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地名古今丛书》李辉主编毛庆炎何万敏贾巴尔且冯骥才李辉钱念孙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地名古今丛书》李辉主编毛庆炎何万敏贾巴尔且冯骥才李辉钱念孙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李辉,当代作家。1956年生于湖北随县。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曾任人民日报社文艺部高级编辑。以传记、随笔写作为主。主要作品有《沈从文与丁玲》《萧乾传》《沧桑看云》《百年巴金》《封面中国》等;译著有《枯季思絮》《福斯特散文选》《走进中国——美国记者的冒险与磨难》《中国股市绘本》等。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现任国务院参事、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等职。他是“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其“文化反思小说”在当今文坛影响深远。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百余种。代表作《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韩、越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四十余种。他倡导与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传统村落保护等文化行为对当代人文中国产生巨大影响。

钱念孙,1953年生,安徽芜湖人,民盟成员。安徽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79年毕业于安徽师大中文系。历任《江淮论坛》编辑,安徽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所长,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国文学史演义》《重建文学空间》《艺术真谛的发掘与阐释》《无法尘封的历史——抗战旧书收藏笔记》等。专著《文学横向发展论》获全国首届比较文学优秀成果评奖二等奖,《朱光潜与中西文化》获安徽优秀图书一等奖、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起点——中国农村改革发端纪实》及《公民道德歌》分获第十一、十五届中国图书奖,《跨世纪的丰碑》《中华三德歌》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编辑推荐】

《可惜从此无徽州》是一本文化随笔,李辉、冯骥才、钱念孙等人心系徽州,细细探究撤徽设黄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徽州的历史、文化故事,以鲜活的笔触把沉淀的历史写活,展现了千年徽州的灿烂辉煌。

《凉山故事》

磅礴大气,悠远深沉,生动活泼,是一部徐徐展开的人文地理笔记。本书的作者,皆为当地文坛的一时之选,他们对这块土地有深深的热爱,又多年执着于实地的田野调查,文字深郁宛转,皆以揉杂史实与现场的冷静叙述,丰富而多层面地展现了大凉山在历史风貌、自然资源、人文传承、美丽乡村等方面的大美。

《洛阳小镇风情》

是一本随笔集,通过描写随州下辖的千年古镇洛阳小镇的人物、风俗、历史、文化故事,为读者细细道来洛阳镇的前世今生及洛阳小镇的人文风貌,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全书洋溢着浓浓的乡情和人情味。

【名人的书评】

地名古今”丛书是海天出版社继“寻找中国”丛书之后精心打造的一套人文历史丛书,丛书定位于“地名,我们回家的路”的主题,旨在唤起人们对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情感的地名的重视。地名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地名承载着文化,是中国人的一种自我认同方式和情感归宿。地名如人名,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又一代人,息息相关。一个长期形成的地名,其实就是那个地方的符号,那个地方所有人情感所系的标志。即便远在他乡,故乡名字,在人们心中永远不会忘记。“地名古今”丛书为读者展现历史文化名城地名的古今传奇,作者通过亲身经历,寻访地名的历史、文化故事。

【地名古今丛书的书摘】

总序:地名,我们回家的路

地名如人名,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又一代人,息息相关。地名,承载丰富的文化信息,承载千百年的情感传承,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一个长期形成的地名,其实就是那个地方的符号,那个地方所有人情感所系的标志。即便远在他乡,故乡名字,在人们心中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常说珍爱乡愁,寻找乡愁,乡愁就融在地名之中。

2016年清明前夕,我在武汉做一次关于地名的演讲,听一个省的民政厅干部讲了一个故事。一位漂泊在外的老人,身体不好不能回到家乡,就让孩子回来寻根,找他生活过的地方。孩子归来,拿着那个地名,难以找到,原来那个地名早已消失。*后,孩子找到民政厅,翻阅地名档案,终于找到原来的地名。这位老先生,写信来感谢他们,同时在信中说:“你们经济发展得很好,建设也很好,但是地名不要改,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地名,我们回家的路。说得多好。

地名,在所有寻找乡愁的人们心中,就是一条回家的路。即便对于没有在这里出生的人,那也是祖辈的根,后代依旧将心底的那份乡愁,与那个遥远的地名联系在一起。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谱曲的周巍峙先生,曾任文化部代部长、全国文联主席,他爷爷那一代逃荒离开徽州,虽然周巍峙没有在徽州出生,但徽州一直在他心中。我在微信公众号“六根”发表《徽州,归来吧!》一文之后,他的儿子周七月告诉我,父亲一直想找到徽州的家乡,并且认为徽州地名被黄山替代,是没有文化的表现。他根据父亲提供的堂号,前往徽州,找到了祖辈生活过的村庄和祠堂。去世两年前,周巍峙终于回到徽州祖籍所在地,了却心愿。为踏上这条回家的路,他等待了整整90年!

