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丰子恺话人生》丰子恺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中国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他的漫画风格造型简括、画风朴实,作品有《子恺漫画》等;他的文笔隽永清朗,语淡意深,著有《缘缘堂随笔》等。编者:丰一吟:画家,翻译家,丰子恺先生幼女。
丰子恺,中国现代文化艺术大舞台上一个响亮的名字。本书是丰子恺幼女丰一吟老师从丰子恺著述中精选出来的语录,内容涉及丰子恺谈艺术、谈文学、谈诗词、谈儿童、谈书法与金石、谈人生哲理与闲情……就艺术与人生而言,实可谓无所不谈了。比如丰子恺谈艺术:“大艺术家的少年时代必然有艺术的素养。倒转来说:少年时代必须充分具有艺术的环境与教养,长大起来才能成为大艺术家。”再比如他谈人生:“做人不能全为实利打算......而人就变成枯燥、死板、冷酷、无情的一种动物。这就不是‘生活’,而仅是一种‘生存’了。”如此等等,丰子恺的人生与艺术语录,充满着人生睿智和艺术真谛。本书特意挑选出100多幅与文字创作于同一时期的漫画,有些漫画让人忍俊不禁,有些漫画引人深思,编者将之与丰子恺先生的诗意温润的文字集中于一书,这种编排方式是丰先生作品中较少采取的,使得这部作品既有教育意义也有欣赏价值。
女儿丰一吟亲自挑选整理。丰子恺先生艺术精华和人生感悟的经典语录首度集结出版。配以百余幅丰子恺先生漫画,薄荷绿色专色印刷,画文结合、意境难得,十分精美。
人生短,艺术长
——《丰子恺笔谈》序
陈星
丰子恺,中国现代文化艺术大舞台上一个响亮的名字。他以卓绝的艺术修养和坚韧不拔的创作意志,一生涉及美术、文学、音乐、书法、翻译等各个艺术领域,并且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同时,他作为一代高僧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得意弟子,在佛学上也具有很深的造诣,实可谓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全才。早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著名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在读了他的随笔后就认为:“我觉得,著者丰子恺,是现代中国*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事实上,世间大众对这位*像艺术家的艺术家并不陌生。这是因为,丰子恺早已为世人留下了难以计数的,雅俗共赏的漫画作品以及众多的散文、艺术随笔、艺术论著和翻译等力作。
丰子恺(1898—1975),浙江省石门县玉溪镇(今桐乡市石门镇)人。祖上自浙江金华迁入,世代均为诗书礼仪之家。其父为清朝末代举人,家有*染坊。自幼在家乡以“小画家”闻名,未满16岁即在《少年杂志》发表寓言四篇,可谓少年之才俊。191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省立*师范学校,师从李叔同先生学习图画音乐,从夏丏尊先生习文学。1919年与吴梦非、刘质平共同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同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华美育会,次年参与编辑《美育》杂志。1921年春赴日本游学10个月。回国后先后在浙江省上虞春晖中学、上海立达学园等校任教。1922年发表简笔画于春晖中学《春晖》校刊;1925年在上海《文学周报》发表画作多幅,被冠名为“子恺漫画”。1925年出版*本漫画集《子恺漫画》,随后出版画册甚多。1927年皈依弘一大师,并开始与弘一大师共同创作《护生画集》。1931年出版*部随笔集《缘缘堂随笔》,1933年春在故乡石门新建缘缘堂,所作随笔通称为“缘缘堂随笔”。撰写、翻译艺术论著甚多,并擅长书籍装帧、音乐普及和书法。1937年11月,故乡遭日军轰炸,遂率全家辗转逃难。其间曾任桂林师范学校教师、浙江大学副教授、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等职。