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以美学,致生活》[中国]聂莉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以美学,致生活》[中国]聂莉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聂莉高校学者,媒介经济博士,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著有《融合与资本创新》等学术专著。书香羊城全民阅读推广大使,著名文化品牌“开卷广州”的活动策划人与组织者,广州电视台“大咖有约”节目常驻学者嘉宾,开有生活美学课堂公众号,运营生活美学空间。是都市生活美学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编辑推荐】

在忙忙碌碌、营营役役之余,留点儿时间、空间,抛离生命的惯性,以灵魂的视角审视一下生活,发现那些不同的意义世界,为美好而欣喜,为缺憾而清醒。

《以美学,致生活》是一部生活美学随笔,亦是文化评论集,以轻松写意之笔呈现日常生活中的美学理念,其中不乏一位知识分子对现实都市种种问题的批评和反思。从粤人粤菜到撞色混搭,从英伦风格到无赖扬州,聊技术男,论“买买买”,语言之美、饮食之美、服饰之美、影像之美……性情所致,活色生香。

以美学,致生活——俯首于日常,与美学遥遥相望,与生活坦诚相对。

【名人的书评】

在忙忙碌碌、营营役役之余,留点儿时间、空间,抛离生命的惯性,以灵魂的视角审视一下生活,发现那些不同的意义世界,为美好而欣喜,为缺憾而清醒。也许认知不可能质变,但判断至少得到了妥善的梳理,然后就会发现一些有趣、一丝新奇,偶尔闪现一点儿电光石火的小火花。然后,才能有力量欢天喜地地投入到烟熏火燎的生活之中去。

——《草色遥看近却无》

【以美学,致生活的书摘】

自序

平淡中的喜悦、日常中的惊奇、庸常中的有趣

人们总是在苦苦追逐长风击浪的快乐,实际上,水下深潜何尝不是生活之海中更为美妙的感受?就像有人以为只有在美术馆、艺术展、舞台上才能欣赏到美,殊不知真正的美学在生活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几代国人的成长教育中,学理化、学外语、学才艺……却极少关于审美的教育,更缺乏如何在生活中释放想象力、发现与感受生活之美的学习,人们精神上……一直活得很粗糙。工业社会的机械与残酷,信息时代的去中心与支离破碎,抹去了人们在生活中感受美、追寻美、营造美的兴致与努力。生而为人,为了真正的意义与快乐,我们恰恰需要这种能力。生活美学需要养成,通读一本美学原理或学几样所谓才艺技能是没有用的。直到今天我都很感谢在我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外婆教我一针一线的女红、母亲带我收拾屋舍张罗吃食、帮着父亲种花种菜修剪树枝的教育,热爱生活、体味美好从此成为我永久的人生底色。所以,只要生活着,就一定有滋有味、有情有趣,甚至,有时,与物质不太相干。

生活的美学主题鲜活而有趣,“日子”的质感是对日常的融入与雕琢,以何种姿态融入生活实际上正是一个人存于世的基本审美。对生活之美的认知与体验不会与生俱来,不能强化形成,唯有用心积累。美好往往纷纷扬扬,微小平常,只有迎着光、低下头才能察觉。

在这个生机勃勃充满戏剧性变数的世界里,自认缺乏才华也缺乏建立强大内在体系的定力与耐心。但我也有我的长处与自信,善于生活也许是我*本真的能力吧。而且我发现并不是人人懂得!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信手把寻常物件巧妙地变成充满艺术感的摆设,不是谁都可以饶有兴致地发现身边一砖一瓦、一盆一罐的妙处,更不是谁都愿意为“无用”花费宝贵时间……

正是基于这样的“自信”,我的个人公号“生活美学课堂”开了两年多,有一搭没一搭地写,便积下了这些细碎时光,便有了闲话日常、窗下清风、声影芳华与悠游自在四个片段数十篇文字,买菜、下厨、穿衣、电影、旅行、家人、朋友……当然有时也蹭蹭热点,总体向上,甚至喜气洋洋,都是生活中的转念间。

相比于高谈阔论,更愿意随性而诚恳地俯首于日常,与美学遥遥相望、与生活坦诚相对。不说教、不鸡汤、不煽情,无须迎合他人,只想取悦自己。也许仅仅是诉说与独白,但,一切,与美相关、与快乐相系。

特别喜欢凤凰卫视某档节目中的一个环节,叫“转角遇到爱”,总能在严肃话题讨论的间歇中,发现一些温馨动人的小故事:去世母亲的账本,双胞胎姐妹穿着粉红泡泡纱裙庆祝百岁生日……它告诉你:人世间有爱有真情,生活中有美有欢欣。

我希望发现平淡中的喜悦、日常中的惊奇、庸常中的有趣,愿意在所有人都很“上进”的当下,为“无用”花费时间,对抗世事的消磨与恶意。

你不喜欢的每一天不是你的

你仅仅度过了它,无论你过着什么样的

没有喜悦的生活,你都没有生活

你无须去爱,或饮酒或微笑

阳光倒映在水坑里

就足够了,如果它令你愉悦

幸福的人,把他们的快乐

放在微笑的事物里,永远也不会剥夺

属于每一天的、天然的财富

费尔南多·佩索阿的这首小诗就是我所理解的生活。是黑白还是彩色、庸常中能否开出花儿来,也许就在转念间。

草色遥看近却无

前段时间至亲的人动手术住院,张罗陪护,医院里进进出出,满眼都是病人的不堪与焦虑。身体的痛楚、无尽的各种检查等待,足以令人抓狂。医院白炽灯下的漫长时光会令人麻木,因此从医院出来就像一个从监牢里放出来的人一般,坐车经过平日熟视无睹的街区,却觉着从未有过的放松感。车过农讲所,朱墙金瓦红棉,在夕阳下光影婆娑,檐下行人匆匆,像闪过的一幅画。我曾经无数次在这画中走过,身在其间,浑然不知,从未体察到它的美好与可贵。司空见惯的场景,当你抽离出来远观时,它有了另外一种不同。

