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拆楼记》乔叶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6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拆楼记》乔叶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乔叶,河南省修武县人,中国70后代表作家之一,作品多发表于《人民文学》《收获》等刊物。出版散文集《天使路过》等十二部,小说专著《ZUI慢的是活着》等十三部。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十月》文学奖、《北京文学》奖、《人民文学》奖以及中国原创小说年度大奖、首届锦绣文学奖等多个文学奖项。

【编辑推荐】

《拆楼记》是70后代表作家乔叶的首部非虚构长篇小说,真实感极强。小说以“我”为讲述者,讲述了拆迁过程中牵扯到整个张庄的无人可避的对抗和消解。“我”姐姐家所在的张庄,即将划归成市高新区的组成部分,姐姐和同村人想趁土地被征之前抢先盖楼,以获取更多的政府补偿。为帮助姐姐一家脱贫致富,“我”身不由己地成了这场重大举措的参与者和背后军师。楼盖好之后,原本结成统一联盟的十几户人家先后遭到上级部门的各种瓦解,一场巨大的较量拉锯战一般展开。在种种现实利诱或紧逼威胁面前,统一战线逐渐分崩离析……人人为自己做出应对,但无论如何选择,各家均心有不甘,结局出人意料,令人难以释怀。

小说通过为拆迁而盖楼、从盖楼又到拆迁的过程中百姓与政府的利益博弈,对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社会行为做了真实而细腻的描摹,把当下人们普遍存在而又难以形诸于公共话语的真实心理、利益诉求、现实伦理和隐秘规则,赤裸裸地展示在读者眼前。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之间,刻写人与人细腻微妙的情感变迁,人心的向背与暗角,深刻地揭示了人性脉络与生活之本相。

【名人的书评】

◆鲁迅文学奖得主、七〇后代表作家乔叶,首部非虚构长篇小说力作,堪称其“颠覆之作”,已获人民文学奖。

◆全新修订版,详加注脚——考据掌故、征引新闻,从更细微处呈现人性与生活本相。

◆亲历中国式拆迁全过程,透视砖瓦起落下利益的博弈、人心的暗角以及社会隐秘的运行规则。

◆张庄便是每一片中国大地,此处生活着沉默的大多数。

◆“本故事纯属非虚构,欢迎对号入座。”

【拆楼记的书摘】

李敬泽

1

从《月牙泉》说起。这是乔叶的一个短篇小说,写作时间应在《拆楼记》前后。

《拆楼记》的读者,应该读《月牙泉》。这是一篇让我很不舒服的小说,我克制着羞耻感把它读完。

我牢牢地记住了那对姐妹,她们住在一座豪华酒店里,妹妹是城里人了,而仍是一个农妇的姐姐被妹妹忍不住地厌弃着,妹妹知道这种厌弃是不对的,妹妹和我们大家一样,预装了很多话语和言辞来反对这种厌弃,但妹妹忍不住啊,她甚至厌弃姐姐的身体。

——阶级、阶级感情,我还真想不起更好的词。

类似的情景让人想起“十七年”的小说,想起“十七年”的思想路径从何时开始改变,从《陈奂生上城》?一种羞耻感被明确地加到了进城的穷人身上,然后,就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对这种羞耻感的消费,在大众文化中、在赵本山那样的小品中。

现在,这是社会无意识,它不能形成言辞,它不需要经过大脑。

社会在哪里?如果说一个人本质是他的社会关系的总合的话,那么,他的这种本质如何呈现?

在《月牙泉》中,这不是通过思想和言辞,而是通过本能、身体。

我的“不舒服”在于,《月牙泉》揭示了我们的思想和言辞着意掩盖的事实,它把羞耻感还给了我们,撕开了我们精神上的羞处。

是的,多多少少,我们和那位妹妹是一样的。

2

现在,谈《拆楼记》。乔叶写了一部不那么讨人喜欢或肯定不讨人喜欢的作品。

乔叶当然知道讨人喜欢的作品怎么写,别忘了她是《读者》的专栏作家,实际上,作为小说家,一直有两个乔叶在争辩:那个乖巧的、知道我们是多么需要安慰的小说家,和那个凶悍的、立志发现人性和生活之本相的小说家。

现在,是后一位小说家当班。

她在《拆楼记》中,力图重建我们的生活世界:在纸上,把我们生活与意识的隐秘结构绘制出来。

对此,我们当然是不喜欢的,我们都希望,打开一本书时,发现自己在“别处”,而不是仍在“此处”,而且,“此处”如此赤裸清晰,令我们羞愧不安。

3

凡惧怕注视自身的人,不要打开此书。

凡在此处“安居”而乐不思蜀的人,不要打开此书。

凡戴着言辞和公论的盔甲,永不卸下的人,不要打开此书。

凡坚信世上只有黑白二事的人,不要打开此书。

凡头脑简单者,不要打开此书,此书会把他简单的头脑搅乱。

4

“拆迁”这件事,每天出现在媒体上,我们对它有*深刻的认识。

但是,真的吗?

