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寂然的狂喜》[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寂然的狂喜》[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ButlerYeats,1865-1939),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国宝级诗人、剧作家、散文家。一生创作不辍,其诗吸收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精华,几经变革,最终熔炼出独特的风格。他的剧作多以爱尔兰民间传说为题材,吸收日本古典能乐剧的表演方式,开创了现代西方戏剧中东方主义和原始主义风气。

叶芝少年时兴趣广泛:曾在都柏林艺术专科学校学过绘画;很早就显露出诗歌创作的天赋;醉心于东方神秘主义,组织和参加过秘术研究社团;关心民族自治运动,一度加入爱尔兰共和兄弟会。1896-1904年与剧作家格雷戈里夫人和约翰·辛格等共同筹建爱尔兰民族剧院,发起了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1922年爱尔兰自由邦成立,当选为参议员。

叶芝

1923年,“由于他那以一种高度艺术的形式表现了一整个民族的精神、永远富有灵感的诗”,叶芝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品有诗集《苇间风》(1899)、《碉楼》(1928)、《旋梯及其它》(1933),剧作《胡里汉的凯瑟林》(1902)、《库胡林之死》(1938),哲学散文《异象》(1925;1937),短篇小说集《隐秘的玫瑰》(1894)等。

诗画作者,33位来自爱尔兰、英国和中国等地的当代画家和作家。代表人物如下:

科尔姆·托宾

科尔姆·托宾是一位爱尔兰小说家,短篇小说作家,散文家,剧作家,记者,批评家和诗人。他生于韦克斯福德郡恩尼斯科西,求学于都柏林大学。他于1975年毕业,后迁至巴塞罗那,根据这段经历,他写出了两本书《南方》和《向巴塞罗那致敬》。托宾曾在斯坦福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目前在哥伦比亚大学英文和比较文学系担任教授。他的小说《黑水灯塔船》(1999年)、《大师》(2004年)和《玛利亚的自白》(2013年)都入围了布克国际文学奖。托宾获得过爱尔兰笔奖(2011年),《洛杉矶时报》年度小说(2004年),*图书奖(2004年)和柯思达小说奖(2009年)。

理查德·戈尔曼

理查德·戈尔曼(爱尔兰皇家学会成员)被视为爱尔兰最重要的抽象派画家之一。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他的作品曾在多地展出,包括都柏林、伦敦、米兰和东京。他在日本度过的时光对他的艺术生涯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也因此在几家博物馆成功举办了个人展。近来,戈尔曼与爱马仕合作了几个项目。作为文学艺术院和爱尔兰皇家学会成员,他多次获奖,包括1986年国际绘画节金调色板奖。他的作品得到了很多机构的收藏,包括爱尔兰现代艺术博物馆,都柏林市政办公室,纽约公共图书馆,以及阿尔斯特博物馆。克林画廊推选他作为代表。

依婉·伯兰

依婉·伯兰是一位爱尔兰诗人,1944年生于都柏林,曾在都柏林圣三一学院、都柏林大学和美国缅因州布伦瑞克鲍登学院任教,目前是斯坦福大学英文终身教授和创意写作项目主任。伯兰的作品入围过前进奖和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奖(1994年)的最终候选人名单,她获得了雷南诗歌奖(1994年),并因创作的纪实文学而获得了笔奖(2012年)。

诺曼·阿克罗伊德

诺曼·阿克罗伊德(英帝国二等勋位爵士,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成员)是英国*秀的风景画家之一。他于1938年生于利兹市,1961-1964年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求学。1988年,他当选成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成员,2000年,成为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高级研究员。2007年,他因雕刻和版画方面的成就而成为二等勋位爵士。芝加哥艺术学院、伦敦泰特美术馆、温莎城堡的皇室藏品、大英博物馆,以及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家艺术馆等机构都收藏了他的作品。

李昶LisaChangLee

李昶1986年生于中国北京,先后就读于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和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和伦敦两地。李昶的作品涉猎媒介广泛,关注时间、图像、经验和记忆之间的交叠关系。李昶的作品在英国、瑞典、奥地利和中国多地展览,曾荣获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绘画奖(2013年),也被中央美术学院、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图书馆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处收藏。

