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0中篇小说卷》吴义勤主编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吴义勤,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
本书是《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的2010中篇小说卷。《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0中篇小说卷)》收录了方方的《刀锋上的蚂蚁》、魏微的《沿河村纪事》、鲁敏的《惹尘埃》、黄咏梅的《瓜子》、余一鸣的《不二》等共8篇作品。本书由吴义勤主编。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0中篇小说卷)》由权威专家吴义勤选编,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当年发表的数以千万字的中篇小说中精选出来,旨在检阅当年中篇小说的创作实绩,公正客观地推行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中篇小说,包括方方、林白、鲁敏、海飞、张楚等中青年实力作家,为新世纪的文学积累做出贡献。
当今时代,对经典的追怀和崇拜正在演变为一种象征陛的精神行为,人们幻想着通过对经典的回忆与抚摸来抵抗日益世俗和商业化的物质潮流。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经典作为人类文学史和文明史的基石与本源,其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同与阐扬;另一方面,经典的神圣化与神秘化又构成了对于当下文学不自觉的遮蔽和否定。可以说,如何面对和正确理解“经典”,正是当代中国文学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什么是经典呢?就人类的文学史而言,“经典”似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它是人类历史上那些杰出、伟大、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的指称。但是,经典又是无法科学检验的主观性、相对性概念。经典并不是十全十美、所有人都认同的作品的代名词。人类文学史上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十全十美、所有人都喜欢、没有缺点的所谓“经典”。那些把“经典”神圣化、神秘化、绝对化、乌托邦化的做法,其实只是拒绝当下文学的一种借口。通常意义上,经典常常是后代“追认”的,它意味着后人对前代文学作品的一种评价。经典的标准也不是僵化、固定的,政治、思想、文化、历史、艺术、美学等因素都可能在某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成为命名“经典”的原因或标准。但是,“经典”的这种产生方式又极容易让人形成一种错觉,即“经典”仿佛总是过去时、历时态的,它好像与当代没有什么关系,当代人不能代替后人命名当代“经典”,当代人所能做的就是对过去“经典”的缅怀和回忆。这种错觉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在“经典”问题上的厚古薄今,似乎没有人敢于理直气壮地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经典”的命名,甚至还有人认为当代人连写当代史的权利都没有。然而,后人的命名就比同代人更可信吗?我当然相信时间的力量,相信时间会把许多污垢和灰尘荡涤干净,相信时间会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模糊的、被掩盖的真相,但我怀疑,时间同时也会使文学的现场感和鲜活性受到磨损与侵蚀,甚至时间本身也难逃意识形态的污染。我不相信后人对我们身处时代“考古”式的阐释会比我们亲历的“经验”更可靠,也不相信,后人对我们身处时代文学的理解会比我们亲历者更准确。我觉得,一部被后代命名为“经典”的作品,在它所处的时代也一定会是被认可为“经典”的作品,我不相信,在当代默默无闻的作品在后代会被“考古”挖掘为“经典”。也许有人会举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的例子,但我要说的是,他们的文学价值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就早已被认可了,只不过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我们的文学史不允许谈及他们罢了。