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许量公社2.放贷人》资本之鹰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6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许量公社2.放贷人》资本之鹰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资本之鹰,本名吕志刚,畅销财经小说作家,1998年创立“资本之鹰”品牌,有着二十年丰富的资本策划和投融资的实战经验,在产业规划与资本运作、金融与文化、投资哲学与生意方法论方面有很深造诣,是民间资本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编辑推荐】

许量公社》系列图书是以资本运作高手许量为主人公,讲述了其在商场沉浮十几年并不断扩展自己资本疆土的商战系列小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钱的地方就有交易。《许量公社2.放贷人》作为全系列的第二部,许量延续着自己的坚韧与笃定,率领着团队与竞争对手进行着一场场看不见硝烟的关于金钱的商业战争。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为了更好地进入资本市场,许量选择激流勇退,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展开全新的布局

【名人的书评】

【许量公社2.放贷人的书摘】

再版序言

序言很难写,尤其是再版的序言,没有读者的互动,很容易成为作者的自言自语和无病呻吟。

老书再版,不是老女人的新妆容而是警世箴言。对于刻画了最近十年中国民间金融发展历史的一部系列小说,记录了预言、毁灭和希望,再版和继续撰写的意义自始至终都是众所周知的。

迄今为止,我用资本之鹰笔名撰写一共出版了七本书,分别是:《借贷》《放贷人》《资本之鹰》《民间资金》等《借贷》系列四本小说;《资本1:老板们的共同秘密》《资本2:老板们的共同秘密》《资本圈》等《资本》系列三本小说。这几年,我们在民间金融和投资领域的探索和新故事,也已经变为一百三十万字的新书稿,正在整理准备出版中。

无论已经出版的老书还是将来出版的新书,以后的书名都会统一为《许量公社》。

这些书所涉及和创造的商标有“资本之鹰”、“许量”和“晨钟大吕”等三大类,随着我们的网络大电影《钱囧》系列在爱奇艺视频网站中播出以及计划明年进军院线电影《钱囧》的筹备和新书的继续出版,这些商标越来越知名,也越来越有价值,但除了我本人亲自创建和参股的公司之外,其余同名的公司都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的冒牌货,他们的所作所为与我们毫无关系;我们将使用法律手段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也希望我的书迷们认真甄别,严防上当受骗。

我的书,最终受影响的民间金融人士到底有多少无法统计,但影响力颇大。这些年,我走遍了全中国,看到了从借贷江湖到民间金融的兴起、发达和一地鸡毛。每当有老板对我说:吕老师,我就是看了你的书才做借贷生意的。此时,我便无语了。因为他们赚钱的时候,说这句话对我是鼓励;而血本无归时,对我是刺激。

信息时代,写作的风险急剧增加,一是用文字满载的信息唾手可得,二是信息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在朋友圈,名言警句和心灵鸡汤随处可见,读者对纸质书籍的需求似乎开始变得可有可无,能翻翻你的书已然不错,看书当然不会从头到尾,把你的书读出声音的书迷更是凤毛麟角。如果急功近利成为理想,一切向钱看就是事业的话,那时间和注意力才是最紧俏的资源。

对于民间金融而言,金融创新的速度和从业者的实践远远超越了我个人和团队的体验,民间金融从最初的借贷江湖升格为互联网金融,又从互联网金融的治理整顿演变为消费金融、商业保理和金融租赁等更新的模式。排除恶意的诈骗者,P2P平台和众筹平台成也政策、败也政策,这样的周期迭代之快,让从业者的成功和毁灭都在朝夕之间。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不写不行,作为民间金融的旁观者与从业者,我具备了完全不同的感受和视野;不吐不快,还有作家的使命在驱动,我们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要去亲力亲为,但作为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必须想说就说。

真正的作家不是写手,他们应该是与上帝一样都是人类的旁观者,应该带着仅次于上帝的情怀在悲悯中书写芸芸众生。

对个人而言,写作是一件非常自我的事情,其理想是:让我的思想骑上文字的骏马,从过去到现在,驰骋未来,浪迹天涯。这个世界太大,人心似海,我处在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纪,写作的目的之一就是愿意用文字换取自己对世界的认同和雁过留声的野心。