叶芝诗作译者,傅浩,北京大学英语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外文系毕业。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英国学术院驻剑桥大学、香港大学等大学、研究所高级访问研究员,美国富布莱特访问研究员,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荣誉客座教授,江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获尤金·奈达翻译奖、《文化译丛》译文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中国社科院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ButlerYeats,1865-1939),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国宝级诗人、剧作家、散文家。一生创作不辍,其诗吸收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精华,几经变革,最终熔炼出独特的风格。他的剧作多以爱尔兰民间传说为题材,吸收日本古典能乐剧的表演方式,开创了现代西方戏剧中东方主义和原始主义风气。

叶芝少年时兴趣广泛:曾在都柏林艺术专科学校学过绘画;很早就显露出诗歌创作的天赋;醉心于东方神秘主义,组织和参加过秘术研究社团;关心民族自治运动,一度加入爱尔兰共和兄弟会。1896-1904年与剧作家格雷戈里夫人和约翰·辛格等共同筹建爱尔兰民族剧院,发起了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1922年爱尔兰自由邦成立,当选为参议员。

叶芝

1923年,“由于他那以一种高度艺术的形式表现了一整个民族的精神、永远富有灵感的诗”,叶芝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品有诗集《苇间风》(1899)、《碉楼》(1928)、《旋梯及其它》(1933),剧作《胡里汉的凯瑟林》(1902)、《库胡林之死》(1938),哲学散文《异象》(1925;1937),短篇小说集《隐秘的玫瑰》(1894)等。

诗画作者,33位来自爱尔兰、英国和中国等地的当代画家和作家。代表人物如下:

科尔姆·托宾

科尔姆·托宾是一位爱尔兰小说家,短篇小说作家,散文家,剧作家,记者,批评家和诗人。他生于韦克斯福德郡恩尼斯科西,求学于都柏林大学。他于1975年毕业,后迁至巴塞罗那,根据这段经历,他写出了两本书《南方》和《向巴塞罗那致敬》。托宾曾在斯坦福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目前在哥伦比亚大学英文和比较文学系担任教授。他的小说《黑水灯塔船》(1999年)、《大师》(2004年)和《玛利亚的自白》(2013年)都入围了布克国际文学奖。托宾获得过爱尔兰笔奖(2011年),《洛杉矶时报》年度小说(2004年),*图书奖(2004年)和柯思达小说奖(2009年)。

理查德·戈尔曼

理查德·戈尔曼(爱尔兰皇家学会成员)被视为爱尔兰最重要的抽象派画家之一。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他的作品曾在多地展出,包括都柏林、伦敦、米兰和东京。他在日本度过的时光对他的艺术生涯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也因此在几家博物馆成功举办了个人展。近来,戈尔曼与爱马仕合作了几个项目。作为文学艺术院和爱尔兰皇家学会成员,他多次获奖,包括1986年国际绘画节金调色板奖。他的作品得到了很多机构的收藏,包括爱尔兰现代艺术博物馆,都柏林市政办公室,纽约公共图书馆,以及阿尔斯特博物馆。克林画廊推选他作为代表。

依婉·伯兰

依婉·伯兰是一位爱尔兰诗人,1944年生于都柏林,曾在都柏林圣三一学院、都柏林大学和美国缅因州布伦瑞克鲍登学院任教,目前是斯坦福大学英文终身教授和创意写作项目主任。伯兰的作品入围过前进奖和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奖(1994年)的最终候选人名单,她获得了雷南诗歌奖(1994年),并因创作的纪实文学而获得了笔奖(2012年)。

诺曼·阿克罗伊德

诺曼·阿克罗伊德(英帝国二等勋位爵士,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成员)是英国*秀的风景画家之一。他于1938年生于利兹市,1961-1964年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求学。1988年,他当选成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成员,2000年,成为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高级研究员。2007年,他因雕刻和版画方面的成就而成为二等勋位爵士。芝加哥艺术学院、伦敦泰特美术馆、温莎城堡的皇室藏品、大英博物馆,以及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家艺术馆等机构都收藏了他的作品。

