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肉身供养》蒋勋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蒋勋,美学家、画家、作家。1947年生,福建长乐人。毕业于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历史系和艺术研究所,后留学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现任台湾联合文学社社长。绘画作品以花卉、水景画为主。著作颇丰,艺术研究类有《中国美术史》、《西洋美术史》、《艺术概论》、《美的沉思》、《破解米开朗基罗》、《天地有大美》等,敖文有《岛屿独自》等,诗作有《少年中国》、《母亲》、《多情应笑我》、《祝福》等,小说有《情不自禁》、《因为孤独的缘故》、《秘密假期》等。
《肉身供养》由现代出版社出版。
自序肉身,肉身供养
巴黎居美美术馆(MuseeGuimet)亚洲艺术收藏非常好,是我常去的地方。居美收藏的印度、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吴哥窟的艺术品都很精彩,从印度教到佛教,可以清楚看到两干多年信仰流变在亚洲艺术造型美学上的影响。
印度教与原始佛教关系密切,也可以说,较晚出现的佛教,大量吸收了原始印度教的信仰,例如印度多神信仰中主管天空(雷电雨)的大神因陀罗(Indra),后来就成为佛教三十三天里的一部。传到中国,原来骑在三头六牙大象背上赤裸肉身的因陀罗,改头换面,穿起了汉族的宽袍大袖,仍然主管他的天界,被译称为 帝释天 。
帝释天,《杂阿含经》还译INDRA为汉字 因提利 ,多次被提到,保有许多原始印度教的特征。但是信仰教义,无论口传或文字纪录,多繁难芜杂,不容易理清。从印度教到佛教,如果从现存的图像造型入手,有时反而是一个简易明了的入门方式。因陀罗的造像在印度本土、吴哥窟、东南亚洲南传佛教,一脉相承,一直传到东北亚大乘信仰帝释天的造型出现,脉络清楚。来自同一个宗教概念,各地区又依据自己的习俗加入创意,演变出千变万化的艺术形式,在巴黎居美美术馆追索同一宗教原型的演变,会看到图像历史有趣的源流变化。
居美美术馆的二楼有一个空间,陈列今天印度北部、阿富汗、塔吉克一带古代贵霜王国的古佛教造像,有许多件我极喜爱的作品。古贵霜王国在汉唐之际是欧亚文明的交会通道,希腊雕刻与佛教本土信仰结合,形成犍陀罗(Gandhara)形式,再由此一道路北度葱岭,传入中土,影响敦煌等地石窟造像的出现。
单纯从图像直觉来看,很容易发现这些佛教造型与我们原来熟悉的一般东北亚洲的佛菩萨像非常不同。宗教静修,讲求超凡入圣,一般佛教造像多追求精神性灵升华,然而阿富汗一带古佛教造像特别具备人间的气息。佛菩萨多肉身丰腴饱满,面容妩媚曼妙,红唇丰润,唇下一绺须髯,男身又似女相,眸光流转,顾盼生姿,加上彩饰艳丽,仿佛如此耽溺享乐,使人不觉得这是努力要超脱肉身之苦的修行者。
燃灯佛
上个世纪七。年代开始,我常爱在居美素描这些佛菩萨像,感觉石雕中特别柔软委婉的线条,仿佛可以听到近两千年前这一条欧亚文化道路上肉身修行者婉转的歌声。
因为去的次数多了,就注意到这个地区佛教艺术的某些喜好重复的主题,例如:燃灯佛的故事造像。
燃灯佛被认为是释迦牟尼佛之前的 过去佛 ,《本起经》、《大智度论》、《增一阿含经》都提到燃灯佛。
《大智度论》第九卷说燃灯佛名字来源: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
我常想到的是《金刚经》里大家熟悉的句子: 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佛陀问须菩提的问题让人心中一惊,须菩提回答得也让人一惊: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我有点讶异,我们这一代,大概很少人会习惯说自己跟某某 娼妓 同岁吧。
这年轻人接着说:他最大的志愿是到日本做GV男优。很努力学日文,考了三次,考上了,但是还不敢真正去拍摄。
我没有说什么,我在想:中学时总是有作文题目叫 我的志愿 。然而那一时代,志愿多是飞行员、律师、医生。我想,大概不会有一个学生的志愿是 娼妓 吧。那一时代,也还没有人想到有一个行业叫做 男优 。
这年轻人有点感喟地说:如果去拍摄了,就会跟真崎航做爱。
好像从真崎航的肉身 授记 ,这个年轻人,也在努力做自己 肉身供养 的功课吗?这一册《肉身供养》,是二○一二年在《壹周刊》连载的二十九篇专栏。因为夹在许多肉身裸体的图片之中,也特别让我思考肉身存在的种种欲望。 是身如焰,从渴爱生。 《维摩经》的句子常让我震动。肉身像炽热燃烧的火焰,如此渴望着爱。如果不轻蔑地对待肉身种种欲望的难堪卑微,是否可以认真向每一尊存在的肉身合十敬拜?也许肉身种种都有我不知道的艰难。
华人儒家的传统,把心灵精神放得太高,长时间避讳谈肉身欲望,或许反而形成了社会里如此热切耽溺于肉身隐私的偷窥。肉体的文身刺青、肉体的解放、青年人的轰趴、淫交、性欲底层的悸动挑逗、娼妓文化的蔓延、网络援交,一夜性交易的普遍、情色影片逐渐成为台湾文化一部分——都在这一系列的专栏里,让我认真不含偏见地思考书写起来,也许只是我自己补做的肉身功课,也可能是大量《壹周刊》读者共同想认识的另一种肉身探讨的方式吧?!
二○一三年九月二十八日秋分后五日蒋勋于八里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