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一天的工作》鲁迅编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5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一天的工作》鲁迅编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是鲁迅在1932年至1933年间编译的苏联短篇小说集,1933年3月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列为《良友文学丛书》之一。内收毕力涅克的《苦蓬》、绥甫林娜的《肥料》、略悉珂的《铁的静寂》、聂维洛夫的《我要活》、玛拉式庚的《工人》、绥拉菲摩维支的《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和《岔道夫》、孚尔玛诺夫的《革命的英雄们》、唆罗诃夫的《父亲》、班菲洛夫和伊连珂夫合写的《枯煤,人们和耐火砖》等作品十篇。其中绥拉菲摩维支的两篇为文尹(杨之华)译。《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里的这些作品都以苏联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为背景,描写了当时苏联社会各阶层的斗争、工作、生活状态。鲁迅的翻译强调忠实原文,以“硬译”风格闻名。我国国内大革命后,在民众中普遍产生了一种“政治焦虑”,而鲁迅对苏联进步书籍的译介,给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排解和释放这种焦虑的渠道。

【名人的书评】

《人文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是鲁迅先生精选慎译*足代表苏联的短篇小说。《竖琴》选的是十篇同路人的作品,这里是几篇苏联无产者作家的小说。读《竖琴》的人,一定不要错过这部书。

【一天的工作的书摘】

苏联的无产作家,是十月革命以后,即努力于创作的,一九一八年,无产者教化团就印行了无产者小说家和诗人的丛书。二十年夏,又开了作家的大会。而最初的文学者的大结合,则是名为‘锻冶厂’的集团。但这一集团的作者,是往往负着深的传统的影响的,因此就少有独创性,到新经济政策施行后,误以为革命近于失败,折了幻想的翅子,几乎不能歌唱了。首先对他们宣战的,是‘那巴斯图’(意云:在前哨)派的批评家,英古罗夫说:‘对于我们的今日,他们在怠工,理由是因为我们的今日,没有十月那时的灿烂。他们……不愿意走下英雄底阿灵比亚来。这太平常了。这不是他们的事。’一九二二年十二月,无产者作家的一团在‘青年卫军’的编辑室里集合,决议另组一个‘十月团’,‘锻冶厂’和‘青年卫军’的团员,离开旧社,加入者不少,这是‘锻冶厂’分裂的开端。‘十月团’的主张,如烈烈威支说,是‘内乱已经结束,“暴风雨和袭击”的时代过去了。而灰色的暴风雨的时代又已到来,在无聊的幔下,暗暗地准备着新的“暴风雨”和新的“袭击”。’所以抒情诗须用叙事诗和小说来替代;抒情诗也‘应该是血,是肉,给我们看活人的心绪和感情,不要表示柏拉图一流的欢喜了。’但‘青年卫军’的主张,却原与‘十月团’有些相近的。革命直后的无产者文学,诚然也以诗歌为最多,内容和技术,杰出的都很少。有才能的革命者,还在血战的涡中,文坛几乎全被较为闲散的‘同路人’所独占。然而还是步步和社会的实现一同进行,渐从抽象的,主观的而到了具体的,实在的描写,纪念碑的长篇大作,陆续发表出来,如里培进斯基的‘一周间’,绥拉菲摩维支的‘铁流’,革拉特珂夫的‘士敏土’,就都是一九二三至二四年中的大收获,且已移植到中国,为我们所熟识的。站在新的立场上的智识者的作家既经辈出,一面有些‘同路人’也和现实接近起来,如伊凡诺夫的‘哈蒲一’,斐定的‘都市与年’,也被称为苏联文坛上的重要的收获。先前的势如水火的作家,现在似乎渐渐有些融洽了。然而这文学上的接近,渊源其实是很不相同的。珂刚教授在所著的‘伟大的十年的文学’中说:‘无产者文学虽然经过了几多的变迁,各团体间有过争斗,但总是以一个观念为标帜,发展下去的。这观念,就是将文学看作阶级底表现,无产阶级的世界感的艺术底形式化,组织意识,使意志向着一定的行动的因子,最后,则是战斗时候的观念形态底武器。纵使各团体间,颇有不相一致的地方,但我们从不见有谁想要复兴一种超阶级的,自足的,价值内在的,和生活毫无关系的文学。无产者文学是从生活出发,不是从文学性出发的。虽然因为作家们的眼界的扩张,以及从直接斗争的主题,移向心理问题,伦理问题,感情,情热,人心的细微的经验,那些称为永久底全人类的主题的一切问题去,而“文学性”也愈加占得光荣的地位;所谓艺术底手法,表现法,技巧之类,又会有重要的意义;学习艺术,研究艺术,研究艺术的技法等事,成了急务,公认为切要的口号;有时还好像文学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原先的处所了。’‘所谓“同路人”的文学,是开拓了别一条路的。他们从文学走到生活去。他们从价值内在底的技巧出发。他们先将革命看作艺术底作品的题材,自说是对于一切倾向性的敌人,梦想着无关于倾向的作家的自由的共和国。然而这些“纯粹的”文学主义者们——而且他们大抵是青年——终于也不能不被拉进全线沸腾着的战争里去了。他们参加了战争。于是从革命底实生活到达了文学的无产阶级作家们,和从文学到达了革命底实生活的“同路人们”,就在最初的十年之终会面了。最初的十年的终末,组织了苏联作家的联盟。将在这联盟之下,互相提携,前进了。最初的十年的终末,由这样伟大的试练来作纪念,是毫不足怪的。’由此可见在一九二七年顷,苏联的‘同路人’已因受了现实的熏陶,了解了革命,而革命者则由努力和教养,获得了文学。但仅仅这几年的洗练,其实是还不能消泯痕迹的。我们看起作品来,总觉得前者虽写革命或建设,时时总显出旁观的神情,而后者一落笔,就无一不自己就在里边,都是自己们的事。可惜我所见的无产者作家的短篇小说很有限,这十篇之中,首先的两篇,还是‘同路人’的,后八篇中的两篇,也是由商借而来的别人所译,然而是极可信赖的译本,而伟大的作者,遗漏的还很多,好在大抵别有长篇,可供阅读,所以现在也不再等待,收罗了。至于作者小传及译本所据的本子,也都写在‘后记’里,和‘竖琴’一样。临末,我并且在此声谢那帮助我搜集传记材料的朋友。一九三二年九月十八夜,鲁迅记。

