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鲁迅的生命和创作》秦乃瑞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英国)秦乃瑞(JohnDerryChinnery)译者:王家平张素丽
该书作者 身份特殊 ,他是与鲁迅有过笔战的陈源的女婿,可是他毕生热爱和推崇的中国作家却是鲁迅,他是一位英国学者,却与中国和中国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他的眼中,将会如何看待鲁迅与陈源之争;从他的眼中,为我们勾画出一个怎样的鲁迅的形象?
坦率地说,刚接受出版社的邀请,翻译英国学者秦乃瑞英文著作《鲁迅的生命和创作》时,我对这部未刊稿是怀着几重好奇心理的。
其一,这部由汉学家秦乃瑞撰写的鲁迅评传真的值得在中国出版么?几十年来国内已经出版了数百部鲁迅的传记,不少传记都是缺乏新意的重复之作。一个高鼻子、白皮肤的 老外 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掌握能够达到学术常规标准吗?一个并非以汉语为母语的 老外 对鲁迅精神和创作本体能够理解到位并有独到的阐发吗?完成书稿的翻译工作之后,我可以比较负责任地说,秦乃瑞的这部鲁迅评传绝不是堆砌传主生平史料的泛泛之作,不是毫无己见、人云亦云的平庸之作,它没有采取许多汉学著作常有的那种隔岸观火的旁观叙述角度,也少见不少汉学著作分析中国的人与事时的那种隔靴搔痒的评价方式:这是一部由谙熟中国传统和现代社会生活,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以五十余年时间深入体察鲁迅思想和文本世界,且精通汉语的80多岁的汉学家撰写的鲁迅评传。
其二,从文化交流的层面上看,鲁迅思想及其创作作为现代中国文化精品传播到英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引起了 老外们 的关注、喜爱,其中一批汉学家甚至以鲁迅思想和创作为研究对象,用所在国度语言撰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著作。虽然我们不能据此断言中国现代文学已经在世界上取得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但鲁迅精神遗产在国外获得较为广泛的传播已是基本的事实。中国自 鸦片战争 败于西方列强以来,与西方的交流呈现为强势的西方文化汹涌而入、本土文化退守边缘的文化贸易 逆差 态势。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学术界有识之士开始反省和批判 欧洲中心论 的霸权话语,开始以平等的态度研究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这样的语境下,鲁迅精神遗产近百年来在世界上得到广泛的传播,这一事件标志着中西文化交流开始步入互有引进、互为镜像的新时代。英国汉学家秦乃瑞研究中国现代伟大作家鲁迅的思想和创作,可谓是中国现代文化 出口 到西方,弓\发西方人士的学术兴趣而带来的文化产品。现在,我们又准备把 老外 秦乃瑞用地道的英文撰写的鲁迅评传翻译成汉语著作,可谓是文化贸易过程中的 出口转内销 。这不能不说是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其三,著者秦乃瑞的特殊身份也让人对本书产生特殊的期待。秦乃瑞是鲁迅平生最重要的论战对手之一陈源的女婿,读者可能想知道,秦乃瑞在这部鲁迅评传中会怎么评判鲁迅和陈源的论战?陈源对鲁迅的看法会影响秦乃瑞对鲁迅思想和作品的评价吗?秦乃瑞会怎样评价他那位曾经被鲁迅批评过的岳父陈源?秦乃瑞会怎样评价他那位曾经获得过鲁迅好评的岳母、作家凌叔华?