回家的路,到底有多远?有多近?对于所有人,远与近,在乡愁中,在梦中。

地名的替换与取消,显然,需要慎之又慎。尤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早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们存在于史书、碑刻、文学经典之中。如果轻率地将之更名,多少文化信息就会被消解。陕西汉中的勉县,是武侯墓和武侯祠所在地,因汉水称作沔水,后来,这里一直叫沔县。1964年,因考虑到“沔”字不好写,便随便改为“勉”。汉水流至湖北,一个县叫沔阳,和沔县的“沔”是同一个字。可是,上世纪60年代没有改名的湖北沔阳,到80年代却改名叫仙桃市,沔阳从此消失。远远近近的人,都熟悉沔阳三蒸、沔阳花鼓戏,可如今,一个“仙桃”,令“沔阳”失去了多少历史内涵。为此,生于斯长于斯的作家池莉,特意撰文呼吁恢复“沔阳”。

说到襄阳,会想到王维的“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想到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说到荆州,会想到“大意失荆州”;说到衡阳,会想到高适的“衡阳归雁几封书”;说到徽州,会想到汤显祖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试想一下,如果将“襄樊”“荆沙”“黄山”在诗句中予以替换,今人与后人的感受,又该如何?幸好衡阳、泰安等地名,没有在黄山替换徽州之后也随之更改,不然,多少经典诗词,将从此失去地名带来的历史内容和美感。

能否慎重更换地名,其实就在于是否对地名有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是个人的,是家族的,更是地方的、民族的。诸多地名情感的滋生、蔓延与丰富,才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自尊。在更换地名之际,我们需要敬畏文化,敬畏历史,任何一个地名,都是在悠久历史中形成的。邯郸这个地名,延续两三千年,不是依旧与人们同在吗?

可喜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重视传统,敬畏历史。当然,不是所有地名都必须恢复旧名称,但对于“徽州”这样极其重要的历史地名,却值得付出一定代价予以恢复。没有徽州,哪里有“安徽”?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无疑给了我们一次新的契机。通过普查,来一番梳理,让中国的地名更带有历史沿袭性,更具有传统文化特色,让新起的地名更能体现中文之美,更有丰富内涵。当然,这需要各地政府,有勇气面对过去的错误。譬如徽州,将这种改错的著名地名重新恢复,才是对历史、对文化的真正珍爱与敬重。

珍爱地名,回家的路,再远,也很近。

于是,我忽发奇想,何不开设一个“地名古今”微信公众号?2016年5月3日,“地名古今”启动。第二天,5月4日,发表我的*篇文章《地名,我们回家的路》。“地名古今”的帷幕,慢慢拉开。时间真快,到2018年5月,“地名古今”推出整整两年。两年来,“地名古今”成为全国各地作者讲述地名历史的小小平台。大家互不相识,却在平台上读对方的文章,了解彼此的历史、文化和故乡情感。

的确,地名不是干巴巴、枯燥的几个汉字,它们包容了多少历史变迁、多少文化内涵、多少故乡人的情感。“地名古今”不仅仅讲述地名的历史变迁与故事,还希望不同门类的专家参与其中。家族故事、方志、中国园林常识、旅行、寻访……不一样的地名,不一样的风景,要用不一样的心情去感受,去领悟。

一年之后,2017年5月我重新拟定六个栏目,分别如下: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条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都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谢谢海天出版社诸位同仁厚爱,同意接纳出版“地名古今”丛书。所有“地名古今”作者,得知这一消息,都为之激动。

期待更多读者和作者关注“地名古今”,参与撰写更多故事。

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再前行!

