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匈奴的谶歌》张承志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匈奴的谶歌》张承志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张承志原籍山东济南,穆斯林。1948年秋生于北京。高中毕业后在内蒙古乌珠穆沁草原插队,放牧四年。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1981年毕业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历史语言系。历史学硕士。曾就职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海军政治

【编辑推荐】

张承志在中国作家群中是一个异类,虔敬的宗教情怀和长期的边疆经历,使他的散文拥有一种让人不敢逼视的光芒。放弃了营造故事的小说体裁之后,他选择借助散文体、使用最直接的方式传递思想。他的游记散文拥有无比开阔的地理意识,这是它们区别于一般游记的显著特点。无论《匈奴的谶歌》里的祁连山口,还是《两海之聚》里的直布罗陀,张承志总是喜欢把一个小小的地点融进雄浑开阔的大陆版图中展开描写。他尤其偏好那些洲际之间、民族之间的交界点,尤其擅长描写不同族系的文化在同一个地理位置上的碰撞与融合。他喜欢在文章里加入历史考据,类似《幻视的橄榄树》里对泉州地名的考证推敲;喜欢在文章里描画地图,《水路越梅关》里他借用文天祥的诗,居然勾画出了从广东一直探入北京的一条古代水路。所以读他的散文会有一点累,不过一篇读罢却会让你大呼过瘾。

【名人的书评】

《匈奴的谶歌》这本书收录的,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著名作家张承志在《收获》杂志上发表的大部分散文作品。其中之一《匈奴的谶歌》是张承志的游历散文。足行万里,思接千载,笔端纵横开阖,由西海固、祁连山一直通往西班牙的摩尔人宫殿。以沉潜而激烈的情怀,讲述历史尘烟间的沧海桑田、民族兴衰。文风如铁的作家,凭借其对人生的悲悯和对信念的精诚,创造出史诗感与宗教感相融合,同时深具哲学意味的磅礴散文。

【匈奴的谶歌的书摘】

从美国回来,我说不出什么能算是一桩收获。世界多少是见了一些,但并没有哪个使我真正有过震动。除了在:MesaVerde看到印第安人撤走后高原在狰狞地淌着绿膏般的血以外,除了曼哈顿岛的楼妖厦鬼朝我汹涌澎湃如同一片疯狂的海之外,说实话我只是长了些见识但并没有觉得新鲜。全力以赴搜寻过消息,但是BobDylan没有在那一个月里唱。只听了一场他曾为伙伴的JoanBaez,这自然极为难得和感受万千。她虽然长得出人意料的美,但至今还是六十年代式的歌,这便不能成为我的参考。不是我有意如此,冰冷的一丝感觉快要膨胀了,我只得当机立断,一头钻到梵·高的油画中去。出洋本为奢侈事,看梵·高的原画不是一个草地放羊出身的人能轻易体验的大奢大侈。尤其是,在这个国家里我的语言只能点几样酒,而看画时世界是平等的,谁都知道那里的通用语是什么。再加上时间少,门票贵,我对诸如毕加索、马蒂斯或者修拉塞尚一律一眼瞟过,几个小时牢牢站在梵·高的面前,度过我在美国最紧张最充实、也是过得最快的时间。后来接待者宣布,已经通知各地帮我寻找梵·高的作品藏处。但是回来我才发现他们食言了:至少在芝加哥有一幅夫妻俩收藏的《割了耳朵后的自画像》。如果当时我知道这件事,我猜我怎么也能求他俩让我看看的,因为在芝加哥干的其他事没有一样是非干的,而且我猜我若是见了那对夫妻,没准会交上美国朋友,并且彻底改变我今天对美国的印象的。但是应当谢谢美国,还有联邦德国,毕竟是它们使我有生以来真的看到了梵·高的油画原作。慕尼黑四幅,华盛顿两幅,纽约十三幅,芝加哥五幅——我共计看到了二十四件这伟大艺术家的亲笔原画。醒过神来,又觉得中国人真是可怜透了:你能想象中国王家的《昭陵六骏》和《帝后礼佛图》被美国人打碎装箱(他们至今也大概还觉得那是可以随便拿的石头)运到美国再粘起来收藏展览,但是你敢想象中国人能把不是美国的梵·高油画买一幅回来吗?交待出来请美国东道主别生气:离开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后那天夜里我做梦了,我梦见我死死搂着梵·高的那幅《破靴子》朝西跑。在洛杉矶的沙滩上我使出了死劲,追我的十部警车陷在沙滩里轰鸣怒吼,我猛地跳了太平洋。——这不是个没味儿的闲扯,我觉悟到我从事文学以来惟此一次获得过伟大的想象力和幻想。把在梵·高原作面前出现的感想写出来也是一件困难而且不适宜的事。因为用灌在钢笔里的墨水在格子纸上写出那激动人心的色彩和画面,首先已经不可能;我又不能要求我的读者们有人手一册画集的条件。另外,感受这个世界还需要一种血型,杂志不能为我先验血后卖书。一切都只能是尽力而为。好在当年他就是这样画的。必须先回到联邦德国,最初的经验是在慕尼黑。慕尼黑对于我,就好像蒙古神话中那个少年在走过三道河、越过三道山后,找到了他追寻的第一张神弓一样。(在这之前我已经失败了一次:在西柏林座谈会后,我急着利用这么惟有的半天时间找他的画。我居然用全部不足二十个英文单词和一位老太太一块找了半天整。我们先大步疾行了十五分钟,好不容易碰上了出租车。驶到书店时店门刚刚关上一半,立即买了一本他的画册,并问了藏他原画的博物馆在哪儿。再赶到那个博物馆时是下午三点半,离闭馆还有半小时。老太太满头汗进门就问:梵·高在哪儿?回答是:他不在这个博物馆。)当我在慕尼黑的画廊人口听到馆员讲“是的。请向左走。我想是在第十八室或第十九室”——的时候,我的心猛地动了一下,我不知道从那一刻起它是怎么了。至今天为止,我还在捉摸它是怎么了。……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匈奴的谶歌》张承志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