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沙乡年鉴》[美]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享有国际声望的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被称作美国新保护活动的“先知”“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他同时又是一个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一生共出版了三本书和大约500篇文章,大部分是有关科学和技术的题目。《沙乡年鉴》是作者的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也是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
◎《沙乡年鉴》是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作品,它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关系的书。为生活做减法,为思想做加法!渴望灵魂的宁静,倾听自然的声音,寻得心灵的归宿!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
◎《沙乡年鉴》是奥尔多•利奥波德在美国各州进行生态保育工作的智慧结晶,本书充满了对大自然迷人景物和荒野生活的向往与反思,《沙乡年鉴》以四季为顺序,涵盖众多学科知识,语言清新优美,以全新的土地伦理视角观察生物间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土壤、水、植物和动物都是平等的成员。从哲学、伦理学、美学及文化传统的角度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应该具备的关系,被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评为“20世纪自然写作领域十大好书之一”。与《瓦尔登湖》《寂静的春天》并誉为自然文学三部曲。
★《沙乡年鉴》作为“绿色经典文库”之一,再次将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思想和他抒情的文字展现在我们。
★《沙乡年鉴》的作者是奥尔多•利奥波德,被誉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
★20世纪的美国新梭罗,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20世纪自然写作领域十大好书”之一。
★《沙乡年鉴》不同于日记体、书信体等文本形式,用年鉴这一样式却让我们耳目一新。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究永画面,读着此书,奥尔多•利奥波德节制自然的文字阐述他的土地伦理是一种享受。
★生态文学的圣经,土地伦理的倡导书,与《瓦尔登湖》《寂静的春天》并称为“自然美文三部曲”!
[沙乡年鉴]
在野生东西不存在的情况下,有的人照样可以生活,但换作其他人就不行。那些必须和野生的东西生活在一起的人们就把他们的快乐和进退两难的处境用这些随笔表达了出来。
在起初被排斥掉以前,人们一直觉得野生的东西是再正常不过的,就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如今这样一个问题横亘在我们眼前:把自然的、野外的和放纵的东西都抛弃,去追求一种安宁的更高的“生活品质”是不是值得的。对于我们中的极少数人来说,相比看电视,有机会看到大雁要重要得多,就像言论自由一样,有机会看到一朵白头翁花的权利同样神圣不可侵犯。
我并不否认,直到我们因为机械化的到来而拥有了可口的早餐,而日益发达的科学又向我们展示出这些野外的东西的成长经历。以前,它们对于人类来说,几乎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所有矛盾都汇聚成一个争端特别大的问题。进步中所呈现出来的回报递减律,被我们中的极少数人看到了,却被我们的反对派们忽视了。
对于人们所遭遇的现实,他们必须给出回应。我就是用这些文章进行回应的。我将它们分成三部分。
首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我们一家人远离城市的喧嚣,到了世外桃源——“木屋”,我们在那里见到的和做过的事情。这个沙乡农场一开始遭到了我们这个愈加骄傲和完美的社会的彻底剥夺,之后又被彻底抛弃,我们尝试着用铲子和斧子把我们所丢失的东西重新建设起来。我们正是在这里挖掘,也正是在这里探究着上帝把什么样的本质赐给了我们。
