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微阅读大系:我的村庄》蓝角 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蓝角,男。1964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和县。198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1984年开始诗歌和其它文体写作。作品发表于《诗刊》、《十月》、《青年文学》、《作家》、《江南》等近百家文学报刊和《九十年代实力诗人诗选》、《安徽文学五十年》等数十种选本。出版有诗集《狂欢之雪》(宁夏人民出版社)、随笔集《流年清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现在安徽省政府某部门工作。
刘家村本是英雄地,那是秦汉时楚霸王项羽的故地,后人建有霸王祠。
小英子、老歪子、聋子四老、美人、二狗、剃头匠等出入书中的许多小人物,就生活在这个当年楚霸王叱咤风云、留下千古绝唱的“英雄之地”。他们的性格特质、人生戏剧及多舛命运,共同构成了一部鲜活的、属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特有的“村庄记忆”。
劳苦,匮乏,饥饿,疾患,叫魂,赌博,失学,拆迁,颠疯,自杀……这些都是隐含在这个“村庄”秀美风水之外的另一种风景。
一个人的大地乡野——读《村庄志》林贤治(此文即将发表于《南方都市报》文艺副刊)又顺先生知道我是乡下人,又曾编过几种乡土文学方面的书,便寄了一部书稿给我,说是听听我的意见。这部书稿,就是蓝角的《村庄志》。作者写的是他的家乡刘家村,皖苏两省交界处的一个仅一百余人口的小村庄。这样的村子,在中国,就像河岸边的石头一样普通。书中所写,也无非是同一个村子的风景、人物和故事;没有奇异的戏剧发生,从布景到前台,包括剧情本身,也都平常得很。然而,当所有这些为作者的记忆所镀亮时,却立刻有了一种诗意的光辉。诚如作者所说,这是“一个人的大地乡野”。但是,由于农村的生产与生活都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进行,因此,大地乡野就不仅仅属于一个人。即使文字来自一个人的观感,只要是真诚的,真实的,就会唤起生于斯长于斯而后远别的游子的乡恋或乡愁。此外,源自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统一性,也会以大量相似的材料,构成农人子孙的集体记忆,或者是共同的节日庆典,或者是各自的精神创伤。读《村庄志》,我便不时触及这种建立在村庄与村庄之间的一种显在的和潜隐的血脉关系。刘家村本是英雄地,那是秦汉时楚霸王项羽的故地,后人建有霸王祠。文革时,此祠因属“四旧”而被毁。我们村子没有如此阔气的祠庙,只有一间供拜祖宗的庙堂,其实后来已经改建为小学了,唯因梁栋间有一些刻划古人的浮雕和彩绘,所以一例逃不出被毁的厄运。“学大寨”时期,刘家村人毁掉果园造农田,而我们村子也正是同时毁掉一个美丽的海湾。当时的口号是“围海造田”,耗费的人力物力之巨可想而知,结果数十年过去,造出的“良田”不长庄稼,只生野草,然而这样一来,周围以漁养农的经济收入却从此一笔勾销了。书中多处写到乡下的闭塞、愚昧、落后,有的例子荒诞至极,让人简直无法置信。如作者写他自己少时极想吃到鸡蛋,大人只得让他虔诚祷祝,面对母鸡高唱《东方红》。那时政治恐怖形同一种集体无意识,从城市进入乡村,以至深入到普通农妇之中。作者说他的母亲听到*主席去世的消息,吓得大惊失色,连忙阻止儿女“传谣”。出入在书中的许多小人物,仿佛都是我的熟人。土改期间,我们村里的乡长同书中写的江乡长一样被公告枪决,罪名是“恶霸地主”,不像江乡长夹在战争与革命之间,命运似乎有点混沌,*后成为党派斗争的牺牲品。书中的地主婆跟我家相邻的地主婆,都有一样的徽号,受一样的的磨难,性情竟也一样的驯良。作者写到一批“知青”和上山下乡的大学生,其中有一位女性,在临近回城的前夜上吊自杀,周围的“看客”无人可以知道她的死因。我们村子里没有这样的“知青”,但自杀的年轻女性倒也不少。书中有一篇《聋子四老》,写一位老贫农,土改时斗争地主,意气风发,文革后反而求告做了“企业家”的地主,讨一份做门卫的差事。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村子里也有,所以读来并不觉得陌生。对于村里人的生死荣枯,作者使之同大时代联系起来,着意表现中国农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生态。书中也有一些人物不见得被赋予特别的政治意涵,在他们的身上,却明显地打着文化的烙印。小英子的故事很典型。她只是因为没有为丈夫产下男孩,一生受尽丈夫的欺负,同时也为村人所歧视。几千年男尊女卑的观念,至今仍然逮着村庄的每一个人。《伤美人》一篇,写美人嫁给一个伤残退伍的志愿军人,实际上只为从政府那里领取一份补助收入而已。一种极其可悯的依附关系。到了后来,军人胡作非为,终于致使美人走向疯狂和绝望。《黑垂柳》是另一类故事。其中的男女,可谓各有各的不幸。女知青在窘迫中嫁给当地的农民,“合法”回城时,男人相随前往,不久之后却不得不只身归来。这里凸显了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冲突,道德与文明的冲突,梦想与现实的冲突。《春兰和秋生》写一对失去父母的姐弟,他们得不到周围的同情,*后黯然消失在村人的视野和记忆之中。人与人的关系淡漠,隔绝,灵魂不能相通。书中很少写到被此间的互助,每户人家,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生存。“光棍”如何?“老歪子”如何?“二狗”如何?在书中可以看到,他们都不像是命运的主人,在生活中,他们往往变得无可选择。劳苦,匮乏,饥饿,疾患,叫魂,赌博,失学,拆迁,颠疯,自杀……这些都是为我们所共同目睹的,在秀美的风水之外的乡村的另一种风景。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进行,意外的是,这里的风景变得愈来愈阴郁。正如作者在后记中写到的,村庄的脸已经变得模糊,熟悉的表情已为另一张脸所覆盖。其中援引数字说,何止泥土、粮食和风景,整个中国几乎每天都有二十多个自然村在急遽消失。乡愁变做了梦魇。“无可奈何花落去。”这是一部无奈之作,也不妨看作是一部抗争之作。书写的形式不是新闻学和社会学的,也不是历史学;它是文学,但并不借助想象,而是记忆的,记录的。名目虽谓“村庄志”,却不属编年史一类,而是被作者制作成许多个切片:风土、场景、人物、表情,寓时间于空间之内,由断面显示年轮。在价值取向上,书是民间的,本真的,没有意识形态的说教,不带官方色彩,而且,没有那些流落江湖而心系庙堂的善于变化的才子式的夸夸其谈。由于内容源自记忆,因此,书是充分个人化的,一切都被一种浓郁的情感所缠裹。爱故乡,这爱是温暖的。但因此,却往往阻碍了批判的深入,为现实所撕裂的地方容易为温情的诗意所弥缝,锐痛变成钝痛。大约因为身份和工作的关系,作者的现今与农村之间毕竟相隔一段距离,缺乏“漩涡”式的直接冲击。直接或间接何其不同,而我们都做了徒有“恋母情结”却拒绝还乡的游子。在书中可以看到,作者表现出了对农村问题的清醒认识,但由于时间和距离的关系,关注成了美学观照,作者希望远离荒寒和黑暗,在经意和不经意间,遂径自生火取暖了。温暖总是好的。2014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