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舢板女孩的微笑》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尤泽峰现任宁波海事博物馆馆长(筹)、宁波宝德中国古船研究所副所长,2012年起从事海事文化研究,发表过多篇论文。姜波现任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水下考古工作的发掘和研究工作。
本书图片由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国家海事博物馆授权提供,为大卫·威利·沃特斯收藏的一部分。本书以照片和影像资料真实还原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沿海一带船、人与港口融和的景象。这是目前国内外发现*多也是*完整反映中国近代航海相关的影像资料,极具观赏性以及研究价值。编著者尤泽峰和姜波还随图编写了一系列解读文字。宁波宝德中国古船研究所携手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出版《舢板女孩的微笑》一书,共同传播中国近代海洋知识,促进中外多领域的交流合作。
新中国建立前的1930年代,是中国传统木帆船的*后辉煌年代。一位来自英国的年轻海军军官,用相机记录下了中国自北向南沿海一带的各式帆船,照片中有船的远景,也有船的细部,还有船上的人。80年之后,这批照片成为那个年代中国木帆船存在和繁荣的证据。这批照片是研究中式木帆船的重要资料,也是回望那个年代的不可多得的历史影响。
序言
2011年初,在大卫·威利·沃特斯(DavidWillieWaters)100岁生日之际,一位研究中国海洋商船的船舶设计师拜访了他,以了解更多他在这个领域的开拓性研究。这位访客事后回忆说:“在*次会面时,沃特斯就显得十分激动。”他解释说,这样的情绪化反应,不仅是由于涌起的关于中国的遥远回忆,同时还因为,终于有一位船舶设计师对他的早期研究充满热情。
20世纪30年代,沃特斯在中国和日本担任了两期英国皇家海军初级官员。期间,他对中国船进行了详细研究。他拍摄了数百张关于传统船只和造船工艺的照片,编制了四卷期刊(并添加彩图以丰富文本),并委托中国造船师制作了大量等比例缩小的中国舟船模型。他陆续将其中的七艘模型捐赠给了位于格林威治的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随后成为了该博物馆的高级职员,*终升任为副馆长,直到1976年退休。目前,部分精美舟船模型正在我馆一处常设展览中展出。沃特斯的捐赠品为这个开创性的展览以及配套书籍奠定了基础。
沃特斯的舟船作品和他的基础研究,填补了中国海洋史与传统船舶研究的空白。因此,自己的成果在多年以后被研究人员咨询,并受到中国大众的喜爱,这无疑让沃特斯非常欣喜。在目睹这本书籍实现出版的同时,我个人也分享着这份喜悦。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是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博物馆的四个组成部分之一,这里储存着不可思议的财富,包括文物、艺术品和档案。到目前为止,沃特斯的作品还在众多的珍宝中默默无闻。因此,我们博物馆欢迎尤泽峰先生和宝德中国古船研究所作为先行者,以大卫·威利·沃特斯的卓越努力与学术成果为基础,开展一系列的相关项目。
凯文·菲斯特博士
皇家艺术协会会员
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博物馆馆长
2017年4月
前言
“小女孩拿起斑驳的橹,有模有样的划起水来。就像她父母平日里做的那样。小女孩的天真活泼引得舢舨上的父母满足地欢笑起来。笑声飘散在风里海里,引得鸟儿都放声歌唱。”
记录下可爱舢板女孩的摄影师是英国人大卫沃特斯(DavidWaters)。他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先后几次跟随英国的海军来到亚洲,并到达了中国沿海港口一带。在他停留期间,不仅拍下了这位舢舨上充满笑容的女孩,更用他的相机记录了二十世纪早期中国沿海一带风格迥异的港口,各式各样的木帆船,以及岸上、船上生活着的可爱的渔民们。
正因为沃特斯先生的记录,才有了我与小女孩的“初次相遇”。记得那是在2016年的3月,当时在格林威治天文台参加完国际海事博物馆协会的理事会,在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博物馆馆长凯文菲斯特博士(Dr.KevinFewster)的陪同下,我在英国海事博物馆图书馆见到了这套资料。四本厚厚的相册,两本斑驳的日记,皮质的封面虽然表面有些脱落,但依然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让人兴奋不已。
