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从来如此,便对么:鲁迅锦言录》鲁迅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鲁迅
1881-1936
浙江省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小名樟寿,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
文学家、思想家。1918年发表首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震动文坛。此后18年,笔耕不缀,在小说、散文、杂文、散文诗、旧体诗、外国文学翻译及古籍校勘等方面贡献卓著,创作的众多文学形象深入人心。他的作品有不朽的魅力,直到今天,依然拥有众多读者。
代表作品丨《朝花夕拾》《呐喊》《彷徨》等。
陈漱渝
1941年生于重庆,祖籍湖南长沙。196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
资深鲁迅研究专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著名学者,原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兼鲁迅研究室主任。
曾参加1981年版《鲁迅全集》及1992年版《郭沫若文集》的部分注释工作,著述颇丰。
代表作品丨《搏击暗夜——鲁迅传》《鲁迅在北京》《扑火的飞蛾:丁玲情感往事》等。
1)鲁迅先生系列作品菁华摘选,一本书带你深度阅读鲁迅。
2)当代著名学者、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积半个世纪研究之功,精心勾稽而成。
3)按内容主题分为六个部分,从鲁迅先生一生700多万字著作中精选出读者很应该细细品味的文字,借一斑略知全豹。
4)汲汲一生,民族之魂。鲁迅作品,每个中国人都需要阅读的文字。
5)鲁迅作品初读者的入门书,鲁迅研究者检索之作。
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叶圣陶
不论当代人对鲁迅作了多么高的评价,未来的历史家对鲁迅的评价将比今人高得多。
——何满子
各界人士对他的颂扬,有时到了妨碍我们自由呼吸的地步。我不相信他如此完美,没有这样的人,既然大家载来越严厉地互相对待,他也不该例外。他甚至应该成为一个标尺,什么时候能随便批评他了,或者大家都把他淡忘了,我们就进步了。
——王朔
鲁迅是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很大领土的作家。——韩国文学评论家金良守
鲁迅是现代中国国民文化之母。——日本文学评论家、中国文学研究家竹内好
鲁迅是真正的中国作家,正因为如此,他才给全世界文学贡献了很多民族形式的,不可模仿的作品。他的语言是民间形式的。他的讽刺和幽默虽然具有人类共同的性格,但也带有不可模仿的民族特点。
——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
题记
锦言 是精品中的精粹,经典中的精华,交响乐中的华彩乐章。它比语录完整,比文章简明,确能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
鲁迅是举世公认的伟大文学家,但他的作品是因其深邃思想而熠熠生辉。早在1929年,林语堂就称颂鲁迅为叛逆的思想家。郁达夫也佩服鲁迅,说我们看到局部的时候他已看到全局,我们看到眼下,他已回溯往昔并洞察未来。
本书共分六个部分:
并非所有的中国人——鲁迅论中国人
掀掉人肉筵席——鲁迅论旧中国
汉唐气魄——鲁迅论文化
人无完人——鲁迅论人物
细嚼黄连不皱眉——鲁迅谈人生
在选编者眼中,鲁迅思想宝库中的珍品大多汇集在此。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不同的鲁迅语录问世,在不同的选本中也显示出选者自己的意见和眼光。有的目光如炬,有的目光如豆。鲁迅谈到,好的选本,其影响可以在作者的专集之上。这本锦言集是编选者在研究鲁迅半个世纪的基础上认真勾稽的,绝非剪刀加糨糊粘贴而成。鲁迅著作的初读者可以视为入门书,对研究者也能提供检索之便。总之,不同层面的读书都不会身入宝山,空手而返!
