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伉俪英雄传奇》霍若超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霍若超,字秋远,笔名原上草、春风劲草。生于一九四七年九月十日。祖籍山东府莱阳县。现居住在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大专学历,曾当过工人、做过编辑,乃广播电视战线上的布衣老兵,做宣传机器上的螺丝钉三十余年。读书、阅史、练字是作者的一生嗜好。年过花甲,晨昏寒暑仍笔耕不辍,乃兴趣与爱好使然。作者希冀在祖国的文学百花园里添一抹新绿,植一株小花,实为终生之夙愿、美丽之梦想也,为繁荣昌盛祖国的文化事业倾尽绵薄之力。期待书稿付梓,以飨读者,聊为纪念而已。
《伉俪英雄传奇》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以北宋和南宋之交时期的重要将领韩世忠和梁红玉夫妇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所发生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重现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恩爱夫妻的人生经历,展示出中华儿女忧国忧民、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书稿还对宋朝市井百态、人情风物、农民起义等进行了形象描述,对于了解宋朝民生民情具有参考价值。
本书讲述了韩世忠和梁红玉传奇的一生。在靖康、建炎国家危亡之际,内忧外患、万民罹难、江山半倾,时势更造就了巾帼英雄梁红玉、抗金名将韩世忠。夫妻二人以卑贱之躯,慧眼相识,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并肩携手,捍疆卫土,保卫吴越、征战江淮,南征北讨;抗金兵,救危难、抚百姓、平叛乱、力挽狂澜、匡扶社稷。将那个朝代的真人真事和一些红尘逸事、奇闻典故留传后世,足以鼓舞和鞭策晚生辈。
作者欣赏苏大文豪的名句: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夫风流者与车流、水流、人流同是形容物体之移动也。但风流者寓意更广泛,含义更立体,喻人更精湛。读者认为有褒贬意境,唯见仁见智而已。至今难忘苏东坡在赤壁前豪放抒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史伟人毛泽东则无比豪迈地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此可见,历代超凡脱俗、出类拔萃的英雄式的杰出人物推陈出新,不断涌现,并留下许多风流佳话和传奇故事。作者回顾一生,唯酷爱历史书籍,从小人书开始,南朝北国、春秋列传,历代史书都喜欢翻看。但是,因为天生愚鲁,所以都是一知半解,并不精通。唯有对宋代史感悟和认识深刻一些,尤其是对两宋时的忠臣烈士、贤良夫妻怀有一种特别的感动和敬佩情愫。在靖康、建炎国家危亡之际,内忧外患、万民罹难、江山半倾,时势更造就了巾帼英雄梁红玉、抗金名将韩世忠。夫妻二人以卑贱之躯,慧眼相识,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并肩携手,捍疆卫土,保卫吴越、征战江淮,南征北讨;抗金兵,救危难、抚百姓、平叛乱、力挽狂澜、匡扶社稷。将那个朝代的真人真事和一些红尘逸事、奇闻典故留传后世,足以鼓舞和鞭策晚生辈。因有感于此,便心存梦想,试图撰写出一本书来作为凭吊伉俪英雄的祭品奉献于神台之前,并留给晚辈,供后人缅怀和纪念先人魅力人格。作者本意有四:一是想为梁红玉、韩世忠这对历史上杰出的英雄夫妇树碑立传。二是填补和充实宋代这段历史的空白部分。三是纠正讹传。四是希望能全面、完整地讲述这对夫妻人生轨迹中的传奇故事。本书以梁红玉、韩世忠在保家卫国、烽火狼烟的战争中所发生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示出中华儿女忧国忧民、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捍卫国土而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忠君爱民、侠肝义胆、不贪财、不爱钱的高风亮节,伉俪英雄梁红玉、韩世忠必将青史留名、万古流芳。也应该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和楷模。秉承“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文艺发展路线;遵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学创作基本方针;弘扬主旋律、激发读者爱国热情的创作宗旨才构思、撰写、创作出此书。开卷有益是作者的初衷,希望能给读者启迪、启示与警醒。大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到唐、宋时代的传奇故事;从浩繁鼎盛的明、清小说,再到当代的网络文学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璀璨繁华与欣荣昌盛。民族的文化宝藏,是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所以,文学创作有极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其各种体裁、各类风格为历代读者所瞩目和拍案称叹。精研细读,学以致用。因此,读好书、多读书是大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可贵的风俗习惯。而当今时代,人们流连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也有一些年轻人喜欢电子版书,但大多数还是喜欢纸版书。也可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谁也代替不了谁。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华夏儿女繁衍生息形成的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都是炎黄的子孙,五十六个民族永远是伟大祖国花园里永不凋谢的五十六个民族永远是伟大祖国花园里永不凋谢的五十六朵鲜花。
