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三十六计》余日昌注评梁川书籍插图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4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作者简介】

余日昌,1961年1月出生,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研究部门为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与文化、宗教学。

【编辑推荐】

《三十六计》在我国传习久远,集中了古代兵法思想中的“韬略”尤其是“诡道”之大成,书中不少著名的计谋已经成为“成语”,妇孺皆知,吟诵成句,其中的道理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军事、人生等各个方面。该本为图文本,图文并茂,黑白中透出诙谐,适合各个阶段的读者阅读。

【名人的书评】

水墨图文三十六计,诙谐生动买为上策

【三十六计的书摘】

前言001一、说与不说之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人们皱眉,鼻子连着印堂,与左右双眉交叉形成一个十字,这种“正在琢磨”的神态让人一目了然。“计”的右边就是这样一个“十字”。几番琢磨之后,人们便会突发顿悟、计上心头。这一瞬间,人们便会豁然开朗、心舒眉展。被冥冥之中的力量“一语点破”之后,人们会激动不已,往往产生一种“说”的冲动。“计”字的左边就有这么一个“言”字。人类的言说有着三种基本形式:要么与别人讨论或争辩某一个问题;要么通过自言自语的形式反复推敲、琢磨内心的想法,*终让它形成能够让自己信服、被别人接受的意见;要么对别人述说自己的见闻、见地与主张。本书所介绍的中国古代秘本《三十六计》同时具有上面三种基本的言说形式。也就是说,“三十六计”中的每一计都出于一个战略问题,都需要反复推敲,都必须形成指令。计与谋实际上并非一回事。谋,往往是计的产生过程;计,往往是谋的*终结果。“谋”字里含有与某人、在某时、为某事说话的三层含义。深思熟虑之后,只有那些能够说出来让人听得懂的心头谋略,才能算得上是一个成型的用兵大计。否则,即使非常精明的念头,也会变成烂在肚里的陈芝麻烂谷子。闷着葫芦使劲地摇,别人却永远看不懂。将军不打开那代替言说的锦囊,诸葛亮再高明的如神妙计也是白搭。当然,心中的妙计一旦被说透,其神妙的魅力便会失去。因此,在说出来却又不愿说透之间,中国古代秘本仅139个字《三十六计》便以它非常特殊的言说形式悄悄地成了型。也正由于这样的原因,至今我们依然找不到它的出生年月,也不太听得明白它究竟要说明什么。这并不是“三十六计”发明者的忽略。过于简约的这本《三十六计》充分实践了“越抽象就能够越具体”这个深刻的哲学道理。所以我时常在想:解开这三十六个“皱紧的眉头”,解说它那原本应当藏在计谋者心灵深处的韬略,这样做是否显得有些多余?的确,用文字去解说原来只能心领神会的东西很难。二、韬略与兵法之间读《史记·项羽本纪》时,细细品味“项梁召诸别将会薛(地名)计事”一句,很有启发。你可以从中读出统帅与将军因为职责的区别而产生的那种“用兵之计”与“用兵之法”的区别。就施用对象而言,“用兵之计”所对付的是对手或敌人,“用兵之法”却往往更实用于调动自己的部队。就内容而言,“用兵之计”往往是宏观韬略,“用兵之法”往往是具体战术。从根本上说,“用兵之计”是一类特殊的形而上思维方式,而“用兵之法”则是实际的操作方法。显然,计谋是一种韬略,它已经超越了简单战术这个层面。韬略一般由统帅这个层面的领导者实施。然而,统帅们并非都是一些擅长推敲与琢磨的人,所以中国古代军中一直司有军师专职,延续至今,军队不仅有了参谋和参谋长,而且扩大到了参谋部。虽然,中国古代的军师往往是计谋的主要产生者,但是,当宏观而深远的大计谋已经升级为了一种韬略,军师便失去了说话的地位、角度和分量。况且,即便都是军师,也有谋战略与谋战术之分,即统帅的军师谋战略,而将军的军师谋战术。其实,军师并非是想通过战事实现自己抱负的一类人才。他们在军帐中找到的往往是自己的饭碗,而不是自己的理想。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军师实际上是一个被将军或统帅所雇用的职业智慧者。以智慧换取食禄而不计较名利,这是军师乃至谋臣的职业特点。说到将军,其职责是领兵打仗,即按照统帅的战略部署去解决区域性的局部战术问题。所以,那些如何调动部队、打击敌人的具体方法——即所谓“兵法”对将军更为实用。换一个角度看,燕雀怎知鸿鹄大志?作为整个战争的领袖,统帅就是明志定向的鸿鹄,相比之下,将军如同善于巧技的燕雀。如果谈本质,将军实际上被统帅所雇用,也被整个战争所雇用,他们并不是战争的真正发动者。虽然将军与统帅在形式上属于同一个利益团体,但是作为被雇用者,将军往往以“贯彻统帅的鸿鹄意志,完成统帅的战略部署”为己任,他们指挥战斗的目标短期而具体。