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阿德与史蒂夫》葛亮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葛亮,原籍南京,现居香港。文学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现为副教授。著有小说《北鸢》《朱雀》《问米》《七声》《戏年》《谜鸦》《浣熊》,文化随笔《绘色》《小山河》等。作品被译为英、法、意、俄、日、韩等国文字。长篇小说《朱雀》入选《亚洲周刊》“华文十大小说”,2016年以《北鸢》再得此荣誉。作品入选“当代小说家书系”“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等,并斩获海内外多项大奖,包括2016年度“中国好书”、“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大奖、2016年《当代》五佳长篇小说、2016年度中版十大中文好书等。作者获评《南方人物周刊》2016中国魅力人物,《智族GQ》2017年度人物盛典年度作家,2017海峡两岸年度作家。曾获首届香港书奖、香港艺术发展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等奖项。作品入选“当代小说家书系”“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2009、2015中国小说排行榜”“2015年度诚品中文选书”。
《阿德与史蒂夫》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属于“新世纪作家文丛第四辑”中的一个品种。本书中大多数作品取材于作者旅居香港的经历,通过描写小人物的命运浮沉与喜怒哀乐,作者细腻地勾勒出了人性之复杂、人情之诡谲、人事之纠结;他的作品饱含对于市井小民与凡俗众生的深刻关怀,以艺术的形式充分还原了真实的人性以及其种种温馨与魅力。此外,葛亮的作品亦反映了作者对日常的洞穿和语言叙述的那种别致古韵,是对我们简单粗粝的反抗和嘲笑。
1.选取葛亮十数载创作生涯中发表的十数篇代表作,力图呈现这位华语文坛颇具实力的青年小说家近来中短篇创作的成绩。
2.本书为“新世纪作家文丛第四辑”的一种;该文丛由白烨担任主编,李敬泽、阎晶明、雷达、吴义勤、贺绍俊、施战军担任顾问,邱华栋担任名誉主编,作者阵容强大,作品质量优秀。
3.著名批评家杨庆祥撰写专文,带领读者深度赏析作品。
内附作者创作年表,让读者完整领略作家的创作历程。
忽然一城(自序)
有关城市间的游移,于我谈不上剧烈的感受,大约因为当时年轻,会顺其自然。我从一个与香港完全“不像”的城市南下而来,时值千禧。
到香港之前,我在南京这座城市已生活了二十年。隆冬的时候,南京正是寒风料峭。到了香港,天却暖得有些不合情。下了计程车,拎着行李箱,身上是件呢大衣,额头上已经是薄薄的汗。阳光从法桐树上渗下来,还有些晃眼。一个棕色头发的半老男人,穿着短裤和艳红的衬衫,从我身边施施然地走过,几乎让酷热中的我哑然。这一幕,印象很深刻,多年后仍然眉目清晰。这男人是港大商学院的一个教授,以后在校园里便常常见到。其实,他的施施然,并不代表着这城市的步伐。
这城市是有速度的。初至铜锣湾的闹市,站在轩尼诗道的尽头,道路倏然出现分岔,记利佐街与怡和街各行其是。分岔点是巨型看板,与崇光百货造成峡谷之势,上有明星俯瞰众生。红绿灯的信号响起,人鱼贯而行,如同一些在流水线传送带上疾速前行的玻璃瓶。人头攒动间,那种密度,更多不是物理上的观感,而是心理上的压迫。
大约因为南京太空旷,而南京人太闲适。这节奏便一时让人恍然隔世。香港有本杂志,叫作《忽然一周》,从刊名来讲,说的仍然是速度。其实是本娱乐杂志,每星期是说不尽的新闻,也排山倒海而来。然而,却也有时光荏苒的伤感。而今停刊,逝者如斯,人事都是盖棺论定。
港大在港岛的南部半山区,百多年的历史,所以总有些古意。这一点让人喜欢,而附近坚尼地城一区的旧屋宇,让人想起南京老城南的房子。所以,我在香港这些年,其实很少离开这一带。任凭中环﹑尖沙咀如何“忽然”,这里还是渐行渐远的悠长天光。山下德辅道上电车盘桓,仍然也听得见一些市声。这是在岛上建立起的城市,外来者改变了它的样貌,赋予它一些异域风情。站在尖沙咀,望去维多利亚港的彼端,有霓虹交织成的天际线。那是这岛新的轮廓,如此的清晰。说新也并不新了,虽是时代中的一瞬,却也已有百多年。在我曾经居住的岛的西区,还留存着一些近百年前的遗迹,与近在咫尺的中环价值分庭抗礼。曾经驻足于此,形散而神不散。即使是这短暂的时光的滋养,岛于是也获得了一种气质。因这气质得来不易,便弥足珍惜。
在这岛上,也看见了一些变迁。比起故城那阔大丰厚的历史异动。这变迁似乎微薄,但却切肤。正是在这里,我听到了“集体记忆”这个词。凝聚着许多人,为这岛所建立起的文化的信念感。一座钟楼﹑一个码头﹑都是这信念的坐标,牵一发而动全身。
时间与空间,于这里的意义,都现实得令人无法奢侈。这时空交接处的城市,是一种提醒,提醒着往日的回忆,原来如此丰饶。在这岛上,我无知觉地开始了写作。望着维港,写下了许多南京的故事。之后将它们汇聚起来,便是《七声》《朱雀》。这些昨日的人和事,现在遥遥望去,却是说不出的清晰。因为现在的回顾,终于有了清晰的轨迹。这轨迹有一些变奏,有对故乡的躬身反照,有对成长的念兹在兹,有对陌生的回避与触碰,有对熟稔的疲倦和眷恋。无论这变奏的主题如何流转,总有一条真实的﹑却也隐现不居的主线。是这岛对我的赋予。
后来,便也写香港,因为一些朋友。这城市的繁华,转过身去,仍然有许多的故事,是在华服包裹之下的一些曲折和黯淡。当然也有许多的温暖,隐约其间,等你去触摸。仍然是有关城市与人的温度。我跟着社会学系的学长,穿梭于社区﹑屋村与街巷,记录了不同的人生和过往。然后,便写下了《阿德与史蒂夫》《杀鱼》《退潮》。等等等等,都是真实的勾勒。这命运的轮廓,更多不是弧线,而是棱角。其间的快与痛,是锋利的,却也是入情入心。
不知哪一天,开始热衷于对离岛的探访,犹如看望老友。看得多了,渐知道了其中的一些寒暖。有关的种种,便也就写进了小说中去。这岛上的寂寞与烟火,说到底,也都是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