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兴衰之鉴》顾亚奇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顾亚奇,文学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研究生、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撰稿。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讲师,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纪录》学刊编辑部主任。常仕本,文学博士,现为海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编剧。顾亚奇,常仕本二人担任策划和撰稿的在央视播出作品有《大国崛起》、《复兴之路》、《伟大的历程》、《中国故事》、《天下华人》、《先锋本色》、《鉴史问廉》等。
本书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而成,是担任策划和撰稿并在央视播出的《大国崛起》、《复兴之路》、《伟大的历程》、《中国故事》、《天下华人》、《先锋本色》、《鉴史问廉》等作品的顾亚奇,常仕本二人的*大作。以历史学家的理性、扎实与严谨呈现了历朝历代腐败与反腐败跌宕起伏的历史。翻开历朝历代的史册,腐败一直像一个巨大的黑色幽灵,挥之不去,如影随形。专家们认为,历朝历代的衰亡史其实就是腐败史,朝代更迭的这一“周期律”,就是王权统治的宿命。与此同时,中国历史上的反贪腐措施与制度建设同样源远流长,其成败更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
本书是围绕“廉则兴,贪则衰”一千古不变的治国之道为主题,涵盖历朝历代的初期廉而兴,后期腐而衰的周期性现象,列举阐述几个朝代各自覆灭的具体起因,从而根本上取决与统治者的腐败和失去民心所致。
通过阐述历代统治者对于制度建设的重视,以及对待贪腐的严惩,贯穿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历史之中,见证着一个个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讲述历朝历代清官和贪官的典型故事,探寻中国廉政文化背后的历史逻辑,从而形象、生动的概括中国廉政法制建设的历史性意义。
与历史对话,探寻王朝兴衰更替之规律,穿过历史的尘埃,再现浩然正气的中国人精神家园的丰碑!
大道之行慨而慷
尹晋华
(代序)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
我们从历史走来。巍巍华夏,泱泱中华,五千年灿烂不熄、绵延不绝的伟大文明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是华夏子孙的精神家园。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总书记指出:“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其中既有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丰富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的深刻教训以及由乱到治的经验智慧;既有当事者对时势的分析陈述,也有后人对前人得失的评论总结。可以说,在中国的史籍书林之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中华文明因历经磨难而倍加灿烂,中华文化因饱经风雨而光彩夺目,形成了诸如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顽强意志,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修齐治平、治国安民的政治理想,“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执着追求,等等。在我国历史长河中,许许多多先贤和仁人志士都对高尚的精神追求做出了阐释。诸如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
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从一代一代众多古代先贤的人生实践中,从中华民族传诵千古的诗文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伟大的民族精神、高尚的社会风尚以及那些治国理政的思想精华。
《兴衰之鉴》一剧,坚持以*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原理,以时间空间为主轴,以廉兴贪衰为主线,通过对中国延绵历史的爬梳,采取全景式扫描、立体式呈现、概要式评点的方式,对*有代表性若干王朝的兴衰之道、成败之因、更替之谜,进行点面结合、古今对比、时空呼应的勾勒,在钩沉历史中分析历史、总结历史、再现历史,力求达到鉴古知今、镜鉴当代、成风化人的目的。
历史从来不是简单的重复,更不是在腐败中轮回。一个王朝的兴衰交替,一个盛世乱世的更迭循环,无疑仅仅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片断或瞬间,但其所蕴藏的深刻历史启示、深邃历史智慧、深厚历史力量,却承载着过去,延续着现在,指引着未来。
纵览历史风云变幻,反腐败始终是一个古老而长存,凝重而又富于时代意义的话题。自从国家产生以来,腐败就与人类政治文明相伴随,以权钱交易、用人不公、贪婪奢靡、正气不张为典型的各种腐败形式,就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可以说,中国历史上各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究其根源无不与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腐败就必然导致王朝衰亡,严重的腐败就必然导致王朝灭亡、速亡,这已经成为一条亘古不变的规律,反复被历史所检验。
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究天人之际,可通古今之变,可知兴衰交替,可鉴成败得失。面对种种腐败现象,古代先贤运用杰出的政治智慧,创造了优秀的廉政文化,并在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中华文明永续存在发展的重要原因。纵观中国历史上一些存在时间比较长的王朝,都与其特别重视廉政建设有关;即使在腐败比较严重的时期,如果统治者有清醒的认识,适时调整政策,强化廉政建设,也都在一定时期和阶段实现了王朝的“中兴”与安定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除了人民,她没有自己的私利。她从制度设计上清除了腐败产生的基础,她从精神上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当下,我们党领导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既是一条人间正道,也是一条光明大道,更是一曲砥砺前行、铿锵进取、慷慨激昂的壮丽凯歌。
在历史舞台上,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并将进一步影响世界,开创未来。随着“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我们从未如此之近。一个代表着全民族利益的政党,正引领着当代中国这艘巨轮,带领亿万华夏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驶向光辉灿烂的未来!
