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欧美经典死亡小说精选》刘文荣 选编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卓越的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一生精力旺盛,才思过人,文学生涯长达60年之久,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领域都有重大建树,一生作品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代表作有:诗集《颂歌和杂诗》,剧本《欧那尼》,中篇小说《穷汉克洛德》,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以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创作的*之作,被誉为“19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罗曼·罗兰十分推崇此书,认为它是“一首歌颂人类同情心的最美好的诗篇”。
欧美经典死亡小说精选》收录维克多·雨果夫人《死囚末日记》、乔瓦尼·维尔加的《莺之死》、列夫·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舍伍德·安德森的《林中之死》、托马斯·曼的《死于威尼斯》六部经典死亡小说。总的说来,死亡小说的审美价值类似于古典悲剧(其实,古典悲剧往往就是“死亡剧”),其契机也是使入通过“恐惧与怜悯”而获得心灵的“净化”,并由此产生一种奇特的愉悦感。《欧美经典死亡小说精选》收录的小说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以死亡控诉现实的残酷;二是以死亡救赎灵魂的堕落;三是以死亡象征人生的虚空。而且,这三种不同功能的死亡还和历史上的三种文学思潮,即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有着内在联系。
毫无疑问,死亡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就如爱情一样。所以,既然有爱情小说,当然也有死亡小说。所谓“死亡小说”,简而言之,就是以主人公之死作为主题的小说。《欧美经典死亡小说精选》收录维克多·雨果夫人《死囚末日记》、乔瓦尼·维尔加的《莺之死》、列夫·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舍伍德·安德森的《林中之死》、托马斯·曼的《死于威尼斯》六部经典死亡小说。
死说不定在什么地方等着我们,那就让我们到处等它吧。——米歇尔·德·蒙田要是一个人学会了思想,不管他思考的对象是什么,他总是在想自己的死。——列夫·托尔斯泰毫无疑问,死亡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就如爱情一样。所以,既然有爱情小说,当然也有死亡小说。所谓“死亡小说”,简而言之,就是以主人公之死作为主题的小说。不过,和爱情不一样,死亡不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是生活的终结。小说家既不能亲历死亡,也不能从其他人那里获知有关死亡的体验,所能做的,至多是对临死之人加以观察,并想象一个入临死之际可能会有何种体验。换言之,所谓“死亡小说”,其描述的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小说家想象中的“临死体验”。那么,描述这种“临死体验”的意义何在?或者说,死亡小说中的死亡,具有何种直接或间接展示小说主题的功能?我认为,就欧美经典死亡小说而言,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死亡控诉现实的残酷;二是以死亡救赎灵魂的堕落;三是以死亡象征人生的虚空。而且,这三种不同功能的死亡还和历史上的三种文学思潮,即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有着内在联系。下面分而述之:一、死亡作为控诉这种死亡,也许是小说中最常见的。主人公之死,令人同情,令人悲愤。为什么?因为主人公并非自然死亡,而是被逼死的。那么,是谁逼死他(或她)的?某种环境因素、某种社会势力、某种习俗,或某种偏见,等等——反正,主要是外部的、精神的原因,导致了主人公的非自然死亡。而基于死亡固有的震撼力,加上小说家的渲染,这种主人公之死无疑是对现实的一种最有力的控诉。在欧美,死亡的这种“用法”其实和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思潮有关。众所周知,浪漫主义,就是理想主义,就是自由主义,就是个人主义,就是情感主义,或者说,就是这四种“主义”加在一起。