抗战胜利后,全家于1946年秋重返上海。1947年春卜居杭州静江路(今北山路)。1948年秋赴台湾旅行并举办画展,后转赴厦门。1949年4月初赴香港请叶恭绰先生题《护生画三集》并举办画展,同月下旬回上海定居,直至1975年病逝。曾任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首任院长、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丰子恺的一生是艺术的一生,他对中国现代艺术的贡献巨大。他撒下了无数颗艺术的种子,为后人留下了无价的精神财富。如今的读者,真的要感谢丰子恺先生为世人留下的这些精彩而又丰富的精神食粮。在他的一生中,曾出版过170余种文学、绘画、艺术理论、日记、翻译等各类著述,若加上他人编辑出版的书籍,其数量可达200余种。可知,丰子恺确实如同论者所说的,是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一位“辛勤的播种者”。
丰子恺的漫画曾受多位日本画家的影响,尤其是竹久梦二,丰子恺以为,读其画,胸襟为之一畅,“仿佛苦热中的一杯冷咖啡”。丰子恺漫画的艺术特色,首先是意到笔不到的意韵追求,寥寥数笔,人物的形态却跃然纸上。他自己说过:“作画意在笔先,只要意到,笔不妨不到,有时笔到了反而累赘。”其次是他的漫画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他以为“文学之中,诗是*精彩的”。“古人云:‘诗人言简而意繁’。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拿来准绳我所欢喜的漫画。我以为漫画好比文学中的绝句,字数少而精,含意深而长。”丰子恺重视文学与绘画的融通之关系。他曾专门出版过一本叫《绘画与文学》的书(1934年5月开明书店版)。他认为:“各种艺术都有通似性。而绘画与文学的通似性尤为微妙。探究时颇多兴味。”丰子恺作漫画,有许多更是以文学本身的诗句为题,其画也便随着有了更浓的文学味了。三是丰子恺漫画具有书法笔意。丰子恺是画家,也是书家。他的画自成一家,他的书法同样别具一格。而且,研究丰子恺的漫画,不能不研究他的书法。因为,丰子恺漫画的艺术特色在很大程度上是有赖于其书法的绝妙配合。丰子恺的书法,舒展有度,布局妥贴的书艺,读来很是悦目。
丰子恺的随笔从内容上是与其漫画创作同步的。他的随笔,总是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无论是儿童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他总是取其片断,以自己的所感,用*朴质的文字坦率地表达出来,倾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同时又不乏哲理性的文句,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并引起并鸣。文学界对他的随笔好评多多。如赵景深在《丰子恺和他的小品文》中说:“他不把文字故意写得很艰深,以掩饰他那实际内容的空虚。他只是平易的写去,自然就有一种美,文字的干净流利和漂亮,怕只有朱自清可以和他媲美。以前我对于朱自清的小品非常喜爱,现在我的偏嗜又加上丰子恺。”郁达夫在编选《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时收入丰子恺的五篇散文,即《渐》《秋》《给我的孩子们》《梦痕》和《新年》。郁达夫在评点文字中说:“浙西人细腻深沉的风致”在丰子恺的散文里得到了体现;又说“人家只晓得他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丰子恺的漫画和随笔,或将传统诗词意境融于作品之中,或体味儿童意趣展现童心世界,或细致观察人间万相投诸笔端,或充溢乡土情怀描绘家国风情,抑或怀揣慈悲精神追求护生护心旨趣。对于他而言,漫画与随笔如同孪生姊妹。
