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卡夫卡长篇代表作》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审判》中,故事发生的时间跨度为一整年。
约瑟夫·K在30岁生日的当天上午被捕,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失去人身自由,只是需要定期接受审判;31岁生日的前夜,K再次被捕,而这次他被秘密杀害了。在这一年当中,没有人告诉他犯了什么罪,他也自问无罪,但是只要审判没有结束,他就不得不为了案子四处奔走。他从律师、法院画师、神父等人那里得到了许多有关法院和法律的信息,然而K知道的越多,反倒越加困顿、无助,直至一把尖刀刺入他的心脏,审判落幕。
《城堡》中,K是受雇于城堡主人的土地测量员。当他抵达城堡脚下,想在隶属于城堡的村子留宿一夜时,却因没有留宿许可而遭受冷遇。为了确认自己土地测量员的身份,K想方设法接近城堡。他勾搭上城堡办公厅主任的情人,情人与主任决裂;寄希望于城堡的信差,却得知信差只能照章办事;求助于村长,而村长只是妻子的传声筒……面对管理制度森严的城堡和对城堡指令唯命是从的村民,K感到十分无奈,似乎每向前迈一步,就会堵死一条去往城堡的路。城堡虽然近在咫尺,却是K可望而不可即的。◎深受世界各国读者喜欢的卡夫卡
卡夫卡的作品善用象征、夸张的手法揭示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和孤独感,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就连他的名字也演变成了一个形容词,“卡夫卡式荒诞”“卡夫卡式迷惘”“卡夫卡式空虚”“卡夫卡式宿命”······世界范围内形成的这股“卡夫卡热”也是经久不衰。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尤爱读卡夫卡,并著有《海边的卡夫卡》一书。
◎值得收藏的卡夫卡长篇代表作
《审判》是法学博士出身的卡夫卡*为著名的长篇小说,也是*难懂的一部小说。哲学家怀特海德曾给予它高度赞誉:“所有西方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的注脚;同样可以说,所有西方法律的论述都不过是卡夫卡的注脚。”
《城堡》是卡夫卡*后一部小说,采用全新的审美视角,*能体现卡夫卡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征,通常被认为是卡夫卡创作的压轴之作和代表作,具有高超的艺术性和美学震撼力。
◎权威翻译,全文无删减,原汁原味
《审判》由钱满素&袁华清匠心翻译,豆瓣仅此一部9.1分高评译本。作为上世纪将《审判》翻译为中文的带头人,二老的译文基本上不存在长句、啰嗦、意思不通等译文通病,想要读懂《审判》,这就是必读译本。
《城堡》是留德学者、北大教授赵蓉恒依据德文版无删减直译,精准呈现卡夫卡的未竟之作。特别收录卡夫卡好友兼手稿整理者马克斯•勃罗德撰写的三篇后记,说明他对卡夫卡手稿增删和章节划分的依据,以及卡夫卡向其透露的小说结局。
◎大量详尽注释,划分段落层次,无障碍轻松阅读
增加许多注释,以扫除阅读障碍。如:
雉堞(zhìdié),又称垛墙,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
根据段意划分段落,提升阅读体验,深刻体会不同角色对话的细节和逻辑带来的强大张力,反思看似荒诞的情节与真实世界的映射关系。《城堡》
*章
K到达时,已经入夜了。村子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城堡连影子也看不见,浓雾和黑暗包围着它,也没有丝毫光亮能让人大约猜出那座巨大城堡的方位。K久久伫立在大路通往村子的木桥上,举目凝视着眼前似乎是空荡荡的一片夜色。
然后他去找过夜的地方;酒店里的人们还都没有睡。店老板虽然无房出租,但在对这位突然到来的客人感到十分惊讶和意外之余,还是愿意让他在店堂里一个装着稻草的麻袋上睡一觉。K也同意这一安排。有几个农民还在喝啤酒,但是K无意同任何人交谈,便自己去阁楼上把草袋搬下来,在炉子附近铺好,然后躺下睡了。屋里很暖和,那几个农民说话声音很低,K用困倦的双眼打量了他们一番后便倒头睡着了。
然而没过多久,K便被吵醒了。只见一个城里人装扮、长着一副演员似的面孔、浓眉细眼的年轻人同店老板一起站在K身边。那些农民也都还没有走,其中几个把椅子转过来正对着他们,以便看得更清楚、听得更真切些。
年轻人为吵醒了K而十分客气地向他道歉,自我介绍说他是城堡主事①的儿子,然后说道:“这村子是城堡的产业,凡是在这里居住或过夜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算是在城堡居住或过夜。没有伯爵大人的许可,谁也不能在此居住或者过夜。可是您并没有得到这样的许可,至少您并没有出示这样的证明。”
K半坐起身子,捋了捋头发,仰首看着众人说道:“我迷路了,这是闯到哪个村子来了?这里有一座城堡吗?”
“那还用问,”年轻人慢条斯理地说,这时店堂各处的人都不解地冲着K摇头,“这里是威斯特威斯伯爵大人的城堡。”
“一定要得到许可才能在这儿过夜吗?”K问道,似乎想弄清刚才他听到的那些话是不是在做梦。
“是必须得到许可才行。”年轻人回答,接着年轻人伸出胳膊,向店老板和正在喝酒的农民问道,“难道有什么人可以不必得到许可吗?”那话音和神态里充满了对K的强烈嘲笑
“那么,我只好现在去讨要许可了。”K一边打着哈欠说,一边推开被子,似乎想站起来。
“向谁去讨要?”年轻人问。
“向伯爵大人,”K答道,“恐怕没有什么别的法子了吧。”
“现在,半夜三更去向伯爵大人讨要许可?”年轻人叫道,后退了一步。
“不行吗?”K神色泰然地说,“那么您为什么叫醒我?”
