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玛拉沁夫文集卷六散文》玛拉沁夫 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玛拉沁夫文集卷六散文》玛拉沁夫 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玛拉沁夫,一九三○年八月八日出生,中国著名蒙古族作家,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作家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得多种奖项,并受到老舍、茅盾等文学大师们的赞扬。

一九四五年参加八路军。一九四六年起从事文艺创作,一九五二年在《人民文学》杂志一月号上发表成名作《科尔沁草原的人们》。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四年入中央文学研究所,师从著名作家丁玲。一九五四年返回内蒙古,随即挂职长期深入生活,先后任中国作协内蒙古分会常务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等职。

玛拉沁夫是中国“草原小说”流派创建人之一,长期从事少数民族文学工作。曾任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长和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主任。

一九八○年调北京工作,先后任《民族文学》主编,作家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常务书记、党组副书记。

玛拉沁夫是“中国草原文学的开拓者”,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战线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

【编辑推荐】

玛拉沁夫的散文,以抒情的笔调描绘祖国大好河山和世界各地风情。记叙了各兄弟民族的美好生活,饱含情思。文中描述了他的创作之路与浪漫情怀,哲思、大气的文字,跳跃于字里行间,把读者带进了玛拉沁夫的散文世界。玛拉沁夫是草原的歌者,是艺术地绘制草原的高手。他所选择的题材、提炼的主题、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具有浓郁的草原色调、草原气质、草原风采。读他的散文作品,我们可以体会到艺术的神秘的一面,它能把你轻轻带到蒙古草原上,让你犹如置身于一望无垠的绿草丛中,犹如看到了人欢马叫的场景,听到了一首首悦耳的牧歌。

【名人的书评】

1.读玛拉沁夫的散文作品,我们可以体会到艺术的神秘的一面,它能把你轻轻带到蒙古草原上,让你犹如置身于一望无垠的绿草丛中,犹如看到了人欢马叫的场景,听到了一首首悦耳的牧歌。

2.我跟所有搞创作的人一样,一直在寻觅自己的艺术感觉。我来自蒙古草原,作品描写的也是草原,我的人生旅程与文学生涯都与草原紧密相联。因而我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方位自然也离不开草原。

3.创作成功的快意与喧嚣很快过去,我沉静下来开始对文学进行较为深层的思索。我有一个新的感悟,即一个成功的作家,似乎都不可或缺地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两样东西,一个是艺术感觉,一个是艺术方位。

4.我的乳名叫斯坦扎布。我们这一代蒙古人诞生时,满月的那一天父母抱着你去寺庙请喇嘛命名,如果你是男孩子的话。蒙古喇嘛都念藏文经,所以我跟许多蒙古男子一样,乳名是藏语。斯坦扎布是什么意思?到现在我也弄不清楚。长大成人后,我改名为玛拉沁夫,这是蒙古名字:牧童。

我一九三〇年生于原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旗的一个贫穷闭塞的蒙古山村,这个地方现归属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我从一九四六年开始写作,一九五一年创作**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从那以后,我一直从事文学创作。出版过几部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我也写过几部散文集和电影文学剧本。