既然是理想主义,就势必和传统相对立;既然是自由主义,就势必和习俗相对立;既然是个人主义,就势必和社会相对立;既然是情感主义,就势必和理性相对立。而在现实生活中,强势的往往是传统、是习俗、是社会、是理性。所以,为张扬其理想、其自由、其个人、其情感,浪漫派作家势必要以各种方式控诉现实——其中就包括以主人公之死控诉现实的残酷无情。具体说来,真正以死亡控诉现实的小说,最初就是在浪漫主义思潮中产生的。我们知道,18世纪后期的德国“狂飙运动”是欧美浪漫主义运动的先声,而“狂飙运动”的代表作,就是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一部以主人公自杀而轰动一时、甚至在欧洲各国引发“维特热”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虽不能说是典型的死亡小说,但主人公维特的死无疑是小说的核心情节——其他情节几乎都为此而设。所以,说此后以死亡控诉现实的浪漫派小说均由此而起,也不为过。譬如,在法国,有名的如夏多布里昂的《阿达拉》和乔治·桑的《印典娜》。在俄国,有名的如卡拉姆津的《苦命的丽莎》和屠格涅夫的《不幸的姑娘》,都可以说是“维特式”小说,即:以主人公的不幸与死亡,令读者同情而悲愤,继而联想到现实对人性的摧残。不过,典型的浪漫主义死亡小说,当属本书所选的两部中篇小说,即维克多·雨果的《死囚末日记》和乔瓦尼·维尔加的《莺之死》。这两部小说,一部是日记体的,一部是书信体的。且不说日记体和书信体几成浪漫派小说的“专利”,就说这两部小说的死亡主题,也一眼即可看出其浪漫主义特性:两者都是理想主义的、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的和情感主义的,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于理想主义;后者侧重于情感主义。《死囚末日记》的主人公是个中年死囚犯,他在临刑前六个星期里所写的日记,构成了小说的全部;而他所要表达的,不仅是对死亡的极度恐惧,更是对人们随随便便就判他死刑的极度恐惧——由此,引出了一个在当时仍属理想主义的论题,即:真正人道的法律,应该废除死刑(即:就是以法律的名义,也不可杀人)。《莺之死》的主人公是个年仅19岁的修女,她在一年间写给女友的48封信,构成了小说的大部。透过这些信,读者可感受到一个少女的困惑和痛苦:她恋爱了,而修女是不应该恋爱的,这一点她又深信不疑。那么,她离开修道院还俗,不就行了?但是,送她进修道院的,恰恰是她最爱的人——她父亲。她若离开修道院,父亲肯定会伤心不已,这又是她万万不愿意的。然而,她对爱情的向往,又极度强烈……就这样,她被逼上了死路:先是精神崩溃,似乎疯了;不久,便惨死在修道院的禁闭室里。这是谁之罪?一个少女的情感,该不该受习俗、受理性的压制?尽管这种压制似乎并不来自外界,而来自少女的内心,但少女内心的这种自我压制,又来自何处?归根结底,仍来自习俗、来自传统。而这样的习俗、这样的传统,是罪恶的!——这就是小说以少女之死所揭示的主题,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主题。二、死亡作为救赎如果说,浪漫主义作家完全是以同情的态度描写主人公的,那么现实主义作家就不完全这样了。19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的现实主义思潮,既是对浪漫主义的继承,又是对浪漫主义的反拨。简单地说就是,无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都关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同的是,浪漫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对立,而且通常强调个人优于社会,因而是“理想的”;现实主义则强调社会对个人的影响,而且通常强调社会的坏影响,因而是“批判的”。基于这种区别,两者对自己笔下的主人公的态度也就不一样了。浪漫主义作家和其主人公之间没有距离,完全站在一起——甚至,主人公就代表作家自己;现实主义作家则不然,往往和其主人公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也就是说,他并不和主人公“沆瀣一气”,而是站在一定距离外,审视并描述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行为举止——所以,现实主义作家常说自己是“客观的”、“评审的”、“批判的”。这和死亡有何相干呢?是这样的:同样写主人公之死,浪漫主义作家往往是悲愤交加的,同时也要求读者予以同情;现实主义作家则不然,他们往往是冷静反省的,同时也希望读者有所感悟。换言之,浪漫主义的主人公之死,无论对主人公自己来说,还是对读者来说,都很可怕;而现实主义的主人公之死,至少对读者来说,并不怎么可怕——甚至要使人觉得,死亡对于主人公来说是一种救赎。为什么?因为在现实主义作家笔下,主人公之“生”往往很可怕——既然“生”如此可怕,“死”就不怎么可怕了;或者说,结束可怕之“生”的“死”,是对“生”的一种纠错、一种救赎。