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鲁迅和那个时代的战争》李克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鲁迅和那个时代的战争》李克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李克著的《鲁迅与那个时代的战争》试图撷取的是当年鲁迅与他的论敌们交手的一些片段,使今天的我们籍以回顾历史的真实,体味那个新文化与旧体制博命相向、革命与改良竞相上演、理想与现实强烈碰撞的大时代,感受那时候时代的文坛风尚和精神魅力,或对我们的未来不无一种隐喻般的昭示。

【名人的书评】

【鲁迅和那个时代的战争的书摘】

鲁迅和那个时代的战争。这里的 战争 当然主要指的是 文战 ,战场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国文化界。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强烈的民族危机和莫测的政治纷乱之际,在危脆的国家和懦弱政府之下,各种思想潮流喷涌竞逐;为着替民族和国家寻求一个光明的未来,文化人的战斗精神正史无前例地发挥到极致。鲁迅就是其中最富战斗精神者之一。

在鲁迅的作品中.大量的杂文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同他的小说一样,贯穿着一种直面现实的、凌厉的战斗精神:只不过,他的杂文作为战斗工具的作用更为鲜明和强悍,战斗的对象也更为具体。

在笔墨交锋的剑影刀光中.鲁迅 文战 的对象往往多是立场不同,非关私人的交谊,鲁迅对他所处的时代自有他的解读和坚持,而鲁迅的精神立场的鲜明,无论放在哪个时代无疑都是可贵的。同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鲁迅和他的战争的意义都远远超出了那个时代。

关于鲁迅和那个时代的战争,在不同的时代产生了不同的解读。曾经在一个时期.鲁迅所论战过的对象们,无论在中国的政治还是精神文化领域都无不沦入万劫不复之境。而此后的年代里,在一个时期似乎又完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兴起了一股专门捧鲁迅 骂 过的人的风潮,以他们的文化成就来否认鲁迅的批评,如胡适、林语堂、梁实秋等人。这大概是物极则反的一种现实例证。这种转换反映了时代的现实变迁,但也往往抽离了论战发生当时的实际背景.让历史的风景倍增迷离。应该说这两种极端都是不甚可取的。

历史的云烟渐渐的消散,今天,当我们回望和阅读鲁迅以及他在那个时代所进行的战斗,自有另一番感受。当我们不再脸谱化地看待那个时代的人和事,还原一个时代的真实情境,这对我们民族的今天无疑更有裨益。

本书试图撷取的是当年鲁迅与他的论敌们交手的一些片段,使今天的我们籍以回顾历史的真实,体味那个新文化与旧体制博命相向、革命与改良竞相上演、理想与现实强烈碰撞的大时代,感受那时候时代的文坛风尚和精神魅力,或对我们的未来不无一种隐喻般的昭示。

书中所录的鲁迅的论敌中,有些人本就是当时中国人文界的翘楚,如胡适、郭沫若、徐志摩、顾颉刚等,有些人因为鲁迅作品在中国大地的广传而为人熟知,如杨荫榆、邵美洵、叶灵凤等。他们身处不同的领域,无可否认的是都在中国近代的文坛扮演过重要的角色,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进入过鲁迅匕首与投枪的射程。那么。鲁迅和他的论敌们之间刀来剑往的战争是怎么发端的、来龙去脉如何?你攻我守的回合转换中上演了什么样的故事和精彩?在书中都做了较为详尽的呈现,请大家共鸣。作者

在鲁迅与胡适的不同价值选择中所延伸出的政治观点和文化隐喻也十分鲜明,从两人当时的作品中,也不难看出其在政见上的分歧:鲁迅以为中国的进化有赖于精神的重塑,改造国民性乃是知识界的重任;胡适想的却是,以智慧和潜能贡献给权力阶层。借助现政权的力量来推进社会的进步。

胡适在《我的自述》一文中所说: 我是一个注意政治的人。当我在大学时,政治经济的功课占了我三分之一的时间。 胡适先后主持过很有影响的《每周评论》《努力周报》和《独立评论》三个政论性的周刊,就表明了他对当时中国现实政治的高度关切。反观鲁迅,他走向民间,更多的是立足于当时中国劳苦大众的立场上来发声。他对于官场的冷视,并不亚于对世俗社会的憎恶。此后,好恶分明的鲁迅不再给胡适留面子,时不时地间接或直接公开批评胡适。随着矛盾公开化。两人的关系也日渐冷漠,乃至交恶。

从大的方面看,胡适曾主张 不谈政治 ,后来他却公开出来大谈特谈政治,还爆出了一些令舆论哗然的政治事件,这些都可能引起鲁迅对他的不满和反感。而且还有一件事则很可能直接惹恼了鲁迅,这就是1924年以来发生在北京的女师大事件。

当时,围绕着女师大的学生风潮,在校内外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是以鲁迅为代表,坚决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无情揭露章士钊、杨荫榆的倒行逆施行为;一种是以陈西滢为代表.袒护章、杨的专制和蛮横,对学生的正当行为横加指责。由此引发了鲁迅和陈西滢长时间的论战。尽管胡适没有直接参与鲁迅和陈西滢的论争,但从他发表的《爱国运动与求学》可以看出,他对体现爱国热情的学生运动虽然也给予了肯定,但对此次 北京的学生运动一变为对付杨荫榆,又变而为对付章士钊 这样的结局是颇有异议的。而这在鲁迅看来,就是在为章士钊开脱,完全与陈西滢穿着一条裤子说话。所以在与陈西滢的论战中,鲁迅也曾多次不点名地讥讽胡适。

有趣的是,在1926年5月24日这一天,书生气十足的胡适忽然在天津给鲁迅、周作人和陈西滢同时写了一封充满感情的长信,苦口婆心地劝他的好朋友们和解,结束这场由猜疑和误会引起的意气之争。但是,让胡适意料不到的是这封信收到的效果适得其反,鲁迅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种 和稀泥 的态度,从此就与胡适彻底决裂了。

鲁迅对胡适的某些政治言行给予了无情的讽刺,展现出疾恶如仇的态度,这是尽人皆知的。相比之下,胡适却对鲁迅表现出了大度和超然,他从来没和鲁迅直接交锋过,也没有进行过笔战,更没有表现出对鲁迅人格的不敬。

1929年9月4日,胡适给周作人写了一封长信,十分感慨地说: 生平对于君家昆弟,只有最诚意的敬爱,种种疏隔和人事变迁,此意始终不减分毫。相去虽远,相期至深。此次来书情意殷厚,果符平日的愿望.欢喜之至,至于悲酸。此是真情,想能见信。 胡适对鲁迅的大度和超然,恐怕就源于这种 敬爱 的 真情 。

不过,鲁迅骂胡适却不搞人身攻击,也对胡适不无肯定之处,一代大师的风范显露无余。胡适曾就论稿请教鲁迅,鲁迅对此评价道: 大稿已经读讫,警辟之至,大快人心。我很希望早日即成,因为这种历史的提示,胜于许多空理论。

P4-5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鲁迅和那个时代的战争》李克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