5.我的作品题材比较广泛,但主要笔墨都用在描绘草原生活上。草原,永远是我心中的诗。

【玛拉沁夫文集卷六散文的书摘】

玛拉沁夫的文学创作及其历史性影响

——《玛拉沁夫文集》总序

吉狄马加

玛拉沁夫被誉为中国草原文学的开拓者、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重要推动者。他是中国第一个自觉地以写草原为己任的作家,他的小说把葱郁的草原呈现为生气勃发的生命形式,把自我的艺术个性与民族的艺术传统融合为充满英雄意识与阳刚之气的壮阔境界,浸透着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的厚重,显示出内在的诗意的张力。他站在历史的高度,用自己的作品呼应现实的变革,对民族的命运做深层的思考和追问,表现出强烈的历史使命和真诚的大爱之心。这使他的小说创作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同时,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作家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一直锲而不舍地致力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为培养一批又一批新生代少数民族文学新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玛拉沁夫是一位创作成就颇丰的杰出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史诗性经典巨著、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上下部),也有描写重大题材的神采飞扬的中短篇小说和许多韵味悠然、行云流水般隽永清丽的散文及多部电影文学剧本。玛拉沁夫的文学成就,早已突破地域界限,蜚声全国,走向世界。他不仅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而且具有较深的文化学识和艺术素养;不仅创作方向正确,而且在艺术上也刻意求精。因此,他的作品既豪放洒脱、英气勃勃,又明丽清新、深切感人,具有鲜明的独特风格,在我国百花争妍的文坛上,是一束鲜艳夺目的草原之花。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少数民族文学蓬勃发展。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内蒙古已经形成了一个草原文学流派。一个流派的形成,必定需要有一个相当规模的文学群体,同时必定需要有几位优秀代表人物先行,玛拉沁夫无疑就是那个年代草原文学的重要开拓者和先行者之一。玛拉沁夫早在二十一岁时,因创作处女作《科尔沁草原的人们》而一举成名。从此,才情毕现的玛拉沁夫的创作就一发而不可收。其后的几年时间里,他先后创作出了《春的喜歌》《在暴风雪中》《路》《迷路》《花的草原》《歌声》《琴声》《诗的波浪》等三十多篇小说,特别是用数年时间创作出反映蒙古族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而英勇斗争的史诗性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以及电影文学剧本《草原上的人们》《草原晨曲》《沙漠的春天》《祖国啊,母亲!》和影响了几代人的著名报告文学《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这些作品都强烈地表现了作者一贯坚守的对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大团结的珍爱情怀,并以他已经形成的具有浓郁“草原味”的清灵、秀丽的艺术风格,对草原的变革和新生活、新人物,进行全情倾注地描绘,显示出了玛拉沁夫丰厚的民族情怀与民族文化的底蕴。文学大师老舍赞誉玛拉沁夫为“文坛千里马”(一九六三年)。文学巨匠茅盾于一九六二年发表近一万字的长文,专门评点玛拉沁夫的小说创作。他认为玛拉沁夫的作品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十多年来始终一贯。茅盾先生的结语是“玛拉沁夫富有生活的积累,同时他又富于诗人的气质,这就成就了他的作品的风格——自在而清丽”。

进入新时期以后,玛拉沁夫以饱满的时代意识和旺盛的创造力先后发表了《第一道曙光》《踏过深深的积雪》《大地》《荒漠》《草原的浪花》《青青大草滩》,特别是他的短篇小说《活佛的故事》和中篇小说《爱,在夏夜里燃烧》,堪称是中短篇小说难得一见的翘楚之作,充分展现了玛拉沁夫掌握小说创作功底之深、艺术想象力与表现力之强。《活佛的故事》获得了一九八○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他的创作深深植根于蒙古族人民社会现实的土壤之中,通过更深刻更哲理化地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推导出充满当代精神的主题;以深厚的民族情感、开阔的民族文化视野,把描绘草原的生活内涵与历史渊源全方位地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玛拉沁夫是草原的歌者,是艺术地绘制草原的高手。他所选择的题材、提炼的主题、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具有浓郁的草原色调、草原气质、草原风采。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体会到艺术的神秘的一面,它能把你轻轻带到蒙古草原上,让你犹如置身于一望无垠的绿草丛中,犹如看到了人欢马叫的场景,听到了一首首悦耳的牧歌。因此,人们称玛拉沁夫是中国草原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是名副其实的。因为,是他率先同几位少数民族杰出作家一道,将整个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带进了一个新的层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大家知道,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是没有草原文学这个概念的。虽有一些个体文学写作活动,但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九五二年一月,玛拉沁夫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一九五二年一月十八日《人民日报》在“文化生活简评”中称赞这篇小说是“写了新的主题、新的生活,反映了现实生活先进的力量,用新的伦理和新的道德精神教育人民”的优秀作品。也正是在那以后,敖德斯尔、超克图纳仁、云照光、安柯钦夫、扎拉嘎胡、朋斯克、张长弓、杨啸、贺政民、冯国仁等一批内蒙古作家先后推出了一大批草原文学力作,其中有一些是汉族作家,对此玛拉沁夫曾经做过这样的解释,他说:“草原文学这个概念不是民族性的,而是地域性的,是指写草原这一特定地域的文学。内蒙古作家中的汉族同志,有的生在草原,长在草原,写了一辈子草原,甚至去世后把尸骨都埋在了草原,例如著名作家张长弓等,他们的作品当然是属于草原文学,他们本人当然是文学流派的重要成员。”玛拉沁夫的这种开放性包容性的见解是公允的,得到了学界的认同。至此,内蒙古作家以一个群体姿态出现在当代文坛上。

