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王权背后的女人—帝女花》·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6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王权背后的女人—帝女花》·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灵犀,80后青年作家,曾用笔名灵犀无翼,苏睦云。作品《崇质宫词》曾获2014年“中国好故事每日优秀故事奖”,《长安未歇》入选中国作协“2016年度全国网络文学重点园地工作联席会议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已出版作品有:《且向花间留晚照》《君生我未生》《菫色未恙芰荷香》《唯有相思不曾闲》。

【编辑推荐】

公主,无论何时都是让人们羡慕的女子,尤其是在古代社会。在厚重而残酷的历史当中,公主作为王权背后的女人,她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尊贵着,欢笑着,也悲伤着。

【名人的书评】

本书为大家讲述有关解忧公主、兰陵公主、平阳公主……这些王权背后的女人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近距离的了解和认识这些公主,也许会发现原来她们也有无奈,许多的是与非皆因身不由己和无可奈何。审视历代公主的悲欢离合,便是在重阅时代的沧海桑田。

【王权背后的女人—帝女花的书摘】

无可奈何花落去

曾经,世间女子如花般摇曳在男权社会里,一生飘摇,零落无依。

于是,人们无比羡慕公主这种女子。

因为,她们是帝王之女、宗室之后,有着千金之躯、姣美之貌,进则朱门,出则香车。然而,她们的生活是不是真如人们想象般美好呢?

实际上,她们的婚姻和人生都一直为政治左右,为门第拘囿,一行一止都难得自由。

可是,她们不是土偶木梗,而是富有独特个性的人,于是她们对于命运的安排,或顺服,或抵触,或抗争,各自演绎了一段又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

王权背后的女人,个个都有自己的一番经历。亲情、爱情、家国、权力、功业……她们所念所求的,都和别人不尽相同。

是的,世界上没有两朵完全相同的鲜花,也没有两位完全相同的公主。

她们,有的如经纬男儿一般,在历史长河中卷过惊涛,拍过危崖;有的亦如普通女子一般,在潋滟红尘中编织岁月,吟诵痴心。

认真想来,古代的公主离我们并不远。一册册的史书,一行行的诗句,都是我们追访她们人生轨迹的津途。

年轮密密匝匝,历史反反复复,与故去的人来一场神会说来是不易的,而我却愿为她们采史为文,煮字为诗,将那浮生万绪化作笔底烟霏。

花开了,花又落了;伊人来了,伊人又去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回顾,一花开;一回顾,一花残。

近来,空对落花微风。想那花开人不待,想那风起人不来,追索前尘的人都忍不住怃然成悲,泪下沾衣。

在厚重残酷的历史中,公主尊贵着,也微贱着,欢笑着,也悲伤着。审视历代公主们的悲欢离合,便也是在重阅时代的沧海桑田。

的确,曾经的那些,哪里只是过去的故事?哪里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她们过去了,但芬芳的遗存都还在,沧桑的人世也还在。

也许,善感的人都有一颗容易触动的情心。这颗情心每被往事摇撼,就会心绪如潮,决堤而出,一发不可收拾。

我想,对于每一缕过往,我们都不应只用文字去追索,而需用心灵去熨帖,这才是为人为文的根本。

所以说,我梦,梦的是红颜往事;我叹,叹的亦有人间旧忆。多情应笑我,我亦笑多情。在落花时节,我无可奈何,却又情深如许。

无可奈何花落去,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是为序。

第一章

同是天涯沦落人

迢迢乌孙,山水相隔,云遮雾绕,狼声不绝。故国音书绝。

这样的异乡之忧,离别之苦,是被明月清风滋养的人所难察知的。那红梅开得如此艳烈,似是不知愁的,她的幽恨心事自然也无人问津。

这种幽恨无人懂,除非两人同为天涯沦落人。

与有名的和亲公主刘解忧同病相怜的,在她之前,还有个刘细君。她们有个共同的丈夫叫军须靡。

然而,她们在生时却并无交集,这是因为,刘解忧是在刘细君过世以后,才来代替她续为乌孙国王之妻的。

刘细君的生年已不可知,卒年是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她本是汉武帝刘彻的侄子江都王刘建之女,于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远嫁乌孙。

不到五年,她便香消玉殒,魂葬异乡。

那时,为抗击匈奴,大汉主动与乌孙和亲,当时在位的乌孙王还是军须靡的祖父猎骄靡。见细君面有愁色,汉武帝特意令人制作了一个名为“阮”的乐器,以慰其乡思之苦。

然而,路途漫漫,乡情是否真能因这清泠乐声而纾解半分呢?她不止一次提醒自己,此后她的夫君是猎骄靡。

陌生险怪的环境,难以沟通的语言,相差悬远的年龄,都让她悲从心起,不能自拔,故此弹阮歌之:“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这一首《悲愁歌》,又称《黄鹄歌》,后世多以为这是历史上的第一首边塞诗。

乐声震动了汉武帝的耳膜,于是便有了隔年一遣使者送帷帐、锦绣等物的赐赏;乐声也触动了后人的心弦,于是便有“万里嫁、乌孙公主。对易水、明妃不渡。泪粉行行,红颜片片,指下花落狂风雨”的慨然一叹。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和亲的女子,不管身份如何,去往荒远之地,大多会落得个瘗玉埋香的悲惨结局。

所以,请不必讶异,她们虽会慢慢接受残酷的事实,但这不代表,她们在一开始,会大义为先、当仁不让、欢天喜地去履行这所谓的义务。

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用“义”字为冕,硬扣在薄命红颜的头上,却从没想过,她们要的到底是什么。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话说得真好,但可惜,像老杜一样怀有这分悲悯心的人,实在不多。

猎骄靡死后,军须靡继位为王,按时俗续娶了刘细君,并与之育有一女,名为“少夫”。但女儿的出世,仍不能挽留她的性命。

她死于寂寞。

越是才华横溢的女子,心里的郁结越深——她想家了。宁以一死,求一解脱。遗憾的是,她的孤冢一直都置在异乡他国,魂归无望。

这样的悲剧,会不会发生在解忧公主的身上呢?

