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学生必读名家:天上的街市(全新彩绘·导读评析版)》郭沫若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8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中学生必读名家:天上的街市(全新彩绘·导读评析版)》郭沫若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1914年初到日本学医。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同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1923年大学毕业后回国,编辑《创造周刊》等刊物。1926年7月随军参加北伐,此后又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起,流亡日本达10年,其间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问世。抗战爆发后,只身回国,筹办《救亡日报》,出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编辑推荐】

《中学生必读名家:天上的街市》编辑推荐:郭沫若在散文创作上颇具独创性,一篇散文中叙事、议论、抒情往往兼而有之,这在形式上开了一代新风。他的散文思想内容复杂广阔,构思巧妙灵活,散中有序,纵横自如,堪称真正的 形 散而 神 不散。在诗歌创作上,郭沫若同样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他不仅以诗歌表现个人的小感情,更着重抒写人民和时代的大感情,在 五四 火焰的点燃下,他成为中国新诗当之无愧的开拓者。

【名人的书评】

【中学生必读名家:天上的街市(全新彩绘·导读评析版)的书摘】

在这套面向中学生的 中学生必读名家 丛书中,收入对郭沫若作品的阅读原本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无论是历史地位还是文学成就,郭沫若都堪称大家,其作品早已经成为了二十世纪的经典;然而,就现实而言,情况却并非如此,当代青少年热衷的是自己的 青春写作 ,大半个世纪之前的郭沫若的文字似乎已经过于 古老 了,难以在新世纪的中学生那里找到知音。

但这恰恰是我们的误解。

其实,郭沫若本身是最富有青春激情的,他的写作原本就是 世纪初 的 青春写作 ,时间虽然跨越一个百年,但是所有的青春其实都有深刻的沟通,所有的激情都可以倾注在一样的方向。

另一个现代文学大家巴金曾经这样描写郭沫若留给他的印象: 在我的脑子里郭老永远是精神饱满、生气勃勃的,永远是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 : 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战士、诗人和雄辩家,智慧、才能、气魄、热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他有一颗赤子之心。

郭沫若自己也从不掩饰自己的青春激情,甚至到了五十多岁的时候,他还这样描述自己: 照年龄说来,我已经是知命晋一的人,但不知怎的,仿佛二三十岁时的心境和现在的并没有怎么两样。一样的容易兴奋,容易消沉;一样的有时好胜自负,有时又痛感到自己的空虚。 ②

一部《女神》就是郭沫若对国家、民族、自我、生命等等的青春的想象,他礼赞新生的太阳,诵唱女神的再生,他把祖国想象为 年轻的女郎 ,渴求如凤凰般的自我生命的涅槃,他又如同天狗一般的纵横驰骋,上下奔突……在诗歌《地球,我的母亲》中,诗人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 地球,我的母亲 ,他礼赞工农,礼赞劳动和创造,并且愿意自己也投身其中。

菩提树下

阅读指导:

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亲切感受,重点集中在妻子养鸡这件事上。通过作者质朴自然的叙述、细致入微的观察,原本寻常的日常生活在作者笔下焕发出生动鲜活的光彩,极富生活气息。

我的女人最喜欢养鸡。她的目的并不在研究遗传,并不想有甚居积,充其量只是想孩子们多吃几个鸡蛋罢了。

因此之故她总是爱养母鸡。每逢母鸡要生蛋的时候,她真是欢喜极了,她要多把些粮食给她,又要替她做窝。有时候一时要做两三个窝的都有。

鸡蛋节省着吃,吃到后来母鸡要孵卵的时候,那是她更操心的时候了。孵卵的母鸡每隔一天要飞出窝来摄取一次饮食的,她要先替她预备好,又要时常留心着不使母鸡在窝里下粪,因为这样是容易使孵卵腐败的原因。还有被孵抱着的鸡卵她也要常常把微温的盐水去试验,在水上可以浮起的便是腐败了的,她便要拾取起来,沉下去的便仍使母鸡孵抱。像这样足足要操心三个礼拜,等到鸡卵里面可以听出啾瞅的叫声了,那时候她有两三天是快乐得不能安定的。