李昶LisaChangLee

李昶1986年生于中国北京,先后就读于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和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和伦敦两地。李昶的作品涉猎媒介广泛,关注时间、图像、经验和记忆之间的交叠关系。李昶的作品在英国、瑞典、奥地利和中国多地展览,曾荣获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绘画奖(2013年),也被中央美术学院、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图书馆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处收藏。

叶芝诗作译者,傅浩,北京大学英语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外文系毕业。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英国学术院驻剑桥大学、香港大学等大学、研究所高级访问研究员,美国富布莱特访问研究员,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荣誉客座教授,江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获尤金·奈达翻译奖、《文化译丛》译文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中国社科院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ButlerYeats,1865-1939),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国宝级诗人、剧作家、散文家。一生创作不辍,其诗吸收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精华,几经变革,最终熔炼出独特的风格。他的剧作多以爱尔兰民间传说为题材,吸收日本古典能乐剧的表演方式,开创了现代西方戏剧中东方主义和原始主义风气。

叶芝少年时兴趣广泛:曾在都柏林艺术专科学校学过绘画;很早就显露出诗歌创作的天赋;醉心于东方神秘主义,组织和参加过秘术研究社团;关心民族自治运动,一度加入爱尔兰共和兄弟会。1896-1904年与剧作家格雷戈里夫人和约翰·辛格等共同筹建爱尔兰民族剧院,发起了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1922年爱尔兰自由邦成立,当选为参议员。

叶芝

1923年,“由于他那以一种高度艺术的形式表现了一整个民族的精神、永远富有灵感的诗”,叶芝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品有诗集《苇间风》(1899)、《碉楼》(1928)、《旋梯及其它》(1933),剧作《胡里汉的凯瑟林》(1902)、《库胡林之死》(1938),哲学散文《异象》(1925;1937),短篇小说集《隐秘的玫瑰》(1894)等。

诗画作者,33位来自爱尔兰、英国和中国等地的当代画家和作家。代表人物如下:

科尔姆·托宾

科尔姆·托宾是一位爱尔兰小说家,短篇小说作家,散文家,剧作家,记者,批评家和诗人。他生于韦克斯福德郡恩尼斯科西,求学于都柏林大学。他于1975年毕业,后迁至巴塞罗那,根据这段经历,他写出了两本书《南方》和《向巴塞罗那致敬》。托宾曾在斯坦福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目前在哥伦比亚大学英文和比较文学系担任教授。他的小说《黑水灯塔船》(1999年)、《大师》(2004年)和《玛利亚的自白》(2013年)都入围了布克国际文学奖。托宾获得过爱尔兰笔奖(2011年),《洛杉矶时报》年度小说(2004年),*图书奖(2004年)和柯思达小说奖(2009年)。

理查德·戈尔曼

理查德·戈尔曼(爱尔兰皇家学会成员)被视为爱尔兰最重要的抽象派画家之一。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他的作品曾在多地展出,包括都柏林、伦敦、米兰和东京。他在日本度过的时光对他的艺术生涯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也因此在几家博物馆成功举办了个人展。近来,戈尔曼与爱马仕合作了几个项目。作为文学艺术院和爱尔兰皇家学会成员,他多次获奖,包括1986年国际绘画节金调色板奖。他的作品得到了很多机构的收藏,包括爱尔兰现代艺术博物馆,都柏林市政办公室,纽约公共图书馆,以及阿尔斯特博物馆。克林画廊推选他作为代表。

依婉·伯兰

依婉·伯兰是一位爱尔兰诗人,1944年生于都柏林,曾在都柏林圣三一学院、都柏林大学和美国缅因州布伦瑞克鲍登学院任教,目前是斯坦福大学英文终身教授和创意写作项目主任。伯兰的作品入围过前进奖和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奖(1994年)的最终候选人名单,她获得了雷南诗歌奖(1994年),并因创作的纪实文学而获得了笔奖(2012年)。