大草原是草原文学的母体。玛拉沁夫不是坐而论道者,他遵循毛泽东同志的教导,一直坚持深入生活。成名后,他在北京学习了两年,一九五四年主动要求返回内蒙古,径赴察哈尔草原,在基层挂职生活了三年,一九五八年到包钢白云鄂博铁矿担任车间党总支书记两年,后受批判,被下放农村改造,参加“社教”“四清”长达三年之久(玛拉沁夫却坦然认为:对一个作家来说,那也算是接触基层体验生活)。总之,不管在顺利时或是逆境中,玛拉沁夫从来未曾消沉过,这一点,我们从他在不同境遇时创作的作品中可以得到印证。因为他对我们的党、我们的共和国、我们这个时代的忠贞信念从未动摇过。玛拉沁夫的创作是蒙古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从文化全球化的高度和视角来审视玛拉沁夫的小说艺术,我们不能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玛拉沁夫的小说是一种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草原文化小说,这应该是玛拉沁夫对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一大贡献。

想念青春

每个作家走上文学道路的历程,都是不尽相同的。我呢,开头只是为了学文化,学汉文,才读文学作品。读得多了,便喜爱上了文学,进而,在读他人作品时,常常联想起自己的一些生活经历和感受,萌发出创作的欲望,欲望又变为实践,写来写去,就走上了文学道路。

我生于原属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旗,现为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一个边远贫穷的山村。我小学没毕业,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就上了中学。那是一所蒙古中学,用蒙古语授课,不学汉文,读了三年中学之后参加革命时,连自己的履历都不会用汉文填写。

参军不久,我跟随一位名叫乌兰的蒙古族女司令,在热辽前线活动。这位女司令,在内蒙古东部和热辽地区,是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她的正式职务是内蒙古骑兵第十一支队政委。但当地老乡弄不明白政委是干什么的,认为最大的官或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就应该是司令,所以就称她为司令。乌兰,在蒙古语中即红色,都称她为“红司令”。当时她二十三岁,我十五岁,她是我的司令,我是她的通信员。白天行军中,红司令骑在马上给我讲述革命道理和英雄人物的故事,晚上在油灯下,把着手教我学汉文。这位身穿紫红色蒙古长袍的妇女,看去跟普通牧妇一样,但她的经历却与众不同。她讲一腔纯正的北京话,在北平读过书,又在平津一带搞过党的地下工作,后赴延安,现在她是我们这一支强悍蒙古骑兵部队的“司令”。她个儿不高,长得很结实,打起仗来英勇无比。后来我读过一本苏联小说《夏伯阳》,如果称她为中国的女夏伯阳是很贴切的。一九四六年四月的一天,她跟我说:“你在我这儿工作得很好,但你年纪还小,应该去学习。”她把我送到设在赤峰的内蒙古自治学院。我离开乌兰司令时,心里很难过,她鼓励我说:“等你毕业后,再到我这里来,我们还可以在一起战斗。”我跟随司令那一段战斗生活是难忘的,她不但是一位战将,还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读过许多文学名著。很多年以后,我们又都到北京工作(她任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我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经常见面,所谈的话题还是文学。我深深敬佩她,我成为作家之后,在我的几部主要作品中,都曾以她为人物原型,创造过多个不同的艺术形象,如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中的苏荣、电影《祖国啊,母亲!》和短篇小说《踏过深深的积雪》中的洪戈尔等。

我入内蒙古自治学院学习没有多长时间,一位领导说,你这个小鬼挺活泼,到文工团工作去吧。就这样我转到内蒙古文工团。在艺术表演行当中,我什么也不会,帮着打击乐器,也常常打不到点儿上。不久我们开赴前线,为了及时反映战地生活,团里成立了创作通讯组,我跟着一位文化比我高,年纪比我大的女同志搞战地采访,写些通讯报道什么的。干这份工作,我很高兴,一来在采访中可以接触各种人物,二来通过写报道提高自己的汉文水平。那时我才十六岁,日后的事情想得很少,更没想到这就是我后来成为作家的起步点。

