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你在烦恼什么?亲爱的》沈嘉柯DJ晓苏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沈嘉柯,畅销书作家,用文学普及心理学。十八岁起在中国最权威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大报发表文章,中国销量*的杂志签约作者、曾任中国第一家心理咨询刊物编辑主任。曾出版《去过你想要的生活》《十年沉心:让未来的你感谢现在的自己》《总有一天,你会成为最好的女孩》等十余本图书。
2016年京东文学销量榜第1名
2015年当当影响力作家文学贡献榜
2015年暑假推荐给孩子阅读的15本书
2014年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
2014年新浪生活类好书榜
2014年度江苏文艺出版社畅销新书书单
DJ晓苏,FM103.8湖北经典音乐广播在职主播,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广播从业10年,听众遍及全球。
她主持的节目《乐读纪》、《吻安七分》等在网路中有极高的人气,节目点击总量过亿。播出平台包括:网易云音乐、QQ音乐、豆瓣、荔枝FM、蜻蜓FM、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
其主创的作品《“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寻梦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荣获广播最高奖项: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政府奖)、作品《印象老武汉》获全国广播广告一等奖,全国制作奖(金鹿奖)一等奖、作品《城市之光——大武汉的青年精神》、《诗歌穿越长江》获湖北新闻奖一等奖。
你在烦恼什么呢?
人生里值得烦恼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真实的世界里,过得幸福美好的人,常常不是因为多么聪明智慧,而是因为比较幸运。
惨痛的经验,有价值的教训,往往是从那些不怎么顺遂的人生中来的。
我自己,就是一个烦恼多多的人。历经烦恼,也恰逢奇遇。然后,我才获得一些平衡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挽救的能力,放下的能力,愿赌服输的能力。
多点不同角度的人生看法,你才有选择。
仅此一次的人生,我们瞪大眼睛,看清楚烦恼。
让它滚蛋,或者消化它,成为养料,丰富我们珍贵的三万天左右的生命。
100种烦恼,1种解决方式
实用版“解忧杂货铺”
多点不同角度的人生看法,你才有选择
让烦恼滚蛋
丰富仅此一生的三万多天生命
序:
你在烦恼什么呢?
人生里值得烦恼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真实的世界里,过得幸福美好的人,常常不是因为多么聪明智慧,而是因为比较幸运。
惨痛的经验,有价值的教训,往往是从那些不怎么顺遂的人生中来的。
我自己,就是一个烦恼多多的人。历经烦恼,也恰逢奇遇。然后,我才获得一些平衡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挽救的能力,放下的能力,愿赌服输的能力。
多点不同角度的人生看法,你才有选择。
为了避免对号入座,很多来信,我做了一点点处理。隐匿名字,交换地点,等等。这是出于保护写信的人。
我们的整个人生,没法全盘参考别人的看法,但在具体事务上,有学习借鉴的价值。
有一种说法是:人们只想在书里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只接受他们愿意接受的。
我挺同意这种说法的。好在,即便如此选择性阅读,大家还是愿意心中有一些东西存在。
因为照人性来说,人们看见自己想看的东西以后,会更加坚持自我。这会带来两种后果,坚持对了,坚持错了。
坚持对了的人,收获好处,得到奖赏。
错的人,要么修正改进,要么一败涂地。自己再选择要不要死撞南墙不回头。
仅此一次的人生,我们瞪大眼睛,看清楚烦恼。
让它滚蛋,或者消化它,成为养料,丰富我们珍贵的三万天左右的生命。
家,对你来说是什么?
来信:
家,对你来说是什么?
所谓的港湾?心灵的栖息地?
它是否对你来说只是一个疗伤的寄托地?
是。
你什么时候会想家?
心里委屈的时候,寂寞的时候、孤独的时候。你快乐的时候永远不会想到要回家。你只想在外面玩个通宵,然后回家休息。
我刚上大学的那几天,跟新朋友玩得昏天黑地,对新环境好奇得不得了,想家的情绪从不曾跳进心中一秒,我潜意识里认为想家是因为过得不好,我不要过得不好。
有一个朋友一直跟我倾诉说想回家,说她在大学里的各种不适应各种不开心不如意,我问她旁边的女孩想家吗?
