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宜静默?宜从容》冯友兰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冯友兰,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他毕生的著述可以概括为“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他以《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和《贞元六书》等著作,成为中国近代以来能够建立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之一。他是在中国学术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杰出学者,也是对20世纪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哲人。
代表作《中国哲学简史》是世界各国大学“中国哲学史”课程通用教材。
哲学散文代表作《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人生成功之因素》《对于人生问题的一个讨论》《论命运》等,为无数人指明了人生道路。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
《宜静默宜从容》是冯友兰人生感悟的集大成之作,是冯友兰感悟人生、体味人生的散文精华。
无论是《人生的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人生成功之因素》《对于人生问题的一个讨论》《论命运》,还是《关于真善美》《性善与性恶》《境界》等文章,冯友兰对于人生问题的理解,充实而稳重,浑厚而洞明。对于事物有了解者,能宽容;对于人生有了解者,能从容。
冯友兰的一生,是与哲学和文学紧密相连的一生,他对人生的理解,是“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宜静默宜从容,是看尽、看穿、看透之后的自在和圆融。
愿每个读过冯友兰的人,极高明也中庸,有得道之心境,可静默,亦能从容。☆全球1000万级畅销书《中国哲学简史》作者冯友兰作品。
☆冯友兰32条生活哲学——厚植你的人生。
☆陈寅恪、资中筠、宗璞、李泽厚、季羡林、李慎之、任继愈、杨振宁、余敦康、牟钟鉴、蒙培元、李中华、陈来、方克立、何炳棣;腾讯儒学、十点读书、樊登读书会、瞭望、中华读书报等推荐。
☆冯友兰宗璞,父女套装版本=人生美学生活美学。
《宜静默宜从容》《小圃花开,领取而今现在》,冯友兰带你探讨人生,宗璞陪你领略生活。
☆随时的阅读,随时的经典,随时的修养,随时的享受。
生活味、文化味、美感兼具的封面;
32开便携锁线精装;
进口轻型纸印刷;
精美,精致,精巧;小开本、易携带;
“中国*美的书”获得者、超级畅销书设计师熊琼设计。冯友兰先生的话
人对外部世界首先应当尽力而为,只有在竭尽所能之后,才沉静接受人力所无法改变的部分。
我的读书经验: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人生有三件事:立言,立功,立德。立言靠天赋,立功靠机缘,立德靠一生看似平淡的坚持。
如一个人想教他的事业或学问继续发展进步,他须常有戒慎恐惧之心。人若常存戒慎恐惧的心,则是常存一近乎是志得意满的反面的心。所以他的事业,无论如何成功,如何进展,都不是其极。所以他的事业,可以继续发展进步。
一个谨慎的人应当温和、谦虚、知足。温和就能保持自己力量强大。谦虚就能使人不断进步。凡事知足,使人处任何事情,不致过分。
行事为人,无所用心,就是说,一切顺其自然。
人只要澄心凝思,一无滞着,这时,以平常心做平常事,自然便是修持……正如人*后忘记了他需要忘记。
什么是“良知”?它就是人内心的亮光。
精神修养的方法:“率性而活,率性而行”。
陶冶感情的方法:圣人“有情而无累”。
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
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才能够归入潜默。我的读书经验
我今年八十七岁了,从七岁上学起就读书,一直读了八十年,其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所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特别是哲。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一)精其选,(二)解其言,(三)知其意,(四)明其理。
先说*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真是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所谓精读,是说要认真地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所谓泛读,是说可以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它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所谓翻阅,是说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读,也不要一页一页地读。就像看报纸一样,随手一翻,看看大字标题,觉得有兴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没有兴趣的地方就随手翻过。听说在中国初有报纸的时候,有些人捧着报纸,就像念“五经”“四书”一样,一字一字地高声朗诵。照这个办法,一天的报纸,念一年也念不完。大多数的书,其实就像报纸上的新闻一样,有些可能轰动一时,但是昙花一现,不久就过去了。所以,书虽多,真正值得精读的并不多。下面所说的就指值得精读的书而言。
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必发愁。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对于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把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从古以来流传下来的书,都是经过历来群众的推荐,经过时间的选择,流传了下来。我们看见古代流传下来的书,大部分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心里觉得奇怪,怎么古人写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其实这没有什么奇怪,他们所作的东西,也有许多没有价值的,不过这些没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为历代群众所推荐,在时间的考验上,落了选,被刷下去了。现在我们所称为“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这些书之中还要有些被刷下去,不过直到现在为止,它们都是榜上有名的,我们只能看现在的榜。
我们心里先有了这个数,就可随着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些须要精读的书。这就是要一本一本地读,所以在一个时间内只能读一本书,一本书读完了才能读第二本。在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就中国的汉语笼统地说,有现代汉语,有古代汉语,古代汉语统称为古文。详细地说,古文之中又有时代的不同,有先秦的古文,有两汉的古文,有魏晋的古文,有唐宋的古文。中国汉族的古书,都是用这些不同的古文写的。这些古文,都是用一般汉字写的,但是仅只认识汉字还不行。我们看不懂古人用古文写的书,古人也不会看懂我们现在的《人民日报》。这叫语言文字关。攻不破这道关,就看不见这道关里边是什么情况,不知道关里边是些什么东西,只好在关外指手画脚,那是不行的。我所说的解其言,就是要攻破这一道语言文字关。当然,要攻这道关的时候,要先作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之类。这是当然的事,这里就不多谈了。
