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全球华语小说大系-传奇与惊悚卷》张颐武主编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1、周德东生于1967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被称为“中国恐怖小说第一人”,代表作品有《三岔口》、《门》、《三减一等于几》、《奇门遁甲》等。2、畀愚1970年生人,现居于浙江嘉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曾出版长篇小说《碎日》,中篇小说集《站在到处是人的地方》、《罗曼史》等。3、史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家,处级公务员。发表作品300多万字,出版《古屋深闺》、《夜半人敲门》、《小说家的预言》、《曲终人何归》等9部书。写诗、散文、文学评论,以写小说为主。4、冯慧女,河南人,现定工作于湖北武汉,出版小说《放飞的红蝴蝶》,中篇小说集《望桂花》、《别墅里的奥克兰》等。5、七根胡女,生于70年代末,设计师,现居北京。2003年12月开始以“七根胡”为笔名上网写作,连作《出嫁》、《义庄》、《楼船》、《裁缝》四部中篇恐怖小说。2004年上半年成为新浪网专栏作家,其他代表作品有《刺客》、《一锭银子》、《寿衣裁缝》等。6、津子围生于1962年,辽宁大连人,著有长篇小说《残局》、《残商》、《残缘》、《夏季最后的洋槐》,中短篇小说集《一袋黄烟》、《相遇某年》等。7、毕飞宇生于1964年,江苏兴化人,《哺乳期的女人》获首届鲁迅短篇小说奖,《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推拿》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其他代表作品有《青衣》《平原》《慌乱的指头》等。8、庄秦重庆人,知名惊悚悬疑小说作家,天涯社区莲蓬鬼话版主,自由撰稿人,作品风格诡异多变,逻辑推理缜密,代表作品有《夜葬》、《无法呼吸》《夜长梦多》、《魅宅》、《只能活一个》等。9、薛舒女,上海“70后”女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专业作家。代表作品有《暮紫桥下》、《鞭》、《阳光下的呼喊》、《天亮就走人》、《谁让你叫“叶尼娜”》、《残镇》等。10、周美丽女,曾用笔名舟卉。生于1980年,浙江上虞人,2001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等刊物发表小说,代表作品有《红玉簪》、《红妆》、《银鱼》等。11、艾伟生于1966年,作品聚焦“生命本质中的幽暗和卑微”,勘探存在。著有长篇《风和日丽》、《爱人有罪》、《爱人同志》、《乡村电影》《水中花》、《小姐们》等。12、李西闽生于1966年,福建长汀人,中国新概念恐怖小说的领军人物和倡导者,被《南方人物周刊》称为“恐怖大王”,代表作品有《蛊之女》、《血钞票》、《尖叫》、《死鸟》、《幸存者》等。13、倪震生于70年代末,姓氏少见,依然和别人撞了衫。对此颇为无奈,可文章不会雷同便足以庆幸。从采编到会计,做过许多貌似毫无关联的工作,貌似天差地远,实则细线相连,正是自己喜欢并且想要写出的故事。代表作《人面鱼》等。14、杨剑敏生于1968年,浙江诸暨人,小说《突厥》登上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其他代表作品有《广陵散》、《诱惑》、《出使》等。15、于是女,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自由作家、专栏作者、翻译作者。著有长篇《六翼天使》、中篇《同居笔记》、《事后》、《自恋时段》、《一只黑猫的自闭症》。
在本卷传奇与惊悚的小说中,离奇现象或人物行为的不寻常将会强烈激发读者的惊奇、恐惧与战栗之情。在经历了所有被日常秩序埋没的非理性情绪之后,读者将感知理性思维所覆盖的一切混沌与漆黑,这些传奇与惊悚的情绪,在霹雳的刹那间将世界的真相、自由、本能、欲望与恐惧从另外一个角度向世人展示,人们于深渊的边缘处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世界与水边的自己。在中国当下“后严肃时期”的文学语境中,何为“否定性”、“自由”?何为“犯罪”?荒诞的“否定性”、“自由”、“犯罪”与人以及新型的后工业社会状态有什么关系?是谁在诠释合法性?传统在“被后现代”之后,“父权”是否遭遇了“亚文化”的冲击,他们之间是对峙、解体、还是妥协?游荡在“实在界”周围的恐惧是否真的令人战栗?