丰子恺还撰写或翻译了大量的艺术理论著作,其中有音乐方面的,也有美术方面的;有综合艺术,也有艺术史传等。他在这方面的贡献,“像给紧闭的房屋打开了一扇小窗”(丁善德语),而叶圣陶在《丰子恺文集》序言里也说:“在30年代,子恺兄为普及音乐绘画等艺术知识写了不少文章,编了好几本书,使一代的知识青年,连我这个中年人也包括在内,受到了这些方面很好的启蒙教育。”在艺术理论上,丰子恺也有自己的追求。首先是艺术的大众化,以为艺术作品需要“曲高合众”,而不应该是“曲高和寡”,甚至还认为:“今后世界的艺术,显然是趋向着‘大众艺术’之路。文学上早已有‘大众文学’的运动出现了。一切艺术之中,文学是与社会*亲近的一种。它的表现工具是‘语言’。这便是使它成为一种*亲近社会的艺术的原因……故将来世界的绘画,势必跟着文学走大众艺术之路,而出现一种‘大众绘画’。大众绘画的重要条件,*是‘明显’,第二是‘易解’”;二是艺术的现实化,以为“美术是为人生的。人生走到哪里,美术跟到哪里。”“文艺之事,无论绘画,无论文学,无论音乐,都要与生活相关联,都是生活的反映,都要具有艺术的形式,表现的技巧,与*重要的思想感情。艺术缺乏了这一点,就都变成机械的,无聊的雕虫小技。”
丰子恺还是一位书法家。很多人喜欢他的书法。巴金说过:“1930年我翻译的克鲁泡特金《自传》脱稿,曾托索非转请丰先生为这书写了封面题字,我不用说我得到他的手迹时的喜悦。”许钦文也有介绍,他在谈及书籍装帧艺术家陶元庆的逝世时说:“陶元庆于1929年8月逝世,我们把他公葬在玉泉道旁,墓碑和‘元庆园’三字都请丰先生写,因为大家喜欢看他的字。”丰子恺自述曾认真地临摹过《张猛龙碑》《龙门十二品》《魏齐造像》等许多碑帖。他认为:书法“是*的艺术……艺术的主要原则之一,是用感觉领受。感觉中*纯正的无过于眼和耳。诉于眼的艺术中,*纯正的无过于书法。诉于耳的艺术中,*纯正的无过于音乐。故书法与音乐,在一切艺术中占有*的地位。”基于这样的认识,丰子恺一向很重视书法。他承认,在画笔滞顿时,总是要写写毛笔字,力求从书法艺术中领悟出一些作画的味道。对此,朱光潜给出了证据,他介绍说:“书画在中国本有同源之说。子恺在书法上曾下过很久的工夫。他近来告诉我,他在习章草,每遇在画方面长进停滞时,他便写字,写了一些时候之后,再丢开来作画,发现画就有长进。讲书法的人都知道笔力须经过一番艰苦的训练才能沉着稳重,墨才能入纸,字挂起来看时才显得生动而坚实,虽像是龙飞凤舞,却仍能站得稳。”丰子恺漫画上的题书,其实也与其画是一对孪生兄弟。他的画如没有他的题书,绝不会有现在大家公认的美感。对于练习书法,丰子恺很看重精神与个性。他在《书法略说》中明确阐述道:“一般人学书法,大都专拿碑帖来临摹,老是一笔一笔地照样描写。这方法很不好。因为这样只能学得字的皮毛,不能学得字的精神。要学字的精神,必须多看。”他又说:“有些人写字,死板地临摹古人碑帖,学得同碑帖分不出来。这人决不能成为书法大家。因为依样画葫芦,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其实,他撰写《书法略说》也是他重视普及书法的体现,文章从中国字的特色、书法的变化,到历代书法大家、碑帖的学法、笔的用法乃至行间与装法等都介绍得十分详细,对初学书法者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以往,对于这样一位辛勤播种者播下的“种子”的收集和整理,除了各地出版单位出版的各种文集、画集等之外,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丰子恺文集》(艺术卷四卷、文学卷三卷)和此后京华出版社出版的多卷本丰子恺漫画全集之中,此后又有《丰子恺全集》出版。诚然,以上文集、全集等已经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作为现代中国的重要作家、画家、艺术教育家和翻译家的丰子恺的创作面貌。对于研究界而言,更全面准确认识、评判丰子恺的时代已经到来。但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读其作品,并感悟其人生与艺术的态度,除了精读文本之外,或许还可以用别种方式来获取,出版社也可以用别样的呈现方式来实现,以期使读者在丰子恺的作品中更清晰明了地领悟其在为人处世和在艺术上的精妙之处,并由衷地体会其作为艺术家的真率和对世间万物丰富的爱。