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比写那部书的人的话少,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简单一些,不能像他所要说的话那样啰唆。这个缺点倒有办法可以克服,只要他不怕啰唆就可以了。好在笔墨纸张都很便宜,文章写得啰唆一点无非是多费一点笔墨纸张,那也不是了不起的事。可是言不尽意那种困难,就没有法子克服了。因为语言总离不了概念,概念对于具体事物来说,总不会完全合适,不过是一个大概轮廓而已。比如一个人说,他牙痛。牙是一个概念,痛是一个概念,牙痛又是一个概念。其实他不仅止于牙痛而已。那个痛,有一种特别的痛法,有一定的大小范围,有一定的深度。这都是很复杂的情况,不是仅仅牙痛两个字所能说清楚的,无论怎样啰唆他也说不出来的,言不尽意的困难就在于此。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作书的人的意思。从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意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但有些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如果仅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死读书的人就是书呆子。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上面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外,还可再加一句“意不尽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的人的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也就是客观的道理在他的主观上的反映。理和意既然有主观客观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观上的反映、体会和判断,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所以读书仅至得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误。如果明其理了,我就有我自己的意。我的意当然也是主观的,也可能不完全合乎客观的理。但我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这个意是我的,我就可以用它处理事务,解决问题。好像我用我自己的腿走路,只要我心里一想走,腿就自然而然地走了。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活学活用,把书读活了。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把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从前有人说过:“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自己明白了那些客观的道理,自己有了意,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这就是“六经注我”。不明白那些客观的道理,甚而至于没有得古人所有的意,而只在语言文字上推敲,那就是“我注六经”。只有达到“六经注我”的程度,才能真正地“我注六经”。
人生术
人生术者,就是假定人生是为寻求幸福的,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就是“人生术”。
这个问题在学校里是不常谈的,现在学校里所重视的是知识的输入。中国从前的学者讲这问题的却很多,从前的道学家那种呆板处世,无非在寻求幸福。又《论语》中的孔子“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都是他们会讲人生术。
人生术很多,今天只讲一个,就是应付情感的方法。情感包括喜、怒、哀、乐,虽然幸福的整个问题不完全在情感上,可是喜、怒都于人生有大关系。如《三国》上的三气周瑜,一下子给气死了;《说岳》中的牛皋捉住了金兀术,把金兀术气死,牛皋乐死了。这都是情感的作用。我们怎么对付它,就是现在要讲的。
情感的来源有两派说法:
一、庄子说人之所以有情感,因为人的知识不够,若有充分的认识,则不会有情感。譬如大风天气使人出去不方便,在大人们并不觉得有什么情感发生,可是小孩子们不能出去,就会很生气,骂天是混蛋。这因为孩子们没有大人知道的多,所以就较大人受的情感的痛苦多。西人Spinoza的Ethics说,情感是humanbondage,若人有完全的知识,就可以把这bondage打破。《庄子·养生主》篇讲此道非常之多,说老子死了,许多人非常悲哀,庄子说他们是“遁天倍情”“古者谓之遁天之刑”。他们对于人生性质没有完全知识,他们不知道死就是生的结果,所以他们受了“遁天之刑”,即是悲哀。庄子是很懂这道理的,他的太太死了,他反鼓盆而歌,惠施曾因此责备他。庄子说,在起初他心亦莫不慨然,但后来想世界上原先压根就没有他的太太,后来忽然有了,有了又没有了,还是和从前一样。人之生死,正如春秋之顺序一样,没有可悲的。庄子之如此,是他以理化情。
二、情感之生因累于物。王弼等主张人应“应物而无累于物”,说情感是自然的反映,所以不能免除,只要不累于物就够了。《庄子·应帝王》亦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镜之不伤,在其无累于物,但庄子只讲以理化情,对此点未加发挥。宋儒却有很重要的发挥。程明道的《定性书》说:“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胜万事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宋儒解释此理,常举的例子是颜回“不贰过”“不迁怒”,能做到此地步,就是他能廓然大公,物来而顺应。如某人和他的太太打仗了,一生气连茶碗都摔了,就因为他未能廓然大公,物来顺应。王阳明说:“七情不可有所著。”著即累,即七情不可有所累。讲《大学》“心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他注重在“所”字,一有所忧患忿懥,即是有了对象的累于物了,即有所苦了。如我们看人打别人的嘴巴,我们当时或亦忿懥,但事一过就完了。若有人来打我一个嘴巴,那就不同,我不但现在恨他,甚至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恨,就是因为我的心有所累,我不能廓然大公,有我的存在,不能以人打我就像人打他人的态度处置之。所以人之有所累于物否,完全在于有我与无我的存在。以现在话说,就是客观的态度之有无。廓然大公,的确对于人生幸福有莫大关系,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亦很重要。人常说的“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就是不能廓然大公,有我之存在,总是战战兢兢,患得患失,结果也许很糟。譬如我们现在在这平地上走,我们什么都不想,可是如果路的两旁都是阴沟,就要战惊起来,也许因为这一战惊就糟了,如果还像走平地一样的态度,本可以毫无问题地安然度过。所以大公无私,无我无己,若在道学家的旗牌约束下讲起来,很无味,但实在它们是对人生幸福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