引 言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ArnoldJosephToynbee,1889-1975年)被誉为“近世以来*伟大的历史学家”,他在著作《历史研究》中讲述了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20多个文明的兴衰变迁。他认为,文明包含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其中文化构成一个文明社会的精髓。人类各文明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基本的一般规律,都会经历起源、成长、衰落和解体四个阶段。文明兴衰的基本原因是挑战和应战,一个文明如果能够成功地应对挑战,那么它就会诞生和成长起来;反之,就会走向衰落和解体。
在全面深入地研究了各文明之后,汤因比对中国文明表示了高度的赞赏和期待。他指出,像中国这样几千年来一直延续并保持统一的文明,堪称举世无双。他进而认为,中国文化将在21世纪引领人类走出迷误和苦难,走向和平安定的康庄大道。
《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巨大的统一性和持久的延续性,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文明内在地具有一种强大的应对挑战、自我更新的能力。这种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对侵蚀文明健康肌体的腐败病菌的抑制和消除。换句话来说,就是中华文明特别是构成这种文明的主要内容的政治和文化中,具备充分的抵制腐败、张扬清廉的特质,因而能够始终保持一支相对清正不屈、刚健自强的精英队伍,能够团结和领导全民族一再成功地应对无数次内忧外患的巨大挑战,“多难”而“兴邦”,不断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维持文明的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这种文明内部的清廉特质,可以叫作“廉政文化”。它的主要内涵是政治思想和道德、政治制度和规范,以及社会政治文化舆论氛围等。这种廉政文化始终贯穿在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黄河,中华文明发源于这里;黄河,一个古老民族的记忆镌刻在这里。它时而温顺宁静、哺育苍生,时而泛滥暴虐、摧毁万物,如同中国古代文明的进程一样,始终伴随着盛世与乱世,统一与分裂的交替。
早在1931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研究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时,发现中国历史似乎存在一个周期,他在《中国周期性的内部冲突战》一文中将之描述为每800年为一单位的周期。每个周期都以短暂然而在军事上却很强大的王朝开始,它使中国在几百年的内部纷争之后重新统一起来。其后,是500年的和平,中间经历一次改朝换代,随之而来的则是一系列战乱,结果首都即从北方迁往南方。然后,北方与南方脱离,南北形成对峙局面。此时,外来民族入侵,整个周期便告结束。历史于是又开始循环,中国又一次统一,文化繁荣起来。尽管李四光的发现缺乏科学的证明,他提出的观点今天看来也存在不少偏差,但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迭却时刻启迪着人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兴衰成败的缘由。
2000年,在中央纪委建议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启动了“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课题研究,至2013年课题圆满完成。80万字的课题定稿,以历史学家的理性、扎实与严谨呈现了历朝历代腐败与反腐败跌宕起伏的历史。翻开历朝历代的史册,腐败一直像一个巨大的黑色幽灵,挥之不去,如影随形。专家们认为,历朝历代的衰亡史其实就是腐败史,朝代更迭的这一“周期律”,就是王权统治的宿命。与此同时,中国历史上的反贪腐措施与制度建设同样源远流长,其成败更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