诺曼·阿克罗伊德

诺曼·阿克罗伊德(英帝国二等勋位爵士,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成员)是英国*秀的风景画家之一。他于1938年生于利兹市,1961-1964年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求学。1988年,他当选成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成员,2000年,成为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高级研究员。2007年,他因雕刻和版画方面的成就而成为二等勋位爵士。芝加哥艺术学院、伦敦泰特美术馆、温莎城堡的皇室藏品、大英博物馆,以及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家艺术馆等机构都收藏了他的作品。

李昶LisaChangLee

李昶1986年生于中国北京,先后就读于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和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和伦敦两地。李昶的作品涉猎媒介广泛,关注时间、图像、经验和记忆之间的交叠关系。李昶的作品在英国、瑞典、奥地利和中国多地展览,曾荣获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绘画奖(2013年),也被中央美术学院、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图书馆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处收藏。

叶芝诗作译者,傅浩,北京大学英语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外文系毕业。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英国学术院驻剑桥大学、香港大学等大学、研究所高级访问研究员,美国富布莱特访问研究员,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荣誉客座教授,江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获尤金·奈达翻译奖、《文化译丛》译文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中国社科院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ButlerYeats,1865-1939),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国宝级诗人、剧作家、散文家。一生创作不辍,其诗吸收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精华,几经变革,最终熔炼出独特的风格。他的剧作多以爱尔兰民间传说为题材,吸收日本古典能乐剧的表演方式,开创了现代西方戏剧中东方主义和原始主义风气。

叶芝少年时兴趣广泛:曾在都柏林艺术专科学校学过绘画;很早就显露出诗歌创作的天赋;醉心于东方神秘主义,组织和参加过秘术研究社团;关心民族自治运动,一度加入爱尔兰共和兄弟会。1896-1904年与剧作家格雷戈里夫人和约翰·辛格等共同筹建爱尔兰民族剧院,发起了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1922年爱尔兰自由邦成立,当选为参议员。

叶芝

1923年,“由于他那以一种高度艺术的形式表现了一整个民族的精神、永远富有灵感的诗”,叶芝被瑞典文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品有诗集《苇间风》(1899)、《碉楼》(1928)、《旋梯及其它》(1933),剧作《胡里汉的凯瑟林》(1902)、《库胡林之死》(1938),哲学散文《异象》(1925;1937),短篇小说集《隐秘的玫瑰》(1894)等。

诗画作者,33位来自爱尔兰、英国和中国等地的当代画家和作家。代表人物如下:

科尔姆·托宾

科尔姆·托宾是一位爱尔兰小说家,短篇小说作家,散文家,剧作家,记者,批评家和诗人。他生于韦克斯福德郡恩尼斯科西,求学于都柏林大学。他于1975年毕业,后迁至巴塞罗那,根据这段经历,他写出了两本书《南方》和《向巴塞罗那致敬》。托宾曾在斯坦福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目前在哥伦比亚大学英文和比较文学系担任教授。他的小说《黑水灯塔船》(1999年)、《大师》(2004年)和《玛利亚的自白》(2013年)都入围了布克国际文学奖。托宾获得过爱尔兰笔奖(2011年),《洛杉矶时报》年度小说(2004年),*图书奖(2004年)和柯思达小说奖(2009年)。

理查德·戈尔曼

理查德·戈尔曼(爱尔兰皇家学会成员)被视为爱尔兰最重要的抽象派画家之一。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他的作品曾在多地展出,包括都柏林、伦敦、米兰和东京。他在日本度过的时光对他的艺术生涯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也因此在几家博物馆成功举办了个人展。近来,戈尔曼与爱马仕合作了几个项目。作为文学艺术院和爱尔兰皇家学会成员,他多次获奖,包括1986年国际绘画节金调色板奖。他的作品得到了很多机构的收藏,包括爱尔兰现代艺术博物馆,都柏林市政办公室,纽约公共图书馆,以及阿尔斯特博物馆。克林画廊推选他作为代表。

依婉·伯兰

依婉·伯兰是一位爱尔兰诗人,1944年生于都柏林,曾在都柏林圣三一学院、都柏林大学和美国缅因州布伦瑞克鲍登学院任教,目前是斯坦福大学英文终身教授和创意写作项目主任。伯兰的作品入围过前进奖和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奖(1994年)的最终候选人名单,她获得了雷南诗歌奖(1994年),并因创作的纪实文学而获得了笔奖(2012年)。

