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世说人语》郑逸梅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世说人语》郑逸梅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郑逸梅(1895-1992),苏州人,本姓鞠,名愿宗,后改姓郑,谱名际云,号逸梅,笔名冷香。32岁入上海影戏公司,并参加南社,后从事教育工作,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因擅长撰写文史掌故类文章而被誉为“补白大王”。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写民国人物风云往事的文章上百篇,撷英采华,所选皆为郑文精粹,其中有文人,有学者,有政客,有名伶,皆为一时之俊杰。可以合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作者曾参加南社,后从事教育工作,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因擅长撰写文史掌故类文章而被誉为“补白大王”。本书不但将作者生前已经发表的作品集结,同时作者生前未曾发表的作者也收录其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同时,对于那些想要研究郑逸梅先生的人,本书一定不能错过。

【名人的书评】

【世说人语的书摘】

马君武

马君武,名和,广西桂林人。一八八二年生,一九三九年卒,享年五十七岁。著述很多,有人这样评论:“究心科学,奈端康德之伦;肆力政谭,孟德卢梭之亚。”朱少屏为他刊印《马君武诗稿》,合欧亚文学于一炉,也和寻常吟弄风月不同。诗集首冠自叙,仿佛一篇小传,如云:“君武九岁失怙,赖慈母之教养,亲戚之扶助,继续读书。十二岁从戴毓驯先生学,好读历史古今文集。十五岁,友况晴皋、龙伯纯,告以康有为读书法。是时居外祖陈允庵家,藏书颇备,二年间略尽读之。十七岁入体用学堂,从利文石先生学算。十九岁值庚子之变,四海鼎沸。君武乃去桂林,游南洋,归历粤沪。辛丑冬游日本,自此以后,读中国书之时较少矣。初至日本时,颇穷困,辄作文投诸报馆,以谋自给,故壬癸间作文*多。癸卯秋间,入日本西京大学学工艺化学。丙午夏返国,主教中国公学(这时,他和王云五为同事,胡适之读书该校,具有师生关系,后王云五进商务印书馆,即出于适之推荐),时端方督两江,购捕颇急,从友人杨笃生之劝,复得高啸桐兄弟岑云阶诸公之助,西游欧罗巴,学冶金于柏林工艺大学,辛亥冬间归国,值武汉革命军兴,随诸君子之后,东西奔驰。今事稍定,从友人之请,搜集旧有诗文,刻为一卷,殆皆为壬癸间所作,十年前旧物也。自兹以后,方将利用所学,以图新民国工业之发展,不复作文矣。此寥寥短篇,断无文学存在之价值,惟十年以前,君武于鼓吹新学思潮,标榜爱国主义,固有微力焉,以作个人之纪念而已。”君武思想很新颖,清末,他力劝母亲读书,亲友认为只有父母督促子女读书,从没有儿子劝母亲上学,传为笔柄。民国八九年间,他和居觉生同居沪郊杨行镇,经营种植,实行农人生活。谢无量赠君武诗:“不信堂堂马居士,种田担粪了平生。”他喜下棋,不多考虑,迅速得很,自称下“革命棋”,但每下必悔子,尝与程善之对弈,君武悔一子,善之亦悔一子,致连悔十余子至二十子。有一次,竟把所下之子悔完,成为弈林趣话。围棋家徐润周,有诗咏这趣事:“余兴枰边两社翁,考工革命未全融。随缘胜败随缘悔,细事真情识见通。”(原注:王安石诗:“莫将细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战罢两枰收黑白,一枰何处有亏成。”)他译诗很敏捷,一面阅西文原作,一面译为中文,同时又吸烟与友朋交谈。李思纯的《仙河集》谓:“近人译诗有三式,苏曼殊式,以格律轻疏之古体译之。马君武式,以格律谨严之近体译之。胡适则白话直译,尽弛格律矣。”陈子展的《*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谓:“三式中却爱马式,如译嚣俄题其情人《阿黛儿遗札》诗云:‘此是当年红叶书,而今重展泪盈裾。斜风斜雨人将老,青史青山事总虚。两字题碑记恩爱,十年去国共艰虞。茫茫乐土知何在?人世苍黄一梦知。’诵之令人荡气回肠,不能自已也。”晚年,他任广西大学校长,公余喜涉足戏院。他研究化学,为中国制无烟火药的*人。当*次欧战,外货来源断绝,广州石井兵工厂制造枪弹,缺乏原料,君武自制,以应急需。夫人彭蕴英,子保罗,后觉得“保罗”二字似耶稣教徒,改为保云。著述外,又编辑《翻译世界》《世界月刊》《南华杂志》《醒狮》《建设杂志》《漓江潮》等。