梁红玉、韩世忠就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也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历史的变迁,皇权的更替,也只不过都是历史长河中泛起的涟漪和浪花。以其各种不同的形势和动态推动着历史车轮滚滚前行。中华民族在时代变革、创新中发展进步,尤其是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巨变:繁荣昌盛、国强民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圆梦。
在历史变革的进程中,唯有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才是最高于一切的。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间情同手足,血浓于水,相互帮助,共同发展。
五千年的历史告诉后代:只有各民族团结和睦,不要分裂,不要战争,共同建设和谐的祖国大家庭,国家才能强盛,才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让中国人承当更伟大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所以,在今天看来,不管契丹人也好,女真族也罢,还是蒙古族、满族等等,都是大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骨肉相连,血浓情更浓。只有维护各民族大团结,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注历史吧,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关注历史才能受到启迪和警示,不仅仅是“正衣冠”。这样才更能感悟人生,品味生活,体会到它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经过几年来的积淀,数次的修改、雕琢、推敲,期望能为读者奉献一部精品之作,所以,废寝忘食,晨昏颠倒、焉知寒暑。
全书精心地塑造,宏观地构思,丰富地想象,细腻地刻画,形象地描绘,淋漓尽致地重现出充满传奇色彩的一对恩爱夫妻的一生经历:从出生到逝去,其一生相伴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市井百态,人情风物,宫廷秘闻,典故轶事,农民起义,还有战争风云,等等。运用翔实的史料与艺术加工相结合的写作手法,虚构与纪实并用。
根据故事进程,一些不属格律的诗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图文并茂,因此故事情节生动感人,起伏跌宕,独立成篇又互相照应。一条爱国爱民,体现出英雄主义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爱情主线贯穿始终,具有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和文学品位。
叙事、言情、武打、战争等场景恢宏壮观,刀光剑影,鼓角铮鸣,情人邂逅,冤家相逢,善恶美丑,使读者喜闻乐看,老少皆宜。寓教于乐,发人深省。其书具有的可读性、趣味性、知识性将使读者爱不释手,一睹为快。
拙作恐存谬误,深望尊师学者给予斧正。希望能与各界朋友成为文字之交,聆听指教。衷心地感谢您看过此书,成为读者朋友。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作者与事件发生所处的时代不同,因此难免存在失误与偏见,相信读者能够自行分析和鉴别。
拙作即成,姑且自言,聊寄数语,以飨读者。
甲午年春月,长白山人写于长春寒舍
第一章淮安城巾帼英雄问世紫金山怀志少女求学
诗曰:
淮安奇女一红颜,
习文练武志摩天。
阅尽人间春秋色,
亮节高风美名传。
公元一〇九三年九月初六日,江苏淮安城北辰坊外的小张庄呈现出山清水秀、花香景丽的金秋风光。晨风徐来,微有凉意。
清晨,竹枝柳叶上洒满了晶莹欲滴的露珠。小张庄东头的一所大宅院,门楣上挂着“梁宅”二字的匾额。左右邻居高低不同的平房。田野里到处秋色妩媚,稻黍荷香、硕果累累。黄莺停枝头歌唱,紫燕在院落曼舞。
清晨的金秋美景与梁宅院子里的气氛有些不协调:院内仆人、侍女匆匆往来,不时听到阵阵急促的脚步声,一阵阵女人痛苦的呻吟声。
有人跪在观世音大士像前祈祷,有人在祖宗牌位前焚香祝告。原来这户人家产妇待产,正在焦急地等待婴儿的降生。
在通往淮安城的路上,一个仆人跟着一顶小轿,两名轿夫抬着匆匆忙忙地赶路。
仆人说:“轿夫大哥,咱们再快些走,家里急哩。”
轿夫说:“你没看见我俩都已经浑身冒汗了,再快,可就要抬不动、累趴下了。”
仆人又说:“轿夫大哥,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你们就辛苦些吧,快走几步,我家主人不会少给你们赏钱的。”
一行人加快了脚步,向淮安城外奔去。
梁家宅院里,侍女与女仆人在窃窃私语。
侍女说:“真让人心急如焚,焦虑不安。咱们主母临盆要生孩子,可都过去快五个时辰了,孩子还没有出生,把大人折腾得死去活来。家里人都虔诚地祈祷观音菩萨保佑:但愿母子平安、孩子能顺利降生,大人少遭些罪才好。”
女仆人说:“可不是嘛,真急死人了,早就预备好一应用品,这孩子还不快出世,赖在她娘的肚子里硬是不出来。已经请来两位接生婆可还是没办法。”
主人公梁宗仁更是在焦急地祈盼、期待,在产房外直搓双手,走来走去。梁宗仁口里念叨:“真急死人了,都已经过去一天一宿,十多个时辰了,婴儿还没生下来,这可咋办?这不是难产吗?已经找来两位接生婆,婴儿咋还不落草?”