这里其实就涉及了我们编选这套书的目的。我认为,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既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又更是一个当代化的过程。文学的经典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它需要当代人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文学的经典不是由某一个“权威”命名的,而是由一个时代所有的阅读者共同命名的,可以说,每一个阅读者都是一个命名者,他都有命名的“权力”。而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或一个文学出版者,参与当代文学的进程,参与当代文学经典的筛选、淘洗和确立过程,正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事实上,正是出于这种对“经典”的认识,我才决定策划和出版这套书的,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真实同步地再现21世纪中国文学“经典化”的进程,充分展现21世纪中国文学的业绩,并真正把“经典”由“过去时”还原为“现在进行时”,切实地为21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化”作出自己的贡献。与时下各种版本的“小说选”或“小说排行榜”不同,我们不羞羞答答地使用“最佳小说”之类的字眼,而是直截了当、理直气壮地使用了“经典”这个范畴。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作家都首先应该有追求“经典”、成为“经典”的勇气。我承认,我们的选择标准难免个人化、主观化的局限,也不认为我们所选择的“经典”就是十全十美的,更不幻想我们的审美判断和“经典”命名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同,而由于阅读视野和版面等方面的原因,“遗珠之憾”更是不可避免,但我们至少可以无愧地说,我们对美和艺术是虔诚的,我们是忠实于我们对艺术和美的感觉与判断的,我们对“经典”的择取是把审美和艺术放在第一位的。说到底,“经典”是主观的,“经典”的确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经典”的价值是逐步呈现的,对于一部经典作品来说,它的当代认可、当代评价是不可或缺的。尽管这种认可和评价也许有偏颇,但是没有这种认可和评价,它就无法从浩如烟海的文本世界中突围而出,它就会永久地被埋没。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当代任何一部能够被阅读、谈论的文本都是幸运的,这是它变成“经典”的必要洗礼和必然路径,本套书所提供的同样是这种路径,我们所选的作品就是我们所认可的“经典”,它们完全可以毫无愧色地进入“经典”的殿堂,接受当代人或者后来者的批评或朝拜。感谢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对我的经典观的认同以及对于这套书的大力支持,感谢让这个文学工程可以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这个平台美丽绽放。我们的编选仍将坚持个人的纯文学标准,而为了更好地阐析我们的“经典观”,我们每本书将由一个青年学者对每一篇入选小说进行精短点评,希望此举能有助于读者朋友对本丛书的阅读。刀锋上的蚂蚁一、东方的神秘出现了一九九五年费舍尔退休了。他原以为很简单。因为在他之前有人退休,在他之后也有人退休,大家都会有这样黯然的一天,这是人生的一个过程。既然必须要走,就没什么了不起。费舍尔想得很清楚。退休的第一天,他便拟写自己的退休计划。他有一个随身携带的黑皮笔记本,专门记录各类事项安排,每年都会更新。自他懂事起,这样的笔记本就已存在。它们多到一个抽屉已经放置不下。而他的全部经历就都装在这样一个个的黑皮笔记本中。每一天每一个小时,他都安排得很精确。他几乎是一丝不苟地按照这些安排来完成自己的人生。费舍尔一直在当法官,认真严肃地过了一辈子。他想就算退休,也要过得有点意义。他一生从来都没有随随便便度过的习惯。费舍尔一条一条地写他的计划:翻修窗户,改造花园,去大学听宗教历史课,跟外孙海因兹学电脑程序,看拜仁慕尼黑的球赛,当然也少不了旅行。只是去哪里,去多久,他却没写。费舍尔出门旅行最放不下的是他的三条狗。每次出去,他都会和太太莉扎反复地讨论它们三个的去向。