马叙伦

马叙伦,字夷初,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一八八四年生。师事陈仲恕、陈介石、王会澧,词则就正于刘毓盘、吴癯安。幼时读于杭州宗文义塾,某晚,学侣相聚比赛书法,同作一“九”字,叙伦年*小,却得标为*,原来他摹临《九成宫帖》,寒暑不辍,已有数年了。他治学很博,训诂、诗词和书法,都有独到之处。他自负:“环顾宇内,尚无敌手。”他对古人书法,也少许可。论宋人书:“米虎儿亲承海岳之传,于海岳书若具体矣,海岳直欲凌唐入晋,而虎儿局促唐人辕下,仍是宋人面目,且其骨气不清,则子不能得之于父,殆天也。”又评赵于昂:“除侧媚外无所有。”评董香光:“若大家婢女,鬓影钗光,亦是美人风度,然不堪与深闺少女并肩。”他又说:“书自悬肘来之拙,是真拙,非不知书者之自然拙,亦非知书者之模仿拙,自然美不美,模仿拙反丑。”又说:“学书者,写壁实为无上善法。苟能书壁,则案上悬肘绝无难矣。”他又自负识字多,一次宴会遇到一人,交换名片,那名片上,却为“马骉”三字,叙伦莫名其妙,以谓“”“骉”出于杜撰,及翻检《康熙字典》,果有这二字,为之自愧。林畏庐评其文:“似恽子居。”又有人评其书:“似唐人写经。”他中年已蓄须,有老气横秋之概。曾执教江山县中学堂,和余绍宋同事,又很相得。一度在北京大学讲老庄哲学,其时康白情读书北大,经常迟到,叙伦严辞诘责,康答住居太远,不及赶到。叙伦道:“你不是住在翠花胡同吗?仅隔一条马路,三五分钟即可到达,怎能说远!”康答:“先生不是讲哲学吗?彼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先生不以为远,而我以为远哩。”叙伦无以置词。他喜制肴馔,有所谓“三白汤”,白菜、笋、豆腐,佐以二十种调味物,其味绝佳。一天,他饮于北京中央公园的长美轩,因没有美味的羹汤,便开若干调味品,嘱如法炮制。从此肆中称为“马先生汤”。他爱吃大蒜烧豆腐,说是:“色香味三者具备,且又价廉物美,大快朵颐。”他又审音顾曲,说:“程砚秋之歌,婉转促顿,固别有所长。其*处,纳音至于塞绝,而忽悠扬清曼,乃如高山坠石,戛然而止。”于花木中*喜杏花,在北京时,每逢仲春,往往赏杏于大觉寺,一再赋杏花诗,如:“山中莫道无春色,门外家家有杏花。”又:“移来小宋尚书宅,染得环山十里红。”又:“风景依稀似故乡,故乡只少杏花香。”制联也多佳构,挽夏穗卿联:“先生是郑渔仲一流,乃以贫而死乎!后世有扬子云复生,必能读其书矣。”颇自许以为恰当。他经常浏览说部,阅《荡寇志》,谓:“所述战具,如奔雷车之类,竟如现代之坦克车、机关枪、高射炮,亦奇思也。”后曾官浙江省民政厅厅长。解放后,主高教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等。晚年病废,失去知觉。一九七〇年逝世。所藏书,全归辅仁大学,凡二万余册,其中近代词人集很多。他主编《国粹学报》《大共和日报》《选报》《政艺通报》《昌言月刊》。后人克强、龙潜。

