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苏武的北海》陈敏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陈敏,陕西商洛人,出版有小小说集《诗祭》《红风筝》《你的家园之梦》《情感种植园》《相逢是首歌》等,曾获全国小小说优秀作品奖、冰心儿童图书奖。
陈敏的小小说讲究章法,多是描写人物的内心,道出其丰盈鲜活的生命。她的作品洋溢着女性作家特有的温情,是一曲曲且行且吟的心灵之歌。人物刻画形神兼备,故事编排不落俗套,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细微变化和多种文化因素的碰撞嬗变,于质朴中见幽默,于平淡中现温情,于娓娓叙述中蕴含人生哲理。
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秦腔,陕西一地的口音、民风,以及经常出现的莽苍秦岭,入口的吃食,都有浓厚的陕西风味。而陈敏所描写的长居大山的经济上的贫穷,因这贫穷而生的自尊心,以及因读书得以脱离黄土地的兴奋雀跃,都既真实可感,也有西北广袤内地的厚重朴实。作为一个女性作者,陈敏的文笔也兼具女性特质:纤细敏感,富悲悯,重感受,重描鬼神,充满理想主义。陈敏属于有情怀的作者。陈敏的小小说,有情怀,有温度。她的文字质朴大气,还有女性作家特有的纤细敏感、富悲悯、重感受。
涵养亚冉走出小区,满心喜悦,刚拉开车门,却发现忘带睡衣了,便又匆匆折回去取睡衣。亚冉要去省城领奖。他们家获了个省级“五好家庭”奖,在这个只有三万人的小县城,亚冉一家人几乎全成了焦点人物。这要归功于亚冉。亚冉是个有涵养的女人,肩上挑着女镇长的重任,还常去给瘫痪的婆婆擦澡洗脚;女儿去年以高出分数线三十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曾一度被认为是神童。镇上人见了亚冉,都纷纷向她竖大拇指,说她善积得好,能活过一百岁。从小区门口到她家还有段距离,她大步流星朝家的方向走。开门。直奔卧室,却发现卧室门反锁了。门外遗落着一双拖鞋,塑料的,紫红色。那双拖鞋一前一后,零乱地散落着。有一只底朝上,像是被主人的脚后跟重重地摔了一下。拖鞋似乎还留着主人的体温,看来,她前脚刚走,这双鞋就进来了。她太熟悉这双拖鞋了,它们不止一次跨进这个门槛,从春末到夏初,拖鞋和它的主人至少来过十次。昨晚,这双拖鞋被女主人趿拉着,走了进来,送了一篮子刚刚出锅的热馒头。她和拖鞋的主人一直是好朋友。亚冉一手抓着门把手,紧紧地,轻轻地唤了一声:“阿楠!”见里面没应声,便顿了一会儿,然后,转身,悄然下楼。走下楼梯,她发现同单元朝东的那家房门还留着一条缝。她的眼睛不由自主地朝里面瞥了一眼,但什么都没看见。亚冉知道里面没人,人正在她的卧室。一切发生了却跟没发生一样。亚冉上车,跟司机有一搭没一搭闲侃,尽管她的头木木的,却装着极为镇静,设法不要让人看出破绽。颁奖会开得并不长,只开了一个下午,但很隆重。她被请到灯光闪烁的舞台上,接受奖杯和鲜花。男主持用浑厚的男中音朗诵她的事迹。那些赞美之词让她听出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她觉得仿佛在听自己的悼词。晚餐是庆功宴。她选择离开。一路上,她想,早知道自己不在省城过夜,干吗要回去取睡衣呢?如果不折回去,什么都没看见,那样,这会儿折磨的就不是自己。毕竟眼不见为净。亚冉又回到她离开不到十二小时的家。客厅里没开灯。丈夫张一楠正坐在沙发上,电视音量小得几乎听不见。张一楠两眼空洞地盯着有图无声的电视。想必他一定刚刚看过中午的新闻。他站了起来,又坐下,坐下,又站起来,试图找话跟她说,但最终闭了嘴。终于,他开了口:“早上你走后,又回来过?”他不敢看她。她盯着他,说:“回来过。”他想要解释什么,嘴巴就被亚冉手里的一疙瘩馒头堵住了。这是亚冉拒绝丈夫张一楠的一贯方式。张一楠最不喜欢看亚冉上镜头,上镜频率一高,他就失重。