诺曼·阿克罗伊德

诺曼·阿克罗伊德(英帝国二等勋位爵士,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成员)是英国*秀的风景画家之一。他于1938年生于利兹市,1961-1964年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求学。1988年,他当选成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成员,2000年,成为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高级研究员。2007年,他因雕刻和版画方面的成就而成为二等勋位爵士。芝加哥艺术学院、伦敦泰特美术馆、温莎城堡的皇室藏品、大英博物馆,以及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家艺术馆等机构都收藏了他的作品。

李昶LisaChangLee

李昶1986年生于中国北京,先后就读于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和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和伦敦两地。李昶的作品涉猎媒介广泛,关注时间、图像、经验和记忆之间的交叠关系。李昶的作品在英国、瑞典、奥地利和中国多地展览,曾荣获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绘画奖(2013年),也被中央美术学院、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图书馆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处收藏。

叶芝诗作译者,傅浩,北京大学英语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外文系毕业。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英国学术院驻剑桥大学、香港大学等大学、研究所高级访问研究员,美国富布莱特访问研究员,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荣誉客座教授,江西师范大学特聘教授。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获尤金·奈达翻译奖、《文化译丛》译文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中国社科院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

【编辑推荐】

《寂然的狂喜:叶芝的诗与回声》是一部以叶芝的诗歌为母本,33位艺术家各自选取激发他们艺术灵感的叶芝诗歌,进行以版画为主的现代艺术创作,而后将诗歌和被诗歌点燃的现代艺术高度结合的形式创作出的一部独特的艺术图书作品。

【名人的书评】

·诺奖得主叶芝迄今为止*美诗集面世

·科尔姆·托宾、约翰·班维尔等33位*大师众星捧月,以艺术解读叶芝*美诗句·引领读者从绘画等艺术角度聆听叶芝的灵感与想象

作为从19世界至今无人能够超越的诗人,叶芝的诗歌需要有被印刷出来的价值,本书正是以叶芝诗歌和被他的诗歌点燃的艺术来表达了这种价值。

叶芝一直存在于仰慕者的想象力之中。他是爱尔兰凯尔特复兴运动的领袖,年轻英俊,天赋异禀,绽放出引人注目的光芒,成名于19世纪90年代,此后,他那无与伦比、充满疑问的声音就一直在全世界回荡。他的艺术个性魅力无穷,富于强大的感染力,远远超出了文字的界限。

叶芝也一直都是艺术家刻画的对象,叶芝的诗句或是激发艺术家的无限想象,或是发生了蜕变,或是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主导意向。本书,正如诗人彼得·法伦所说:《寂然的狂喜》的“*促成者”是“用耳朵和心灵去聆听叶芝作品的人”。这些人既包含书中33位当代艺术家,也包括打开这本书的读者,因为他们打开了心灵和艺术的想象。

本书内容和装帧都紧紧扣住“回声”的本质。33幅以版画为主的艺术作品,架构起全书的骨骼,每一部作品之下都有艺术家对他们所选取叶芝诗歌的回应,在艺术作品之中,激发灵感的选诗以独立插页的形式出现,既能够使读者专注诵读,也引导读者欣赏以想象力和艺术的眼光去感受叶芝的诗歌。

【寂然的狂喜的书摘】

被叶芝点燃的艺术

罗伊·福斯特RoyFoster

叶芝曾说斯威夫特无处不在,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叶芝存在于仰慕者的想象之中。奥登在写给叶芝的《挽歌》中称,他“成为了他的崇拜者”。