我们养鸡养过五六年。鸡雏也不知道孵化过好几次了。但一是孵化了的鸡雏不是被猫鼠衔去,便是吃米过多得脚气病死了。自己孵化出的鸡雏绝不曾长成过一次的。

我们又是四处飘流的人,遇着要远徙他方的时候,我们的鸡不能带着同走。在那时我们的鸡不是送人,便是卖给鸡贩子去了。自己养过的鸡怎么也不忍屠杀。所以我们养鸡养了五六年,自己所养的鸡决不曾吃过一次。

我们所养的鸡也并不多,至多不过四五只;我们除把些残菜剩饭给它们外,平常只听它们去自行渔食罢了。

养了五六年的鸡,关于鸡的心理,我也留着了不少的幽凉的记忆。鸡的生活中我觉得很有和人相类似的爱的生活 存在。

假如在一群鸡在园子里放着的时候,请把一些食物向鸡群里洒去罢。这鸡群里面假使有一只雄鸡,你可以看它必定要咯咯地呼唤起来,让母鸡去摄取那食物,它自己是决不肯先吃的,这样本是一个很平常的现象。但这个很平常的现象不就有点像欧洲中世纪的浪漫诗人(Troubadour)的崇拜女性吗?

有一次我们养过三只牝鸡,两只雄鸡。这两只雄鸡中只有一只得势,把那三只母鸡都占有了。那不得势的一只,真是孤苦得可怜。得势的一只雄鸡不消说要欺负它,便连那些娥皇女英 们也不把它看在眼里。它有时性的冲动发作了的时候,偷觑着自己的情敌不在,便想方设计地去诱惑她们。分明是没有食物的,它也要咯咯地叫,或者去替她们梳理羽毛,但她们总不去睬它。它弄得焦急了,竟有用起暴力来的时候,在那时她们一面遁逃,一面戛着惊呼求救的声音,呼唤她们的大舜皇帝。等到大舜皇帝一来,那位背时的先生又拖着尾巴跑了。

——啊,你这幸福的大舜皇帝!你这过于高傲了的唐璜(Don Juan)!你占领着一群女性,使同类多添一位旷夫。

那回是我抱了不平。我把得势的一只雄鸡卖去了。剩下的一位旷夫和三位贞淑的怨女起初还不甚相投,但不久也就成了和睦的夫妇了。

还有一件更显著的事情,要算是牝鸡们的母爱。牝鸡孵化了鸡雏的时候,平常是那么驯善的家禽,立地要变成一些鸷鸟。它们保护着自己的幼儿是一刻不能懈怠的。她们的两只眼睛如像燃着的两团烈火。她们时常要竖着头子向四方倾听。她们全身的神经好像紧张得要断裂的一样。她们就这样加紧的防御。但她们的防御有时还要变为攻击。不怕你便不怀敌意走近它们,她们也要戛出一种怪的叫声,飞来啄你。摄取饮食的时候,她们自己也决不肯先吃的,只是咯咯地唤着鸡雏。假如有别的同类要来分争,她们不管是雄是雌,一样地总要毫不容情地扑啄。睡眠或者下雨的时候,她们要把自己的鸡雏抱在自己的胸肋下,可怜胸脯上的羽毛要抱来一根也没有存在的时候。像这样的生活,她们要继续两三个月之久,在这时期之内,她们的性的生活不消说是完全消灭了的。

啊,今年的成绩真好,我们现在有两只母鸡十六只鸡雏了。

我的女人在二月底从上海渡到福冈来的时候,便养了两匹母鸡:一匹是黄的,一匹是如像鹰隼一样。

我们住在这博多湾上的房子,后园是很宽大的。园子正中有一株高大的菩提树。四月初间我来的时候还没抽芽,树身是赤裸着的,我们不知道它的名字。我们猜它是栗树,又猜它是柿子树,但不久渐渐转青了,不是栗树,也不是柿树。我们问邻近的人,说是菩提树。

在这菩提村成荫的时候,我们的母鸡各个孵化了九只鸡雏。这鸡雏们真是可爱,有葱黄的,有黑的,有淡黑的,有白的,有如鹌鹑一样驳杂的,全身的茸毛如像绒团,一双黑眼如像墨晶,啾啾的叫声真的比山泉的响声还要清脆。

