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无死的金刚心》雪漠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雪漠,原名陈开红,甘肃凉州人。国家一级作家,文化学者,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香巴文化研究院院长。三度入围“茅盾文学奖”,荣获“冯牧文学奖”“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等奖项,连续六次获敦煌文艺奖,作品入选《中国文学年鉴》和《中国新文学大系》。代表作有西部小说系列:《野狐岭》《大漠祭》《猎原》《白虎关》《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深夜的蚕豆声》等;西部文化系列:《一个人的西部》《特别清凉》《光明大手印》《空空之外》系列等;诗集:《拜月的狐儿》;入选“2015年中国品牌文化十大人物”,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人文导师”,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其“甘肃省优秀专家”“德艺双馨文艺家”“拔尖创新人才”“领军人才”等称号。
《无死的金刚心》是“灵魂三部曲”中的重要著作,琼波浪觉,是来自藏区的瑜伽士,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因为父亲的地位,身份显赫,但是在小说的开头,便记叙了琼波浪觉对父亲的信仰产生了怀疑,他决定离开藏区,寻找自己的终极信仰。变卖了家产,置换了黄金,琼波浪觉和班马郎从藏区一路向西,进入尼泊尔。在这里,他遇到了退位女神——莎尔娃蒂,两个人坠入爱河。莎尔娃蒂富可敌国,如果琼波浪觉选择留下,那将是一种富足、尊贵的生活,但是他*终选择继续西行,继续寻觅,留下莎尔娃蒂苦苦等待。
这本书有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琼波浪觉走后,莎尔娃蒂熬过了几十个春秋,替琼波浪觉抵挡了无数诅咒,*终郁郁而死,琼波浪觉带着莎尔娃蒂的爱,走了很远很远,*终却决定放下。多年之后,当琼波浪觉结束了寻觅,回到尼泊尔,只看到了莎尔娃蒂留下的*后书信。这本书又有一个关于求证者真实的心路历程,如何破执,如何消除分别心,经历了数次考验,数次幻境,*后成就了,原来,所谓的成就,就是寻觅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
雪漠先生告诉了我们中国很了不起的东西,这是我们现在*没法解决的问题。老子、孔子的文化都好办,好解决,但外来的佛家,到现在,不只是中国,全世界的人都不知道。你说释迦牟尼传了什么法呀?无从得知。所以,雪漠先生提出了“金刚心”。雪漠大师写了这部书,我很佩服他。
——叶曼
雪漠老师这个传记在文学方面、语言方面具有当代性,我们读起来非常通俗、非常优美。所以说,这个时代的人读起来非常殊胜,如果你读一些藏文原版的书籍,读起来会很古奥,在现代因缘上不是特别的契合,就像古代的典籍现在人读不懂一样。所以,雪漠老师用当代的语言,把古代的精髓完全诠释出来了,这就是很大的贡献。
——陈全林
雪漠老师的书我也拜读了,觉得他的书和一般的书不一样,真是内心智慧的流露,是开悟的人。这是一般的作家、一般的作品无法企及的。看这个书确实让人受益,说能“成就”读者是真实不虚的。
——翟玉忠
我们如何在今天这个浮躁的当下,这个欲望驱使的社会,能够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声音,具有普世性价值的东西来?这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而雪漠先生已经在领跑了。所以,我愿意追着你走。
——张强
我在黎明的曙光中打坐,
我在深夜的宁静里禅思,
眼前老晃着师尊的音容,
心头老响着灵魂的咒子,
是的,我很苦,
但我愿坐破一千个蒲团,
因为,耳旁老响着一个念叨:
“还有众生父母……”
1
2015年,我的长篇自传体散文《一个人的西部》出版之后,就有读者问,为啥在此书中,我对明白前的事记录得多,明白之后的事,却记录得很少?为啥我不写写明白后的人生呢?同样的,《无死的金刚心》出版后,有人也曾问过我类似的问题。为什么成就之后的琼波浪觉写得少,而成就之前的事写得多?
在《无死的金刚心》引言中,我这样写到:“我很想知道他的证悟之路。对于那些寻求自由的人来说,更有意义的,其实不是结果,而是战胜自己、抵达自由彼岸的过程。我很想知道,作为凡夫的琼波浪觉,究竟经过了怎样的生命历练,才成长为一代圣者?”