梁宗仁朝外边喊:“刘二嫂,快去大门外看看淮安城最有名的接生婆请来没有?”
刘二嫂:“是。”答应一声,转身离去。
真是越是焦急越出差头。忽然,看门人心急火燎地跑进来对称为梁武师的主人说:“梁武师,大事不好啦,门前来了许多人,手里拿着铁钩、水桶等各种家伙,在大门外吵闹,不知何故?非要闯进来,拦也拦不住。请您赶快前去看看究竟是为了何事!”
梁宗仁怒道:“真是岂有此理,越忙越添乱!”
梁武师名宗仁,祖籍在安徽省池州(今贵池区)。几年前因为天灾人祸,方腊作乱,为了逃难避祸才来到此地。夫妻二人相依为命。直到四十八岁时夫人文氏才身怀有孕,即将分娩。
梁宗仁急忙来到门前一看,全都是前后院、东西屯的乡亲和邻居。梁武师向众人拱手施礼说:“不知众位乡亲前来有何事体?”
众人中一年长的老者站出来说:“梁武师,咱们都是来帮助你家救火的。快、快去灭火吧!”
梁宗仁大吃一惊。一看众人果然拿着水桶、铁锨、水盆、钩叉等灭火工具。
梁宗仁急忙抱拳施礼说:“各家贵乡邻,你们一定是闹误会了,我家并没有发生失火之事。”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梁武师,你真糊涂。水火无情,火烧当日穷,麻痹不得。你看,你家后院着火都烧红半边天了,还说没有?”
梁宗仁哭笑不得,赔笑说:“众位贵乡邻误会了,那只不过是一片红云彩霞笼罩在后院上空。真不是火光。还请不要打扰我家妇人生孩子。多谢贵乡邻的盛情厚意。你们辛苦了。改天请诸位喝喜酒。大家都请回家歇息去吧。”
众人半信半疑,咧嘴摇头,满怀疑惑纷纷散去。
刘二嫂:“梁武师,城里有名的接生婆请来了。”
梁宗仁:“快去夫人房里。”
刘二嫂领着接生婆向产房跑去。
卯时刚到,就从后宅里传出婴儿响亮,稚嫩的啼哭声音。这家的女主人在超过一天一夜的痛苦挣扎之后,才终于分娩,诞下了一个女婴。
侍女说:“谢天谢地,终于传出婴孩落草降生的喜讯了。”
人们听到婴儿哭声响亮,神奇地看到了一团团紫气环绕着产房,一朵朵红云笼罩着院落。
人们奔走相告:“梁武师恭喜你,喜获一位千金小姐。”
男主人梁宗仁一脸焦急形态。听到婴儿那响亮的哭声,这才转愁为喜,笑逐颜开。
接生婆小心地抱着婴儿,洗净血污,用褯布包好,然后递到夫人文氏手里。
接生婆高兴地说:“夫人,你看这孩子长的是又白又胖。”
梁文氏又恼恨又愉快地说:“这个小冤家,差一点要了我的老命。”她强打精神,慈爱地看着婴儿,仔细端详。
女婴胎发黝黑,而且很长,一张瓜子脸,长得又白又胖。她慢慢地睁开明亮的、杏核般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巡视着这陌生的世界,咧开小嘴哇哇啼哭。
这人间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