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雪后庵夜话》[日本]谷崎润一郎[1886-1965]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介绍
谷崎润一郎(1886-1965)
日本耽美派作家,一贯将“赞扬和跪拜女性官能美”奉为创作主调,在日本文坛独树一帜。他对感性美孜孜不倦的探求精神,史称恶魔主义享誉至今。早年以小说《刺青》华丽登场,后创作小说《吉野葛》《刈芦》《春琴抄》《细雪》《盲目物语》《武州公秘话》《少将滋干之母》等;散文代表作有《阴翳礼赞》《幼少时代》《雪后庵夜话》等,其中后者被作家当作谷崎文学的遗书写成,堪称大胆的告白文学,是谷崎文学瑰丽晚景的回览,作家波澜生涯的总决算。
译者介绍
陈德文
南京大学教授。1965年北京大学东语系日本语学科毕业。1985-1986年任早稻田大学特别研究员。两度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特聘学者,分别于国学院大学、东海大学进行专题研究。1998-2017年任爱知文教大学专任教授、大学院指导教授。翻译日本文学名家名著多种。著作有《日本现代文学史》《岛崎藤村研究》,以及散文集《我在樱花之国》《花吹雪》《樱花雪月》《岛国走笔》等。
首次译介日本耽美派作家谷崎润一郎的两部长篇自传体散文《幼少时代》和《雪后庵夜话》,并附两篇松子夫人的短文,补充回忆谷崎丰富的人生。作者记叙了幼少年时代家族的亲友往来、求学经历以及逐步走上文学道路的过程,透露了耽于官能享受、女性崇拜、*偏执得有点变态的“恶魔主义者”的美学起源和脉络。他和母亲看过的一个个精彩剧目,和父亲在外吃过的一顿顿美味佳肴,他曾经怦然心动、难以忘怀的一个个女性,都有专门的笔墨呈现;尤其满含深情地叙述了他和第三任太太松子夫人热恋以及婚后为了追求极致的文学艺术、两人过着若即若离生活的全过程,从中看到松子夫人成就他终生美学追求所做的极大牺牲和奉献;对于他如何安然面对文学界的批评,自己的“慢笔”写作,有点不近人情的生活趣味,到了晚年痛苦而又无奈的生活情状,做了*真实的记录。《雪后庵夜话》是谷崎文学瑰丽晚景的回览,作家波澜生涯的总结;它首次揭开了影响深远的“恶魔主义者”的真实面目。
趋于变态的“恶魔主义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情态,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和人品,看似偏执,也充满了人间趣味。
译后记
本书收入作者两部作品:《幼少时代》和《雪后庵夜话》。为了使读者从侧面了解作者的这段生活,仅从松子夫人所著《倚松庵之梦》中摘出关于记述作者生前身后的两篇短文,作为附录缀于书后。
谷崎的《幼少时代》,执笔于1955年作者70岁的时候,当年连载于每月一期的《文艺春秋》杂志,内容是记述自己幼少年时代家族亲友往来、求学经历以及逐步走上文学道路的过程。
《幼少时代》是作者个人的怀旧录,但又不单是怀旧录。谷崎在这部作品中,翔实地记述了明治初期,一个东京“下町”出身的商家之子,受到的各种文化与风俗的熏陶,并以此为主线,运用舒缓自如的笔墨,再现了已经逝去的江户王朝时代的遗韵,昔日东京的面影,以及明治和大正社会的浮世人情。
《雪后庵夜话》,是谷崎润一郎晚年写作的随笔,连载于1963年6月号至1964年1月号《中央公论》杂志。文中详细记述了作者同*后一任妻子松子夫人以及妻妹一家人结识与交往的情景,直白地表露了自己追慕松子及系念诸美的情怀;满怀凄清地阐述了老后余生的种种苦恼与迷惘;回溯了谷崎文学所赖以生长的古典艺术的魅力,以及江户艺术对自己人生和创作的深远影响。