唐代诗人韩愈那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名句,王维也有“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这样类似的绝美佳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是对山色春光诗意的审美,在诗人眼里,人间美好,远望近观各不同,角度相当重要。美景如此,生活何尝不如是?人生恐怕也概莫能外吧!诗人的美学实际更是人生哲学。

生活中常会有这样一些经验,比如在记忆中曾经特别美好的人与事,时过境迁,当再次相遇,你发现早已不是你心中的那个模样,后悔相见不如怀念;又比如当年当时曾令你觉得大过天的重要事,现在看来真是风轻云淡,不是什么事儿;再比如,身边日日对着的人并未觉得他有多优秀、多可贵,某天在某个非日常场景中你豁然发现原来他也光彩夺目。可见,对于风景,有时需要调整取景框,虚化的朦胧比特写更出彩;某些味道靠想象比真正尝试更美好;有些事要回过头看才看得清;有些人要保持距离才见其风采……这“遥看”,或许隔着时间,或许对应着空间。时与空是解答人世间一切困惑的钥匙。

对于生活,深入沉浸其中,往往只见日常,忽略了一些珍贵的东西。有时需要抽离出来,远观,生活之美之深刻才会呈现;有时需要跟生活的细碎保持适当的距离,距离不仅产生美,它还会令我们清醒。当然,这并不容易。独处、阅读、写作是我帮助自己在惯性中抽离的方法,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思考与追问,也许认知不可能质变,但判断至少得到了妥善的梳理,然后就会发现一些有趣、一些新奇,偶尔闪现一点儿电光石火的小火花。然后,才能有力量欢天喜地地投入到烟熏火燎的生活之中去。

生活之美是这样,生活本身更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很难突破,跳出来看自己看生活,才能发现真相。

不禁让人想起一个故事……

清晨的一声枪响,打破了紫藤巷社区表面的宁静,崩溃的主妇MaryAliceYoung自杀身亡于自家美好的客厅,于是故事奇妙地展开了。死亡使Mary获得了新的视角注视曾经熟悉的生活,环顾自己、家人、朋友乃至邻居们的一切:人们如同她曾经的自己,并非如表面上那么完美而平静,被揭开的生活真相甚至令人绝望。

是的,这就是那部经典美剧DesperateHousewives(《绝望的主妇》)的开篇,也是它*让人惊艳的地方,死者Mary以语调轻松活泼、辛辣反讽调侃有时还带点儿甜美的画外音向人们娓娓道来,讲述了整整八季发生在紫藤郡那些红墙绿瓦、花园草坪、文雅社交背后的鸡零狗碎、谋杀、背叛与谎言,当然也有母爱、友谊、真情、反省、救赎这些人性中的美好。已死去的Mary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人间悲喜剧,饶有兴致地重新审视那些原来貌似熟悉的一切,灵魂发现了生活本来的面目。这就是上帝的视角吧。戏剧化的神奇的“遥看”在此有了哲学的意涵——在长出“死亡之眼”前,我们其实都是亡命徒。

这部风靡全球的美剧的深刻之处正在于,换了个角度去撕开人生温情脉脉的面纱,冷峻而残酷、幻灭却真实。人性不就是这样吗?有风和日丽有暗流涌动,有温馨祥和亦有阴暗沉重,所以我们才又爱又恨、又哭又笑。而此剧*明的地方是*终设置了一个温馨完美的结局,几乎所有的人都各得其所。在残忍地撕裂了生活中种种伤痛与苦楚后,*后告诉我们,尽管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完美,但我们仍要在绝望中前行。世间万事并无终始,善恶本是选择,人生也只是一场修炼,若非圆满的结局怎能指引人心向着光明良善的方向?在不得不结束的第八季,剧终,已成为天使的MaryAliceYoung告诉我们:“那些曾与紫藤郡有过交集的灵魂,在他离去时,都注视着她。他们看着她,正如他们会看着每一个人,他们希望活着的人能够学会,抛开愤怒和悲伤,抛开苦闷和遗憾,希望人们能记住,即使是*绝望的生活,也都如此美妙。”她点出了绝望的解决方法:人性,知道它的恶,就更要寻求可贵的善;人生,越是了解到它的苦,就越要尝试捕捉它的美好。关键是怎么看,如何去面对。

我们当然不可能有《绝望的主妇》那样灵魂俯瞰人间真相的机会与可能,但在忙忙碌碌、营营役役之余,总要留点儿时间、空间,抛离生命的惯性,以灵魂的视角审视一下生活,发现那些不同的意义世界,为美好而欣喜,为缺憾而清醒,为更好地面对人生汲取与积淀力量。

“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我所理解的一种生活美学,更是我探寻的一种生活哲学。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以美学,致生活》[中国]聂莉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