它们就像家养的孩子,但孩子长大了就会独立,它们三个却永远不会。离开他和莉扎,它们似乎无所适从。费舍尔在笔记本上已经写了好几页,却终究有一种郁闷压迫在心。他不知道为什么,就只觉得不愉快。莉扎说,刚开始都这样,过阵子习惯就好了。费舍尔说,能习惯吗?说完想,一个人一生都在忙碌,突然间什么事没有得做,整个社会也不再需要你。对这个社会或许很简单,但对这个具体的人来说,其实并不是件简单的事。这天他和莉扎一起出门散步。三条狗自然是要跟着的。莉扎牵着一条,费舍尔牵着两条。天气很好,不时有骑着赛车的男孩子倏一下从他们肩旁飙过。这时候,他和莉扎就会相视一笑。当年他就是像这样骑车的时候,不小心撞着了莉扎,然后就爱上了她。莉扎总爱问:你是不是故意撞的呀?费舍尔永远认真地回答说:真的是不小心。慕尼黑的天总是蓝色的。开阔的原野上,有牛群散散地在啃草。远远的阿尔卑斯山衬在蓝色的天幕前露着清晰的轮廓。白云就在那些灰色线条上飘浮着。这样的场景仿佛是定格。费舍尔和莉扎看了一辈子,早已变得熟视无睹。迎面走来几个年轻人,背着背包,仿佛徒步旅行者,全是亚洲人。费舍尔凭直觉认定他们是中国人。莉扎却觉得多半是日本人。因为莉扎认为只有日本年轻人才好以这样的方式漫游。年轻人走近了,看见了狗,便欢喜地逗着它们。费舍尔喜欢别人逗他的狗。入把笑容露给人的时候,常常会假,但人把笑容露给狗的时候,却大多是真的,是真的出于喜爱。费舍尔说,你们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一个男孩子用德语大声说,当然是中国人!费舍尔对莉扎说,我说吧,是中国人呢。莉扎有些疑惑,说中国人怎么也这样旅行呀?费舍尔说,为什么不?这天的晚上费舍尔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的星光。天色乌青,深邃辽远。仿佛有一种磁力,把他心里的沉沉的东西都抽了过去。或许,暗夜的天空正是把所有仰望者的内心抽空了,才有着如此的深沉。费舍尔突然有一念闪过。他转过身对莉扎说,我要到中国去。莉扎望了望他,说好吧。但是我不去。我要陪着米拉它们。米拉是莉扎最宠爱的一只狗。两个月后,费舍尔就开始了他的中国之旅。其实费舍尔并不是第一次去中国。他根本就是在中国出生的。那是一个夏天,中国尚是乱世,到处都有战争。他的母亲在中国的庐山上待产。这里有他家的房子。那时候他的父亲在汉口的美最时洋行工作。这房子是他买来度暑的。当年中国,用他母亲的话说,手指之处,皆是瘟疫。如果不是庐山这幢别墅给了他们庇护,他们还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德国。这个说法,令他恐惧。仿佛形成阴影,致使他一旦想去中国,耳边就会浮出母亲的声音。不知是否这个原因,此后他再也没有去过中国。他出生的日子是在春天。那天山下打仗,山里人说是闹土匪,但山上却非常宁静。他的母亲从此不肯下山,生恐山下暴民伤着她的孩子。于是,费舍尔从出生起便一直住在庐山。直到将满三岁,他才随着父母来到汉口,然后从汉口径直回到德国。三岁,是个没有记忆的年龄。费舍尔对他三年的中国生活没有任何印象。他所有的记忆都来自父母和兄长的述说。而这些述说也过去许多年了。时间是个网,它的网格太大,几乎所有内容都已从那些空格中流失而去。但是费舍尔知道,如到中国,庐山将是他必去的一站。费舍尔出发前,到地下室翻找父母留下的东西。他印象中,家里的墙上很长时间都挂着一幅油画。画布上有一条满是石头的河流。母亲说,这条河叫长冲河。他们的房子,就在这条河对面的山上。画这幅画的是个中国人,很年轻。有一阵每天都坐在河边的石头上写生。她带着费舍尔到河边玩耍时,经常能看到这个画家。有一次小小的费舍尔上前抓他的笔,在他的画布上乱戳,他也不生气,却只是笑。令她很不好意思。她上前问画家,可不可以卖给她一幅画,他们要回国了,想留作纪念。那画家想了想说,我不卖,’但我可以送给你一幅。于是,他就把费舍尔戳过的那幅画,重新修整过,送给了她。费舍尔母亲说,其实戳过的痕迹被他刮掉了,一点也看不出来。中国人很讲礼仪,很多礼。地下室陈旧的东西堆得太多,费舍尔到底没能找到那幅画。但那个画面却在他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长冲河的水翻越着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石头。水花在石头边溅起。河边垂挂着一些不知名的花草,有一串花是紫色的。对了,母亲还说过,他们家附近有一对丹麦姊妹住的庭院,叫紫园。还有什么呢?他再也记不起来了。一直上了飞机,飞机朝着他的东方飞行。隔着舷窗看外面的茫茫云海,他又想起母亲常说的几个字:玻璃屋。费舍尔想,那里应该还有一幢房子叫玻璃屋。P1-3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0中篇小说卷》吴义勤主编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