围绕这件事,聚集着当下社会一系列鲜明、尖锐的冲突主题:官府与被欺压的良民、人们捍卫“家”的自然正义、人的安全感和公平感,以及常常不能得到有效回应的诉求,由此产生的无助感,等等。

所有这一切,形成了鲜明的戏剧效果,它几乎就是古老戏剧的基本结构,它有力地激发了深植于民间传统的情感力量。

社会在按照戏剧的、文学化的方式组织和表达自身的意识。

那么文学还能够做什么?

5

伯林在《反潮流》一书的一个脚注中说:“我们从马基雅维利以及他那类作家里受益良多,他们开诚布公地讲述了人们在做什么,而不是应当做什么。”

无论是作为看客,还是作为演员,社会戏剧的力量在于,它强烈地诉诸“应当做什么”,而对于人们在做什么,远不是“开诚布公”的。

社会戏剧的灯光在照亮什么的同时,必定简省了什么,让有些事物留在灯光之外。

6

在《拆楼记》中,乔叶或许是在探索文学的另外一种可能,一种不可能的可能:

文学必须把自己化作一种更全面的感受形式和思想形式,它必须反戏剧化,必须超越于各种概念和命题,必须尽可能忠直地回到全面的人生和经验。

也就是,看到灯光之下和灯光之外,看到前台和后台,看到白天和夜晚,看到那些拆迁和被拆迁的人们,他们真实的、赤裸裸的动机、利益和情感,不是对着记者、对着麦克风所说的,而是他们正在做的。

《拆楼记》由此成为庞大社会戏剧的一个脚注,一种边缘的思想和争辩。

7

《拆楼记》本身就有很多注释。这些注释或许应该删掉,因为它们增加了阅读的难度。

但不能删掉。因为,这种阅读的难度和麻烦也正是思想的难度和麻烦。

人生的真正秘密,或许不在正文,而在那些被删掉的注释里。

社会现象的复杂结构,也正藏在被记者和专家们略去不提的漫长注释中。

8

这样的写作一定是令人不适的,它使人从令人激愤、某种程度上也令人安心的戏剧场景中回到灰色的、模糊的人生。

它甚至令人恼怒、令人羞耻——

揭开事物的羞处,揭开人心与社会中隐秘运行的规则。

揭开指引着我们行动的那些难以形诸公共话语的情感、本能和习俗。

揭开下意识和无意识。

揭开正在博弈、心照不宣的各种“真理”,这些“真理”相互冲突和对抗,但是也在妥协和商量,秉持着各自“真理”的人们在紧张关系中达成了某种生态,这是谁也不满意的生态、谁也不认为正确的生态,但它成为了“自然”。

9

为此,乔叶采用了“非虚构小说”这样的形式。

她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源头:比如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和诺曼·梅勒的《刽子手之歌》。

但其实略有不同,卡和梅,当他们使用“非虚构小说”的时候,他们某种程度上是回到洪荒初开,他们在卑微的层面上模仿宏大的诸神。

而乔叶,是从宏大的戏剧中,回到经验,回到凡人和人间。

10

这样的形式同样会令人恼怒,对于那些老实得像火腿一样的评论家和艺术家来说,仅仅是“非虚构小说”这样既矛又盾的概念就令他们生气,就令他们欣喜:如此轻而易举地就找到了空门和破绽。

但为什么不可以呢?《矛盾论》都忘了吗?难道体裁和形式本身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不就是要充分运用矛盾的张力吗?

你看着“非虚构小说”生气,你看“史诗”这样的说法是否生气呢?

“非虚构小说”是以争辩和挑战的姿态回到小说的史前史,把虚构与非虚构、生活与对生活的表达、“真实”的承诺与真实的相对性,把所有这些夹缠不清的问题,重新在这个网络的、媒体的、众声喧哗的时代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如同小说史前史的那些人们一样,自由而富于想象力地着手书写模糊混沌的人类理智、情感、欲望和梦想。

11

在这里,这个人、这个书写者站在这里,她拒绝宣布这一切纯属虚构,她愿意为自己的每一个字承担责任——本故事纯属非虚构,欢迎对号入座。

但同时,她也明确地承认自身的裂痕和有限,我有我的特定身份以及相随而来的局限和偏见。因而“小说”在这里也不是托词,不是作者为自己争取特权的方式,而是,这个人说,我只能在我力不能及的地方努力动用我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乔叶在尝试一种被无数人推崇但很少被人践行的写作伦理,她以自剖其心的态度,见证了她的所见和所知。

12

是的,所有的人,她爱他们,这是无疑的。但她同时也对他们感到失望,这也是无疑的。她深刻地知道自己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她对自己同样失望。

《月牙泉》是如此,《拆楼记》亦是如此。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拆楼记》乔叶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