解忧公主自己也是忐忑的。

从接到和亲的旨意开始,解忧公主就陷入了痛苦之中。大汉的宗室公主并不少,怎么就偏偏派她去和亲呢?原因,她不是不清楚,只是尚需时间去承受。

她和刘细君的身世实在是太像了。

刘细君的父亲是江都王刘建。此人贪淫无道,曾阴谋造反。事败后,他自己先抹了脖子图了痛快,却害得王妃也被判为同谋,最终身首异处,遗恨九泉。

乌孙路远,谁愿将娇滴滴的公主嫁去异地?刘细君作为罪臣孤女,自然成了“最佳人选”。而刘解忧呢,情形也差不多。

她的祖父楚王刘戊,曾在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时,与同姓诸王一起作乱,史称“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后,刘戊兵败身亡,留给家人的阴影是难以尽消的。

他们一直被猜忌,一直被防备,几乎没有立锥之地。

与乌孙的联盟还得巩固,“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的后人语,他们是听不到的,眼前的忧患,怕还只得靠这位名为“解忧”的公主来消解。

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解忧公主刚满虚岁二十,就由侍女冯嫽作陪,嫁给了乌孙国王。《汉书》中说,冯嫽“能史书,习事”,后人更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等语来评价她,可见,后来解忧公主没有重蹈刘细君的覆辙,其间亦有冯嫽的功劳。

乌孙国在西域诸国中,实力最强。乌孙将国君唤作“昆莫”。猎骄靡死后,因太子早死,作为猎骄靡长孙的军须靡,便自然接过了“昆莫”的担子。

猎骄靡尚在人世时,军须靡便已是继承人了,“岑陬”一职是祖父予他的恩赐。清人徐松考证说这个“岑陬”“或尊官不常置”,可以想见,这是猎骄靡为提高军须靡的地位而特设的。

有人因受重视而高兴,也有人因嫉妒而眼红,世事莫不如此。军须靡的叔父时任大禄,他就因心存不满而拥兵自立。《汉书•西域传》中列举的乌孙官名,首为相,次即大禄,就此看来,这位叔父的地位并不低,但人心哪易满足?他要的,只怕还是“昆莫”之位。

刘细君,是猎骄靡在临终前安排下嫁军须靡的。碍于形势,军须靡同时立匈奴夫人为左夫人,细君公主为右夫人。

一左一右,这是三国之间的政治平衡,也是两个女人的无奈和心酸。

因此,刘细君不久后病逝,此间是否别有内情,也是众说纷纭。解忧公主便是在此种情形下,成为平衡政局的替代品的。

分裂的乌孙,已让人头疼,何况还有个明艳照人的左夫人眈眈在旁。摆在解忧公主面前的,是一个步履维艰的棋局。

其实,汉家公主两度和亲,自然算是诚意拳拳,而乌孙国却在汉与匈奴之间如此权衡反复,这也有着历史渊源,后世不该单纯地以“首鼠两端”一语概之。

因为,过去月氏人袭杀了乌孙王难兜靡,其子猎骄靡恰是受了匈奴冒顿单于的养育之恩,才得以复国的。

恩与义,本就难两全,再加上复杂的政治局面,猎骄靡与军须靡,不得不首先为他们自己考虑。

立国不易啊!

他们起初活动于敦煌、祁连一带,以游牧为生,直到汉初才徙至伊犁河流域。其间多少如晦风雨,自己都算不过来,合作过的对象也不在少数。

“文景之治”之后,汉朝国力大增。早先,汉军已与乌孙一同夹击匈奴,有过精诚合作。但所有竞争者的合作,都不可能不讲条件。如果说那时大汉扬了国威,收获不少,那么乌孙更是捞到了实际的好处——伊犁河流域南北之间,无不是他们的属地。

南宋吕祖谦在《东莱左传博议》中说:“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这本是在说春秋时的事,其实大可推而广之。不难想象,大汉与乌孙之间如果再没有合作共赢的机会,过往的交情也必风干为萎黄的花束。

多年煞费苦心的经营,就白费了。

不久前,李广利出征大宛,作为兄弟国的乌孙装模作样地派了两千骑兵前来。这队骑兵行动迟缓犹疑,精神委顿不堪,对战事一点也不上心。

很显然,汉朝还需要一位接替细君公主的人选。

这道理,解忧公主如何不知!

于是,在一开始,在她内心深处,便从无什么待嫁女儿该有的幽思绮念,若说真有什么想法,无非是接受和亲公主的事实,以她一人的委屈心酸,在换得家国的安宁之外,也为她父王刘郢客挣点政治资本。

军须靡的年纪,其实不小了。于解忧公主而言,当务之急,是让她这个右夫人,在夫君的眼中,有高于匈奴左夫人的地位。

为了迎合夫君,胡人的食物再粗糙腥膻,她都得高高兴兴地咽下去;胡人的语言再让她糊涂,她都得认认真真地去学。

细君公主和猎骄靡不能很好地沟通交流,大概也是她弹阮悲歌的原因吧——解忧公主不愿重蹈覆辙。

入乡随俗。她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王权背后的女人—帝女花》·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