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8中国短篇小说年选》[中国]洪治纲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6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2018中国短篇小说年选》[中国]洪治纲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编选者介绍:

洪治纲

1965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东至县。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及评论近300万字。出版有《守望先锋》、《余华评传》、《无边的迁徙》、《中国六十出生作家群研究》、《主体性的弥散》、《心灵的见证》、《邀约与重构》等个人专著十余部,以及《国学大师经典文存》、《*争议小说选》、《年度中国短篇小说选》等个人编著二十余部。曾获第四届全国鲁迅文学奖、首届全国“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浙江省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当代中国文学评论家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编辑推荐】

《2018短篇小说年选》主编经过近一年来的追踪、翻阅、遴选和甄别,从数以万计作品中挑选出18部作品。这些作品可谓色彩斑斓,指涉丰富,无论是外在的大千世界,还是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均以合适的形式与方式呈现。班宇的《逍遥游》写患重病的许玲玲与父亲许福明共同生活,其母离世,境况窘迫,仅凭许福明微不足道的打工收入维持生计,父女虽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各怀烦恼,难以沟通。班宇的叙述很克制,带有一种与许家父女同质的,在命运裹挟下的身不由己和对无望生活无奈的麻木感。晓苏的《吃苦桃子的人》揭示了主人翁憨宝是个不敢忘初心的人,读罢小说让人感慨不已。现实中很多低到尘埃里的人坚守本真呵护人性的净土,如憨宝者,粗俗甚至于丑陋,如同无视的草芥,他们依然在守着内心的本真。做一个不忘初心吃苦桃子的人,做一个像憨宝那样有所不敢的人方得始终。张惠雯的《沉默的母亲》是书写新移民在海外生存状态的作品,这次张惠雯将笔触指向的,却是一个常常被忽视的群体——全职母亲。小说写了三位压抑而无助的母亲,离开故国迁徙异域,在承受着精神和文化上的撕裂的同时,为了到来的新生命,放弃原有的一切,变换角色,在繁琐杂乱焦头烂额的家务和育儿生活中,沉默郁闷地消耗着自己的生命,无处排遣,无处倾诉……张楚的《中年妇女恋爱史》说的就是这些被恶意包裹、遮蔽的事,以及它们的前因后果、一饮一啄。盛可以的《偶发艺术》写的是一个专断的父亲,一个强悍的岳母,一段错失的爱情和一个骄纵的妻子,命运总是被偶发事件所左右,章志清的人生一步步走入困局。作品借助舞台戏剧和小说的艺术叠加形式,以及观众对情节发展的偶然介入,探讨生活中偶发事件的蝴蝶效益对人物命运的影响,让人置身偶然和必然之中,体尝人世的如常与无常。

【名人的书评】

短篇小说2018年的创作甚为惊艳,佳作精品众多。本书系“花城年选”之一种,主编精心编选,不仅重推名家力作,且力荐个性作家的作品,使得花城选本充满魅力!

【2018中国短篇小说年选的书摘】

洪治纲

中国的文坛很有意思,每隔两三年,就要集中精力讨论一下现实主义文学,好像现实主义是一把易锈的利剑,若不时常擦拭,便会失去其应有的锋芒,甚至会严重影响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内在品质。我原本不太在意这类讨论,但经常被一些朋友热情邀请参与这类话题的作文,慢慢地,我也积累了一些思考。遗憾的是,我的一些思考,经常不合友人之意,好像我在故意对现实主义搅浑水。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我读到的作品,差不多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书写现实的,要么关注历史记忆中的现实,要么呈现当下生活里的现实,只不过,表现宏大现实生活的作品少一些,探视微观生活乃至人性面貌的作品多一些。根据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们好像还不能武断地认为,那些大量书写日常生活琐事、揭示人性微妙博弈的作品,就不属于现实主义文学。

既然如此,我们是否有必要花费如此多的精力,来反复讨论现实主义文学?按我的理解,某些重要的东西缺失了,或者存在着某种别有意味的错位或危机,才有必要集中讨论一下。现实主义文学好像还没有出现这类情形。所以,我有时候也怀疑,这种讨论是不是当代文学中的一个伪命题?不过,在这类讨论中,我也不时地看到一些颇有意思的思考。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有些学者已敏锐地意识到当代文学创作的内在症点,不是作品有没有关注现实,而是作家如何处理现实。