一失重便找碴儿谩骂,无缘无故地谩骂。亚冉不打口水战,就抓来一个馒头,堵他的嘴。他嘴一张,她就塞进去一疙瘩馒头。他骂得有多快,她塞得就有多快。塞着塞着,他就不骂了。他喜馒头这口儿,塞进嘴里的馒头舍不得吐,就全咽下去了。可这次,他把亚冉塞进去的馒头全吐了出来。“喂——阿楠”!她唤了他的乳名,“明天一早贾书记要陪省文明办的领导和市里的领导来我们家,开个座谈会,还有省市电视台的记者。他们要拍一个《爱心永恒》的专题片。”她停顿了一下,把那个“五好家庭”的奖杯往他手上一塞,又补充了一句,“人家指名要专访你!”他立在客厅中央,一动不动,像一截木桩。那个奖杯在灯光下,亮得刺眼,握在他手中,沉甸甸的。苏武的北海苏武从匈奴人的帐篷内睁开眼睛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夺刀自刎未遂。他看见帐内帐外除了毛茸茸的羊群外,几乎一个人影也看不见。羊又胖又乖,发出温驯的叫声。他走出毡房,四周静默。大漠黄昏来临时就是这个样子,如同死亡一样寂静。他依然看不见人的踪影,这意味着黑夜即将降临。远处影影绰绰有一些绿色的小灯笼晃动着,在一点点朝他的毡房靠近。苏武知道那是胡狼的眼睛在黑夜中闪光。羊群不停地往毡房靠近,很快挤成密密的一团。他把羊群赶进毡房,抓起一把铁叉,等着胡狼的临近。铁叉捅在胡狼身上,软软的,又很犀利,听着狼临死的哀号挺过瘾。胡狼来得正是时候,恰好解除了他进入胡地的寂寞。胡狼实在太多,赶走了,又来了,杀不尽也赶不退。他几乎和胡狼对峙了一整夜。天亮时狼群退了。他出门查看。被他叉死的胡狼有十来只。他惊喜了一阵子,同时更让他惊喜的是有好几只母羊竟然在他的毡房里产下了小羊羔。苏武觉得生活一下子有趣了一些。他把刚刚出生的小羊羔抱在怀里。羊温暖着他,他也温暖着羊,心想,为了这些羊,他也应该活下去。夏天到了,羊群繁殖生长很快。大点的和肥点的羊,多数被匈奴的驼队拣出来带回遥远的胡人集中地,留下一些小羊,让他继续放牧。他带着小羊们向水草肥美的贝加尔湖迁徙。贝加尔湖很大,大得跟海一样,蔚蓝得像天空,清澈得像宝石,一眼望不到尽头。大雁、灰鹤、鹧鸪和不知名的野鸟成群飞来,在湖边栖息产卵。湖里的鱼儿大而肥美,稠密得见人都不会躲避。一些狼和狐狸都等在岸边,面朝湖水,张大嘴巴,那些太过肥胖的鱼儿竟会自觉地跳进它们嘴里。沙堆上、草丛里,遍地都是鸟蛋,随便捡一些,炒着吃,味道不知该有多么鲜美!绿油油的草甸一望无际,各色花儿竞相开放。秋天的时候,匈奴提坦王子围猎北海,见此处地域辽阔,湖如大海,奇禽异兽竞相出没,不胜欢喜。他与苏武一见如故,频频造访召见;还跟苏武学会识汉字、说汉话、习汉礼与对弈;如是,竟留滞北海三载。提坦王子在北海期间还派士兵替他修缮毡房,不仅如此,冬天到来的时候,提坦王子亲自送来了两位胡地美女,说是送给他暖脚用。那两个女人名正言顺地成了苏武的妻子。她们温柔体贴,挤奶,煮饭。苏武有掉进温柔之乡的感觉,跟着两个妻子学会了着胡服,讲胡语。他们一同放牧,还弹着马头琴,唱着匈奴民歌,跳着奔放的舞蹈。反正山高皇帝远,地老天荒,他们无拘无束地生活着。后来,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生活不再有漫漫长夜,也不必凝望惨淡星斗,掐指头算着苦苦煎熬的日子。苏武也正是在这期间对羊的繁殖产生了兴趣。曾经,匈奴王亲口告诉他说,等到他养的公羊产了崽,就放他回汉朝。他是个不服硬的人,也便是从那时开始,苏武异想天开地着手培养公羊产崽。他经过九次实验,培养出的母羊已经长出了两寸长的角。他估摸着,不出五年,他的盘角“公羊”将会产下羊羔来……不过,据说,那些将要产崽的公羊被苏武和胡女生下的儿子一箭射死了,苏武伤心了一阵子,又开始着手育养新一批能下崽的公羊。…………汉昭帝派出的寻访使团想尽千方百计,从匈奴人的嘴里套出了苏武还活着的消息。他们回来后,一五一十地向汉昭帝报告了苏武在匈奴的全部生活过程和细节。汉昭帝仔细听完他们的汇报,恍若听梦。