啊,今年的成绩真好,我们有十八只鸡雏,除有一只被猫儿衔去,一只病死了外,剩着的这十六只都平安地长大了起来。现在已经是六月尾上了,鸡雏们的羽毛渐渐长出,也可以辨别雌雄了,我们的这十六只鸡雏想来总不会再被猫儿衔去,不会再病死了罢?鸡雏吃白米过多时,会得白米病,和人的脚气病一样,好端端地便要死去的,但我们现在吃的是麦饭,我们的鸡雏们总不会再得白米病了罢。

—— 啊,今年的成绩真好。

我的女人把吃剩着的晚饭,在菩提树下撒给鸡群吃的时候,她笑着向我这样说。

鸡雏啾啾地在她脚下争食,互相拥挤,互相践踏,互相剥啄着。

美文解读: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个与鸡有关的故事,趣味盎然,极富生活气息。第一部分中交待了妻子对鸡的喜爱,养鸡是她最喜欢的一项 事业 ,投入了大量的感情和精力,充满温情;第二部分记录了作者对鸡所做的观察,甚至自己也参与到鸡的活动中,帮助 旷夫 得到了 娥皇女英 的爱,还写到了母鸡强烈的母爱,读来既生动有趣又令人感动;第三部分讲到了作者一家养鸡的新成绩,作者的喜悦之情表露无遗,全文的意境也在此活起来,妻子、孩子、丈夫,再加上一群活泼的小鸡,多么美好的场景,多么幸福的家庭。生活虽然清贫,但生活的安闲和亲情的温暖已足以抚慰人心。

芭蕉花

阅读指导:

本文作于1924年8月20日,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怀念自己的母亲,记叙了一个与母亲的晕病有关的芭蕉花的故事。两个小兄弟为了给母亲治病偷了芭蕉花,表现了对母亲真挚的爱。除此之外,请注意作者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思考。

这是我五六岁时的事情了。我现在想起了我的母亲,突然记起了这段故事。

我的母亲六十六年前是生在贵州省黄平州的。我的外祖父杜琢章公是当时黄平州的州官。到任不久,便遇到苗民起事,致使城池失守,外祖父手刃了四岁的四姨,在公堂上自尽了。外祖母和七岁的三姨跳进州署的池子里殉了节,所用的男工女婢也大都殉难了。我们的母亲那时才满一岁,刘奶妈把我们的母亲背着已经跳进了池子,但又逃了出来。在途中遇着过两次匪难,第一次被劫去了金银首饰,第二次被劫去了身上的衣服。忠义的刘奶妈在农人家里讨了些稻草来遮身,仍然背着母亲逃难。逃到后来遇着赴援的官军才得了解救。最初流到贵州省城,其次又流到云南省城,倚人庐下,受了种种的虐待,但是忠义的刘奶妈始终是保护着我们的母亲,直到母亲满了四岁,大舅赴黄平收尸,便道往云南,才把母亲和刘奶妈带回了四川。

母亲在幼年时分是遭受过这样不幸的人。

母亲在十五岁的时候到了我们家里来,我们现存的兄弟姊妹共有八人,听说还死了一兄三姐。那时候我们的家道寒微,一切炊洗洒扫要和妯娌分担,母亲又多子息,更受了不少的累赘。

白日里家务奔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时还亲眼见过,我至今也还记得。

母亲因为这样过于老苦的原故,身子是异常衰弱的,每年交秋的时候总要晕倒一回,在旧时称为 晕病 ,但在现在想来,这怕是在产褥中,因为摄养不良的关系所生出的子宫病吧。

晕病发了的时候,母亲倒睡在床上,终日只是呻吟呕吐,饭不消说是不能吃的,有时候连茶也几乎不能进口。

像这样要经过两个礼拜的光景,又才渐渐回复起来,完全是害了一场大病一样。

芭蕉花的故事是和这晕病关连着的。

在我们四川的乡下,相传这芭蕉花是治晕病的良药。母亲发了病时,我们便要四处托人去购买芭蕉花。但这芭蕉花是不容易购买的。因为芭蕉在我们四川很不容易开花,开了花时乡里人都视为祥瑞,不肯轻易摘卖。好容易买得了一朵芭蕉花了,在我们小的时候,要管两只肥鸡的价钱呢。