所谓别种呈现方式,在以往也有不少人在尝试。比如在编选方面,以漫画为例,有诸如儿童、社会、护生等专题画集;在作品诠释方面,既有对于其漫画的文字寻绎,也有对其经典随笔作品的品读笔记等。诚然,这些尝试都有助于读者对丰子恺的理解,但有一种方式则相对比较别致,即以丰子恺经典语录汇编的形式展现其对人生与艺术的态度。这样的尝试,丰子恺长子丰华瞻、长女丰陈宝都做过。前者出版了《丰子恺论艺术》,后者在刊物上发表过丰子恺艺术语录。二者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的丰子恺浩瀚的艺术文献中选取*值得记取的经典段落,从中凸显丰子恺的艺术见解,有益于读者把握丰子恺的艺术观念和人生追求。这样做的好处,很可以采用他人对丰子恺的评判来作一反证。评论家们对丰子恺人生与艺术的评论可谓多矣,但人们却往往记住的是评论家们评论文章中的经典段落。比如评论家论丰子恺漫画,俞平伯“以诗题作画料,自古有之;然而借西洋画的笔调写中国诗境的,以我所知尚未曾有。有之,自足下始。”“‘漫画’,在中国实是一创格;既有中国画风的萧疏淡远,又不失西洋画法的活泼酣姿……譬如青天行白云,卷舒自如”;朱自清“一幅幅的漫画,就如同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你将诗的世界东一鳞西一爪地揭露出来,我们这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泰戈尔“丰子恺的漫画是诗与画的具体结合,也是一种创造……高度艺术所表现的境地,就是这样。”无论是在哪个时期,这些论段,几乎都成了人们评判丰子恺漫画的警句。其实,丰子恺自己的精彩语录也是如此,一句或一段经典说词,往往就能传递生活或艺术的真谛。比如丰子恺谈艺术:“大艺术家的少年时代必然有艺术的素养。倒转来说:少年时代必须充分具有艺术的环境与教养,长大起来才能成为大艺术家。”(这是在总结了艺术家成长规律后得出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结论)再比如他谈人生:“做人不能全为实利打算。全为实利打算,换言之,就是只要便宜。充其*,做人全无感情,全无意气,全无趣味,而人就变成枯燥、死板、冷酷、无情的一种动物。这就不是‘生活’,而仅是一种‘生存’了。”(如今国家大力张扬美育,此语实可谓是十分通俗易解的阐释)如此等等,丰子恺的人生与艺术语录,充满着人生睿智和艺术真谛,是如今人们感悟人生、发扬艺术的绝好的“通俗教材”。
本书是丰子恺幼女丰一吟老师从丰子恺著述中精选出来的语录,取书名《丰子恺话人生》,内容涉及丰子恺谈艺术、谈绘画、谈文学、谈音乐、谈书法与金石、谈诗词、谈儿童、谈人生哲理与抗战、谈闲情和谈弘一与宗教。就艺术与人生而言,实可谓无所不谈了。相比较丰华瞻和丰陈宝的选本,此集更为全面,含括内容更广泛。如果说当年丰子恺见到日本漫画家竹久梦二的画作时,以为读其画,胸襟为之一畅,“仿佛苦热中的一杯冷咖啡”,那么我相信,如今读者在读了这些丰子恺有关艺术与人生的语录时,亦会像在困倦的午后品尝了一杯香浓的甜咖啡,顿觉身心为之一振:人生和艺术是那么美好。!
陈星
2018年9月22日于杭州
七、谈儿童近来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世间与我因缘*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儿女》天地间*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明确,*完全地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因了世智尘劳而蒙蔽,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儿女》孩子们!……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给我的孩子们》八、谈人生哲理与抗战人生总是人生。人生的幸福可由人自己制造出来。物极必反。人生苦到了极点,必定会得福。——《新年小感》我的年龄告了立秋以后,心境中所起的*特殊的状态便是这对于“死的体感”。以前我的思虑真疏浅!以为春可以常在人间,人可以永在青年,竟完全没有想到死。又以为人生的意义只在于生,而我的一生*有意义,似乎我是不会死的。直到现在,仗了秋的慈光的鉴照,死的灵气钟育,才知道生的甘苦悲欢,是天地间反复过亿万次的老调,又何足珍惜?——《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