对读者而言,阅读就是生活和事业的参照系,或者与书中的人物共同成长,或者不断与自己的身影分道扬镳。

最近一段时间,我去了张家港、苏州、昆山、上海、徐州、北京与昆明等地走马观花,只有在短时间之内纵横商场,用锋利的思想刀片去解剖中国的经济结构才能明白我们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是多么的博大精深。

对于某些老板而言,这是最坏的时代,经济萧条万马齐喑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企业家不仅仅只有马云,还有千千万万正在痛苦中挣扎的老板们。我目睹过他们无助的眼泪和痛不欲生的眼神。他们的青春和年华被所谓的成功和事业消耗殆尽,他们的家庭幸福被公司和工厂透支归零。

这三十多年来,从下海大潮到产业报国,从房地产泡沫到全民借贷、全民PE、全民金融,现在到了全民炒股之后的全民萧条,有多少人的财富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抢劫一空;有多少老板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不成功而破产;有多少企业家因为官商勾结的原罪而濒临生死存亡;还有多少老板被形形色色的搞笑培训班洗脑而彻底失去了做老板的资格。他们在挣扎,却无法呐喊,因为他们是曾经的强者,曾经的成功成为他们无法走下神坛的羁绊。他们因为银行收贷而死亡,被银行贷款的无限连带责任的追责而无家可归,他们被高利贷者追杀无路可逃,他们的智慧已经对付不了瞬息万变的社会。他们的资金被利息、员工工资和不断上涨的成本所吸干,拿出了多年的积蓄和流下最后的一滴鲜血之后,有些人跳楼,有些人生不如死,还有些人跑路远走他乡。

股市的狂欢不属于中小商人,可能那是一个亿才算起步的大亨的天下,也是某些高官们和内幕交易者的盛宴,老板们做实业被金融诅咒了,做金融被政策遗忘了,他们连成为牺牲者的机会都没有了,他们被仇富者嘲笑,他们的死轻如鸿毛。三角债算不了什么,可怕的是债务的沼泽让老板们的亲人朋友们全部沦陷,除了收债和被收债,他们无事可做了。

这还不是事情的全部,那些追杀借款人的高利贷者同样也被集资者追债,这些用投资者面貌出现的集资者,要的只是利润而不会承担任何风险;在这个刚性兑付的世界,任何的风险都被封闭在金钱使用者的身上,一旦市场波动,就会在资金链条上传递和共振,直到全体参与者阵亡。

追债的时候,中国人最喜欢在“钱”字前加一个“血汗”的定语,其实,金钱是没有道德的,它的好与坏都是驾驭它的人在决定。

我曾经说过:“如果你要让一个人上天堂,请劝他去做高利贷;如果你想要一个人下地狱,依然请他去放高利贷!这是财富生长与毁灭的瞬间。”

无数的人被金钱成就也被金钱毁灭。记得罗素说过一句话:“有三种简单而强大的情感主宰着我的一生,对爱的渴望、对真理的探求和对苦难大众的悲悯。”这,也是我写作的心境,也是必须继续写作的原动力。

这是最好的时代,产融结合不再是理论而是出现在了现实商场中。

在上海考察项目的同一天,我耳闻目睹了两家做实业的老板利用民间金融的力量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故事:他们一男一女,一个是60后,另外一个是70后。都是全国和世界细分市场龙头企业的董事长,尽管他们创业的启动资金都是来自集资,事业多多少少都涉及了民间借贷,其集资和放贷的故事更加纷繁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两位企业家的集资全部都用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刀刃上,没有民间借贷也就不会有他们引人自豪的项目和公司的发展壮大。

在上海滩,当男企业家面对二十多位资本之鹰的同学向我敬酒之际说了一句话,于我,不亚于振聋发聩:“吕老师,你写的《借贷》系列书让不少中小企业家误入金融的歧途,现在,你有义务去拯救他们……”