叶芝是爱尔兰凯尔特复兴运动的领袖,年轻英俊、天赋异禀,很早就绽放出引人注目的光芒,?成名于19世纪90年代,此后,他那无与伦比、充满疑问的声音就一直在全世界回荡。他的艺术个性魅力无穷,富于强大的感染力,远远超出了文字的界限。他一直都是艺术家刻画的对象,?近一个世纪以来有很多关于他的伟大画作诞生,而他自己也曾把自己当成描述对象:他的父亲约翰·巴特勒·叶芝就曾给他画过无数幅素描,还画过一幅肖像。奥古斯都·约翰、威廉·斯特朗、约翰·罗森斯坦、肖恩·奥沙利文、奥伦西亚·贾尔斯、阿尔伯特·鲍尔等人都曾为他画过蚀刻画和肖像画,还为他制作了雕塑,阿尔文?·兰登·科伯恩还为他拍摄过精彩的照片。

有一点应该记住,那就是叶芝和他的所有兄弟姐妹一样,也学习过绘画。他画过水彩画和彩色粉笔画,经常参加画家聚会,写作的题材也一直离不开艺术。在《异象》一书中,他就世界历史和人类命运中的循环模式进行了晦涩难懂的哲学研究,经常提到艺术的发展对文明影响颇深。古典雕刻家、拜占庭的镶嵌细工师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经常出现在他的诗作中。詹姆斯·乔伊斯称,叶芝想象力丰富,超现实主义诗人无人能望其项背。直至今日,他的想象力依然在为艺术家提供丰富的灵感。本书力求诠释的正是这一点。

本书的部分艺术作品中,叶芝的诗句或展开想象的翅膀,或发生了蜕变;在另外一些艺术作品中,叶芝诗歌的核心或精髓则提供了主导意象。本书标题《寂然的狂喜》英文原为“ALonelyImpulseofDelight”,选自诗作《一位爱尔兰飞行员预见自己之死》;理查德·戈尔曼那闪耀与新颖独特的螺旋桨不仅昭示着飞机在意大利蔚蓝天空中旋转下坠,还体现出了在这首诗歌创作的时代中未来主义者的审美观。关于叶芝的早期作品,即便是在《凯尔特的薄暮》时期树立的淡淡的蓝银色审美标准,也激发了其他艺术家的灵感。芭芭拉·瑞伊的《灰色暮光》就充满了灰色色调。日本艺术主题贯穿于叶芝的很多作品,本书中提到的几位艺术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对于叶芝的诗句“两个少女,都很美,一个好像羚羊”,斯蒂芬·劳勒的再现令人难忘,不光表现出时间的破坏力,还表现出自从叶芝知道日本能剧之后,心中念念不忘的日本之美。此外,珍·巴登以《仿日本诗》为主题,创作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图像,凯尔文·曼恩的丝网印刷画《鱼》则是在向北斋致敬。

叶芝的政治诗和哲学诗所具有的坚硬边缘亦留下了痕迹。约翰·贝汉的雕塑《一九一六年复活节》不光有代表胜利的火炬,还有荆棘冠。阿梅利亚·斯泰因那堆即将倒塌的祈祷书让我们联想到,《都尼的提琴手》也传递着具有颠覆性的中心思想:艺术家的重要性高于牧师。保罗?·马尔登允许《再度降临》中不可思议的狮身人面怪物逃脱命运,最后却进了一个马戏团。约翰·班维尔为勒达和化身天鹅的宙斯的故事增添了新花样。其他作家选择了叶芝不那么为人所熟知、却更为标新立异的作品。科尔姆·托宾阐述了《轮》背后的技巧,探究了这首诗是如何一点点写到令人胆寒的最后一句,而这不仅表示所有生命都在为死亡做准备,而且对死亡怀有憧憬。埃德娜·奥布莱恩准确地描述了叶芝笔下的圣母,在这首作品中,母爱与圣母怀有的深刻恐惧形成了对比:恐怖这个主题还影射出叶芝关于早期基督教的戏剧《基督复活》(并且让人联想到托宾的《玛利亚的契约》)。关于叶芝的思想巨轮,依婉·伯兰创作出了精美且造诣颇深的诗作,使人联想到在谢默斯·希尼的《雷电》中,盘旋在中世纪修道院上方的那艘令人惊叹的空中巨轮。这些见解表现出叶芝的声音和思想在错综复杂的爱尔兰文学作品中产生的影响,他的影响力“无处不在”,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再次与你邂逅。

