擒几人?”众将曰:“生擒十人,俱是宋名将。”太后曰:“名将成擒,丧尽宋人胆矣。”遂命拥出擒将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