谷崎润一郎1886年7月生于东京市日本桥(现在的中央区)蛎壳町。青年时代辗转于东京、横滨、藤泽及小田原等地,过着一边创作一边游乐的所谓“放荡无赖的生活”。1923年9月的关东大地震,东京几乎夷为平地,大自然的浩劫,将沉湎于酒色的谷崎唤醒,促使他警觉生命之可贵,并毅然离开生活多年的关东,徙居关西的京都、兵库县神户等地。谷崎在关西地区一直住到二战时期。其间,1926年1月,第二次游历中国,结识郭沫若、田汉、欧阳予倩等文化戏剧界名流;先后发表了《吉野葛》《刈芦》《春琴抄》等小说,并开始长篇巨著《细雪》的写作。
战争后期的1942年,谷崎于热海西山购得别庄,先是单独居住,继续写作《细雪》,谷崎3月21日写给松子夫人的信中说:
这次又未能与你同行,你看不到购得的别庄,实在让我有些过意不去。我是想,如果热海有处房子,东京的亲戚和偕乐园等人,时常都可以到这里来聚会。你不必担心,我将妥为处理这些事,绝不会给你造成太多的不便,请尽管放心。……再说,渡边家和森田家也希望他们加以利用。另外,我打算在适当的时候全家转来这里居住,而又不至于引起关西方面的误解,以为我厌弃那里。……
随着神户鱼崎累遭空袭,两年后谷崎将全家疏散到热海。然而,终战前夕,美国飞机无远弗届,空袭加剧,不久又将西山别庄脱手。
战后,谷崎全家重返关西,卜居于京都下鸭。他在此地住了四年之久,这段时间里,完成了《细雪》和《少将滋干之母》的写作。谷崎虽然喜欢这座文化古都,但随着年龄老衰,渐渐不适应京都冬寒夏暑的气候,尤其是冬季彻骨的严寒令他难以忍受。1950年2月,又在热海市仲田购入一座别墅,命名“雪后庵”。但他在这里住不多久,不满意逐渐变得喧闹的环境,又转居距离热海十五分钟车程的伊豆山鸣泽。原来的居所叫“前雪后庵”,新迁入的叫“后雪后庵”。这里群山连峰,千岛环顾,空气新鲜,景色宜人。然而,新居的完美并未锁住不断追求生活质量的谷崎的心,九年之后的1964年,他再度转居于附近汤河原町吉浜带有冷暖设备的新购宅邸——“湘碧山房”。这里面临大海,阳光灿烂,更适合于写作兼养病的暮年时代的谷崎润一郎。
谷崎这年7月转居,在新家住了整整一年,完成《雪后庵夜话》的写作,不料患有心肾不全的病体逐渐恶化,遂于1965年7月30日辞世,享年79岁。
谷崎的绝笔之作,当是发表于这年9月号《中央公论》的《七十九岁的春天》一文。作者在这篇遗作中写道:
如今的所谓“文坛中的人”,比我年长的只有志贺直哉氏和武者小路实笃氏了,其他再也找不出第三者。武者氏生于明治十八年,比我年长1岁,但看起来比我年轻得多。不久前的五月十五日,他刚度过了80岁寿诞。按老习惯的虚岁计算,我今年八十,武者则应是81岁。不过寿筵一般要晚一两年举办,这也是历来的老习惯。今年我能否延期,目下尚且不知。但既然武者延期了,我也姑且向他学习,索性将自己的寿筵延至明年夏天的当日举办。……
可惜,作者的愿望未能实现。
《雪后庵夜话》,成书于1967年12月,由中央公论社出版。此书是谷崎文学的遗书,爱情的自述,婚恋生活的告白;也是对以探求异性美、传统美、艺术美为轴心的谷崎文学的一次回归与总结。
作为谷崎文学另一位创造者松子夫人,集关西文化传统和深厚艺术教养于一身,终生扮演谷崎心目中女性美的代表,母爱的典范,文学的女神,在其爱与灵感催生之下,谷崎一时迎来创作的旺盛期,连续写作了《盲目物语》《武州公秘话》《刈芦》《春琴抄》《细雪》《少将滋干的母亲》以及《源氏物语》现代语译版等名作,为日本现代文学史留下辉煌的一页。
