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经典书香.中国古典警世小说丛书:警世通言》冯梦龙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4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作者简介】

作者:(明代)冯梦龙

【编辑推荐】

《经典书香·中国古典警世小说丛书:警世通言》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名人的书评】

【经典书香.中国古典警世小说丛书:警世通言的书摘】

《警世通言》是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由明末清初冯梦龙纂辑。与《喻世明言》(即《古今小说》)、《醒世通言》合称 三言 。 三言 之中此集早于《醒世通言》,晚于《喻世明言》,出版于明朝的天启四年(1624年)。共四十卷。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別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茂苑野史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身于士大夫家庭。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太学生,曾从冯梦龙治《春秋》,有诗传世。他们兄弟三人并称 吴下三冯 。

冯梦龙少年时就很有才情,受叛逆思想家李卓吾影响,思想非常开放,为人旷达,不拘一格,还博学多闻,深为同辈所钦服。曾与文震孟、姚希孟、钱谦益等名人结社作文。仕途中屡考科举不中后以坐馆教书为生。直到崇祯三年(1630年)五十七岁时,才补为贡生,次年破例授丹徒训导。崇祯七年(1634年)升任福建寿宁知县。四年以后回到家乡。在天下动荡、清兵南下的局势中,冯梦龙以七十高龄四处奔走宣传反清,刊行《中兴伟略》诸书。在崇祯年间任寿宁知县时,曾上疏陈述国家衰败之因。清顺治三年(1646年)春忧愤而死,亦说被清兵所杀。

此四十卷中,每卷为一个短篇,不少素材收录改编于宋元时期的话本及拟话本,其中代表作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突破了唐代以来类似题材始乱终弃或夫荣妻贵的传统格局。 在思想性和艺术陸方面都彰显了作品的最高成就 (见《中国大百科全书》)。

从《警世通言》的笔墨中可以看出作者着重于女性婚姻爱情的悲欢离合、人世间的功名道德利禄仕图、社会上的奇闻逸事冤假错案等世间百态,尤其在爱情方面占有很大比重。还有一些宣扬义气的,如《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强调临财不苟得,《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突出无私助他人,《桂员外途穷忏悔》从反面批判了忘恩负义的行为等等作品,都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市民阶层不同的道德观念。

本次出版,对原书中一些错漏、笔误和疑难之处,分别做了校勘、修正和注释,以便于读者阅读。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望专家、读者予以指正。

版权页:

伯牙推子期坐于客位,自己主席相陪,命童子点茶。茶罢,又命童子取酒共酌。伯牙道: 借此攀话,休嫌简亵。 子期称: 不敢。 童子取过瑶琴,二人人席饮酒。伯牙开言又问: 先生声口是楚人了,但不知尊居何处? 子期道: 离此不远,地名马安山集贤村,便是荒居。 伯牙点头道: 好个集贤村! 又问: 道艺何为? 子期道: 也就是打柴为生。 伯牙微笑道: 子期先生,下官也不该僭言,似先生这等抱负,何不求取功名,立身于廊庙,垂名于竹帛,却乃赍志林泉,混迹樵牧,与草木同朽。窃为先生不取也。 子期道: 实不相瞒,舍间上有年迈二亲,下无手足相辅。采樵度日,以尽父母之余年,虽位为三公之尊,不忍易我一日之养也。 伯牙道: 如此大孝,一发难得。 二人杯酒酬酢了一会。子期宠辱无惊,伯牙愈加爱重。又问子期: 青春多少? 子期道: 虚度二十有七。 伯牙道: 下官年长一句。子期若不见弃,结为兄弟相称,不负知音契友。 子期笑道: 大人差矣!大人乃上国名公,钟徽乃穷乡贱子,怎敢仰扳,有辱俯就! 伯牙道: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下宫碌碌风尘,得与高贤结契,实乃生平之万幸。若以富贵贫贱为嫌,觑俞瑞为何等人乎! 遂命童子重添炉火,再熟名香,就船舱中与子期顶礼八拜。伯牙年长为兄,子期为弟。今后兄弟相称,生死不负。拜罢,复命取暖酒再酌。子期让伯牙上坐,伯牙从其言。换了杯箸,子期下席。兄弟相称,彼此谈心叙话。正是:

合意客来心不厌,知音人听话偏长。谈论正浓,不觉月淡星稀,东方发白。船上水手都起身收拾篷索,整备开船。子期起身告辞。伯牙捧一杯酒递与子期,把子期之手叹道: 贤弟,我与你相见何太迟,相别何太早! 子期闻言,不觉泪珠滴于杯中。子期一饮而尽,斟酒回敬伯牙。二人各有眷恋不舍之意。伯牙道: 愚兄余情不尽,意欲曲延贤弟同行数日,未知可否? 子期道: 小弟非不欲相从,怎奈二亲年老,‘父母在,不远游’。 伯牙道: 既是二位尊人在堂,回去告过二亲,到晋阳来看愚兄一看,这就是‘游必有方’了。 子期道: 小弟不敢轻诺而寡信。许了贤兄,就当践约。万一禀命于二亲,二亲不允,使仁兄悬望于数千里之外,小弟之罪更大矣。 伯牙道: 贤弟真所谓至诚君子。也罢,明年还是我来看贤弟。 子期道: 仁兄明岁何时到此?小弟好伺候尊驾。 伯牙屈指道: 昨夜是中秋节,今日天明,是八月十六曰了。贤弟,我来仍在仲秋中五六日奉访。若过了中旬,迟到季秋月分,就是爽信,不为君子。 叫童子: 吩咐记室,将钟贤弟所居地名及相会的日期,登写在日记簿上。 子期道: 既如此,小弟来年仲秋中五六日准在江边侍立拱候,不敢有误。天色已明,小弟告辞了。 伯牙道: 贤弟且住。 命童子取黄金二笏不用封帖,双手捧定道: 贤弟,些须薄礼,权为二位尊人甘旨之费。斯文骨肉,勿得嫌轻。 子期不敢谦让,即时收下。再拜告別,含泪出舱,取尖担挑了蓑衣斗笠,插板斧于腰间,掌跳搭扶手上崖。伯牙直送至船头,各各洒泪而別。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经典书香.中国古典警世小说丛书:警世通言》冯梦龙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