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读书若有邻:心怀野念+普通读者》西门媚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读书若有邻:心怀野念+普通读者》西门媚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西门媚,小说家,著名作家,画家。被列入中国文坛十大zui活跃青年女性作家。曾在广州、北京、成都三地媒体工作十年,现专事小说创作和专栏写作。出版长篇小说《实习记者》《看不见的河流》,短篇小说集《硬卧车厢》,随笔集《纸锋》《结庐记》《说我爱你》等。先后在“腾讯大家”“百度百家”《南方周末》《东方早报》《外滩画报》《南方都市报》等上百家媒体开设专栏。

西闪,独立作家、学者、书评人,现居成都。著有《思想光谱》《人的展开》等。长期在《腾讯大家》、《新京报》、《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时代周报》等媒体上撰写思想随笔和文化艺术评论

【编辑推荐】

《心怀野念》

日常生活里有一种慢性毒素,中了这种毒的人会渐渐对一切失去渴望,他们机械地生活,内心麻木,没有任何激情与冲动;对一切事物懒于关注,惰于思考。作者西门媚以多年专栏作家之透彻笔力,将生活的话题一一道来。她想把她的作品写给心怀野念的人看,这些人可能是少数,但是存在,存在于不同的群体,只因为一些内心的野念,他们蠢蠢欲动,跃跃欲试;他们生机勃勃,与众不同。

《普通读者》

《普通读者》是作家西闪的随笔集,包括专栏、书评以及艺术评论。作者运用了一种“启发式”(heuristics)的独特方式,以清晰简洁的思维为触媒,唤醒普通读者的问题意识,激发出他们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学、历史和哲学等诸多领域的敏感与兴趣,进而认识到哪些事物正在塑造着自己,自己的选择又将对世界造成何等影响。

【名人的书评】

《心怀野念》

做日常生活中的“野心家”,对自己有点儿期望!

★中国文坛活跃专栏作家之一西门媚——谈谈爱、谈谈社会、谈谈观念与人生。

谈一谈马尔克斯、王小波、罗大佑、林达、多丽丝;莱辛、米兰;昆德拉、奥尔罕;帕慕克……谈一下他们作品中的野念与爱,也谈一谈普通人的困扰和领悟。

★学会爱、学会思考、学会生活——为美好生活起而行之。

打破“阶段”“现实感”“年龄”限制,“心怀野念”的人生,充满无限可能。

★西闪特别为本书所绘的10幅插画——一窥他们的才情与诗意的生活。平淡却浓烈的生活,

★不轻浮、不苟且,开拓视野,引人思考——当下的浮世绘,“e时代”的《世说新语》,文字古灵刁钻,自在洒脱,字字闪耀着智性的光辉。

《普通读者》

①——“作家中的作家”西闪关于读书、思想、眼界和品味之学问的完整收录;

②——梁文道、钱永祥、刘苏里、刘擎、王晓渔、周濂、李公明等大咖诚意推荐;

③——首次呈现16幅西闪钢笔画作品。

④——阅读,做个有教养、懂常识、明事理的人!

【读书若有邻:心怀野念+普通读者的书摘】

《心怀野念》

这本书,原本叫《说我爱你》,本来是想谈谈爱。现在,我发现,这不止是谈谈爱,谈谈情感。我还想谈观念,谈谈社会,人生,乃至人类,谈一谈“野念”。

能让我们的人生从社会陈俗和他人眼光里跳出来的,就是书中想说的“野念”。

如果不跳出来,就不能起飞。你站的地方,就已经是自己人生的高点,往前一看,步步可见,就业,生子,买房,多赚些钱,等着退休。每一步,都是既定的程序。错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好的人生,会迥然不同,充满无限可能,随时可以出发。