原本已经退出民间金融和资本市场领域进入文化产业逍遥自在的我,面对熟悉的企业家遇到发展中的机遇挑战和生死抉择,我选择接受了邀请成为他们企业的顾问,重返已经厌倦的商战:一是做一家企业发展战略顾问,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按照IPO的标准做出一个优秀的全新企业,目标市值数十亿元;二是用企业重组和企业再造的资本经营手段重新改造另外一家企业集团,即用我二十多年从事民间金融、资本经营的资源和专业功力去化解小贷公司、典当行和投资公司,以及P2P平台等企业涉及的数亿元规模的民间金融危机。

因为他们都是从我小说的读者成为资本之鹰老板学校培训班的同学和加入了许量公社的兄弟姊妹,他们知道书中的故事远远没有书背后的事业那样精彩纷呈。当然,我与他们合作的内容是崭新的商战传奇也是以后我写书新的素材,我会尽可能写实写深写透彻,让传奇成为经典。

从民间金融领域来看,传统的借贷模式正在死去,商业保理、融资租赁和消费金融等模式从小到大正在兴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周期波动刻画了民间金融的发展历史。民间金融渡过了冬天,春天还会再来。希望本书涉及的民间金融知识能够带给未来的放贷人重生的启示。

其实,作为作品的原作者,读者们的毁誉参半是最好的评价。写一部反映现实的真实写照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之书,这才是我的本意。作品无好坏,只有深浅之分,商战小说题材很难写的原因是对思想性和娱乐性之间“度”的把握,殊为不易。

在这里,要特别“感谢”一位认识了十几年的老朋友对我的赖账行为:尽管铁证如山,法院在一审中已经毫无悬念地判决他输了官司,但完全具备偿还能力的他依旧颠倒黑白。从借款之初,他就在暗中处心积虑地伪造证据,口口声声说永远不会忘记我这个大哥十几年对他的栽培之情和对我的借款感恩;不断发誓永远不会赖债,但上了法庭他却矢口否认事实,试图把数百万的真实借贷变为乌有。尽管我算是见多识广,但这样人格分裂的肮脏行为还是让我也大开眼界。或许,几百万金钱的得失是身边之物,但我尤其担忧的是这样的人还装模作样地混迹在民间金融中继续大张旗鼓宣传他的商贸企业在从事伟大的民间金融事业,回忆起他给别人上课之际大讲特讲“信用是金”的课程不得不恶心,这就是用“商业”的名义继续在作恶;其所作所为,我在以后的新书中会有完整的刻画和记录。

我们都知道没有这些恶人坏人的推波助澜,中国的民间金融危机不会这样惨烈。或许他们在民间金融危机中,用金钱来展示了人性的“恶”!所以,我要揭露他们的行为,用真实的案例来警示读者。

许量公社书名启用的时候,是有障碍的。抛开政治含义,公社有几层意思,一是中国古代官家祭祀天地神鬼的处所;第二是原始社会中,社会成员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社会结合形式,如氏族公社等;第三是有自己的经济或社会观点并生活在一起的团体,比如现在的社区,具有一定的自治意义上的公社含义。很显然,书里的许量公社指的是一个民间金融的社区,讲述的是许量和他的朋友们喜怒哀乐的别样人生,希望的是建立一个可以闭合风险的金融社区。

之所以要将《借贷》系列书更名为《许量公社》,那是想把行业小说改为民间金融发展史的小说,许量本人不再是一个或者几个具象的成都民间金融人士,而是一个符号和代表。他的事业也不再仅仅是借贷和民间金融,而是正在成长为合格的投资者甚至是民间的资本家,他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中国放贷人的故事,他们在成长中壮大,在毁灭中涅槃。

另外我还有一个私心:用“许量公社”命名的APP已经由我的公司开发出来,在苹果商店和安卓系统应用宝、小米市场、豌豆荚等商店可以搜索下载,它正在试图成为中国最好的一个项目投融资为主题的商人社区,欢迎许量的朋友们扫描本书的二维码加入许量的世界,我们成功在其中,也乐在其中。