也就是说,同样为了夺取胜利,统帅所权衡的是整个战争,将军仅仅关心命令的完成,有时甚至必须完成让自己佯败或放弃某一战场的任务。因此,兵法重行,韬略重势;兵法为战术而出,韬略为战略而生;将军喜兵法,统帅好韬略。如果我们试着将眼前这本《三十六计》当作一种韬略来读解,一定会有一种别有洞天的感受和体会。这也算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吧。当然也有不少方家更将《孙子兵法》推崇为战略著作。不论怎样,至少可以这样认为:“三十六计”是一套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诸多中国古代兵法则更加适合作为形而下层面具体军事行动的行动方法。三、熟虑与机略之间古代秘本的《三十六计》应当是成熟之计,但在运用时必须即兴而施,不能生搬硬套。从这个使用特点来看,“三十六计”实际上是一个韬略的原则,而非具体的方法或方式。从哲学上看,《孙子兵法》写的是一些由阳谋加经验综合而成的一些形而下的具体战术思想,《三十六计》则是对兵家战略的一种高度形而上学的概括,它的内容全部都是阴谋!阴谋行于形而上,缥缈而多变,追求的是一个“险”字。相比之下,《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推崇“兵不厌诈”,它追求的*境界也仅仅达到“诡”,表现为敢说一些“危险的话”吓唬对手。然而,诡而不险,仅精明但不高明。现在古贤传给我们的“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韬略家将自己的深思熟虑进行*限度浓缩之后的韬略精华。在实际运用中,其难度却比《孙子兵法》、《六韬》、《孙膑兵法》、《吴子》、《司马兵法》、《尉缭子》、《长短经》、《太白阴经》、《百战奇法》等诸多古代兵法大得多。用好“三十六计”的难点在哪里呢?在于运用“三十六计”必须在战争或对抗的瞬间,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适当的时机。战争中那些共性化的原则,在这时就必须在个性化的时机或境遇中使用。这也是其他兵法所不具备的一种特殊性。在“三十六计”面前,应当先有“时机”才能够施用“方略”,而不是先有了韬略,然后再发生使用的时机。所以,使用“三十六计”讲究个“出神入化”。古人留下的这个秘本《三十六计》,文字极为精练,给了使用者*的发挥空间和*少的限制条件,这样,时机或机会将变得很多很多。四、原著与注释之间所谓“三十六计”,古语作为虚词,指“计策甚多”。《汉语大词典》认为,所谓“计策甚多”,后由好事者予以附会,凑为三十六计。这种说法的根据是:在清代学者黄遵宪名为《悲平壤》的诗中,就有一句:“三十六计莫如走,人马奔腾任践踏。”马南邨在《燕山夜话·三十六计》中认为:“古人之所谓三十六计,原来没有详细的内容,只是借太阴六六之数,表示阴谋诡计多端而已。”实际上,“三十六计”可能早于南北朝时期就在民间流行了。根据《南齐书·王敬则传》记载:“是时上疾已笃,敬则仓卒东起,朝廷震惧。东昏侯在东宫,议欲叛,使人上屋望,见征虏亭失火,谓敬则至,急装欲走。有告敬则者,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可见,早在南齐时代,此时“三十六计”已为檀公所出,或者至少已经具有了它的雏形。所以,可以认为,所谓“三十六计”的名称并非如上述所指的“计策甚多”这个虚词意义。《三十六计》在我国传习久远,集中了古代兵法思想中的“韬略”尤其是“诡道”之大成,书中不少著名的计谋已经成为“成语”,妇孺皆知,吟诵成句,其中的道理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军事、人生等各个方面,由这些方面引述或演绎的“三十六计”实用篇章已经著作颇丰。目前,对《三十六计》的准确成书时间尚无肯定的考证,而通行本《三十六计(秘本兵法)》大约成书于明、清之际,主要特点是以《周易》理论去解析《三十六计》,其中按语多处不时地引用《孙子兵法》作为“论敌”实例,实际上与《三十六计》中的“论势”的基本特点形成一定差距。由于《三十六计》言简意赅,所以,许多注释本习惯于采用丰富的战例说明“计策”。本书对《三十六计》进行了评析,但是因为受篇幅和全书布局限制,内容及实例仍然比较简短。本书以1941年成都兴华印刷所用土纸翻印的《三十六计(秘本兵法)》(简称兴华版)为原本,并对照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三十六计》版本对其中“原书解语”进行了翻译,力求正本清源。对其中的“古人按语”,因为语言相对容易理解,所以补作翻译,但只在评析中点到为止。当然,作者对《三十六计》的基本原理和古人按语中提示所进行解析,所归纳出的一些关于谋略的基本思维范式,也谨供读者参考。*计瞒天过海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三十六计》余日昌注评梁川书籍插图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