不受所谓“阶段”,所谓“现实感”,所谓“年龄”限制。

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有人说,这样不现实,别人都不这样。

我的一位好友,三十多岁去美国读书。离了婚,净身出户,一无所有。为了读书还贷了款,因此得十分节俭,租住在别人阁楼的过道里。去学校餐厅吃晚饭的时候,别人会带走一纸杯的饮料,她带走的纸杯装着寿司和黄瓜、胡萝卜条,这就是她第二天的午餐。

与此同时,国内的朋友们正买房生子,步入中产生活。很多人,以为她这是相当辛苦,没必要的人生选择。只有心怀野念的人,才明白,这种不惧怕,可以重新开始的人生,充满了希望和惊奇。

前几年,我离开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城市,离开我经营多年的小花园,去了广州。租住在中大附近,每天到图书馆看书写作,吃学生食堂。很多人难以想象,觉得这种租住小房子,不能随便购物的日子清苦。我自己却明白这种生活的充实美好。而且,知道自己随时可以放弃很多东西,随时能够出发,这更让自己有了信心。

野念,有时,体现的是一种理想,一种不畏惧,有时,就是一种爱的能力。

这本书是给心怀野念的人,也给对野念有所怀疑的人。

内心强大才会有野念。正如强大的内心,才会收获好的爱情。

这种野念与爱的关系,也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门类,表现的爱情既有千差万别的外貌,又有一些共通的精神气质,这也是我们所说的“野念”。所以,在这本书里,要谈一谈马尔克斯、王小波、罗大佑、林达、多丽丝·莱辛、米兰·昆德拉、奥尔罕·帕慕克等等,这些艺术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谈一下他们作品中的野念与爱。还谈一下周围的人,普通的人,他们的困扰和领悟。爱不会光顾灵魂贫瘠的人,爱只在你心灵丰沛的时候来临。

只有眼界更宽阔,心灵的世界才更辽阔,对人性的思考和理解更深入,对爱的理解也才会更加宽容,才能拥有更强大的爱的能力,爱自己,爱自由,爱他人,爱所爱之人。

祝福每一位读者,

心怀野念。

西门媚

《普通读者》

一看便知,本书的书名来自英国女作家伍尔夫,我向她致敬。1925年她出版的文集就以“thecommonreader”为题,七年后另一本书的封面上,她仍旧用它做书名,可见相当看重。我也一样,希望这个书名不仅与文集的内容相契合,日后还能用得上。

当然,在成就这一希望之前,我首先想成为伍尔夫所谓的普通读者。事实上这并不容易。伍尔夫心中的普通读者,大抵指的是有教养、懂常识、明事理的成年人。他们就像她写到的那样,毫无杂念地热爱读书,不慌不忙,不卑不亢,哪怕到了天堂,也不奢求额外的东西。*的上帝会看看他们,然后对身边的圣彼得耸耸肩说:“瞧瞧这些人,他们不需要我的奖赏。我们这里也没有他们需要的东西,他们只喜欢读书。”

可是换作我所处的时空,伍尔夫会发现,她期许的读者正在迅速地消失,成为幻想或怀旧的对象。如今的读者,跟作家一样急切。他们附着在各种电子媒介上,用表情符号的方式发出昂昂或嗤嗤的声响。我希望用这本随笔集提醒自己,不要成为那样的作家,也不要成为那样的读者。略感欣慰的是,这本书里的内容大多发表在六七年前的报纸杂志上,回想起来,那还是一个可以慢慢阅读静静思考的年代。如果说一部好的作品需要在读者的领悟中才会*终完成,那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有这么幸运。

既然许了这么多的愿,不妨多加一个:希望这本随笔集没有彻底辜负为我推荐的朋友们。

*后,感谢西门媚。她是一切的源动力。

2017年2月14日,西闪,于成都玉林

《心怀野念》

心怀野念的人

有次采访吴文光,问到他的作品是给什么样的人看的,他说,是给一些心怀野念的人,那些人是极少数,但他们存在。

心怀野念的人。

这是我喜欢的一个说法。

我想这种人可能存在于不同的群体,只因为一些内心的野念,他们生机勃勃,与众不同。

前日搬家,搬家公司派来了三个民工。其中一个见我扔了一地的书不带走,忍不住想弯下腰来仔细看。其实那些书大都是些不好的书,我经常会以扔掉某本书,或者把某本书拿来垫桌子来表示我对某个作者的愤怒。