作家如何处理现实?表面上看,这确实是一个现实主义的问题,带有方法论的意味,但它的骨子里,却涉及作家如何理解现实、表达现实的审美思维和艺术智性,也涉及到作家洞察现实背后诸多本质的思考能力。我们都说《白鹿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但它在细节处理上还是动用了一些魔幻的手法,而且这并不影响它的现实主义特质。文学毕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具有明确的主观性、幻想性,它在反映现实的时候,必然地带有创作主体的内心意绪、个体想象和审美思考。所以,朱光潜先生曾由衷地说道:“凡是文艺都是根据现实世界而铸成另一超现实的意象世界,所以它一方面是现实人生的返照,一方面也是现实人生的超脱。”从某些意义上说,朱光潜先生所强调的“返照”与“超脱”,其实是一切文学应有的两种基本属性。现实主义文学的不同之处,无非就是“超脱”的方式更依赖于经验或常识罢了。

唯因如此,当我们讨论现实主义的时候,重要的不是讨论作家笔下的现实是否再现了我们的生活和经验,而是要关注它如何有效超越了现实,并对现实进行了更为独特的审美发现与思考,就像李健吾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接近一切凡俗,凡俗却不是我们*后的目的。”这也就是说,我们在书写现实生活的时候,必须要有能力使“凡俗不俗,庸常不庸”。这一点,在小说创作中尤为重要,因为小说毕竟是一种虚构的艺术,它在直面现实的过程中,必须要借助想象,对人类生活或人性特质进行独到的审美呈现。

如果带着这样的观念来审视短篇小说的创作,我们会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当代作家的*问题,不是远离了现实生活,不是自觉地规避了现实主义,而是恰恰相反,太多的作家过度拥抱了现实,甚至是被现实劫持了作家应有的“超脱”能力,失去了诗意的幻想。在2018年的短篇小说中,这类作品就非常普遍。它们或迷恋于庸常经验的复述,或倾心于凡俗欲望的书写,或在无常的历史记忆中打捞往事,或在廉价的苦难中兜售道德关怀……很多故事都很“现实”,有伤痛,有无奈,有感伤,有锐利,但是读完之后,却看不到作家穿透性的想象和思考,看不到超脱现实的内在气质与应有的艺术智性。

当然,也有一些不错的作品,它们虽不见得完美,但多少还是呈现了人们超脱世俗的欲念和情怀。在2018年的短篇中,班宇的《逍遥游》就是从底层的俗世生活入手,从容地展现了一群社会边缘者和零余者的内心之光。它们是如此的微弱,却又如此的温暖。小说以一位尿毒症患者的生存际遇为主线,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里,揭示了这微茫的尘世里繁杂的人性与人情。无论是父亲还是朋友,他们都在无望中执着地寻找慰藉,在伤痛中艰辛地寻求快乐,在凉薄中体会爱与温暖。小说在一种略带苍凉又不乏轻快的语调中,呈现了凡俗人物内心中罕见的柔软、体恤和友善,也使边缘人的苦涩生活变得熠熠生辉。

晓苏是一位善于营构故事的作家,但他并不满足于故事本身的精巧与奇谲,而是让人物置身于隐秘的伦理内部,盘旋于人性、情感与伦理之间,东奔西突,左扯右拽,由此凸现人物潜在的心灵气质,叩问凡俗中的人性光泽。《吃苦桃子的人》中的单身汉憨宝,善良,孱弱,老实,没有致富的能力,所以不受村里人待见。为了赚点辛苦钱,他主动帮助一个长途汽车上的女人守夜。在这个过程中,憨宝不仅严守自己的身份,还治好了女人的感冒。在憨宝的心里,欲望与金钱,必须与日常伦理中的自我“身份”相一致,所以,面对女人的暧昧,憨宝*终还是护住了应有的尊严。