张颐武主编的“全球华语小说大系”记录了当代华语小说演变的脉络足迹,见证了新世纪中国纯文学积淀的精髓。这是全球华语小说领军人物强大阵容首度总集结。当代**影响的中短篇小说,炫给你读!张冲编著的《全球华语小说大系·传奇与惊悚卷》收录了:《第N种复仇方法》、《邮递员》、《明月珠》、《出嫁》、《谁*厉害》、《家事》、《要命的黑猫》、《银鱼》、《蜗牛》、《第三者》、《魂哭》、《人面鱼》、《刀子的声音》、《诗人之死》等十四部传奇小说和惊悚文学精品。
消费“后严肃时期”文学的“自由”与“恐惧”——试论新世纪传奇与惊悚小说的使命、身份与形态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经济与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中国文化从政治文化、启蒙文化向通俗文化转型,从终极关怀向世俗关怀转型,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型,从阶级文化向泛大众文化转型。在最初的文化转型的端倪中,“市场”用隐形之“手”影响着八九十年代的文化产业、文学新格局以及那个时代的精神世界,致使“五四”以来的“启蒙”精神遭遇了“市场”下的世俗精神,“文化”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快捷地向人们提供“文化消费”,文学试图躲避“崇高”向“媚俗”过渡,90年代初期纯文学理想主义的“严肃性”面临终结。告别20世纪的“世纪悲情”之后,21世纪文学出现新的诉求与格局,是固守理性承担“公民”使命的“严肃时期”,还是步入狂欢的具有多元化特质的“后严肃时期”?文学既要选择也要调整发展。如今社会里电影、明星、美食、赛事、传媒、旅游胜地、畅销书、青年艺术等充斥大众文化,在以消费为目的的文化中,“新世纪文学”不同于以往时期的文学,它在文化产业、广大受众、日常情欲、时代精神、全球化进程中发生着巨大的裂变与重组,纯文学、青少年文学、传奇惊悚文学、官场商场文学、穿越文学与女性文学等多元化形式在纸媒与网络广泛衍生、传播。消闲、轻松、喧嚣的通俗文学与“严肃”的纯文学在“众声喧哗”中进入了新世纪,形成了文学的多元格局。消费者在消费文学的过程中,其消费主旨也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除了“净化”与“升华”,消费者也渴望消费否定性,消费自由,消费政治学上的离经叛道——犯罪,这一诉求超越了“五四”新文学以来以“启蒙”、“救亡”为图旨的“严肃性”,文学迎来了其话语的“后严肃时期”。新世纪通俗文学、青春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影响日益扩大,新时期文学被“后严肃时期”文学所超越,“中国文学的传统的现代框架已经被替代了。这种替代有三个方向已经形成了总体性的趋势:首先,文学已经仅仅由塑造‘公民’的责任的使命感的要求,转向了在‘公民’和‘消费者’之间的平衡。其次,文学已经由一种社会询唤和生活反思的中心,转变为一种具体的文化类型。它不再以文化的中心的位置向社会发言,而是文化的一个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部分。第三,文学在中国的运作形态已经越来越具有和其他发达国家相似的形态。这样一些变化所带来的新的中国文学的内部结构其实是一个新的文学空间的再创造。它超越了二十世纪的‘新文学’所框定的结构。”张颐武《从“新中国文学”到“新世纪文学”》,《山花》杂志,2009年第9期,第133-142页。文学在自身使命、自我身份、运作形态上发生了特定变化。其关注对象与所关注的文化也日益多元:身体、空间、时间、权利、青年亚文化等。一、“后严肃时期”文学语境中的“否定性”、“自由”与“犯罪”“色情”与“暴力”是好莱坞文化成功的两大秘诀:“‘agirlwithagun’,也就是一个姑娘和一把枪。一方面是色情、爱情、幸福,另一方面是攻击、杀人、冒险。这两个相互纠缠的主题,一个负荷着女性的价值,另一个负荷着男性的价值,但是是两个不同的向度。