那个女孩一脸的不理解,摇着头说:“不想啊,为什么要想家?”
然后我俩瞪着眼看着那个想家的人,一同说:“看吧。”
这说明我们玩得很快乐,我们想不起来想家。
十天以后,我看到那个信誓旦旦地说不想家的女孩更新了条动态:第一次想家了,真委屈。
后面加了个“哭脸”的表情。
她发这条说说之前,跟我们班里一个女生发生了点矛盾。是个误会,但是当时闹腾得挺厉害,班里发声的学生没有一个是帮着她的。第二天我见到她,情绪低落得一眼就能看出来。
她受委屈了,被冤枉了,所以想家了。
那个家里待着两个人,每天勤勤勉勉地工作只为了让你好好生活,每天闲下来坐下来就念叨你想念你,每天眼巴巴地等着你回去。
他们的满世界里都是你。
而你呢?
你的满世界是什么?爱情?朋友?灯红酒绿?
形形色色的东西组成你的生活,他们只是被你遗忘的角落。并且几乎没有联络。(秩名)
回答:
小孩子在外面受到委屈了,第一个反应就是跑到父母身边,寻求保护。大学生在学校遇到难题,觉得委屈了,就想家了。觉得世界上只有爸妈好,外面的世界真糟糕。就连猫,小猫被外面的流浪猫欺负了,也会找主人撑腰。这是我养猫的一个小发现。
所以呢?
我家的小猫长大了,母猫就开始驱赶它。因为不这样做,小猫就不会长大,无法学会独立生活。
家是这样的一种存在,有温暖的甜蜜,也有限制的痛苦。
动物本能地在幼年需要抚养,依赖父母,尤其是母亲。长大后,离开家庭,自己组成家庭。人类比其他动物高明的地方在于,人类还会记得亲情,会反馈和赡养父母。
爱情、朋友、灯红酒绿,是我们自己的生活,自己赚到了钱,自己去享受请客吃饭好友欢聚的快乐,自己去享受谈恋爱的乐趣悲伤,合情合理。
先学会了独立,先掌握了生存能力,先学会与他人相处谋生,而后,才有赡养照顾父母的能力。
想象一下,当父母老了,孩子的心智还没成熟,与人打交道都困难,情况多糟糕——去医院不能和医生好好沟通,关键时刻协商不知道如何抉择如何医治,要不要做手术承担风险。经济不独立收入有限,忙于赚钱吃饭,没法分出金钱赡养父母。不知所措就大哭无助。
因为这份爱,所以要尽力去长大,让自己的翅膀变硬变大。以后遇到委屈,要学会自己和同学处理好关系。要吃一堑长一智,甚至要多读书,预先不吃亏,你才有能力在父母年老的时候,庇佑他们。
年轻时候的玩乐,尤其是学生时代,更多的是躲避空虚寂寞,发泄过多的精力,很快就会厌倦。
工作之后,消遣娱乐是平衡放松。身心抗拒喧嚣,进入平静有目标的中年。
父母当然极为关注你,但他们自己也得学会放手,彼此陪伴。因为你也要有你自己的孩子,然后尽力关注自己的孩子,同时努力兼顾老人。
谋生,赚钱,是极为不容易的事情,以至于很多人顾不上给父母更多时间陪伴。
也因此,你会在各种电视剧和古典小说里,看到这样的情节,罪大恶极的人,遇到要结果他性命的侠客,跪地求饶说自己“上有老,下有小”,求侠客可怜,放一条生路。
因为“上有老,下有小”,是成年人都明白的人生艰巨责任。这是最后的挽救生命求饶的强大理由。
有陪伴,也有分离告别独立,有旧家庭,也有新的小家庭要诞生。我们当然会想家,哪怕七八十岁,生命尽头,某个刹那心神恍惚,好像回到幼年,父母是靠山,心安理得地哭诉求拥抱。但也限于这些刹那时刻,更多时刻,要自己变得强大,迎难而上。
这就是家的本义,也是生命的本义之一。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你在烦恼什么?亲爱的》沈嘉柯DJ晓苏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