我们这一代青年是早熟型的。我有幸参加了我们党领导的我国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前后的激烈阶级斗争和东北——内蒙古地区解放战争的全过程。那些不平凡的战斗生活经历,使我们心中燃烧着一团火,在我们心海中涌动着强烈的创作欲望,仿佛只要我们坐下来一提笔,就会写出点名堂来。其实事情绝非这么简单。一九四六年秋后,我们行军千里撤退到内蒙古敖汉旗沙漠中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进行休整,闲暇中我提起笔来打算写点什么,然而这时我才感觉到如要搞创作,我还缺少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那就是文化。在这里所说的文化,既不是广义上的也不是狭义上的文化概念,而是约定俗成层面上的那个文化,即:文字。许多汉字,我都不会读,不会写,更不会用它作表述。目前首先要过好文化关。以蒙古语为母语的人,很难体察汉语、汉文是多么深涩与神奥。比如:在我们蒙古文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字(字母),在与其他字联结或拼合之前,完全不包含任何语义。汉字却不同,一个单独的字,不但有固定的语义,而且还具有可变的多义性。不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真正把汉文学到家,熟练地变着法儿发挥其多义性的特长与潜能,把文章写得活灵活现、出神入化、精微深通、光芒四射,那可就实在太难了。然而,你若用汉文写作,就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这还用说吗?由于历史原因,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我不是用母语而是通过汉文进行接触并接受其影响的,我从开始就用汉文写作。在这种背景下,学习与提高汉语、汉文水平和学习与提高文学创作技能,在我身上得到了统一。从那时起,我整整用了五年时间(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五〇年),在工作之余,集中全部精力,利用一切时间去读书、读书、读书,就像是疯了,走火入魔了。当时我是个十几岁的愣头小伙子,身体壮得像头小牛犊,浑身是劲儿,废寝忘食,从不感到困倦。我的正式职务是内蒙古文工团创作组组员,也叫创作员。领导上考虑到创作人员的工作特点,没有叫我们住集体宿舍,这就使我有了彻夜不眠地读书条件。每天在天亮后、吹起床号前,我只要打一会儿盹儿就行了,一天都不困。在战争年代,在我们那个小地方,没有图书馆,没有藏书室,只能靠自己到处去找书,找到什么就看什么,一无选择性,二无规律性,三无系统性,饥不择食,根本不考虑这本书或那本书是谁写的、写的什么、写得怎么样。书,读得很杂,读了很多可读可不读甚至不该读的书,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和与时间同样宝贵的灯油。但话又说回来,所谓书读得杂,也可以说是书读得面比较广。对一个文学创作学徒来说,这不一定是坏事。广泛地涉猎各国各民族各个时代各种风格流派、思想倾向、艺术兴味的作家们的作品,倒是可以使我们从学习创作之初,就有比较宽阔的艺术视野,对文学的理解也比较深一些。在那五年多时间里,我读了许多古今中外作家的作品。在阅读过程中,我的文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竟然悄悄地写了一些只供自己阅读的作品,小说、散文、诗歌什么都有。为完成团里的工作任务,还写了六部剧本(其中两部与人合作),居然有两部剧本还在团里排练、演出了。这给我带来了些许欢悦与快慰。