这时年轻人憋不住火了。“真是活脱脱一副死皮赖脸的流浪汉作风!”他喊叫起来,“伯爵主管部门的尊严必须得到维护!我叫醒您是想告诉您:您必须立即离开伯爵的领地!”
“好了,玩笑闹够了吧。”K用异常轻的声音说,接着又躺下去,拉过被子盖在身上,“年轻人,您的玩笑有点儿太过分了,我明天还会再理论理论您今天的表现的。如果一定要有证人的话,酒店老板和这里的各位先生都可以做证。现在请您听清楚,我是伯爵招聘来的土地测量员,明天我的几个助手就会带着各种仪器乘马车随后跟来。我是因为不想失去这个踏雪觅途的好机会,所以步行前来,可惜中途迷路了几次,才会到得这么晚。现在去城堡报到,时间已经太晚了,这一点我自己很清楚,用不着您来提醒。正因为这样,我才勉强在这草袋上凑合过夜,而您竟然——说得客气点儿——举止失礼,打扰我休息。好了,我的话说完了。晚安,诸位先生!”说完,K翻身转向火炉去了。
“土地测量员?”K听见背后有人将信将疑地问,随后又无人说话了。
然而那位年轻人马上便克制住自己,用压低了的——低到可以看作是为了照顾K的睡眠——然而又足够让K听清楚的声音对老板说道:“我现在就去打电话问问。”
怎么,这个乡村小酒店里居然还有电话?唔,设备还真够齐全的。这些事,每一件听起来都使K感到惊讶,不过总的说来,却又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发现,电话差不多正好摆在他的头顶上方,只不过他刚才睡眼惺忪,没有注意到而已。如果年轻人现在一定要打电话,那么他无论如何都会打扰K的睡眠,问题在于K让不让他打这个电话。
K还是决定让他打。可是这样一来,装睡便没有什么意义了,于是K又翻身恢复了仰卧的姿势。他看见那几个农民怯怯地聚到一起,叽叽喳喳地议论着,看来土地测量员的到来不是一件小事。
这时,店堂通向厨房的门早已打开,膀大腰圆的老板娘站在那里几乎把门框都挡住了。店老板踮着脚尖走到她跟前,把刚才发生的一切告诉她。
现在电话接通,开始通话了。K从通话内容中听出来,城堡主事已经就寝,一位副主事——数位副主事当中的弗里茨先生——在那边接电话。年轻人自报姓名,说他叫施瓦尔策,接着便说他发现有一名叫K的30多岁的男子,衣衫褴褛,心安理得地睡在酒店的草袋上,枕着一个小得可怜的背包,手边放着一根拐杖。他很自然地觉得此人形迹可疑,而酒店老板在这件事上显然很失职,所以他,施瓦尔策,责无旁贷地要过问此事,对K进行了问询。
对于被叫醒盘问,以及对于他按职责惯例做出的要K离开伯爵领地的警告,K的反应却显得很不耐烦,总之看起来火气不小。然而K的反应也许不无道理,因为他自称是伯爵大人聘来的土地测量员。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从例行手续上看,他有必要核实K说的话,因此,他恳请弗里茨先生问问城堡总办公厅,是否真有这么一位土地测量员应聘前来,并请将答复立即电话告知。
通话结束后,店堂里便安静下来,弗里茨在那边查询,这边在等着答复。K的神态一如既往,头也不回地躺着,似乎一点儿也不急于知道结果,两眼茫然直视前方。施瓦尔策对事情的描述是一种混合着不怀好意和谨小慎微的口吻,这番话给了K一种印象:在城堡里,连施瓦尔策这样的小人物也能很容易得到可以说是外交素养的训练。另外,城堡里的人做事看起来也绝不偷懒;你看,总办公厅还有人值夜班呢,而且显然很快就能对疑问做出回答,因为这时弗里茨打电话过来了。不过,他的回话好像非常简短,因为施瓦尔策马上就气呼呼地把听筒挂上了。
“我早就说了嘛!”施瓦尔策大声叫道,“土地测量员,连影子也没有!这个人就是一个卑鄙的、信口雌黄的流浪汉,说不定比这个还更坏呢!”
此时,K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所有人,施瓦尔策、那些农民,还有店老板、老板娘和其他人,眼看就要向他猛扑过来。为了至少避一避这个凶猛的势头,他从头到脚,整个儿蜷缩到被窝里面去了。
这时电话铃声又响起来了,K觉得那声音特别急促、响亮。于是,他又把头从被子里慢慢伸出来。虽然这次通话的内容几乎不可能仍是涉及K的事情,但是所有人还是突然安静下来,施瓦尔策则又走到电话旁。
施瓦尔策站在那儿,耐心地听完一番较长的解释之后,低声说道:“这么说,是弄错了?我实在是太难为情了。办公厅主任亲自打来了电话?这真是奇怪,真是奇怪。我该怎么向土地测量员先生解释才好呢?”
①主事,指主管、处理事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