突然,他一阵哈哈大笑,笑毕,把捂着肚皮的双手往案几上狠狠一拍,说:“莫非苏武过得比朕还自在不成?赶快把苏武给朕召回来!”开悟猎人选了一片空地,将背在背上的草帽高高抛向空中,趁其旋转下落的瞬间,用枪将其击落。多年来,他一直用这种方法训练枪技。也许是杀气太重,也许是枪声太响,一群正在树枝间嬉戏的猴子发出一阵狂叫,惊慌地四散而逃,一只离群的母猴穿过树丛,蹿上崖边的一棵松树上。那是一只母猴,它毛发蓬乱,瘦骨嶙峋,怀里抱着一只小猴,小猴毛皮光滑,圆滚滚的。母猴弓着腰,一手攀上一节树枝,眼神里闪着凶恶与憎恶,嘴里发出凶狠的哀叫。它的头、尾巴不停转动,身体本能地向后躲闪。母猴找到了一处停歇的地方,蹲下来,环顾四周,神色慌乱,它已无路可逃,一边是猎人,一边是绝壁。它收回绝望的眼神低头看怀里的小猴,它的眼神满是哀怜。猎人看着母猴,以猎人惯用的动作缓缓地举起猎枪,瞄准蹲在离他不远的树杈上的母子猴,尽管他心里对母猴没有敌意。他对弱小的动物向来兴趣不大,何况是一只猴子。他只猎大而凶猛的动物。猎人一直以枪法高明而骄傲。他猎获了不少给他带来经济效益的动物,那些小而零碎的动物入不了他的眼。也许从祖先那里遗传了猎人的血统,他总是百发百中。他碰见过九只金钱豹,猎获了九只。猎获豹子是为了获取豹皮,他的家境便因了那些豹皮而殷实富足起来。这天,阳光很好,他扛着猎枪,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山,希望能再碰见一只他盼望已久的金钱豹,尽管这样的好运很久未遇,但也丝毫不影响他的情绪。他喜欢在心情和天气一样好的状态下练练枪法,这是他人生最大的嗜好。母猴将小猴往身下搂了搂,用它大而棕红色的眼睛忧伤地盯着猎人。它那双如同人一样的眼睛露出两股神情,那神情似乎在说:“别那样,猎人,我要给孩子喂奶,请你耐心等一等……”小猴被母猴严严地捂在身下,只露出了一个小小的脑袋。猎人盯着母猴,母猴盯着猎人和猎人手里的枪。其实,猎人内心邪恶的念头已经没有了,他只是想跟母猴玩一玩,吓唬吓唬它。它怀里有孩子,跑不脱,又一动不动,正好是个最好的靶子。他第二次举起枪,给母猴扮了个鬼脸,假装瞄准,轻扣扳机,缓缓地加重,然后一扳到底……母猴的眼神变得越发凌厉,嘴里发出可怕的吼声。它又一次看了看怀里的小猴,突然举起一只前爪,向猎人挥动,示意猎人别开枪,孩子还没喂饱,让他再等等。咦!如此机灵的猴子!猎人觉得有些滑稽,想笑。他将手里的枪放下,等了片刻,再一次举起。母猴又一次向他示意,孩子还没吃饱。同样的动作,猎人和猴子重复了至少三次。最后一次,猎人失去了耐性。他打算再跟猴子玩一把,然后转身,离开。猎人举起了枪。一阵低沉的哀叫声,一堆肉团的撞击声,吓得猎人脸色大变。他后退了几步,睁大眼睛细看:母猴的怀里空了,它已将自己喂饱了的小猴摔下了悬崖。猎人惊呆了,也吓蒙了。那是他狩猎生涯中从未见过的阵势。这哪儿是只猴子啊,它简直比人类英烈得多。此时的母猴似乎失去了愤怒的神色。它红红的猴脸一派轻松。它退到松树边的岩石上,两只后脚立地,举着两只前爪,示意猎人,仿佛在说:“猎人,现在你可以开枪了,开吧,朝我的胸膛开!”它像人一样立在崖边,裸露出毛茸茸的肚皮。猎人懊恼又悔恨。他将手里的猎枪一阵猛摔,猎枪被摔成了两截。他这样做是让母猴明白,他不会再向它开枪了。母猴似乎明白了猎人的用意,尽管它不懂猎人的心。它龇牙咧嘴,向猎人发出一声尖叫,尖叫声传得很远,在空旷的四周回荡。汗流浃背的猎人还没缓过神,便看到一个影子一闪,听到“咚”地坠下岩石的沉闷的落地声。猎人瞪眼咋舌。他把那支被他摔断了的枪紧紧抓在手臂里,像抓住了万般的罪恶。许久,猎人做贼似的将头和脖子伸向母子猴殉难的悬崖。他看见,母猴和小猴坠落的地方,有一座寺院——一座观音寺。他明白了这一切全是菩萨的旨意,冥冥中也似乎看见了他未来的归宿。猎人没办法原谅自己所犯下的罪恶,但他相信菩萨能指引他迷失的心回到正确的轨道上。他皈依佛门,住进了观音寺,剃度修行、念经、打坐,成了一个虔诚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