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在人间》[苏]高尔基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高尔基(1868-1936),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也是社会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于1868年3月28日出生在伏尔加河畔的尼日尼·诺夫戈罗德(即今高尔基城),父亲是细木工。他四岁丧父,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十岁时外祖父因家遭火灾而破产,他便被抛到“人间”,开始了自谋生路的流浪生涯。十六岁到喀山,原想上大学,结果喀山的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拄》,从此登上文坛。1901年,高尔基因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著名散文诗《海燕之歌》就是他参加这次示威游行后写的,他以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同年,他写了di一个剧本《小市民》,其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di一个革命无产者(革命工人尼尔)的形象。1902年,写了剧本《在底层》,它是作者20年观察流浪汉生活的总结,是高尔基戏剧的代表作。在1905年革命形势高涨的岁月里,高尔基作为战士参加了革命运动,他的住宅成为1905年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1906-1913年,高尔基因沙皇政府的迫害,侨居意大利,成为一个政治流亡分子。1907年春,参加了在伦敦举行的俄罗斯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从此,他和列宁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友谊。1911-1913年间,写了故事集《意大利童话》。1913年,高尔基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的*部《童年》。同年,高尔基回到祖国,主持《真理报》文艺栏,从事文化组织工作和文学活动。1916年,发表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二部《在人间》;1922年,发表第三部《我的大学》。十月革命胜利后,1925年发表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1936年写的长篇史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的*后一部巨著,这部史诗是高尔基*杰出的艺术作品之一。1934年,高尔基主持召开苏联作家di一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主席。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病逝。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其文学遗产中优秀的部分之一。《在人间》是这套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二部,讲述的是少年高尔基走进社会,工作(实际上是童工)之后的种种丰富多彩的经历。高尔基十来岁就开始到鞋店做学徒,后来又到轮船上做洗碟工,到一个绘图员亲戚家做助手兼佣人,到圣像店做店员,在建筑包工头手下做助手,并相继接触了一些上层人物,看到了许许多多或美或丑、或奸或愚的社会现象。高尔基通过回忆他少年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19世纪中叶俄罗斯的种种社会现象。
《在人间》是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也是高尔基人生三部曲之一。小说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即苦难的童年之后初涉社会人生的那一段生活。阿廖沙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在鞋店、东家的房子里和轮船上工作。在轮船上做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斯穆雷,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他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除了他的外祖母、外祖父、玛尔戈皇后这些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之外,在周围的都是那些低俗、爱吵架、背地里说人坏话的小市民。见识的浅薄、生活圈子的狭小让阿廖沙周围的人都不懂书籍的好处,总在抑制他看书的欲望。而他就像不屈的小草一样,坚持看书,犹如荷花,不受污泥的沾染。“我来到人间”,仿佛就暗示着这人间的媚俗和可憎可笑的面目;而普希金的诗集、阿克萨夫的《家庭记事》、著名的俄罗斯史诗《在森林中》等书籍构成了阿廖沙的这个“人间”里的天堂。在人生的道路上,阿廖沙历尽坎坷,与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他有机会阅读大量书籍。生活阅历和大量的阅读拓展了阿廖沙的视野,他决心“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要为环境所屈服”。五年后,阿廖沙怀着进大学的希望准备到喀山去。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广泛地描写了19世纪70年代俄罗斯下层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