成都的故事也是中国的故事,民间金融的故事其实也是社会的绘本。

书中的资本之鹰会所和老板学校还在现实中继续向前进,我们的两个月一期的培训班和经常举办的私董会继续在为老板们拓宽新的视野;另外,在峨眉山组建许量书院的筹备工作已经开始,等那山花烂漫时,或许,我们真的已经建成书里书外都有“许诺天下,量力而行”商人的精神与文化的神圣殿堂。

许量说:好事多磨只需折磨,美梦成真势必较真。

不必讳言,许量和他的朋友们已经开始“老”了。老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年龄和经验,还有他们的成长已经遇到了不小的瓶颈,因为传统的生意正在消亡,他们熟悉的商业环境正在消失。但是,国内的企业重组、收购与兼并的利好,和我即将开始去以色列、菲律宾、非洲和欧美商务考察投资之旅又会为新书注入新的故事。

资本之鹰和许量提倡的商业计划是把创新之国以色列的思想和发明,用美国硅谷的方法论将其资产化和资本化,再结合日本与德国的技术与制造业做成成品,利用东南亚与非洲的资源和人力进行产业化,其核心是凭借中国的市场和智慧创造出新市场,购买力而不是影响力才是市场本身。当然,中国智慧的核心不是山寨而是定性不定量的八卦和太极,这就是最好的商业布局。

现在,要用哲学赚钱,公司变为平台,单纯的商业模式过时了。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走得越远,赚钱的可能性就越大。

行商大于坐商,自古以来的商人都是如此。

作家是思想者,思想者本身就是凹凸不平的时空,他们的价值就是把扁平的世界重新变为不对称的状态,只有信息不对称才能够重新让世界万事万物产生流动性,也才可以看见“商”的重生和时间重新开始的倒计时。

或许,作为同样有春夏秋冬的经济周期,这次的冬天有点长,但周而复始,冬眠过后,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皆有灵犀,金钱权力也有轮回。现在,民间金融有多么惨烈,下一个经济发展周期来临就会有多么的兴旺发达。

当我们重新有了心跳的声音和希望的眼睛,新的集资和投资又将开始。放贷人和企业家,你们可真的准备好了创造下一波的财富吗?

必须忍耐,这是一个郁闷的时代。

必须勤奋,这是一个奔跑的时代。

必须思考,这是瞬息万变的时代。

必须实践,这是无所畏惧的时代。

最后,我衷心感谢四川文艺出版社的吴鸿社长和相关领导的指导,以及编辑们的辛苦努力,没有你们就没有许量公社系列书的重生。感谢所有的读者和许量的粉丝,感谢支持我的资本之鹰的老师们、同学们和朋友们,你们的故事远比书中的更加异彩纷呈;尤其要感谢我的太太陈棘女士的鼓励相伴和作为我书稿的第一个读者和编辑付出的辛劳。

我想对太太说:当我白发苍苍之时,我的青春依然和你在一起。

2015年2月18日的春节,红包冲击了春晚,从此,微信的魅影无处不在。这意味着中国的商业正式从流量的端口时代进入了场景时代,而除了网络和技术手段,真正的场景营销便是文学和影视作品;使用小说创建宏大的商业世界,《许量公社》便是其中之一。终有一天,话语权会货币化,版权才是霸权,或许,当情景代替了场景,这也是中华文明文艺复兴之时。

我会把《许量公社》系列作品作为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民间秘史来记录和创作,为了理想的实现而努力做生意和写作。

书中的故事已经发生,将会复制,书中的故事继续进行,亦真亦幻。

资本之鹰吕志刚2016年11月6日星期日

于四川成都水街

第三章无冕之王

许量是能够一心二用的大智慧之人,刚才在打电话的时候,他心中又出现了一个女人的身影,那是他生命深处珍藏的女人:张娅,成都资本之鹰商业会所的老板,也就是秘书李玫的妈妈,她是许量以前的情人,现在已经是那个“有关部门”的领导李刚的女朋友了。自己刚才破例收了方韧这个学生,有一点冒险,这也是为了张娅,她的男朋友的面子是一定要给的!即使这个方韧是真的别有用心。