张惠雯的短篇总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穿透力。她既能精确地呈现凡俗生活中各种微妙的细节,又能不动声色地抵达生活背后的某些本质。《沉默的母亲》也是如此。三位母亲,分别选择了忍耐、反抗和死亡这三种方式,从不同层面呈现了“母亲”这个献祭式的角色。本能的母性意识,使母亲们永远无法挣脱家庭的羁绊,然而自由与独立的生命怀想,又让她们难以忍受家庭的重负。她们在撕裂中走向毁灭,却没有人洞悉那份内在的绝望。母亲是沉默的,沉默的内心里永远承受着熔岩般的煎熬。这就是现代伦理的诡异之处,也是世俗与不俗之间永远的对抗。

夏商的《猫烟灰缸》、薛舒的《相遇》、张楚的《中年妇女恋爱史》、余一鸣《制造机器女人的男人》等短篇小说,同样立足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我看来,应该是标准的现实主义作品。但是,它们都在那些看似平庸的生活背后,凸现了人性中某些奇异的光泽。它们是现实生活的书写,却又果断地超越了现实,直击作家对人物人性的叩问,尤其是对某些非功利性的理想化生存的追求。

在《猫烟灰缸》中,忏悔只是故事的外表,为那份绝决的真爱而守护一生,或许才是夏商所要表达的真实愿景。酒吧、单身男女、偶遇,这些现代都市中常见的生活际遇,在很多人的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只是精神的虚空、欲望的宣泄或命运的吊诡,但在夏商的笔下,却成为一种深入人物骨髓的情感见证。米兰朵以全部的身心唤醒了老靳的情感,也唤醒了他的罪与忏悔。而身为精神病实习医生的第五永刚,在见证这个非凡之恋的同时,似乎也在不自觉地重蹈其中。小说以一种悲剧性的方式,将爱、生命与绝决,置放在一个奇妙的维度上,给人以旷世般的疼痛和震撼。

《相遇》则叙述了一段生死之间的心灵晤对。小说中的周若愚,收入不高,工作不体面,前途未见光明。作为沉默中的大多数,他处于社会的边缘,但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世俗者,相反,他依然拥有自己的隐秘情怀和梦想。当然,在坚硬的现实面前,周若愚的这种奢望显然难以实现,他能够选择的,只有平庸而务实的婚姻。于是,他将安葬在墓园中的林若梅,奉为内心深处的红颜知己,并由此踏上了精神之恋与世俗婚姻的分裂之途。在世俗的红尘中,“我饿,但我找不到合适的食物”,这是很多人所遭遇的普遍困境,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多少选择资本的边缘人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周若愚所需要的真正意义上的心灵之遇,只能在虚拟的想象之中。

《中年妇女恋爱史》以一系列社会重大的历史时间作为参照,呈现了一群普通女性从少女到中年的情感生活,无序无奈而又摇曳多姿,以斑瓓的命运回应了时代的骤变。茉莉、甜甜、老甘、小五都是普普通通的女人,没有大志向、大情怀、大眼界,更没有大能力和大魄力,从学生开始,她们的人生志趣就是在俗世中寻求常人应有的欢乐,然而,一个又一个骤然而至的社会变化,*终将她们的命运折腾得起起伏伏,甚至是面目全非。的确,除了甜甜的早逝,她们在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围绕情感所经受的爱恨情仇,却也是十分鲜活和丰沛。《制造机器女人的男人》着眼于乡村留守儿童的生活,通过一个男人的执着探究,向纷繁而混乱的尘世发出了母爱的邀请。这个邀请,看似诙谐而荒诞,却又是如此的尖锐、执着和绝决。王聪明之所以倾其所有,不顾一切地研制机器女人,就像堂吉诃德斗风车一样,期望为那些日益荒凉的乡村,带来母爱所特有的充实与欢乐。