根据季节的顺序,这些“木屋”被组合成“一个沙乡的年鉴”。
其次:“随笔——这里和那里”,则把我从生活中所接受到的那些插曲列举出来了,也就是那些慢慢地、有时是和伙伴们撕心裂肺地分开的插曲。这些插曲在整个北美大陆随处可见,延续了四十年之久。它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给那些有着共同象征的保护主义的各种问题。
*后:“结论”,站在更多的推理的视角,把我们的一些不同观点提了出来,这些观点科学地解释了我们的看法。只有那些深有共鸣的读者才会想把第三部分的这些理论问题搞明白。我想,这样认为可能是可行的,也就是这些文章告诉给了同行们,如何才能回头达成观点上的一致。
资源保护主义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了,因为它和我们的亚伯拉罕式的土地观念是相互排斥的。我们肆意地糟蹋土地,是因为我们觉得它附属于我们。当我们觉得土地的共同体中也包括我们时,我们也许会对它满含热情和敬爱。土地是不可能置机械化的人类影响于不顾的,而我们也不可能从被科学约束的土地中得到它美学上的成绩,从而献给文化。
土地这个理念是一个整体,是生态学上的基本定义;可是,土地理应受到尊敬和爱戴,却是扩展了伦理观念。一直以来,人们都知道,文化结果是由土地带来的,可是人们却总是不记得。
这些文章尝试着结合这三种概念。
当然,个人的经历和狭隘的观念极易将这样一种有关土地和人的观点给混为一谈,甚至扭曲。可是,不管真理会不会被歪曲,有一点却是异常清楚的,那就是我们的骄傲自满和十全十美的社会,如今就如同一个身患抑郁症的病人,它因为经济上的问题而备受困扰,结果反倒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了。整个世界对浴盆的欲望太大了,以致连打造这些浴盆,或者把水龙头关掉的稳定性都丧失了。鉴于这种情况,*有益的莫过于从干净卫生的角度稍微鄙视一下过于贪婪的物质享受了。
也许要想转变这种价值观,我们可以对人为的、人力所打造的,而且基于非人为的、野生和自由的东西所产生的东西进行再次评估。
奥尔多•利奥波德
丛林里的集体大合唱
九月来临以后,黎明的开始几乎不再需要鸟儿的帮助。一只歌带鹀也许会胡乱唱一支歌;一只丘鹬也许会一边飞往白天休息的树林,一边叽里咕噜地叫着;一只猫头鹰也许会*后哆哆嗦嗦地呼唤一声,给晚上的辩论画上休止符。而其他的鸟则几乎不发一言,保持沉默。
可是,在这雾气沉沉的秋天的早上,人们有时也许会听到山齿鹑的合唱,当然并不是所有时候。忽然间,十几个女低音会齐齐发出低沉的声音,打破这份宁静,它们迫不及待要歌颂白天的到来。一两分钟以后,这场音乐会又会戛然而止。
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鸟的音乐存在一个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人们极易看到站在高处歌唱的鸟,可是它被遗忘的概率也是很高的。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往往是那从来没有现出真面目、引人遐想的树荫中传出来的动听的隐士夜鸫的声音;是那在高空飞翔,来自云层后面的鹤的声音;是那不知从何处的薄雾中传来的嗡嗡的草原榛鸡的声音;是和黎明的安静说拜拜的山齿鹑的声音。甚至迄今为止,这种合唱表演还从来没有被一个自然科学家有幸目睹过,因为这些小小的鸟群总是不被人看见,不管你如何想靠近它,都会使其归于安宁。
在六月的亮度达到零点零一英尺烛光时,我们完全可以预测到,旅鸫要发声了,而其他歌唱者们则会根据预先排演好的顺序挨个开始歌唱。可是另一方面,旅鸫在秋天又是不会发声的。所以,要想真正预测群鸟会不会开始合唱,还真是做不到。在这些安静的清晨中,我感受到了满满的失落,这也刚好说明了,相比有十足把握的事物,让人期待的事物要有意义得多。想要听到山齿鹑的歌唱,早早起床还是值得的。
到了秋天,我的农场里总会出现一窝或两窝山齿鹑,可是黎明时分的合唱却是从很远的地方传过来的。狗甚至比我本人还要对山齿鹑感兴趣。这些山齿鹑在一棵北美乔松的树枝下歇息,这样,即使有很重的露水,它们也不会被浸湿。
我们自豪于这支差不多就在我们门前唱出的清晨颂歌。而且,不知道为什么,那些松树上变蓝的针叶从那时开始,就在秋色中变得更蓝了,甚至那些由悬钩子在松树下铺好的红地毯也更鲜
艳了。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沙乡年鉴》[美]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