冒险的和杀人的主题不能在生活中实现,它们趋向于以投影的方式散布于想象的世界,而爱情的主题是与真实的生活相互作用的,它们趋向于以童话的方式散布于现实世界。‘女性的’主题构成了大众文化的正极,而‘男性的’主题构成了负极。”[法]埃德加?莫兰《时代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9页。正极与负极相互发生作用,于是种种关于“自由”与非理性情绪“恐惧”的离奇怪异的传奇与惊悚小说就此衍生,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延伸了女性正极和男性负极两个向度的发展,在故事离奇或人物行为的不寻常中,将消费者的惊奇、恐惧与战栗等非理性情绪发掘出来,以此解开理性思维所覆盖的一切;将世界的真相、自由、本能、欲望与恐惧展示出来,重新认知世界。人人追求“自由”的美妙,即使瘸子、智障女亦然。美妙的“四个馒头”否定了世俗观念,可瘸子与智障女的生活被冒犯被欺凌,“负极”的残忍建立在“瘸子都可以要这个女人,我为何要不得”的世俗观念上。在舟卉的《银鱼》中,50多岁的老光棍根土领着脑子不灵光的菊花回到了村子,村里炸开锅了。“四个馒头”让傻女从此执著地拽着这个瘸子不放手,在她的意识中,“四个馒头”的温暖与摆脱饥饿的自由超越了瘸子这一残障的世俗事实,瘸子根土一辈子的柔情也就此被这个女人打开了。根土干活回来时发现那些恶劣的男人强奸菊花,懵懂的菊花除了尖叫、哭号外别无他法,“负极”的残忍不堪入目,根土以一把火的“负极”方式烧掉那些“负极”男人的房子。菊花日益干净整洁起来,她的肚子渐渐鼓了起来……,他们的幸福会怎么样呢?这种甜美的幸福遭遇了世俗的残酷之后会怎么样?新一轮的“负极”之战依旧在“荒诞”中延伸,菊花失踪之后,那个弱小的稚嫩女儿依旧要面对强大“负极”的包围与侵袭,根土的“恐惧”无法躲藏、无处不在。在传奇故事中,女尸——女性尸体常常被凝视与窥探,女性作为大众文化的“正极”向度常常扮演受害者,“负极”男性演绎攻击、暴力与破坏。在杨剑敏《刀子的声音》中,女尸在河底被发现,女人的面孔被刀子划过无数道,以至警察无法识别这个女人到底是谁。男人的“负极”体现了贪婪与占有,对女人的变态的占有欲使他不能容忍其他雄性生物的出现,只有把她杀掉她才是安全的,男性的攻击与屠戮使得女性美好爱情毁灭——女性以童话般的浪漫构想出的分别场景令自己丢掉了性命,男性在屠杀之后似乎复归到了循规蹈矩的生活中。人为什么要占有?这种极度的占有只是占有的一种方式,而人人都在占有,这令人“恐惧”。在现实中反抗、否定与破坏无法得以真正实现,叛逆与反抗的行为往往在“想象”中进行,女性以天真浪漫构建爱情童话世界,男性“冒险”与“攻击”,从而导致女性“正极”这一向度的毁灭。庄秦的《要命的黑猫》中,女孩受官员诱惑而后又遭抛弃,她溺爱母猫莱温斯基,相反地,却虐待公猫克林顿,以此宣泄自己无法释放的愤怒。现实生活中她对那位官员无计可施,为了找到自己的宣泄的自由,她虐待公猫,禁止公猫克林顿接近母猫,她对公猫的“欲禁”变态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当她发现公猫克林顿接近母猫时,将公猫活活剥皮至死,而她自己也被克林顿的伴侣莱温斯基咬断喉咙、咬烂皮肤,从某种意义上讲,女性成为了男性“冒险”的牺牲品。某种天灾人祸引发出来的蝴蝶效应使人无法释怀的是“仇恨”,“暴力”意味着对日常所遵循的秩序的一种悖理与破坏,但同时也是悖论。倪震的《人面鱼》中,公共汽车上抱着孩子的妇女没人让座位,马路上一个随意穿行的少年,司机急刹车时,将抱着孩子的妇女摔出去,导致妇女与婴儿死亡。一种非理性的仇恨让人疯狂甚至毁灭,并要自食其果。鱼店老板因女儿及外孙的猝死迁怒于不肯让座位的“我”与随意横穿马路的水宁,恰恰“我”与水宁之间有着少年之间的怨气与不平,于是鱼店老板借“我”的手杀了“水宁”。冥冥之中,“我”没有死,是因为那个时候我在公共汽车上睡着了,并未意识到身边的人与事。《人面鱼》似乎在试图放大人性中的暴戾的恶,以期待善,否则玉石俱焚。二、当“父权”遭遇“亚文化”成年人一直掌握着睿智、思想与维持秩序的权威,青少年创造各种新潮运动、叛逆主流文化,逐渐形成了青少年亚文化风格,不管是“80后”一代,还是“尿不湿”一代,“家庭我讨厌你”、“父亲我蔑视你”标志着青年文化对父权权威的挑衅颠覆。