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伏波桥》朱文彬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朱文彬,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小小说学会副秘书长,佛山市作家协会理事,佛山市小小说学会副会长,顺德作家协会小说创作委员会主任,顺德小小说学会会长,顺德首届十佳作家。著有顺德首部小小说集《树生桥》(2011年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被中国著名小小说评论家雪弟誉为“于简短的故事中去表现由血泪构成的现实人生,往往令人震撼”。小小说集《伏波桥》获评为“2016年度佛山市原创文艺扶持作品”,获得原创文艺作品出版扶持。近年来在《短篇小说》《芒种》《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微型小说月报》等刊物发表100余篇小小说、近百万字作品。曾获佛山文学奖、花地文学奖等奖项。小小说《我是一头蛇》获第四届“坚信杯”佛山小小说创作大赛一等奖,小小说《老少同欢》获《长江文艺》全国征文三等奖,小小说《午夜的爱丽丝》获“采薇杯”全国小小说征文三等奖、*人气奖,小小说《九爷》《我的名字叫红》获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文化金风奖文学创作一等奖(连续两届),短篇小说《地下河》获“顺德杯”中国工业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大赛三等奖,作品多次人选年度文学选本,数十次获全国各级文学创作奖项,被列入“中国小小说版图”。
《伏波桥》是作者朱文彬继《树生桥》(2011年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之后的第二部小小说集。精选作者近年创作的小小说作品60多篇,大多为公开发表或获奖作品,分为:水乡虹影、世相纷呈、尴尬人生、机关叙事、红尘有爱、他她世界六个小辑。作品集中反映了时代变革下的社会现实与人生沉浮,透过一个小小的切面,观照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挖掘人性的深度,探究灵魂的高度,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出小小说灵巧、精炼、别出心裁的艺术特质,彰显小小说这一新兴文学样式的独特魅力。
一去即永别。次日,少年听闻父皇吊死在煤山的一棵歪脖子树上。少年无言地哭了。少年永远也忘不了,父皇那张枯槁的脸。只是,父皇也料不到,他所托付的三个太监,一个随他奔赴黄泉,另两个,亲手将太子献给了李自成。少年不屈。少年不食。然李白成终没有杀死太子。不久,吴三桂引清兵杀至,李自成不敌,挟太子败逃,途中,少年得幸逃脱。“看!我父亲!”少年随乌衣人所指望去,只见一两百米开外的右岸上,伫立着一老者,在他的身后是黑压压的人群。正是久违了的太子太傅黃士俊。正月,父皇刚封黄阁老为上柱国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宣诏复出主持台阁机务,出任宰相,可未及赴任,甲申事发。太师!少年一声呼喊,泪如雨注。多少话要跟恩师说啊,这一路千里逃亡,这一场家国大厦轰然倾圮的闹剧,这一次次的生离死别,真像一场梦啊!多少荣华富贵,锦衣美食,宫廷宝殿,俱付云烟啊,俱付云烟!如今举目无亲,只有这陪伴多年,教自己知书明理的状元恩师,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哪!幸得恩师运筹帷幕,派人将自己解救出来,终于逃出了生天!“不好,有清兵!”少年一震。转眼随乌衣人所指望去,只见一两百米开外的左岸上,黄旗飘飘,战马嘶鸣。正是多尔衮的部下,一路追杀而来的铁骑兵。苍天哪!父皇哪!少年仰天长啸。惊涛骇浪,雷霆万钧,正是甘竹滩*险要处。向右,是右滩,是恩师,是状元宰相黃士俊和他的宗族乡亲;向左,是左滩,是多尔衮的部下,嗜血成性的铁骑兵。少年知道,连黄河、长江都抵挡不了铁骑,更何况这小小的甘竹溪?若登上这右岸,这方圆百十里的左滩、右滩,全都会被斩尽杀绝,荡为平地。甘竹滩,食人滩,人去尸不还。左滩,右滩一一左右为难哪!恩师黄阁老曾经的叙聊,如今在少年耳边盘旋萦绕。少年明白,自己在这世上一日不死,铁骑大军就一日不会停止追击,战乱就一日不会终结。如果大明家国还有救,当然要奋力一战,然而事情已经不可为,事到如今,也只剩*后一条路了。少年不禁又想起了父皇。自古以来中国的皇帝,若不是老死的,就是被人杀死的,哪有自尽的皇帝?父皇悲情,慨而赴死,想来父皇也是一个有理想、有骨气的人哪!父皇!孩儿不孝,今生报不了父母仇……父皇!孩儿愿随父皇而来,从容赴死,以救天下苍生!少年颤抖着一双手,将身上的衣带解下,随后脱去粗布衣服,露出一袭素净的白衣。江风猎猎,衣袂飘飘。白衣少年,风神龙采,那春葱似的手爪一拱揖,向着右滩朗声道:太师,顺天明德,这一方水土,真是好地方哪!借我这清甘冷冽的甘竹溪,我要好好地洗个澡!语毕,一个纵身,跃入江中。明太子慈焕,享年一十有六。多尔衮部下的铁骑兵命村民在甘竹滩日夜搜寻,一无所获。村民说,甘竹滩,食人滩,人去尸不还,这甘竹滩的江水据说流入大洋里,要找到落水者的尸身,恐旧要到爪哇国去找喽。清兵退,未曾踏足右滩,方圆百十里的左滩右滩得以保全。翌日,左滩浮现少年的尸身:脸白皙嫩相,庄严和穆,美若神仙,手爪如春葱,脚胫骨成双。村民惊奇:甘竹滩,食人滩,人去尸不还,怎么,这少年的尸身还在?这哪是人,这分明是龙太子哪!村民恍然大悟,纷纷跪拜。翌年,甘竹滩畔,于少年尸身浮现处,建起了一座石拱桥,名曰“见龙桥”。而对岸的右滩,垂垂老矣的状元宰相黄士俊,早已从黄氏大宗祠走出,几经委曲求全,终于来到顺德县府所在地大良,登上清晖园的留芬阁,将奏章、著作付之一炬,足不下楼,至死不踏清朝之地。数年后,黄士俊在留芬阁中去世,享年八十有五。P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