谷崎死后翌年一月,松子在《中央公论》连续发表回忆文章,满怀悲情,记述谷崎去世前后日月,祭奠亡夫在天之灵。1979年,中央公论社将这类文章汇集在一起,题为《倚松庵之梦》,出版单行本。现从该书中摘译两篇(其中《樱花》一文为早年旧译),附于书后,以资参阅。
松子夫人1991年2月辞世,夫妇合葬于京都法然院,遂了“且待同穴永眠日”的生前遗愿。天然石墓碑上刻着润一郎手书的“寂”字。谷崎夫妇墓左则为妹妹渡边重子家族之墓,天然石上刻着“空”字。四周名人墓石罗列,其中有经济学家川上肇、哲学家九鬼周造等,堪称学术文化之兆域。
鉴于一些客观原因,本书的翻译《雪后庵夜话》在先,《幼少时代》在后,而原作写作年代正相反。如今将此二作收在同一书中,总有些“拉郎配”的感觉。尤其是这类传记性著作,所涉及的社会、历史、人文层面广泛而又繁杂,注释的选定与详略以及其他外围资料等方面,难免有挂一漏万、前后失据,未能达到相互调和之处。敬请读者朋友继续给与批评、指正。
此书部分章节完成后,获得日本学者恩田满先生热情指点,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我同M子商量堕胎的时候,M子显露出悲哀的神色。她表示很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和我共同生养的孩子。沉睡于她心底的母性之爱突然觉醒了。她重新认定我是她的丈夫,她想营造起处处委身于自己丈夫的家庭生活。但那样一来,过去那个艺术之家就要崩溃,我的创作热情也将衰退,或许我什么也写不出来了。我反复向她说明这种情况,M子再三考虑之后,有一天,她没有和我商量,就擅自跑到中央公论社原社长岛中雄作氏家里哭诉衷肠。以往,她从来没见过岛中雄作氏,她不等任何人介绍,就去叩岛中社长私宅的门扉,对于从未采取过如此莽撞行动的她来说,需要多大的决心啊!
“我今天去小石川岛中先生家了。我一个人独自决断,实在是不应该。”
她回来后对我说,我听了猛然一惊。
“不知岛中君说些什么。”
M子如此回答了我的问话。
“岛中君说:‘谷崎君他不是早已说过不喜欢小孩吗?他肯定这么说过。我很了解谷崎君,他是个艺术*主义。但他很理解你要生孩子的心情。作为你,这是很自然的事。所以,没关系,你就生好了。其余的包在我身上了。’他的话给了我力量。”
尽管听了岛中氏的意见,但我还是不想改变初衷。平时,我总是顺从她,对她俯首帖耳,但那时,我极力表示反对。结果她还是听从了我的劝说,在芦屋的某家医院,做了手术。从她的心情上看,我认为,她对我以及我的艺术的热爱是极其深厚的,胜过她自己肚子里的孩子。
M子很长时期都未能忘记堕胎带来的悲痛。她似乎时时都在想着,要是那时能生下个孩子该多好。她看到别人家年龄相仿的孩子就忍不住哭泣。有时,她的眼眶里突然莫名其妙地涌出泪水,令我时时感到不安。那时节,她肯定在思念自己本该生下的爱子。我总是躲避着她的目光。她的眼睛一旦泪光闪闪,我就赶紧移开视线。*不可对她提起这件事来,这是我家的禁忌。我只有一次在随笔中用几行文字讲述了这件事。自那之后,我害怕再看到她的眼泪,直至今日都未再提起过那时候的事。这回是*次详详细细将当时的情景记录下来。因为已经是二十多年的往事,那番悲哀早已淡漠,随之而来,眼泪也很少见了。这次为文,抑或再度诱发她新的泪水吧?作为对她剧痛的补偿,我当时发誓,我将尽力抚养好她和清太郎生下的S治和E子,建立幸福的家庭,以此使她获得安慰,虽然这种安慰并不充分。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雪后庵夜话》[日本]谷崎润一郎[1886-1965]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