许量觉得很郁闷,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在平衡的:多年前,自己因为年少轻狂而夺取了李刚爱人的爱,现在李刚也让自己失去了张娅!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张娅因为爱而逃离许量后,与李刚在一起了。相爱的人为什么突然要放手而不是分手?许量知道张娅是想把爱情中最好的那段记忆永远保留下来,如果不能够爱到永恒,那就爱个灿烂。

失去爱,对年轻人来说只是一段感情的得失,很容易修复,而对人到中年的许量来说,足够让他的感情世界天翻地覆,足够让他的人际关系网络伤筋动骨。正好李玫办理完方韧的事情走进来,许量下意识地多看了李玫一眼,她除了更年轻更漂亮之外,与张娅的风度还是有很大的距离,这是生活给女人自然划分的距离,张娅可以用风情万种来形容,而李玫只是漂亮大方而已。许量看到李玫,就经常想起张娅,他想,这也算是睹“人”思人吧!这是许量保持对他生命之中曾经的女人张娅思念的一种很特殊的形式。

许量很大男人,他对女人的思念总是很简单,来的次数多,来的速度快,去得也快,他不想在思念中成灰。于是,就在沙发上卷曲躺着,心情很空旷,他孤独地休息了一会,安然进入了梦乡:梦中,还是那些纷乱不休的事情纠缠自己,好像胸口有块大石头。他的噩梦总是会梦见放款出了问题:不是借款人恶意逃避债务,就是企业破产无力归还借款。那就只能够是硬碰硬了,许量对付逃债的方法层出不穷,这个世界上暴力的表现方式再也不完全是刀和枪、眼泪和鲜血了,还有资本与权力结合的力量,这种软暴力,他运用得得心应手。

李玫款款而来,她的高跟鞋踩在地板上,很有节奏地轻声敲击出女人的味道。她进来向许量请示晚上的工作安排:很多成都老板都是“上夜班”的人,晚上的工作比白天更加重要。许量敏感的神经被李玫高跟鞋的很有韵律的声音惊醒,胸口的那块大石头马上不翼而飞。

李玫提醒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接待。东方富通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又需要新的目标了,而新的目标就需要新的关系资源。这些资源又是人在掌控,那就必须用让别人赏心悦目的方式去和他们交易或者说是沟通。许量决定就从媒体的大记者这把钥匙做起,今天晚上,许量要招待北京来的客人,他的目的就是这样,非常明确。

许量和李玫商量了一下,他决定晚上去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吃饭:北京来的朋友一定会喜欢。公司参加的人员呢?许量对李玫说:“我们两个人去就可以了。你要记住,我们请客的官员级别越高,官越大,作陪的人就要越讲究,越少越好。”李玫想了一下,低声地嘟囔一声:“汪记者虽然是中央大报的记者,但是他也不是什么大官啊!”

许量经常把李玫当成晚辈和学生看待,他在利用每一个机会提升她的商务能力,于是,许量纠正她道:“你不知道吗?汪记者所在的媒体是全国最有力量的媒体之一,他又是资历很深的大记者!你必须知道并且记住,我们东方富通公司对记者的三原则:宁愿得罪领导,不能够得罪记者;宁愿得罪客户,不能够得罪记者;还有呢?”

李玫见许量的态度很严肃,赶紧回答道:“宁愿得罪自己,也不能够得罪记者。”李玫知道许量给自己讲述了很多次他以前的老板数十亿资产的企业王国只是被某大报用几篇报道就撕开了企业内部的裂痕,一直到灰飞烟灭的故事。许量告诉她:“汪记者的笔名叫‘楚风’,真实名字叫汪楚风,他是一把钥匙!事实上,他是打开北京城商圈和政界的金钥匙。”

李玫暗中吐了一下舌头,明白了今天宴请的记者能够让许总这样的人这般重视,那就肯定不是一般的记者,而真的是“无冕之王”了!这可非同小可,她连忙去安排晚上的事宜。

到了晚上,成都作为大都市的人欲横流的本来面目开始在灯红酒绿中显现出来。形形色色的红男绿女,在夜幕降临的时候,也开始变得活跃起来,他们开始奔向由酒桌、牌桌、KTV包间和洗脚房等构成的商战阵地。这些地方就是利益策划和分配的场所,许量深刻地知道每次商战的时间与地点的选择的重要性,他要绝对的主动,于是出人意料地把请北京来客的场所,选择到了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