叶楚伧

叶楚伧,原名宗源,以古人往往有重叠其姓名的,如明末有“沈沈”,清代有“孙孙”,他署姓名为“叶叶”,又以父亲字凤巢,便号小凤。江苏吴县(今并入苏州)人,生于一八八三年。师事刘昌熙。状貌魁梧,有幽燕气,为文却很秀丽,胡朴安向他开玩笑说:“以貌求之,不愧楚伧,以文求之,不愧小凤。”他参加南社、国学商兑会、鸥社,舂音社,历主《民立报》、汕头《中华新报》《大风报》《太平洋报》《民国日报》笔政。他常为《民国日报》的经济来源,往往四处向友人借贷,或零购些白报纸以应付出版。此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江苏省建设厅长、江苏省政府秘书长、建设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主席等职。他有酒癖,兴之所至,连浮大白。若抑塞于怀,又必借酒以浇块垒。佳客来临,以为酒逢知己,非醉不可,风雨连朝,杜门不出,那就衔怀展卷,罄壶乃止。醉则温醇自克,他有句云:“酒中人是性中人,豪放恬祥各有真。”汪旭初谓:“恬祥二字,是楚伧写照。”他的短篇小说及小说杂论,又《金昌三月记》等,合刊为《小凤杂著》。东江王大觉评之谓:“星斗罗于胸中,风雷动于腕底,所撰诸书,辄自抒悲愤,意态至雄杰,有幽并健儿拍手横刀之概。而《金昌三月记》一篇,则又轻蒨婉约,笔致绵缈,不脱吴儿山温水软之习。”后来刊《世徽楼笔记》《楚伧文存》,那《金昌三月记》,以过于风华,被芟除了。后人叶元、叶南,有声海外。

任鸿隽

任鸿隽,字叔永,生于一八八六年。原籍浙江吴兴,清季应试,著籍巴县,便为四川巴县人。长兄治家敦朴,次兄喜研内典,鸿隽行三,四弟季彭。他游学日本,参加同盟会。民国初年,主四川《新中华报》笔政。袁世凯祸国,暗杀宋教仁,弟季彭痛国事无望,奔杭州,投烟霞山井中死。鸿隽师事章太炎,一九〇八年赴日本,和孙中山交往,二年后归。辛亥光复,南都新建,他任南京临时大总统府秘书,不数月去职。一九一三年,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攻理化,一九一八年回国。在美时,与胡明复、赵元任、周仁、秉志、杨铨等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创刊《科学》杂志,时黄克强在美,克强为书报眉,该杂志赓续至一九六〇年才辍止,由高君宾整理全份保存。鸿隽在该杂志上发表稿件,连篇累牍,也由君宾摘出,编《任鸿隽著述年表》,其中有译有著,也有和人合作的。中国科学社是我国*早的科学团体,《科学》杂志是我国*早的科学期刊,当时对于推动中国科学文化,传播科学技术知识,曾起了筚路蓝缕的作用。而在此四十余年中鞠躬尽瘁,始终社事者,当推鸿隽。*期发刊词,署名“社员”,也是鸿隽手笔。自一九二五年起,至一九三五年止,他连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秘书及干事长,达十年之久。一九三五年,和他的夫人陈衡哲联翩入川,任四川大学校长。他一方面致力教育,一方面也留意地方政局,看到四川政客的蝇营狗苟,非常痛恨,曾撰了一篇《入蜀观感》,寄北京《独立评论》发刊。一班被诋的政客,大为反对,几有群起而攻之之势,因此鸿隽不安于位,只得辞职。离川之日,幸赖某方仗义护送,始得安全抵沪。他在报上再度揭发川省政治内幕及社会腐败状况,那些贪吏劣绅无法为难他了。解放后,任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科技图书馆馆长、上海市科技协会副主席等职。能诗,但所作不多,仅见其作于北美纽约以色佳城的《岁暮杂咏》四首,和《嫦娥》二首,及农山《咏月球火箭》,书法亦秀逸有致。一九六一年,殁于沪寓,年七十五。