陈漱渝
2018年9月
说 面子
面子 ,是我们在谈话里常常听到的,因为好像一听就懂,所以细想的人大约不很多。
但近来从外国人的嘴里,有时也听到这两个音,他们似乎在研究。他们以为这一件事情,很不容易懂,然而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二十四年前的拔住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相传前清时候,洋人到总理衙门去要求利益,一通威吓,吓得大官们满口答应,但临走时,却被从边门送出去。不给他走正门,就是他没有面子;他既然没有了面子,自然就是中国有了面子,也就是占了上风了。这是不是事实,我断不定,但这故事, 中外人士 中是颇有些人知道的。
因此,我颇疑心他们想专将 面子 给我们。
但 面子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不想还好,一想可就觉得胡涂。它像是很有好几种的,每一种身份,就有一种 面子 ,也就是所谓 脸 。这 脸 有一条界线,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也叫作 丢脸 。不怕 丢脸 ,便是 不要睑 。但倘使做了超出这线以上的事,就 有面子 ,或曰 露脸 。而 丢脸 之道,则因人而不同,例如车夫坐在路边赤膊捉虱子,并不算什么,富家姑爷坐在路边赤膊捉虱子,才成为 丢脸 。但车夫也并非没有 脸 ,不过这时不算 丢 ,要给老婆踢了一脚,就躺倒哭起来,这才成为他的 丢脸 。这一条 丢脸 律,是也适用于上等人的。这样看来, 丢脸 的机会,似乎上等人比较的多,但也不一定,例如车夫偷一个钱袋,被人发见,是失了面子的,而上等人大捞一批金珠珍玩,却仿佛也不见得怎样 丢脸 ,况且还有 出洋考察 ,是改头换面的良方。
谁都要 面子 ,当然也可以说是好事情,但 面子 这东西,却实在有些怪。九月三十日的《申报》就告诉我们一条新闻:沪西有业木匠大包作头之罗立鸿,为其母出殡,邀开 贯器店之王树宝夫妇帮忙,因来宾众多,所备白衣,不敷分配,其时适有名王道才,绰号三喜子,亦到来送殡,争穿白衣不遂,以为有失体面,心中怀恨,……邀集徒党数十人,各执铁棍,据说尚有持手枪者多人,将王树宝家人乱打,一时双方有剧烈之战争,头破血流,多人受有重伤。…… 白衣是亲族有服者所穿的,现在必须 争穿 而又 不遂 ,足见并非亲族,但竟以为 有失体面 ,演成这样的大战了。这时候,好像只要和普通有些不同便是 有面子 ,而自己成了什么,却可以完全不管。这类脾气,是 绅商 也不免发露的:袁世凯将要称帝的时候,有人以列名于劝进表中为 有面子 ;有一国从青岛撤兵的时候,有人以列名于万民伞上为 有面子 。
所以,要 面子 也可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情——但我并非说,人应该 不要脸 。现在说话难,如果主张 非孝 ,就有人会说你在煽动打父母,主张男女平等,就有人会说你在提倡乱交——这声明是万不可少的。
况且, 要面子 和 不要睑 实在也可以有很难分辨的时候。不是有一个笑话么?一个绅士有钱有势,我假定他叫四大人罢,人们都以能够和他扳谈为荣。有一个专爱夸耀的小瘪三,一天高兴的告诉别人道: 四大人和我讲过话了! 人问他 说什么呢? 答道: 我站在他门口,四大人出来了,对我说:滚开去! 当然,这是笑话,是形容这人的 不要脸 ,但在他本人,是以为 有面子 的,如此的人一多,也就真成为 有面子 了。别的许多人,不是四大人连 滚开去 也不对他说么?
在上海, 吃外国火腿 虽然还不是 有面子 ,却也不算怎么 丢脸 了,然而比起被一个本国的下等人所踢来,又仿佛近于 有面子 。
中国人要 面子 ,是好的,可惜的是这 面子 是 圆机活法 ,善于变化,于是就和 不要脸 混起来了。长谷川如是闲说 盗泉 云: 古之君子,恶其名而不饮,今之君子,改其名而饮之。 也说穿了 今之君子 的 面子 的秘密。
节自《且介亭杂文·说 面子 》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从来如此,便对么:鲁迅锦言录》鲁迅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