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汪曾祺集:独坐小品》汪曾祺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一九二〇年生。-九三九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为沈从文先生的及门弟子。约-九四〇年开始发表散文及小说。大学时期受阿索林及弗吉尼亚·吴尔夫的影响,文字飘逸。以后备尝艰难辛苦,作品现实感渐强,也更致力于吸收中国文学的传统。毕业后曾做过中学教员,历史博物馆的职员。一九四九年以后,做了多年文学期刊编辑。曾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一九六二年到北京京剧院担任编剧,直至离休。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晚饭花集》《菰蒲深处》《矮纸集》,散文集《蒲桥集》《晚翠文谈》《塔上随笔》《独坐小品》《旅食集》《逝水》等。
本集的散文大都是作者在沙发上独坐所得,包括人物品、文章品、山水品、饮食品四个部分。人物品既写师友,也描绘市井人物;文章品大体是短评和序言;山水品中《隆中游记》作者生前未发表,后由家人找出发表;饮食品写饮食的文章,拣择的是更接近“小品”的篇目。
★汪曾祺,在自创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大师级作家。其小说,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足以傲世的极少数重大收获之一★在汪曾祺先生自编文集基础上修订,注重系统性及版本价值。★由连续两届获得“中国*美的书”设计师张胜先生精心设计,典雅大气,装帧雅致温润,布面精装,尽显纯正文学趣味。★编校者曾参与新版《汪曾祺全集》,精益求精,耗费十年心血,参校作者手稿、手校本及各种文集,力求当代文学新善本。★《汪曾祺集》共十种,包括小说集四种:《邂逅集》《晚饭花集》《菰蒲深处》《矮纸集》;散文集六种:《晚翠文谈》《蒲桥集》《旅食集》《塔上随笔》《逝水》《独坐小品》。★汪曾祺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作家,他的作品远非“冲淡”、“闲适”、“京味”、“士大夫”等词语所能概括。从语言上讲,汪曾祺对白话文的贡献是独yi无二的,文艺评论家李陀说,汪曾祺是“把现代汉语从毛文体中解放出来这样的重大历史转变中的先行者”。他甚至断言,与尝试把口语融入写作的作家如老舍、赵树理相较,汪都更胜一筹。★关于汪曾祺的散文、小说成就,有论者称,他的散文“浸透了古典中国的文化精髓,包括绝妙的机智和散淡的性情”;就小说的艺术成就而论,汪的作品“肯定是中国现代小说zui足以傲世的极少数重大收获之一”,汪曾祺可谓“二十世纪下半叶在自己独创的形式中达到艺术完美的惟一大师级中国小说家,其成就丝毫不亚于被国人津津乐道的博尔赫斯”。(张远山:《齐人物论》)★这套重新编订的《汪曾祺集》,在汪曾祺先生自编文集的基础上编选修订,尽可能保留了各种文集本身的趣味;每部文集各自独立,又具一定的系统性;可以满足各个层面的汪曾祺先生的读者,也具有相当大的版本价值。
自序我的孙女两岁多的时候(她现在已经九岁了),大人问她长大了干什么,她说:“当作家。”——“什么是作家?”——“在家里坐着呗。”她大概看我老是坐着,故产生这样的“误读”。我家有一对老沙发,还是我岳父手里置的,已经有好几十年,面料换了不止一次,但还能坐。坐在老沙发里和坐在真羊皮面新沙发里感觉有所不同。我不能像王维“独坐幽篁里”那样的潇洒,也不是“今者吾丧我”那样地块然枯坐,坐着,脑子里总会想一点事。东想想,西想想,情绪、思想、形象就会渐渐清晰起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构思。我的儿女们看到我坐在沙发里“直眉瞪眼”,就知道我在捉摸一篇小说。到我考虑成熟了,他们也看得出来,就彼此相告:“快点,快点,爸爸有一个蛋要下了,快给他腾个地方!”——我们家在甘家口住的时候,全家五口人只有一张三屉桌,老伴打字,孩子做作业,轮流用这张桌子。到我要下蛋的时候,他们就很自觉地让给我。我的小说大都是这样写出来的。这二年我写小说较少,散文写得较多。写散文比写小说总要轻松一些,不要那样苦思得直眉瞪眼。但我还是习惯在沙发里坐着,把全文想得成熟了,然后伏案著笔。这些散文大都是独坐所得,因此此集取名为《独坐小品》。近二三年散文忽然兴旺起来,报刊发表散文多了,有些刊物每年要发一期散文专号,出版社也愿意出散文集,据说是散文现在走俏,行情好,销得出去。这事有点怪。这是很值得研究的文学现象。与此有关的还有一种现象,是这些年涌现的散文作家多半是两种人:一是女性作家,一是老人。为什么?女作家的感情、感觉比较细,比较清新,这是散文写作所需要的。老年写散文的多起来,除了因为“庾信文章老更成”,老年人的文笔比较成熟,比较干净,较自然,少做作,还因为老人阅历多一些,感慨较深,寄兴稍远。另外就是书读得比较多。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老作家的散文比较有文化气息。大部分老作家的散文可以归入“学者散文”一类,有人说散文是老人的文体,这话似有贬意,即有些老作家的散文比较干枯,过于平直,不滋润,少才华。这也是实情。我今亦老矣,当以此为戒。一九九三年三月二十六日编后记汪曾祺生前出版的两种“小品”——《汪曾祺小品》和《独坐小品》,编选的时间间隔不长。《《汪曾祺小品》自序》写于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二日,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当年十月出版;《《独坐小品》自序》写于一九九三年三月二十六日,宁夏人民出版社则在一九九六年十一月才出版此书。其中或有曲折,汪曾祺一九九三年二月六日所作《祈难老》一文交代:“我将为深圳海天出版社编一本新的散文集,取名就叫《独坐小品》。”后来却由海天出版社换到了宁夏人民出版社。《《汪曾祺小品》自序》就“小品”这一概念谈了不少:“我在写作的时候,思想里甚至没有浮现过‘小品文’这个名词。什么是‘小品文’,也很难界定。……现在所说的‘小品文’的概念是从英国的Essay移植过来的。Essay亦称‘小论文’,是和严肃的学术著作相对而言的。小品文对某个现象,某种问题表示一定的见解。《辞海》说小品文往往‘夹叙夹议的讲一些道理’是对的。这些见解不一定深刻,但一定要是个人的见解。”《独坐小品》也是“小品”,选文标准有近似处,共分为四辑:人物品、文章品、山水品、饮食品。本书重编,也仍然按照写人、论文、记游、谈吃四部分来增删。*辑写人的文章,侧重短文,既有写师友的,也有描绘市井人物的。第二辑大体是短评和序言。第三辑中前五篇文章,都是《独坐小品》初版本收录的,《隆中游记》作者生前未发表,后由家人找出发表于二〇〇一年第四期《收获》杂志。第四辑写饮食的文章,与《旅食集》中此类文章相比较,拣择的是更接近“小品”的篇目。李建新二〇一七年四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