朱少屏

朱剑芒所撰《我所知道的南社》一文,提到南社有四位创始人,就是陈巢南、柳亚子、高天梅外,再加一位朱少屏。这个提法有相当的理由,原来少屏在南社未成立之前,便和陈、柳、高三位相求相应,很是密切。一自南社成立,他更为亚子的*得力助手。少屏原名葆康,以字行,生于一八八一年,上海市人,行三,有朱三之称。中国同盟会会员。时任《民立报》记者,南社的通讯处,即借用《民立报》社,后来少屏在沪军都督府当过三天总务科长,即出了乱子,从此凡二十多年,不任政府机关工作。曾主办寰球中国学生会,把学生会作为南社通讯处。少屏美风姿,濯濯如春日柳,西装革履。精通英文,办事又干练,举凡南社的收支款项,印行刊物,联络宣传,都由他一手包办。南社每次雅集,也归他发柬通知,因有“圣手书生”之号。南社社友,数以千计,他接触*多,几乎普遍认识,虽陈、柳、高三位也不及他。且有若干位蓄道德能文章而具气节的人士,都由他介绍入社。当时有申睨观其人,为朝鲜独立党巨子,和少屏过从甚密,南社有外籍社友,即从睨观开始。少屏娶同邑周湘云为室,其弟亦同日结婚,胡寄尘题其摄影:“一奁秋水澄如许,印出鸳鸯双复双。”周为务本女塾高材生,颇识大体。少屏和高天梅等兴办健行公学于沪西,凡百草创,费用孔殷。少屏拮据摒当,奔走劳瘁,湘云慨然斥金饰为助。越年,少屏游学日本,尚拟渡洋赴美,以事阻归国,而湘云患病逝世,年仅二十有三。少屏以中馈乏人,续娶岳麟书。岳嘉兴人,毕业松江景贤女学,娴文史,善治家。少屏襄理南洋中学,继复经营《民呼》《民吁》报事,不遑顾家,麟书一身支持门户。操劳之余,犹不废吟咏,请少屏介绍入南社。某岁秋,麟书归宁,少屏赴禾探之,以正谋《民立报》出版,匆匆返沪,旋大病几殆,而麟书同时亦病,竟致不起,家人秘而不告,及少屏得知,麟书死已匝月了。少屏草行述,载之《南社丛刻》。少屏文章,见于《丛刻》,仅此一篇。少屏一度为《南社社友通讯录》题签,书法亦属仅见,又铸版印麟书遗像于卷端。此后《丛刻》一再登载亡友小影,此亦首开其例。当太平洋战争,少屏任副领事于菲律宾,和总领事卓还来同时被敌所杀,时为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寿六十。子二,鸿杰、鸿俊,女青。

刘季平

刘季平,原名钟龢,行三,又取龚定盦诗意:“刘三今义士”,别署江南刘三,上海华泾人。一八九〇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生。廉卿子。毕业日本成城学校,归国后,在陆军小学当教官。仗侠好义。蜀人邹蔚丹以著《革命军》一书,被逮入狱,瘐死狱中,季平为之埋葬华泾。章太炎作墓志,如云:“邹君讳容,字蔚丹,四川巴县人。以著书称《革命军》,为清廷所讼,与炳麟同囚于上海,岁余瘐死,年二十一,时清光绪三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也。上海刘三,葬之华泾。民国兴,赠大将军。于是海内无不知义士刘三其人。”他的华泾家中,曾办丽泽学院,和刘东海、费公直、秦毓鎏、吴钦业,一同主持院事,但不久即停办。他和岐黄家陆士谔为葭莩亲,夫人陆灵素,即士谔妹,双栖华泾黄叶楼,人比诸赵明诚和李清照。灵素擅昆曲,季平每逢宴客,陆唱曲,季平吹箫,欢腾一室。一度在家园种植梅花,花时出售。他擅写隶书,摹《石门铭》功力极深。他写字,从不对客挥毫,认为这是恶俗的海派表演,但如二三知己在座,那就破例为之,无所谓了。他嗜饮成癖,家中贮有佳酿,苏曼殊常往饮啖。曼殊窘困,资助无吝色,因此曼殊贻刘三画特多。姚鹓雏有一短文,涉及刘三饮酒,有云:“与季平交二十余年。民元,相见于沪上太平洋报社。二三年间,各里居,时相过从。尝聚饮松江酒家,君偶遗其束带,明日复过,曰:‘昔龚定盦与人剧谈,辄飞其靴,人题其室曰:定庵飞靴处,此则刘三解带处也’,相与大噱。”鹓雏且有诗,“闭户树梅如种菜,引杯解带比飞靴”,很为贴切哩。民国二十年,季平为监察委员,病衄假归,目睹旅沪西侨,常赴四郊赛马,田亩被马蹄践踏,庄稼颇受损失,上海县长不敢抗议。季平无所顾忌,向监察院提案,以县长溺职,请予撤办。案文很长,其末云:“县长纵容外骑,不恤农功,溺职丧权,已无可讳。大抵外人觊觎领土,其先托于般游,迨至里道周知,然后肆其蚕食,上海租界之扩充,其先例殆无不如是,是则可为太息者也。”季平于一九三八年夏大病,不久即逝世。他的诗有油印本,名《黄叶楼遗诗》,名句有:“一天风雪艺黄精。”又送曼殊至印度:“早岁耽禅见性真,江山故宅独怆神。担经忽作图南计,白马投荒第二人。”他参加南社,《南社丛刻》*集,曾载诗几首,马叙伦为作一传。他的后人缃、,女婿唐敬皋,编有《日文辞典》。