本着 知人论世 的原则,为帮助读者了解本书著者秦乃瑞,进而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这部鲁迅评传,译者对秦乃瑞的生平、学术作了一定的研究。下文将就秦乃瑞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接触以及他所受的汉学教育,他所从事的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学、研究工作,他毕生为苏格兰人民与中国人民的友好事业所作的贡献,尤其就他半个多世纪所从事的鲁迅研究工作等问题作一些评介。
秦乃瑞,英文全名为JohnDerryChinnery,1924年6月30日出生在英格兰的埃塞克斯郡,他的童年是在赫特福德郡的马奇哈德姆村度过的。幼时的他住在靠煤油灯和蜡烛照明,带有用泥土垒成的室外厕所的房子里。据秦乃瑞的妻子陈小滢介绍,在英格兰乡村长大的秦乃瑞特别喜欢各种鸟儿的鸣叫,经过长期的倾听,他练就了能够辨识100多种乌儿叫声的本领。秦乃瑞曾经把中国当代作家查振科书写中国乡村生活的散文翻译成英文在英国杂志刊行,他告诉查振科,他本人 也是乡间长大的,做过很多农活,比如为牛羊割草,等等,对乡村生活至今依然怀着深深眷恋 。秦乃瑞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促使他1957年在北京大学留学期间专门前往绍兴乡下,探访鲁迅童年时代曾经流连忘返的外祖母的故家,并在这部鲁迅评传中对《社戏》等描写中国乡村生活的作品作了体贴细致的解读。
1942年,秦乃瑞进入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学习汉语。秦乃瑞学习汉语,具有一定的偶然性。2008年接受BBC(英国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秦乃瑞回顾了自己60多年前进入汉语专业学习时的情形: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英国政府觉得需要有更多人懂东方的语言,包括中文、日文、波斯文和土耳其文,就弄了奖学金来吸引年轻人。当时我参加了考试,不过我对中东的文化没有那么大兴趣。另外,那时也有口试,他们让我模仿他们说的话,听了认为我控制中文的四声比较准确,所以就选上中文了。我先学了一年半,后来参军,在军队里又继续学。
……
秦乃瑞于2010年10月12日在英国去世,终年86岁。秦乃瑞的骨灰一半撒在他生长的英国乡村大地上,另一半由他的夫人陈小滢带到中国,将来会撒到中国大地上。从国籍层面上说,英国的那个美丽的乡村是秦乃瑞的故乡:从文化层面上说,中国也是秦乃瑞的第二故乡。现代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的诗作中想象自己是一只鸟儿,为大地歌唱至死,死后连羽毛也烂在土地里面。这种对生养自己的大地和文化故乡至死不渝、铭心刻骨的爱,也在秦乃瑞身上得到了彰显。
秦乃瑞一生的主要著述有如下:
(一)著作和译著
1.秦乃瑞著:《现代中国的文学改革问题》,伦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55年,345页。
2.秦乃瑞、陈小滢翻译,施拉姆·斯图尔特编辑:《毛泽东未审稿:1956—1971年的谈话和书信》,伦敦,企鹅图书公司,1974年出版。
3.秦乃瑞著:《英汉俚谚合璧》,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4年出版。
4.秦乃瑞等合著:《东方的智慧: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和神道教》,伦敦,邓肯·贝尔德出版社,1996年出版。
5.秦乃瑞译:《新凤霞回忆录》,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6.秦乃瑞著:《中国的瑰宝:巨龙之国的辉煌》,伦敦,邓肯·贝尔德出版社,2008年出版。
7.秦乃瑞著:《中国古代文明》(插图本古代世界历史丛书),纽约:罗森出版社公司,2012年出版。8.秦乃瑞著:《ThelifeandworksofLuXun(1881--1936):pioneerofmodernChinesefictionandcombativeessayist》(遗稿)。
9.秦乃瑞著:《ThePingjutheatreofnorthChina》(遗稿)。
(二)代表性论文
1.《西洋文学对鲁迅(狂人日记)的影响》,(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公报》,第23卷,第2部分,1960年。
2.《现代中国的儒学》,《中国》,1974年,第3卷,第1期。
3.《中国的木刻艺术》,《中国》,1975年,第3卷,第3期。
4.《鲁迅与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季刊》第91期,1982年。
5.《孔子与现代化》,《中国》,1997年,春季。
6.《鲁迅的童年时代1》,《中国》,2002年,10月。
7.《鲁迅的童年时代2》,《中国》,2003年,2月。
8.《鲁滨逊·克鲁索在中国》,《中国》,2009年,1月。
(王家平执笔)