父亲M·唆罗诃夫作太阳只在哥萨克村边的灰绿色的丛林后面,衰弱地映眼了。离村不远是渡船,我必须用这渡到顿河的那一岸去。我走过湿沙,从中就升起腐败的气味来,好像湿透的烂树。道路仿佛是纷乱的兔子脚印一般,蜿蜒着出了丛林。肿胀的通红的太阳,已经落在村子那边的坟地里。我的后面,在枯燥的杂树间缓步着莽苍苍的黄昏。渡船就系在岸边,闪着淡紫的水在它下面窥视。橹在轻轻的跳动,向一边回旋,橹脐也咿哑作响。船夫正在用汲水勺刮着生了青苔的船底,将水泼出外面去。他仰起头来,用了带黄的,歪斜的眼睛看定我,不高兴地相骂似的问道:“要摆渡么?立刻行的,这就来解缆子。”“我们两个就可以开船么?”“也只得开。立刻要夜了。谁知道可还有什么人来呢。”他卷着裤脚,又向我一看,说:“看起来,你是一个外路人,不是我们这里的。从那来的呀?”“我是从营里回来的。”那人将帽子放在小船里,摆一摆头,摇开了夹着黑色的,高加索银子一般的头发,向我使一个眼色,就露出他那蛀坏的牙齿来:“请了假呢还是这么一回事,——偷偷的?”“是退了伍的。我的年限满了。”“哦……哦。那么是可以闲散了的……”我们摇起橹子来。顿河却像开玩笑似的总将我们运进那浸在岸边的森林的新树里面去。水激着容易破碎的龙骨,发出分明的声音。绽着蓝的脉管的船夫的赤脚,就像成捆的粗大的筋肉一样。冷得发了青的脚底,坚韧的牢踏在滑滑的斜梁上,臂膊又长又壮,指节都粗大到突了起来。他瘦而狭肩,弯了腰,坚忍的在摇橹,但橹却巧妙的劈破波头,深入水里去了。我听到这人的调匀的,无碍的呼吸。从他那羊毛线衫上,涌出汗和烟草,以及水的淡泊味的扑鼻的气味来。他忽然放下橹,回头向我道:“看起来,好像我们进不去了,我们要在这里的树林里给挤破的了。真糟!”被一个激浪一打,船就撞在一块峻峭的岩石上。它……P195-196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一天的工作》鲁迅编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