当许量亲自驾车,从九眼桥合江亭附近的香格里拉大酒店把客人汪记者请上车的时候,他笑哈哈地告诉客人:“汪记者,今天我带您去一个很好的地方。那是你以前没有去过的地方。”

汪记者微笑着,也不好意思细问到底是什么地方,客随主便,只好与同车的李玫说笑几句。内容无非就是成都的美女为什么很漂亮?那是因为这里的水土很好、阳光很少之类的老话题,老套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在很多社交场所,这样的废话其实也很有用处,完全可以拉近他们的距离。

路虎车向南延线驶去,许量的心中很快乐,他的车随着他的心情,很轻盈地穿行在车流中。他们要去的地方很特殊,那里不是五星级饭店,也不是高档的宴会厅,而是许量做民间资金借贷生意以来,结交的一个老朋友新开的很有纪念意义的餐厅。

姚为民就是许量不打不相识的老朋友。他现在在自己新开的“味道天下”的私人乡村厨房里面忙碌,他知道他的恩人许量要在这里宴客,心中非常高兴,所以把在城里的生意放下,交给了老婆周杏看管,自己带了助手小胖赶到了“味道天下”。他希望他的厨艺能够让许量和他的客人满意。

汪记者是一个很有风度的四十来岁的中年知识男性,他的高档眼镜后面的目光经常很尖锐。他与李玫的聊天非常愉快,虽然他们是第一次见面,但是短暂的车程已经让他们成为好朋友,因此他的目光如水温柔。汪记者对李玫的态度先是有点惊艳,很快有些喜欢,接着马上就殷勤起来,许量对此有点不愉快:男女这样的沟通速度也太快了一点吧!

在进入“味道天下”大厅的时候,许量尽可能很有风度地给汪记者介绍大门口的对联,上联是:一介草民素食为天;下联是:往来官宦味道天下;横批:人生如此。

总是看见汪记者与李玫一起微笑,许量甚至闻到了自己从心中冒出来的微微醋意。许量觉得自己这样的情绪有点莫名其妙,肯定是因为张娅的缘故,对她的女儿自然是爱屋及乌!许量有点伤感了,不知道张娅最近怎么样?张娅是一个奇女子,几个月前,她居然用歌曲《有一种爱叫做放手》,出乎意料地突然了结了她与许量的爱情,然后就飘然远去。后来,许量就没有胆量也不能够放弃大男人铁打的自尊再去打搅她。他决定有机会的时候,找李玫聊聊她妈妈的近况。

“味道天下”的正式名字叫“味道天下企业厨房”,现在的市场中商人们都很喜欢标新立异。

企业厨房?这其实就是一个会员制的小型的乡村综合性餐厅,它是成都餐饮市场细分的产物,面对的客户是一年有几十万招待费用的企业或者大老板。这种最近兴起在成都的专业性小餐厅的商业创意,最初出自于许量的提议,因为这,许量与姚为民现在有了很深的交情。

尽管姚为民在成都肖家河小区做的“社区厨房”的家庭与企业的餐饮外卖和厨师外派的业务越来越红火,而且已经在成都的其他几个小区开办了四家连锁店,但是,许量让李玫把他的建议告诉姚为民之后,姚为民没有仔细地多想,就完全接受了许量的计划。结果,生意还真的很不错:许量安排他的另外一个女学生顾艺在媒体上,用广告软文的宣传帮助姚为民的事业,短短的两个月内,这里带厨房的餐厅包间,已经被大大小小的企业预定了大半。每个包间都按照企业的特色或者老板的喜好做了专门的设计,就好像是企业自己办的企业厨房一样。能够“专用”与“专享”,这就成为成都一些企业和老板接待尊贵客人新的“企业名片”,大家都以此为荣。