去年圣诞节前夕,王老师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给我打电话,问我能否参与一部鲁迅研究书稿的翻译工作。书稿的作者是英国著名汉学家JohnD.Chinnery,他有一个非常地道的中文名字叫秦乃瑞,据说这个名字是作家萧乾旅英期间教他中文时给他起的。秦乃瑞是陈西滢和凌叔华之女陈小滢的爱人,生前系爱丁堡大学中文系主任、苏格兰一中国友协会长。这部英文书稿是秦先生撰写的一部关于鲁迅的传记。秦先生去世后,陈小滢女士希望爱人的这部遗著能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一方面可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另一方面也能与国内的鲁迅研究者和阅读者做些交流。于是,就有了这部书稿的翻译计划。
后来,出版社找到王老师,希望他能把这部书的翻译工作承担下来。王老师考虑到我的英文能力尚可,跟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所做的也是鲁迅研究,就想让我跟他来共同完成译稿,说这也算是我们6年师生生活的一份特殊纪念礼物。我当时还在休产假,导师的一席话让我既欣喜又忐忑,当然,忐忑更多一点。我此前虽也做过一些翻译,但没做过大部头的学术翻译,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时,王老师以他特有的方式热忱地鼓励了我,我一激动就不知深浅地答应下来。
分配好各自的翻译任务后,我们在2012年年底开始阅读英文书稿,并相约分别试着译出书稿的一节互相审读,力求用相对统一的风格来翻译书稿。王老师动手快、效率高,很快即遵照约定给我寄来了翻译样稿。我认真学习几天后,自认为心领神会了才开始动笔。
我的翻译进度非常缓慢,起初每天只能译出500字,后来略增至1000字左右。困难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时间不够,女儿景轩才半岁多,照顾她已耗费我大部分精力;其二,文稿所涉背景知识复杂,在鲁迅之外,本书原著还广泛论及20世纪政治、经济、军事、历史等方面的内容,以我有限的学养储备,翻译时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形是难免的,这常需要我花费大力气去查阅资料:其三,这部文稿是作者生前手稿的初稿本,未经细致润色校订,错讹较多,翻译过程中除了要补充完善原稿的文气欠通之处,还需订正稿件中不算少的文献、史实、论述错误。此外,还有因原著的注释不规范而带来的文献校对问题。有时,为了某一句简短的引文,就要花费好几天时间去核查;其四,在翻译过程中,语言表达上的 文不逮意 之苦也一直困扰着我。自然,这是因我功力不够造成的。
初稿的完成我用了差不多8个月时间,最难忘的是最后两个月。当时正值暑假,一直在家帮我带孩子的婆婆因故回东北老家,剩下我一个人照顾刚满1岁的女儿。于是乎,我每天只能在她睡觉时 见缝插针 ,抓紧时间翻译上几段。好在没多久她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作息习惯,晚上9点以前准时入睡,我晚上可以静心工作3个小时。就这样,每天翻译5—6小时,持续两个月,终于完成了剩余的书稿内容。而今回想起来,那段时光虽辛苦,但还是非常快乐的。我的心中每天盘旋的除了孩子的稚嫩笑语,就是关于鲁迅的译稿内容。傍晚时分,淡淡的花阴下喧嚣敛尽,向日葵落落大方地怒放着,我们带女儿散步休憩,整个世界像诗一般单纯宁静。
初稿完成后,我仔细校读了两遍,把稿件寄给王老师。王老师也把他早早完成的译稿寄给我,我们对照英文进行互校。这个过程历时一个月。在这一过程中,王老师再次以当初指导我修改博士论文时的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为我指出了细到标点的每一处错误或仍需推敲的句段。接到老师校订后布满彩色标记的文稿,我愧疚不已,更深受感动。吾本愚钝懒散,幸有导师时刻督促鼓励在侧,才未至于懈怠,也不敢一遇困难即怯敲 退堂鼓 。后来,我对王老师指出的所有问题进行了逐字逐句的修改,在这一打磨过程中,我对鲁迅及翻译本身的认知也增进了许多。
关于秦乃瑞的汉学研究和这部鲁迅传记的具体写作情况,王老师已在译者前言部分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我在此就不多赘言了,只简单谈谈我在翻译过程中对秦乃瑞的鲁迅研究特征的一点粗浅认识:
首先,这部书稿对鲁迅的解读背后隐藏着作者较为强烈的 主体意识 ,根据我的直觉感受,秦先生写作这部著作的目的似乎并不只是为了还原鲁迅生活和工作的样貌,而且还希望通过鲁迅这一个案,对中国后来发生的一些重要问题作出梳理与新的阐释。
再者,秦乃瑞在对陈西滢、章士钊、杨荫榆等历史人物进行评判时,并未把眼光仅仅局限在他们与鲁迅 交锋 的历史现场,而是对他们后来的命运遭际也作出了交代。秦先生认为中国大陆对陈西滢的批判和谴责直到 文革 结束才有所改变,因此,陈西滢的许多重要观念是被延误 缓行 了。
秦乃瑞先生著述甚丰,曾有《英汉俚谚合璧》等著作见诸国内。本书是作者在生前最后一段时日完成的,异常珍贵,它一方面能让我们窥见英国汉学研究的一个侧面,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中英两国友谊与当今文坛佳话的见证和说明。