一九五一年,我参加工作队,到科尔沁草原做群众工作,那里是我读中学的地方,比较熟悉,它美丽、富饶、辽阔,任谁到了那里都会不由得产生一种写诗的冲动。我们到那里不久,草原上发生了一件轰动一时的事情:一位叫塔姆的休产假的牧民妇女,发现一个越狱的罪犯之后,有智有勇地与之周旋与搏斗,最终捉拿了罪犯。整个草原上掀起了向女英雄塔姆学习的活动,我们工作队也积极参加向群众宣传塔姆的英雄事迹的活动。这时有些报刊配合对塔姆的报道,约我写一些介绍女英雄塔姆日常生活的短文,我答应了下来,在我进一步了解塔姆这个人物时,改变了主意,我想以塔姆的英雄事迹为生活素材创作一篇小说。经过一段准备,在当年秋季,我一气呵成地写出了一篇四万两千字的小说。自我感觉很好。我把它读给工作队员们听,也读给老乡们听,他们都说写得不错,同时也提出一些具体意见。我正在准备进一步修改这篇小说的时候,偶然读了一部外国小说,作者谈他的创作经过时说,原来写得比较长,书中的情节发展的时间跨度为三年,后来他把时间跨度压缩成一年,在修改中又压缩为一个月,最后定稿时终于把整部作品的情节时间跨度压缩到了一个星期。这位作家这段话,对我极有启发。我这部小说的情节时间跨度是四天四夜,如果压缩一下,字数可以减少,篇幅可以缩短,枝蔓可以剪掉,在艺术上会更加简洁、精炼。人家能把三年的事压缩成一周时间,我为什么不能把四天四夜的事,压缩成一天一夜或更短一些呢?我开始重新安排情节、组织结构。原稿放在案头,说“重写”,实难做到,提起笔来写不下去,就又将原稿拿过来翻阅,结果哪一段也舍不得删改,写了好几天仍然在原稿的框架内打转,没有新的突破和进展。那是在十月下旬的一个雪夜,融融炉火闪着忽明忽暗的光,我呆望着炉火,心烦意乱,甚至对自己能不能重写那篇小说都有些怀疑了。年少气盛,我一气之下,把四万多字的原稿一下投进炉火之中。与我同住一室的一位姓武的汉族同志,在睡梦中闻到异常气味猛醒过来,急忙问我出了啥事,我没有回答,他看见我两手空空地呆望着炉中正在燃烧的稿纸,惊愕地问我:怎么,你把稿子烧了?

我原以为烧掉了原稿,就可以逼迫自己义无反顾地写出新的一稿来,然而烧掉了原稿,我还有什么呢?一时间我后悔、惊恐、不知所措,那天夜里一个字也没有写。人把自己逼到这种地步,也就确实没有再退的余地了。我渐渐地从痛苦中解脱出来,重新提起笔来。这一回,我已决意去拼,要在重写作品中把我几年来苦苦自学得来的本事全用上!很快我把原来那篇四万两千字的中篇小说,压缩成为一万四千字的短篇小说,把长达四天四夜的情节跨度,改成为从黄昏到黎明——短短一夜时间。在重写中,我的笔好像特别听使唤,越写越顺,一些生动情节前挤后拥地自己往外跳,漂亮的文词也像泉水一样向外喷涌,我终于把那篇小说重写完了,取题为:《科尔沁草原的人们》。

我有一种预感:这次可能成功。这是心中的秘密,我跟所有初学写作者一样,不敢随便把这种感觉溢于言表。有一天,我以一种漫不经心的语调,对跟我在一起工作的安柯钦夫说:“哎,我写了这么一个玩意儿,你给我看看,它算不算是小说?”第二天,安柯钦夫看完后对我说:“大概算是小说。”他的语调带有某些保留,但“大概”算是小说,对我已是莫大鼓励了。当天我就把小说投寄到北京《人民文学》编辑部。大约过了十几天,收到编辑部一封信,我没拆阅就感到这是不祥之兆,肯定是退稿信。拆开一看,一张便笺上写有一行比电报还简短的字句:“大作已阅,拟留用。”阿弥陀佛,不是退稿信。但是那个“拟”字,让我傻了半天,赶忙翻开字典查阅,“拟”者,打算也。打算,带有不肯定性,叫我放心不下;不过后头那两个字:“留用”倒是含有肯定意味。唉,听天由命吧。这大约是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初的事情。

那个年代,很多刊物都是提前出版。十二月下旬的一天,我收到《人民文学》编辑部寄给我的一本刊物,打开一看,是墨香浓浓的《人民文学》一九五二年一月号。顿时,我的心脏猛跳,双手发抖,莫不是我的小说发表出来了?我急忙从刊物的最后一页往前翻阅开来,这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像我这样一个初学写作者的作品如在《人民文学》上发表,肯定是排在尽后头。一本刊物快翻完了,还没有看到自己的作品,心凉了半截。然而,就在这时,忽然看见我那篇题为《科尔沁草原的人们》的小说,竟以特号字体作标题,在头题位置上发表出来了!……几十多年后的今天,写到这里,回忆起当年那一幕情景,我依然怦然心跳!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玛拉沁夫文集卷六散文》玛拉沁夫 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