房伟的《“杭州鲁迅”先生二三事》是一篇带着“执念”的寓言性小说。它以一段历史的真实事件为依托,演绎了一位装扮鲁迅先生的教员之情感际遇和命运历程。阴差阳错的身份转换,虽然唤起了周预才内心深处的虚荣和幻想,但随之而来的真相,却让他无地自容。命运的颠荡沉浮,并没有改变他对鲁迅的敬仰,却让他在时代的铁流中穷挣苦扎,饱受尴尬。有意思的是,这个装扮鲁迅的小职员,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喻体,而潜心将这个故事还原成小说的大学教师章谦,才是小说所隐喻的实体。章谦似乎想以周预才的命运进行自喻,却又没能遇上那个信息不畅的时代,所以自杀是他*的选择。

须一瓜的《会有一条叫王新大的鱼》从一个凡俗的伦理问题入手,让两个中年男人陷入一种管教与被管教的关系之中。在这个奇特的关系中,职业伦理背后的权力关系、童心编织的邻里之情、友善本性托出的体恤之情,使这两个中年男人的内心产生了极为复杂的纠葛。当然,这也是作者饶有意味的把玩之处。它隐含了法律与人性之间的分裂,也折射了社会秩序与人伦之情之间的错位。须一瓜的智慧在于,她对市井生活中的日常伦理把控得游刃有余,从而使叙事话外有话,甚至声东击西,耐人寻味。

俗世不俗,日常不常。这是小说艺术常常遵循的一种审美法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现实主义写作的基本路径。至于如何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让作品绽放出各色奇异的花朵,那就要靠作家的思考能力和智慧。在2018年的短篇中,朱辉的《午时三刻》以秦梦媞执着于整容为叙事主线,将一个现代女性的生存形态演绎得别有意味。虚荣也罢,自卑也罢,在秦梦媞30多年的人生中,平常的脸蛋成了她的巨大心病。她不惜一切代价地一次次整容,试图改变命运,却被命运不断地嘲解——工作越换越差,丈夫越变越黑,女儿越长越丑,*后连自己的母亲也不是生母……从“次品返修”到“基因改良”,朱辉一路轻松地叙述着,却将一个女性试图借助容颜来抗争现实的顽强毅力,击打得体无完肤。

任晓雯的小说,常常透出张爱玲式的荒凉和无望。这种荒凉,由人情直入人性,从伦理延及世态。她的《换肾记》也是如此。小说以生与死作为故事的内在张力,在上海方言所营构的市井气息里,从容地撕开了一个家庭内部脆弱的血缘关系,也呈现了世俗生活里某些诡异的世态。围绕着丈夫的换肾问题,妻子与婆婆之间、丈夫与母亲之间、母亲与女儿之间,各种由亲情或血缘构筑在一起的伦理关系,被死亡的恐惧击打得面目全非。

宋阿曼的《午餐后航行》则从两性情感的内部,撕开了现代都市人的精神困顿。小说在叙事上十分流畅,情节调控也显然相当从容。作者从一个现代女性的情感入手,呈现了不同女性内心中的隐秘风景:空虚,隔膜,易变,虚荣。很多现代女性,在面对各种精神焦虚症时,总想通过肉体的充实获得慰藉,结果却常常陷入更大的虚空。

自我的丢失、分裂与错位,一直是范小青近些年来在短篇中倾力表达的主题。《变脸》直面当下的科技时代,围绕人脸识别系统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质询了现代制度建设与技术依赖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仰仗的是“机器比人更可靠”的非人化管理理念,*终却导致了“我无法证明我自己”的尴尬与错位。它是现实的,是我们每天都需要面对的技术霸权主义,但它又是荒诞的,超越了一般人的个体经验和认知习惯,可谓平常之中的不平常。

双雪涛的《女儿》是一篇非常精致的元小说。它通过一个作家对一位写手作品的期待和解读,呈现了两个相互交织的故事。它们都是有关等待的故事,而且这种等待,都游离于终级目标之外,是人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常常遭遇的插曲或者改写。无论是杀手的故事,还是我期待女翻译的故事,背后都隐含了人们对意外的渴望。我们习惯于生活在程式化的、目标清晰的尘世里,可是,我们的内心总是另有期望。而这,或许正是凡俗中所隐藏的某种人性本质?