其实,这在欧美并不是什么新思想,而是古已有之的基督教观念。基督教“原罪说”,即认为人是生来有“罪”的;这个“罪”,就是源自肉体的人欲;所以,肉体之死,即意味着欲之清除、生之救赎。现实主义作家只不过把这种“罪”具体化罢了。他们描述各种各样的社会之罪,而作为社会之罪的载体——他们笔下的主人公,最后也往往从死亡中获得救赎,或者说,以死结束其“有罪的”一生。当然,不能把现实主义作家简单地视为基督教作家,因为他们描述的“罪”,通常是社会之罪,而非基督教“原罪”。尽管社会之罪的根源仍是“原罪”,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否定全部人欲——这是他们和基督教作家的区别所在。所以,他们笔下的主人公之死也往往具有双重含义:既是赎罪,又是控诉。譬如,《红与黑》中的于连之死、《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之死,以及《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之死,莫不如此。究其原因,前者无疑和19世纪的基督教复兴有关,后者显然是浪漫派的影响仍在。不过,像《红与黑》《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这样的长篇小说,尽管写到主人公之死,而且是用来“点主题”的,但毕竟,其中大部分篇幅是写“生”,而非“死”;所以,从总体上说,它们不是真正的“死亡小说”。那么,这一时期真正的、经典的死亡小说是哪一部呢?毫无疑问,是托尔斯泰的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因为在这部作品中,死亡不仅贯穿始终,而且完全是以救赎者的面目出现的。小说一开始,主人公伊凡·伊里奇已经死了,亲友们前来吊唁;随后,通过倒叙,讲述伊凡·伊里奇病死经过;其间,又陆续将其一生——表面光鲜、实质空虚的一生——倒叙出来。这样,到主人公咽下最后一口气,小说结束,正好和小说开头相呼应。在此过程中,道德劝诫的、教义式的言论反复出现——这些,配合着主人公的临终顿悟,充分显示了托尔斯泰晚年的宗教信条,即:在灵与肉的对立中,必须彻底否定肉的一面,才能使灵的一面得到拯救。因为他相信,生命是上帝所赐,其本身只是为死亡所作的一种准备;唯有死亡,才能将人的灵魂从肉体中拯救出来,去接受上帝的审判。那么,上帝又为何要赐人以肉体呢?那只能用考验来加以解释了。总之,这部小说的中心主题是这样一个悖论:生活的真谛,只有在受到死亡的启示之际才会显示出来,而当人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之际,生活却已经结束了。有趣的是,到了20世纪,有一位美国作家受托尔斯泰的启发,也写了一篇有名的死亡小说。那就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其内在结构和《伊凡·伊里奇之死》非常相似:同样是临死的主人公,同样是主人公一生的回顾,同样是主人公对死亡的领悟。和托尔斯泰一样,海明威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也是既写实、又象征地描写了疾病与死亡。他笔下的主人公哈里,和伊凡·伊里奇一样,也是既有肉体疾病,又有道德缺陷;而且,海明威和托尔斯泰一样,也有一种把肉体疾病归咎于道德缺陷的倾向。而实际上,疾病与道德并无必然联系,细菌或者癌细胞是不偏不倚的:它们既杀死恶人,也杀死善人。对此,我们只能说,无论是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还是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都具有某种寓言性质,都旨在于制造某种悲剧气氛。区别是:伊凡·伊里奇的悲剧,由于他在临死前最后一刻领悟到死亡是“上帝的救赎”而得到缓解;哈里的悲剧,则永远是悲剧,其营造的自然意象,即作为死亡和永恒象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只是在原有的悲剧之上又增添了一层悲剧色彩,因为这样的“救赎”,较之于伊凡·伊里奇的救赎更为主观、更具个人性质,因而也更具现代意味。三、死亡作为象征我们知道,象征是20世纪欧美现代作家普遍采用的手法;甚至可以说,象征是20世纪欧美文学的一大标志。既然如此,死亡也不例外,也常常作为象征出现在小说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死亡作为象征”,并不是平常所说的“死亡的象征”。所谓“死亡的象征”,是指用其他事物来象征死亡(譬如:前文所说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即“死亡的象征”);而“死亡作为象征”,是指用死亡来象征其他事物;也就是说,作为象征的死亡,其意义不在死亡自身,而是喻指生存的某种状态、某种性质——或者,对生存的某种感受。那么,在欧美现代小说中,死亡通常象征什么呢?