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远去的情愫》黄钦林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黄钦林出生于1963年,合资成立江西乐佳矿山机械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本书收录了作者所创作的写景、抒情、咏物的诗歌、散文。作品《我的村庄——上新屋》《心中淌着一条河》《剪不断的红线》《诸暨勇士》《一件小事》《敬畏母爱》《清明时节雨纷纷》《擦肩而过》《请饶恕我的爱意》《爱情的力量》等。
本书收录了作者所创作的写景、抒情、咏物的诗歌、散文。作品《我的村庄——上新屋》《心中淌着一条河》《剪不断的红线》《诸暨勇士》《一件小事》《敬畏母爱》《清明时节雨纷纷》《擦肩而过》《请饶恕我的爱意》《爱情的力量》等。
第一章君自故乡来
我对家乡的热爱
在春天播种
在夏天生长
在秋天收割
在冬天贮存
每时每刻,爱都要放声歌唱
我的村庄——上新屋
我在城里住了二十多年了,每天西装革履,道貌岸然,俨然一个城里人。但我自己很清楚,我骨子里仍然是个乡下人、山里人,因为我的心底,始终有一个“村庄”。
住在繁华的都市,整天被钢筋水泥的建筑包围着,虽然小区里有人造的喷泉、逼真的假山,街道两边也有花草与树木,但川流不息的汽车所产生的尾气使我再也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气。特别难受的是,在同一幢楼里住着,楼上楼下、左邻右居、屋前屋后,相处三年五载后,仍旧老死不相往来,不知对方在哪儿上班,姓甚名谁,生活中都戴着厚厚的面具,对面相逢不相识,偶尔点个头,笑一笑,算是很深的交情了,一般都装作不认识。人情薄凉如此,这是都市的通病,又是一件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
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除非他幼年常随父母去野外活动,或乡间有老屋可住,亲人可去,否则,每逢节假日,他最喜欢去的必定不是田野、山村,而是电影院、KTV、冷饮店。当他有朝一日远离故土后,似乎不会记得故乡的容貌、温暖及美丽,记得的无非是几个歌星或电影明星的名字罢了……那种“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的诗人情怀,那种“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家乡情结,恐怕再也不复存在了,也再不会有人写得出“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看了使人落泪的诗句。
所以,我很庆幸,庆幸自己不是在城市里长大,庆幸自己生长于农村,庆幸自己的灵魂深处,始终有一个挥之不去、魂牵梦绕的“村庄”。
我的村庄,生我养我的地方,它坐落在江南名城——诸暨的一个古镇上。它的名字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上新屋。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村庄虽然干净、整洁、宽敞、明亮,但几乎没有新屋可见,是一式的颇有年代的老屋。为什么没有新屋的村庄却取名“上新屋”村呢?这个问题纠缠了我多年,现在想起小时的执着和无知仍感好笑。
上新屋的南面是座山,北面是条河,东面三里路远的地方便是古镇的所在地——璜山镇,西面有一条路随着那条河,弯弯曲曲往山里延伸着。村庄的四周,都是稻田,那一丘丘稻田,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广袤的土地上,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散发着迷人的气息。稻田里一般种两季水稻,如只种一季的,那另一季种的肯定是高粱、大麦或小麦等杂粮。玉米、番薯、黄豆、土豆等旱地作物,都种在山坡地上。家乡的土地没有一寸荒芜的,就连偏远的、贫瘠的土地上都种满了庄稼……由于父母的疼爱,二位兄长的照顾,我几乎没有在农田里劳动过,但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汗流浃背的劳动人民,喊声震天的劳动号子,像一幕幕老掉牙的电影,时不时地在脑海里映现,使我留恋、激动,更使我难以忘怀……