李宏伟的《冰淇淋皇帝》是一篇游离日常生活现实的寓言性作品,但它所面对的,仍然是我们如何应对内心的恐惧与无望。长久的烈日与酷旱,导致世界即将毁灭。只有皇帝和孙先生知道一切无可挽回,他们*能做的,就是延缓人们在灭绝前的恐惧。于是,孙先生让读书人在昼伏夜行中*次也是*后一次打量一下这个世界。所谓的诏书,所谓的词语偏移,只不过都是皇帝利用特权手段,让不同的群体转移心志,暂时地遗忘残酷的现实所带来的慌乱、恐惧和疯狂。向死而在,也许只是一个高迈的词语,因为它在本质上将无法彻底地缓解生命内在的恐惧。

盛可以的《偶发艺术》同样是一部寓言性的小说。偶发艺术原本是一种即兴发挥的艺术,以自发的、无具体情节和戏剧性事件为表现方式的艺术,甚至是行为艺术。这篇小说以舞台剧的方式,设置了多个开放性的叙事空间,让章志清的家庭生活和情感,以不同的片段呈现出来。因为是片段,叙事上没有必要强调前因后果;也因为是片段式的戏剧场景,所以观众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参与剧情的讨论和表演。不过,所有这些叙事手段,*终不过是为了展示生活的无序与无奈,呈现人们在各种规则控制之下的“偶然”状态。现实变化越快,生活的“偶发”现象也就越频繁,它是生存的真实镜像,也是艺术的另一个空间。从现实角度来看,无论是李宏伟还是盛可以,都是以反现实或超现实的方式,展示了我们所面临的某些真实处境。

王手的《平板玻璃》无疑是一部充满了世俗烟火气的作品。“我”的四十年商海沉浮,既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也呈现了自我命运的跌宕起伏。因为一块平板玻璃,“我”不仅毁掉了邻居阿芬的婚姻,还摧毁了自己在家乡的立足之地。带着一股蛮劲,“我”终于在玻璃界打下一片江山,花了四十年时间,为自己赢得了应有的尊严。然而,看似成功的“我”,依然孤身一人,无论是曾经的故乡,还是陈优犁等曾经的故友,都已渐行渐远。

次仁罗布的《红尘慈悲》是一篇非常精练的短篇,也是一篇让人回味不尽的佳构。它沉郁,辽阔,朴素,端庄,像高原上的微风,吹拂着尘世间所有的爱与死亡、苦难与麻木。小说通过觉如·云丹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普通藏族家庭的生活。在这个家庭里,每个人都很善良、勤劳、宽宥、体恤,与贫穷默默地相伴,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当父母为哥哥和云丹娶回同一个妻子阿姆之后,受过教育的云丹内心里终于发生了变化,于是他选择了逃离。小说*动人之处,在于阿姆内心的渴望与隐忍、善良与忧怨、慈悲与落寂,它们浑然聚于一体,跃动着圣母般的光泽。阿姆与云丹的母亲、妹妹,共同构成了藏族女性心灵深处的宽广与慈悲。阿姆不幸逝世之后,成为唐卡画师的云丹,在老师的帮助下决意要为她塑铸一个观音菩萨像。这与其说是云丹为了赎罪或超度阿姆的灵魂,还不如说是为了展示藏族女性的伟岸与不凡。

我一直认为,任何一种“主义”的写作都是一种限制。或者说,都是一种围绕着自身终极目标的自我控制。现实主义也不例外。当它把现实背后的“真实”放在首要位置时,它所赖以支撑的载体,只不过是人类普遍熟悉的经验和常识。但是,面对如今眼花缭乱、变化万端的现实,面对人类极速膨胀、花样迭出的生活,面对异质化、个人化层出不穷的“真实”,几乎所有的经验和常识都面临着危机,就像本雅明所说的,这是一个经验贫乏的时代。我不清楚,这是否意味着现实主义写作果真将陷入“双重的尴尬”?一方面是文学必须“超脱现实”的本质诉求,另一方面是现实又变得迷离不清。在这种奇特的语境里,我们不妨搁置相关的理论争议,回到具体的创作之中,回到一部部真实的作品之中,像海子所言,“关心粮食和蔬菜”,关心作家在世俗生活深处所进行的思考和追求。

2018年11月于杭州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2018中国短篇小说年选》[中国]洪治纲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