刘成禺

刘成禺,字禺生,湖北武昌人。一八七六年生于广东番禺,因以“禺”为名。兆霖子。容闳弟子。面有痘瘢,人们称他为“麻哥”,他不以为忤。京师大学堂毕业,来上海,馆于王培孙家。培孙家多藏书,得以博览。后赴日本,又留学三藩市。一日,成禺从大学课罢归寓,途中有一少女竭声号叫,谓其母在楼上四层火场中,倘有人设法救出,愿终身为伺。成禺自告奋勇,飞奔上楼,竟冒烈焰,把她的母亲负之出险,于是成为佳偶。杨千里刻了一方“火里奇缘”印章赠给他,作为纪念。归国后,历任参议院议员,袁世凯笼络他,颁给嘉禾章。癸丑,袁解散国会,成禺在通缉之列。他逋逃海上,开设一杂货铺,招牌为“嘉禾居”,嵌嘉禾章于招牌中,作为商标,有人劝他,这是肇祸之端,明哲保身,不宜如此,不久辍业。后又任大元帅府高等顾问,大总统府宣传局主任,大本营参议,监察院监察委员。一九四四年,他在重庆,朋好为他祝七十寿,不久,腹病解剖,幸得转险为夷。他信太素脉,谓“尚有十年命运”。友人劝他把从前所见所闻,记述出来,作为国故文献的实录,于是他每天写《世载堂杂忆》。他生平首尾没有完毕的著述很多,如《禺生四唱》《洪宪纪事诗簿注》《忆江南杂诗注》《容闳辜汤生马相伯伍廷芳外交口授录》《世载堂笔记》与《自传》等等,尽纳于《杂忆》中。于一九四六年九月十五日起,排日揭载上海《新闻报》附刊,凡年余始毕。*篇为《张南皮罢除宾师》,一九六〇年,由钱实甫整理,中华书局出版,为《近代史料笔记丛刊》之一,内容删去什之二三,先后次序也变动了,首冠董必武一序,略谓:“武昌刘禺生以诗名海内,其脍炙人口者为《洪宪纪事诗》近三百首。余所见刊本为《洪宪纪事诗簿注》四卷,孙中山、章太炎两先生为之序。中山先生称其‘宣阐民主主义’,太炎先生谓:‘所知袁氏乱政时事,刘诗略备,后之作史者可资摭拾。’《杂忆》多遗闻佚事,其中有《纪事诗簿注》所未及者,甚可喜,亦可观也。”一九五三年卒,享年七十七岁。《杂忆》出版,未及目睹。而七十岁时,据太素脉谓“尚有十年命运”,成为托空子虚之谈。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世说人语》郑逸梅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