大体说来,在通俗小说中,死亡往往是神秘和恐怖的象征(如果有象征的话,因为通俗小说大多不采用象征手法);而在严肃小说、尤其是经典小说中,死亡虽也神秘,却并不恐怖,其象征意义通常是人生的虚空——也就是,主人公的肉体之死,往往是其精神之死的象征。此外,死亡也常被用来象征时光的消逝、青春的消逝、爱情的消逝,等等。当然,这些都是最常见的。实际上,有不少现代小说中的死亡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需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具体分析。譬如,本书所选舍伍德·安德森的《林中之死》,其中的主人公之死就很独特,既是写实的,又是象征的。从写实的角度讲,小说写一个年老的农妇死在树林里——这在现实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怪;然而,从象征的角度讲,这个老妇人之死就不仅仅是一个老妇人之死——这可以从作者对其死后情景的渲染中看出,如:惨白的月光、林中的空地,还有冰雪、老妇人被冻硬的尸体,但“看上去是那么洁白,那样可爱”;还有,她的几只狗令人惊奇地围着她的尸体团团转……所有这些,都旨在提醒读者,这里另有深意——即:老妇人之“死”,其实是老妇人之“生”的象征。也就是说,生与死,对她来说是一样的:她活着,就如死了;她死了,就如活着。这就是作者赋予主人公之死的象征意义。请想一想,一个人,死活都一样,这是怎样的人生?而有这种人生的人,何止她一个?可谓千千万万!如果说,像这样的象征还比较简单的话,那么有些现代死亡小说中的象征可说复杂得令人眩晕。譬如,本书所选托马斯·曼的《死于威尼斯》,一部公认的中篇杰作,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小说中的人物很少,真正重要的只有两个:主人公阿申巴赫,和一个名叫塔齐奥的英俊少年。小说中没有“故事”,因为这两个人物根本就互不认识,连一句话也没有说过,哪来“故事”?那么,洋洋数万字的中篇小说,写些什么呢?就写主人公阿申巴赫——一个深陷精神危机的中年作家——独自在威尼斯度假。其实,他也就是住在一个海滨旅馆里,几乎没有去过其他任何地方。那么,他在那里干吗呢?什么也没干,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欣赏”一个也在那里度假的美少年——只要那个少年一出现,他就跟踪他,而他所做的,也就是远远地看着他。后来,威尼斯流行瘟疫,他也不愿离开,冒死“欣赏”他所钟爱的美少年。这样,有一天,他坐在一把椅子上,远远地看着那个美少年在海滩上玩耍,看着看着,他闭上眼睛,死了。小说到此结束。像这样的小说,很明显,其描述的一切都是象征性的——确实,这部小说充满了复杂的象征,可说构成了一张象征网络:人物与环境(主人公与威尼斯)、人物与人物(主人公与美少年)、环境与环境(威尼斯与瘟疫),无不具有象征意义。不过,既然小说名为《死于威尼斯》,最重要的象征无疑就是死亡——即:主人公之死象征什么?象征主人公的精神之死。那么,是主人公的什么“精神”?同性恋?但小说中并没有同性恋情节,只有一点暗示,而这种暗示本身也是象征。象征什么?是不是象征对(无性的)“纯美”的迷恋?如果是,那么威尼斯象征什么?是不是象征既优雅、又淫荡的(有性的)“古典美”?如果是,那么在威尼斯流行的瘟疫又象征什么?……总之,这部小说就如一个象征的迷宫,既令人眩晕,又令人神往。以上所说,就是欧美死亡小说的三种主要形态:或控诉现实,或救赎灵魂,或象征人生。那么,死亡小说有何审美价值呢?毫无疑问,死亡本身绝无审美价值。道理很简单:死亡是无法体验的,即便是“临死体验”,也不可能——试想:一个人若真有过“临死体验”,那就是说,他已经死了;否则,不管他有怎样的体验,都不是真正的“临死体验”。既然无法体验,又怎么审美呢?因为审美就是一种体验。然而,在小说中(在其他艺术形式中也一样),死亡却是有审美价值的。道理同样简单:小说中的死亡不是真的死亡,而是小说家想象中的死亡。既然是“想象的”,也就是“艺术的”;既然是“艺术的”,也就是“审美的”。总的说来,死亡小说的审美价值类似于古典悲剧(其实,古典悲剧往往就是“死亡剧”),其契机也是使入通过“恐惧与怜悯”而获得心灵的“净化”,并由此产生一种奇特的愉悦感。不过,具体说来,上述三种死亡小说的审美价值,是有所不同的。简单地说就是:浪漫主义的死亡小说本质上是抒情的,强烈的感染力是其审美价值之所在,现实主义的死亡小说本质上是内省的,深度的启示性是其审美价值之所在;现代主义的死亡小说本质上是讽喻的,机敏的象征手法是其审美价值之所在。当然,再说一遍,这是简单的说法。如果你觉得太简单了,我也只能说:等你读完这本书之后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比这更复杂的想法;因为,我的这篇“前言”已经写得够长了。刘文荣2013年4月于上海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欧美经典死亡小说精选》刘文荣 选编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