虽然研究中国航海与舟船已经多年有余,但是*次见到如此完整、成批的讲述中国港口和舟船的照片,兴奋之情自然溢于言表。中国的舟船文化源远流长,从跨湖桥遗址挖出的独木舟,到郑和七下西洋的旷世壮举,无不反映了中国舟船文化的悠久历史,传统造船的精湛工艺。然而对于中国传统舟船的研究,却远不及她的历史丰富。尤其是近代中国航海历史文化,几乎是个空白。过去的研究多数是停留在参考文献以及古籍图片上,从一些有限的文献以及图片资料中,能找到一些零星的内容。记得2008年,依托原国家博物馆的馆员王冠卓老师提供的一批中国古船模型图纸,我们研究所制作完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古船模型,如今成为国内多家博物馆的船模的标准。收藏在比利时海事博物馆(MAS)的124艘中国古船模型,也为研究中国近代传统舟船文化提供了另外一批难得的资料。
沃特斯先生镜头下的舢舨女孩,为研究中国传统木帆船,以及沿海一带港口的社会风俗提供了极具价值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更为研究近代中国航海弥补了空白。这可能是沃特斯留给我们的“意外的惊喜”。
让我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拍下这张照片后,小女孩目送着这位陌生的外国摄影师离开。她并不知道自己的笑将从此定格,并为我们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与无尽的遐想。她只是寻着父母呼唤的方向,不紧不慢地划着舢板,慢慢驶向前方的大船。
小小的舢板轻轻破开一圈又一圈的涟漪,仿佛是缓缓拉开的幕布,即将登场的便是关于这批古船的故事。
尤泽峰
2017年5月
后记
20世纪30年代,一名西方古船爱好者——英国人大卫·威利·沃特斯(DavidWillieWaters)(后入职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担任过副馆长)在中国及东南亚沿海港口拍摄了大量纪实照片,真实记录了当时的传统舟船、造船工艺及海港风情等。近年来,这些珍藏于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的历史照片,逐渐引起中英两国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
基于共同的古船情结与研究热情,经过与英国方面卓有成效的坦诚沟通,我们有幸获得了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博物馆对这批珍贵照片的出版授权。为了尽早向业界和社会公布这批备受关注的珍贵照片,经过系统整理与初步研究,我们专门挑选了其中130余幅照片,并编辑成册出版,名之曰《舢板女孩的微笑》,精彩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停靠在海港的中国传统舟船的风姿倩影,以飨读者。
《舢板女孩的微笑》一书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宝德中国古船研究所整体策划,尤泽峰、姜波负责资料整理、执笔编著及全文统稿。感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宋建忠研究员的关心与帮助;感谢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博物馆馆长凯文·菲斯特博士(DrKevinFewster)欣然同意在百忙之中为本书撰写序言;感谢藏品与公共事务总监迈克·萨纳先生(MikeSarna);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委员会副会长、蓬莱登州博物馆馆长袁晓春副研究员,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教授级高工何国卫先生,宝德中国古船研究所袁雁悦博士、林歆女士、常方舟女士和黄艳女士在资料整理过程提出了宝贵意见;香港大学史蒂文·戴维斯博士(DrStephenDavis)和皇家格林威治博物馆凯特女士(MissKateMason)、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周昳恒女士在英文翻译方面给予了无私帮助;特别感谢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中英文化连线基金的支持帮助;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吴长青、贾利民、宋佳更是不辞劳苦,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特此感谢林国聪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值此书稿付梓之际,谨向上述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编著过程中出现的疏漏与错误在所难免,尚祈各位读者见谅并指正。
编者
2017年5月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舢板女孩的微笑》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