必须特别说明的是,《鲁迅的生命和创作》英文稿是秦乃瑞一部未出版过的遗稿,不像已正式出版的书籍那样经过著者和编辑反复审校的过程,因此书中存在着比较多的讹误,许多引文注释也不规范。如果是翻译已经正式出版过的外文书籍,译者所要做的基本工作就是把外文译成准确、规范、流畅的中文,但是我们这回承接的书稿翻译任务相当特殊,除了要做称职的译者之外,我们还要充当另外三重角色。
首先,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要充当考辨书稿错误并纠正这些错误的研究者。由于秦乃瑞这部英文书稿研究的是中国现代作家中知识最丰富、思想最复杂、作品最难理解的鲁迅,它广泛涉及了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文化和自然科学等知识体系,著者在写作中难免会出一些错误:而译者如果对鲁迅丰富博大的思想和创作未达到足够的熟悉程度,对本书所涉及的丰富复杂知识体系缺乏一定的熟悉程度,那就不可能发现并纠正书稿的讹误。据统计,译稿全书三十余万汉字,我们考证和纠正过的讹误有165处,我们在译稿的注释中对这些讹误作了说明和校正。纠正这部遗稿的诸多讹误,对于确保本译稿的质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认为这也是一种向著者秦乃瑞先生致敬的特殊方式。以我们有限的学力,真的不敢说自己的考辨就完全正确,但是我们真的下工夫了!有时为了考订本书稿的一处讹误,或者查找一处书稿未注明的引文,可能会花上一天时间去求索。不为别的,为的是确保秦乃瑞这样一位如此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的汉学家的遗著译稿之讹误能够少之又少。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对得起秦乃瑞老先生的在天之灵!
其次,我们还要充当保证本书稿引文准确性的史料专家角色。由于本书稿大量引文没有注明具体的出处,我们只好凭着自己的专业研究经验,去寻找鲁迅作品集和其他大量相关文献,尽量从最好的版本中找到确切的引文出处。据统计,我们为这部译稿未注明出处的173处引文作了详细的注释。值得欣慰的是,北京众多大型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相当充足的检索、阅读文献的条件。
再次,我们还要充当本书一些术语和典故的解释者角色。由于本书英文稿原本是写给英语世界的读者阅读的,书中有不少术语、典故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会有理解上的难度,书中的一些中国传统知识典故对普通读者来说也比较难懂,我们因此给译稿中这些比较难以理解的术语和典故作了115个注释。
可以不夸张地说,我们花在上述三项特殊工作任务上的时间和精力,绝不比花在翻译书稿文字本身的时间少。现在书稿的翻译工作已经完成,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我们已经尽力了,但是因能力所限,本书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感谢陈小滢女士与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的信任,感谢我的导师王家平教授的热忱鼓励和悉心指教。
全书翻译的具体分工如下:王家平负责书稿的引言和第一至十二部分的翻译工作,并撰写译者前言;张素丽负责翻译书稿的第十三部分至二十八部分,以及尾声和参考文献,并撰写译者后记。两人互相校阅了对方的译稿,最后由王家平对整部译稿进行修饰和润色。
张素丽
2013年9月27日
于北京丽园路30号院
版权页:
按照阿长的说法,当 长毛 攻入绍兴城后,周氏家族全体成员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下一个看门人和一个做饭的老妈子照看家产。当一个 长毛 进入周家后,老妈子向他诉说自己是如何的饥饿。 长毛 告诉她: 那么,这东西就给你吃罢! 他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扔向老妈子,那东西还带着一条辫子,这正是那看门人的断头!
阿长接着对小鲁迅说: 像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 鲁迅说: 那么,你是不要紧的。 阿长严肃地说: 哪里的话?我们也要被掳去。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听完阿长讲的这些故事后,小鲁迅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觉得她身上肯定具有某种巨大的神力!小鲁迅对阿长产生更充分的敬意是在她给他带来《山海经》之后,这本书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惊讶和快乐。大约在离开周家休假一个月后阿长回来了,她递给了小鲁迅一个包裹,里面装的是《山海经》。在这本奇异的书里,有九头的蛇、人面的野兽,以及没有头而 以乳为目,以脐为口 的刑天。阿长带来的这本《山海经》印制比较粗糙,图像极其简单,几乎完全是用直线连接而成,但是在小鲁迅心目中,这是一本他最心爱的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