然而,最使我难忘的并不是田野里的农事,而是洋溢在村庄里的甜蜜和温馨。当新的一天慢慢亮堂起来,家家户户便把门窗打开,早晨袅袅的炊烟向天空渐渐飘逸,与白云混合在一起,在蓝天下把村庄涂抹成了一天里第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你瞧:有人拿着柴刀上山砍柴去了;有人背着锄头到田畈锄草去了;有人担着木桶到井台挑水去了;有人把牛赶出了栏,把羊拴在草地上;鸡飞狗跳猪跑,村庄也渐渐地热闹起来。于是,村庄里的第二幅图画——早春图,就这样被村民们自然画成了。
村庄里家家户户的门窗在睡眠前都是打开的,却从来没有缺东少西的事情发生。孩子们经常在门里门外,屋前屋后,跑进跑出,灶台上、桌子上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顺手拿起来就吃,其实那时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可解馋,无非是些玉米、番茄、番薯片之类农村里自产的东西。一旦有头痛脑热之类的病况,即刻会有人嘘寒问暖,如遇红白喜事,都是自发上门帮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会有人操心、分配、安排。
下午一般是妇女们相互串门的时间,周家的媳妇到了黄家,说说男人、说说公婆、说说与邻居的矛盾;赵家的婆婆到了周家,把城里人看来不值一提的欢乐慷慨地分一半给对方,也把郁积在心头的苦恼发散出去一半。
晚上是男人们的天堂,他们劳作了一天需要休息、享受,所谓的休息和享受也是从东家串到西家,兴趣相投的人坐到一起,把劣质烟抽得云天雾地,把秋收冬种和国家时事说得云山雾罩、神秘莫测。一个村庄,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这样走动着,联系着,来来往往,血缘甚至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一个村庄就这样拉扯成了亲戚。亲情、温馨、甜蜜就像傍晚家家烟囱里袅袅的轻烟,弥漫在整个村庄里。村庄里的乡亲个个都是画家,这是他们画的最得意的图画:和谐图。
晚上,我们十几岁的孩童就在晒谷场玩官兵捉贼的游戏,或玩捉迷藏。那时没有玩具,游戏单调,但并不乏味,照样充满了无限的快乐。最享受的是听一字屋里的黄幼堂老先生讲故事,他的故事千奇百怪、层出不穷,有时听得热血沸腾,有时听得热泪奔流,有时被故事里的鬼怪吓得不敢回家,有时恨不得冲进故事里去,把土匪恶霸痛打一顿……这是村庄里的孩子们画的第四幅图画:童稚图。
那个时代,住在村庄里的人家都很贫穷拮据,勉强才够吃饱穿暖,但在我记忆的图画里,却没有痛苦的痕迹,留下的都是金色的童年,金色的田野,温暖的人情,质朴的生活,还有野草丛中的蜻蜓、蚱蜢,小沟沟里的泥鳅白条,以及小伙伴之间的游戏、童真和野趣。
为什么那么贫穷的日子里会有那么多的快乐?为什么我总不忘村庄里的每一棵树木、每一幢老屋、每一块砖石?总觉得村庄南面山坡上埋葬先人的坟墓已像绸缎里的织锦一样织进了我的生命里,那些稻田里天然的景色也织进了我的生命里,村庄里的古宅、树木、花草、快乐也织进了我的生命里。这一切使我了悟,使我的生命与村庄融为一体。
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环境对生命,特别是对性格的塑造极为重要,而村庄这样温馨的群居环境、绿色的生态环境、健康的生活环境无疑会对人格和观念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可惜,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步伐越迈越快,那些原始美丽的村庄越来越少。这对人类来说,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来说,是幸还是不幸?这个问题不是我等俗人可以解答得了的,还是留待历史去评说吧!
我庆幸在艰难的生活中,仍能有一些温馨快乐的回忆,我更庆幸我们的上新屋村并没有发生巨大的变化,还有悠悠的白云、连绵的青山、散发着泥土香味的田野,老屋还在诉说着历史,老人们在屋前屋后还可以晒晒太阳,村庄里家家户户的门仍打开着,各式各样的野花还在怒放,燕子每年也还来筑巢,麻雀觉得这里还是天堂,村庄里还保留着童年的些许记忆,感觉还是那么美好。我非常庆幸我可以放心地带儿女们来老家,让他们享受阳光、雨露,享受清新的空气、悠闲的生活,享受乡亲们的祝福与爱。
哦,上新屋,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村庄,你用博爱的胸怀孕育了我!以后我也会尽我的力量保护你,最终我会和母亲一起,躺在你温暖的怀抱里安息!
哦,上新屋,我的家乡,不管我走到哪里,你就像村中那条美丽的河流,一直在我的心中缓缓地流动,你是那样温馨,那样清澈,那样妩媚,那样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