在艾伟的小说《迷幻》中,少年小罗将尿尿在父亲脸上,然后观察醉酒的父亲的表情,父亲的反应让他对父亲英雄世界的幻想彻底崩塌。对父亲期待的失望导致少年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童稚年代,带着愤怒与彷徨,他以离经叛道的姿势步入成人世界。小罗和小越以及烂女孩间之间的爱恋与情欲,标识了青少年的虚无主义、恐慌与烦躁。少年小罗与他们试图以自虐、他虐的刺激方式去了解别人,了解自己以及自己和这个社会的关系,他们动物一样凶残、恶狠狠,对待弱者他们更是变本加厉。而此间两个男孩的哥们义气不知为何滋生出了一种温暖的暧昧,这其中的刺激远远胜于女孩子给他们的感觉。女孩成了祭坛上的牺牲品。女孩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着自我的存在,关注的是小越,却与小越的朋友小罗交往,就是为了刺激爱的那个人的神经,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什么?安全感的缺失,亦或是不自信的爱恋?当小罗向父亲展示自己布满伤痕的腹部之时,他要表达的是新的英雄主义还是青少年的勇气与力量?是对父亲的期待、失望、叛逆,还是挑衅与颠覆了父亲的权威?青少年一面模仿成人世界的秩序,一面试图建立自己的秩序。把成人世界的秩序挪用过来进行实验,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进行模仿,试图洞彻“自由”与“选择”。毕飞宇的《家事》中,学生小艾在无可奈何下成了同学乔伟的“老婆”,可是横在他们中间的还有一个“儿子”:田满,当“儿子”有了一个所谓的Monika的妹妹之时,小艾这个当妈的不知为何万般惆怅。中学生们的班里关系是复杂的,产生了各种妯娌、连襟、叔叔、阿姨的关系。小艾“妈妈”真的喜欢这个高高大大的“儿子”,而儿子却被妹妹Monika搞昏了头。“妈妈”也不好当啊,还好儿子的孝顺与小温馨让家里的这点小矛盾消融掉,可这个时候,现实中的爸爸出现了,搅了“妈妈”和“儿子”的小温馨小秩序。新秩序出现之前总要受到旧秩序的挑战与冲击,其价值观与结构形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城市文化中,由于经济与精神的独立“女性”成为主体窥视男性的身体,她们由“被动的选择”变为主体意识的选择,异性成为她们的选择之一:在于是的《蜗牛》中,女人选择男妓是因为男妓的身体——“像一个白白嫩嫩的女孩子一样漂亮,长长的眼睫毛,细细的身子,他总是笑眯眯的”、“雪白的手,青筋时隐时现地埋伏在薄薄的皮肤下面”、“眼中天真的粗鄙”、“看上去也是精致的”。她“比男人更色迷迷地左顾右盼,有的男人非常像女人……”这种异质氛围中,女性逐渐觉醒的主体意识开始窥探并主动掌控男性世界:“吃蜗牛”还是“不吃蜗牛”。而女性对于丈夫的选择:“是因为厌倦了相亲,见陌生的面孔,讨论一辈子的责任”,和男人婚姻生活不过是“活生生的活,活着的活,生活的活,不过是一条潮湿的舌头”。虚无中的“主体”切实感到了厌恶与恶心、孤独与沮丧,她找漂亮的小男妓,然后向丈夫和盘托出,丈夫却原谅与宽恕了她,她继续无法逃脱地在虚无与厌恶中挣扎。小男妓打来电话,让她去化验HIV,艾滋病的威胁是否能让女人体验“存在”的意义?“荒诞”难道真的是她唯一的体验?三、游荡在“实在界”周围的恐惧消费者日常中要服从于法律、伦理、秩序、道德意识等,本能、欲望与恐惧暂时处于无意识休眠状态,而消费者在阅读传奇与惊悚这两种类型小说的过程中,潜伏的本能、欲望与恐惧会得到相应的释放,并与“想象界”中的“自由”相遇。在传奇与惊悚类型的作品中,消费者可以在想象界中完成对法律与日常秩序的违抗、无视及蔑视。各种非法欲望乃至日常生活中的情欲可以成为扭曲的爱情、暴力、攻击、屠戮,对道德、理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全球华语小说大系-传奇与惊悚卷》张颐武主编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