芭蕉花买来了,但是花瓣是没有用的,可用的只是瓣里的蕉子。蕉子在已经形成了果实的时候也是没有用的,中用的只是蕉子几乎还是雌蕊的阶段。一朵花上实在是采不出许多的这样的蕉子来。

这样的蕉子是一点也不好吃的,我们吃过香蕉的人,如以为吃那蕉子怕会和吃香蕉一样,那是大错而特错了。有一回母亲吃蕉子的时候,在床边上挟过一箸给我,简直是涩得不能入口。

芭蕉花的故事便是和我母亲的晕病关连着的。

我们四川人人约是外省人居多,在张献忠剿了四川以后——四川人有句话说: 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 ——清初时期好像有过一个很大的移民运动。外省籍的四川人各有各的会馆,便是极小的乡镇也都是有的。

我们的祖宗原是福建的人,在汀州府的宁化县,听说还有我们的同族住在那里。我们的祖宗正是在清初时分入了四川的,卜居在峨眉山下一个小小的村里。我们福建人的会馆是天后宫,供的是一位女神叫做 无后圣母 。这天后宫在我们村里也有一座。

那是我五六岁时候的事了。我们的母亲又发了晕病。

我同我的二哥,他比我要大四岁,同到天后宫去。那天后宫离我们家里不过半里路光景,里面有一座散馆,是福建人子弟读书的地方。我们去的时候散馆已经放了假,大概是中秋前后了。我们隔着窗看见散馆园内的一簇芭蕉,其中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大黄花,就像尖瓣的莲花一样。我们是欢喜极了。那时候我们家里正在找芭蕉花,但在四处都找不出。我们商量着便翻过窗去摘取那朵芭蕉花。窗子也不过三四尺高的光景,但我那时还不能翻过,是我二哥擎我过去的。我们两人好容易把花苞摘了下来,二哥怕人看见,把来藏在衣袂下同路回去。回到家里了,二哥叫我把花苞拿去献给母亲。我捧着跑到母亲的床前,母亲问我是从甚么地方拿来的,我便直说是在天后宫来的。我母亲听了便大大地生气,她立地叫我们跪在床前,只是连连叹气地说: 啊,娘生下了你们这样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了! 我们都哭了,但我也不知为甚么事情要哭。不一会父亲晓得了,他又把我们拉去跪在大堂上的祖宗面前打了我们一阵。我挨掌心是这一回才开始的,我至今也还记得。

我们一面挨打,一面伤心。但我不知道为甚么该讨我父亲、母亲的气。母亲病了要吃芭蕉花,在别处园子里掏了一朵回来,为甚么就犯了这样大的过错呢?

芭蕉花没有用,抱去奉还了天后圣母,大约是在圣母的神座前干掉了吧?

这样的一段故事,我现在一想到母亲,无端地便涌上了心来。我现在离家已十二三年,值此新秋,又是风雨飘摇的深夜,天涯羁客不胜落寞的情怀,思念着母亲,我一阵阵鼻酸眼胀。

啊,母亲,我慈爱的母亲哟!你儿子已经到了中年,在海外已自娶妻生子了。幼年时摘取芭焦花的故事,为甚么使我父亲、母亲那样的伤心,我现在是早已知道了。但是,我正因为知道了,竟失掉了我摘取芭蕉花的自信和勇气。这难道是进步吗?

美文解读:

这篇文章记录了作者在五六岁时与二哥一起偷摘芭蕉花想为母亲治病,结果反惹父母生气,受到责罚的故事,借此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文章中细致地交待了母亲的身世,晕病的情况,作者在这些叙述中也寄托了对母亲的思念和深情。文章最后作者还把对母亲的思念与自己当时在日本的漂泊生涯联系起来,深刻地思考了自己的变化:自信和勇气,如此珍贵的品质却在经历了人世沧桑之后消逝了,真是一种倒退啊!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中学生必读名家:天上的街市(全新彩绘·导读评析版)》郭沫若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