在这些作品中,充满想象风景的世界与斯莱戈、戈尔韦熟悉的地标交错在一起,而叶芝将这些地方刻画成了神话:凯门海滩之上的荆棘树(拉尔斯·尼伯格)、布尔本山的轮廓(诺曼·阿克罗伊德)、科尔的七片树林(艾德·米利亚诺)、因尼斯弗里的湖岛(尼亚姆·弗拉纳根,?利奥·希金斯,文森特·谢里丹)。作品的范围和热切的情感令我们想到叶芝拥有出色的天赋,?可以在他的诗歌中创造出具体和栩栩如生的画面,突然爆发出丰富的幻象:那被海豚划破、锣声折磨的拜占庭大海,圣贤的面孔“如同雨打的石头”;《祖屋》中满溢的喷泉里充满了生命之雨,?圣山梅鲁那白雪皑皑的山间洞穴;《渔夫》中,“泡沫下”的石头是“黑色”的;在《人与回声》中,兔子受到了鹰的袭击。正如在他弟弟杰克充满幻想色彩的后期画作中,在叶芝的诗作中,?神秘的幻想世界与理想化的爱尔兰也交织在了一起。叶芝的诗句在数年里回荡着,引人共鸣,他所想象出的心灵画面亦是如此。正如他妻子经常惊讶地发现的那样,他知道,“后世之人看到的会是怎样一番情景”。他天生就能创造“象征”,表现出永恒的感情和不变的真理;但他还知道(并且宣称),完美无缺、造诣高深的想象背后隐藏着启示,这使得《马戏团驯兽大逃亡》这样的诗作熠熠发光,而这些启示均是从“心的污秽破烂商店”里挖掘出来的。超然与具体的结合隐藏于叶芝的作品背后,使“新影象的影象”充分发挥价值,而且,只要人们还在阅读诗歌,便会一直如此。

写于2015年

WhenYouAreOld

Whenyouareoldandgreyandfullofsleep,

Andnoddingbythefire,takedownthisbook,

Andslowlyread,anddreamofthesoftlook

Youreyeshadonce,andoftheirshadowsdeep;

Howmanylovedyourmomentsofgladgrace,

Andlovedyourbeautywithlovefalseortrue,

Butonemanlovedthepilgrimsoulinyou,

Andlovedthesorrowsofyourchangingface;

Andbendingdownbesidetheglowingbars,

Murmur,alittlesadly,howLovefled

Andpaceduponthemountainsoverhead

Andhidhisfaceamidacrowdofstars.

(TheRose,1893)

在你年老时*

在你年老,头花白,且睡意沉沉,

挨着火炉打盹时,就取下这书,

慢慢地诵读,梦忆从前你双眸

曾神色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

许多人爱你欢快迷人的时光,

爱你的美貌出自假意或真情,

而唯有一人爱你灵魂的至诚,

爱你渐衰的脸上那缕缕忧伤;

然后弓下身子在熊熊炉火边,

喃喃,有些凄然,说爱神怎溜走,

跑到头顶上群山的高处漫游,

还把他的脸隐藏在繁星中间。

(《玫瑰》,1893)

此诗仿法国诗人彼埃尔·德·龙沙?(1524-85)的同名十四行诗。赠给茅德·冈。

我开始阅读叶芝的诗歌之际,正好在都柏林一所废弃了的维多利亚时期的房屋中进行探索。《在你年老时》这首诗让我想到了那栋建筑里的一个房间,大理石壁炉已经破败,壁纸都已剥落,一个老妇孤独地坐在这个冰冷空荡的房间里,回想往事和种种没有实现的心愿。这个房间的衰败描述出了诗中那个身体孱弱的老妇,她和那个房间一样,曾经明亮美丽,有很多人喜爱。

重读这首诗的时候,我意识到,叶芝写的是他昔日的恋人茅德·冈。他觉得她在回想往事时一定会后悔当初没有嫁给他。在诗中,叶芝想象她老迈年高,身体虚弱,坐在炉火边直打盹儿,看着他曾为她写的诗集,为曾经做出的选择后悔不已。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寂然的狂喜》[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