李辉

2018年新年之际写于北京看云斋

时间过得太快,1998年4月,我在《人民日报》“大地周刊”头版发表了《可惜从此无徽州》一文,转眼已整整20年!

20年!多少人在呼吁恢复徽州地名。曾记得,连续多年,全国两会曾经有不少人递交议案,希望能恢复“徽州”名称,结果都是不了了之。雷声大,雨点小,大家也就见怪不怪,好像也习惯了。

我却是一个爱较真儿的人。一个如此美好的地名,改为“黄山市”,改错了,难道就不能恢复吗?

写此篇《可惜从此无徽州》,与家乡湖北的“荆沙”恢复“荆州”相关。1994年,荆州地区行署改为地级市,将行署所在地的荆州古城与相邻的轻工业发达的沙市合并,改名为“荆沙市”。当年沙市有个大名鼎鼎的沙市洗衣粉,电视的广告词特别醒目:“活力28,沙市日化”。此次城市名称改为“荆沙市”,怎么看怎么别扭。当时,我正在《新民晚报》的“夜光杯”开设一个专栏“静听回声”,便在1995年发表《可惜从此失荆州》,从此我与地名的缘分越来越深。

好在湖北省的荆沙市和省级部门,对许多人的呼吁有了很好的回应。1996年11月,“荆沙市”终于恢复为“荆州市”。地名之错,勇于修正,这让我看到了当地政府尊重地名,珍爱历史文化传统的历史担当。为此,我在《人民日报》发表《欣闻荆州去复来》一文。同在这一年,我在上海看望王元化先生,请他谈五四运动等历史话题。我告诉他,荆州地名已经恢复。王先生是江陵人,他说改为“江陵”也好呀!

的确如此。2018年春节前夕,在深圳书城举办的海天出版社“寻找中国”译丛发布会上,87岁高龄的徐凤翔老人,发言时背诵李白一首七绝:“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她说,当年三峡都是森林,猿声悠悠,可惜如今两岸早已没有如此美妙的声音了。听她谈到这些自然环境的消失,令人不由得黯然。她在现场这句话说得好:“人聪明,人也很坏。”人类如果不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相交融,未来前景同样令人担忧。

地名与历史文化的关联,何其不是同样如此?

历史悠久,文明古国,我们常常引以为豪。然而,自豪归自豪,更为重要的却在于如何珍爱祖先留下来的历史文化。说珍爱,绝非仅仅背几个教科书上的概念,或者满足于张贴几幅标语口号,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生活中不难发现这样的背景:面对祖先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先是抽象地唱几句赞歌,随后,一转身,头也不回地就将之毫不客气地抛掷一旁。

现实从来就是历史的一环,珍爱历史文化,当然就是如何将现实更合理、更有机地与历史连接起来。历史文化不是单一的,它存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每个角落。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地名也好,村落也好,胡同街巷也好,往往都会浓缩历史文化的精华与灵魂。重视它们,研究它们,进而珍爱它们,在发展中、在建设中给予特殊对待,重视一个地区文化的历史性和整体性,这是一个紧迫而严峻的课题。

这些年,我们总是在不断强调文化自信,可是,我们对千百年形成的重要地名,却总是置若罔闻,轻易地就把它们抛弃。地名更换之频繁,超出人们的想象。城市之间的相互合并,总是会丢弃*有特色的地名。江苏淮阴是韩信故里,一旦合并,就更名了。类似于这样的地名更换,往往是头脑发热的人轻易做出决定,草率从事,既不征求当代民众意见,也不通过人大、政协的投票表决。

我总是在想,一个地名的更换,为何没有人大、政协的参与,为何那么匆匆忙忙地做出决定?在主政一方的领导人心里,他们真的有文化自信吗?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与生于斯长于斯的民众,此间的距离到底有多大,难道不应该认真地做一些深刻反省吗?

尊重地名,珍爱文化,不只是为了历史,更是为了现实,为了未来。没有历史文化做背景,失却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地名毫无节制地改来改去,文化自信又在何处体现呢?

失去地名,我们还要失去什么?

失去的,必然是丰富、厚重的文化传承,必然是留存心中的文化自信。每念及于此,忧虑与困惑,总是与内心结伴相随……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地名古今丛书》李辉主编毛庆炎何万敏贾巴尔且冯骥才李辉钱念孙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