在这样的创新消费潮流中,“味道天下企业厨房”创业的资金很快就回收了。

李玫也在代表许量去帮助姚为民的时候,学习到了很多的商业知识,她知道许量可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高利贷者,而是一个对市场的商业模式研究很精深的营销大师,这也是许总与其他民间借贷老板之间最重要而根本的区别。这些对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深刻的认识与把握能力,经常能够让许总带领东方富通公司在借贷的惊涛骇浪中“逢凶化吉”。

许量平时与姚为民见面不多,因为他与姚为民的交情毕竟是不打不相识,他们曾经因为民间借贷的纠纷而大动干戈。但今天,许量却是故意安排汪记者来听他们之间“快意恩仇”的故事的。许量带领客人和李玫走进自己独有的餐厅的时候,没有看见姚为民,他知道姚为民一定是在厨房里面忙碌。

许量打开电视机,利用这里的闭路系统,从电视里面能够完整地看到一个厨师在里面烹饪菜品的过程,这也是“味道天下”的特色。许量知道那就是姚为民,旁边帮忙的小伙子叫小胖,在给他当助手。

原来,姚为民曾经向东方富通公司借贷过资金,因欠款还成了公司的“老赖”,现在他已经在许量有意无意的资助下,成为了成都餐饮界正在崛起的知名的创业明星,真是:人生命运反复皆无常;一旦功成万事都光荣。

许量很想抽一支烟,就吩咐李玫给汪记者介绍这种新兴的餐厅的商业模式。李玫刚刚展开笑颜介绍几句,汪记者就连声叫绝:“真是漂亮!”

许量心想:“真是漂亮?”你是在说谁呢?是“味道天下”餐厅,还是我的秘书李玫呢?

汪记者完全被这里的氛围所征服,他很认真地体会这里的服务。“味道天下”的风格完全是川西农村的建筑,简洁明快而别具一格。他们坐在许量公司独家拥有的餐厅里,这是许量亲自布置的,甚至还储存有他的私家物品,包括许量专门收藏多年的酒品和雪茄珍品。墙壁上的挂画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它栩栩如生,正在俯冲,关键是它的眼睛,汪楚风觉得有点似曾相识,回头一看,那正好是许量的眼睛!草地上的猎物画家没有画出来,旁边是“资本之鹰”四个大字。这引起了汪记者兴趣,资本家当然是最擅长掠食的雄鹰,但他还没有见过没有看到猎物就冲锋的老鹰。许量见状心想:这幅看来普通的画,其实暗藏了我许量的雄心,我就是这只没有看见猎物,但仍然俯冲的老鹰!在运动中而不是在等待中寻找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够永远快人半拍。

今天的宴会,宾主就只有三个人。许量和汪记者在聊天中开始说正事,姚为民和小胖他们在厨房继续忙碌。许量他们三个人在穿着大红色乡村服装的两个女服务员的服务中,享受和家宴一般的晚餐。许量给客人安排的是“国窖1573”,他告诉北京客人:“喝这酒就是喝它的历史。”客人笑道:“我们在北京也经常喝这酒,喝得多了,有时候说起历史话题,人人都成了历史教授。”

席间,许量给汪记者讲述了两个他从事民间借贷生意的故事,因为许量希望汪记者在他的媒体上发表一篇关于成都民间借贷市场产生与发展的正面文章,所以他讲述的当然都是他的“好钱”帮助了借贷人的故事:一是邓辉的成都兴大农业有限公司依靠许量的“高利贷”渡过难关,今天已经与世界大财团签订了合资协议的事情;二就是姚为民依靠许量的“好钱”,成功创业的事迹。汪记者则很有兴趣地倾听和用脑记录许量的话语,在经典之处,还用杯中的酒与话语来支持与赞扬许量对民间金融的探索与贡献。许量得到了汪记者的支持与表扬,只能够是以酒还酒,以表扬还表扬。在“勾兑”关系的双方都具有表演性质的酒桌上,李玫觉得这两个男人真诚得开始有点虚伪了。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许量公社2.放贷人》资本之鹰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