我对那个工人说,你想要就拿走吧。他真的挑了一本,而且非常准确地选出了其中相对*好的一本。后来在等电梯的空档,他又在我的家当中拿出一本画册来看,先是看了画作,后来又仔细地在读前面一学者写的深奥莫名的文章。我开始注意他,他其实太不像一个民工了,完全是一副书生气质。我跟他做简单地交谈,只知道他离开家乡已经两年,其间走了很多城市。

在更早以前,一个给我修水管的年轻工人还跟我讨论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观点精到。

而我平时接触的大众更像我的北京房东。他们全家搬到郊外住平房,把房子租给我,我成了她家的*经济支柱。她年纪不算大,每天*的事情就是坐很久的汽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我问她为什么不去工作,她说,我二十岁都不上班,为什么四十岁反而要去上班?上班不就是打工吗?打工我可不干。

那些大众里的异类,就是我眼中的心怀野念的人,他们拒绝命运的安排。

昨日到北师大参加一个活动,看纪录片《铁路沿线》。杜海滨拍的。

他在一个春节前后记录下了一个车站附近的一群人。一群流浪者。

他们有青年,有老人,更多的是少年,半大的孩子。

他们有的是有家难归的,也有的有家而不愿回的,以一种松散的方式,过着流浪的公社式的生活。

这个群体中也有一些有野念的人,怀揣着一些梦想,哪怕遥不可及。

在杜海滨的镜头前,他们自然呈现着他们的状态和想法。

《普通读者》

扔书记

和一群熟人吃饭。席间有人热情地对我说:“我又新出了一本书,改天我拿来送给你。”连声称谢,心中却有点愧疚。他送了好几本得意之作给我,而今恐怕都已化为纸浆了。

他哪里知道,我有一个羞于启齿的习惯,那就是扔书。这个毛病是怎么养成的,不知道,估计和长时间居无定所有关。毛病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了。而今书架上的书往往就那么几百本,数量基本恒定,书名经常变换。

扔书之后自然痛快,可是扔的那一刻还是会犹豫不决。买书向来谨慎,手里有的书大多还算物有所值。一本书扔出手,要么是与我性情不合,要么是志趣全然相左,且营养不多。

扔掉了余杰所有的书。这是我记得的*快意的一段经历。还有什么比得上直接把一个秃子的假发扯掉更残忍也更痛快的事情呢?

我也扔掉了所有周国平的书。感谢他曾经在我的中学时代像一个假圣人那样得到我的崇拜,使我不至于像我的同学们那样成为少年犯。

我还应该扔掉几本董桥的书。陈子善编的那本《董桥文录》*值得一扔。董先生那自以为通透的文字,和纸浆是有相似之处的。扔。

印象中契诃夫、屠格涅夫很适合扔,顺手。这二位老人家被中国的翻译家们千般折磨,被中年作家们榨尽血汗,早不成人样了。扔。

至于《科学的历史》、《宽容插图本》等等书籍,分量够沉,扔起来更有快感。如今的书商太聪明了,变了方儿地炒冷饭。把几块钱的东西做成几百页的厚本子,价格嘛,当然是以前的N倍。实际呢,除了字体放大外,无非就是在书里加一些莫名其妙的图片。这样的书,只能让人把对书的爱好变成仇恨。

西门媚说,她有一次买了一本书,名字叫《遍地风流》,作者是她喜欢的阿城。哪知道拿回家翻开一看,作者不是阿城,而署名阿成。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读书若有邻:心怀野念+普通读者》西门媚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