我认为,对于读者来说,重要的是,他是如何明白的,又是如何完成自己的。这一些,对于还没有明白、还处在热恼中的人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从我的经历中,或从琼波浪觉的历练中,你可以看到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感受灵魂所散发出来的那种热度。
如果你有一颗想改变且坚决想走出的心,那么,这一切对你的人生,对你的选择,或许都会有所启发,继而会陪你踏上灵魂的寻觅之旅。
从“大漠三部曲”(《大漠祭》《猎原》《白虎关》)到“灵魂三部曲”(《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再到“故乡三部曲”(《野狐岭》《一个人的西部》《深夜的蚕豆声》),读者可以看出,我总在不断地挑战自己,不断地战胜自己,不断地探索新的领域,所以,每出版一部作品,大家就能看到一个全新的雪漠。不管大家喜不喜欢,我总在实现生命的一次又一次超越。这也许就是人们说到的“不安分”吧。所以,很多人总会感到,雪漠总在变,变得令人跟不上节奏。是的,总在变,如果我没有变化,也就没有今天的雪漠。
只是,很多人也许不知道,我的变是“随风舞动”,这“风”,便是时代的需要。不过,在与时俱进的变之外,我还有个不变的东西,那就是真心,也就是《无死的金刚心》中,琼波浪觉苦苦寻觅的金刚心。表面看来,琼波浪觉一直在寻找奶格妈,实质上,他在寻找自己的真心。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一颗金刚心,只是很多人把它给丢了,需要找回来。找不回来的话,你这一辈子,就白活了。老祖宗于是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无死的金刚心》为我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它的影响让我超越了文学界。直到今天,包括在西方国家,一些并不热爱文学的读者,都对《无死的金刚心》情有独钟,显示出极大的热情和认可。这让我既感到意外,又很欣慰。
很多人在游览的时候,在与世隔绝的时候,在非常孤独的时候,在痛苦绝望的时候,都会带着《无死的金刚心》,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唯一一本可带的书。它陪着他们度过了一段非常困难的日子,让他们的生命实现了一种升华。甚至,有人说,随身带着它,即使不翻开来看,心里也会踏实很多,感到心安。
按一些人的说法,这书有一种“加持力”,会给人带来很多意外的东西。何谓加持?我在《西夏的苍狼》里解释过,你可以这样理解:它是你跟另一种伟大存在的心灵频率达到共振后,得到的一种外力磁化。据说,琼波浪觉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他得到了奶格妈无与伦比的加持力。关于这一点,量子纠缠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我的读者中,阅读《无死的金刚心》得到神秘体验的人很多,甚至包括一些信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朋友。他们在阅读《无死的金刚心》时,会进入一种被老祖宗称为空性的境界,慢慢地,这部作品就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这样的例子很多。你当然可以理解,他们其实是跟作者的真心达成了共振。
一些出家人、在家人、爱文学的人,或不爱文学的人,都从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属于自己的营养。严格来说,它远远超越了文学作品所能涵盖的意义。甚至,有人称它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小说”。当然,这里的宗教,指的是真正的宗教精神,而非那些宗教名相。
2
我在《无死的金刚心》后记中说:我的一般小说,可以感动或改变你;而《无死的金刚心》,却可以“成就”你。这书是一块肥沃的土地,你只要用力拽那个露出地面的“智慧指头”,就能拽出一个有着喷薄生命力的“成就汉子”。也就是说,你要是能像书中的主人公那样历练,你定然也会得到证悟,成长为一代圣者。
任何一个人,只要照着书中琼波浪觉所做的很多事去实践的话,肯定能破除执著,战胜自己,实现超越,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在书中,我甚至把他如何做、如何明白自性、如何认知自性、如何保任自性、如何在生活中实现妙用等,都完全地公布于众了。你只要照着去做,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肯定能成就。我说的成就含义,可以用我的三个书名来表达:第一,《让心属于你自己》;第二,发现《世界是心的倒影》;第三,《参透生死》。
《无死的金刚心》中琼波浪觉所有的经历,其实也发生在我的寻觅中,他的所有体验,我都体验过。换一句话说,外现上,这部作品写的是琼波浪觉,实则是雪漠关于生命求索的密传。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另一个雪漠。有人这样认为,如果说《一个人的西部》是雪漠世间法意义上的自传,那么,《无死的金刚心》便是雪漠出世间法意义上的密传。这种说法,也许有它的道理。因为,从究竟意义上看,它其实也是每一个真理求索者的心灵密传。
即便在今天看来,《无死的金刚心》仍然是让我觉得没有白活的一部作品。虽然对它的评价,在文学界有不同的声音,有人称之为“走火入魔”,也有人把它比喻为“天路历程”,但这部作品,它远远超越了小说或某种文体的界限,它更多的是一种生命的展示。换一句话说,它是一种境界的呈现。许多时候,我已经混淆了自己跟琼波浪觉的界限,甚至混淆了书中很多人物的界限,我就是他,他就是我,我们相融在无限的智慧和广大的境界中。——当然,了义地看来,雪漠跟琼波浪觉其实也源自一个本体。你和我,他和它,同样如此。
在《一个人的西部》中,所有不该写的内容,或者没有办法写的内容,我都写在了《无死的金刚心》中了。本来,还有五六万字的内容,是关于密法修持的,详细讲了琼波浪觉——何尝不是雪漠——实践奶格六法的过程,后来,因为它不符合小说的审美标准,就删了。我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进行了系统的生命实践,所以说,它更像一个人超越了自己的某种范本或标本。沿着书中人物的足迹,每个人都可以实现一种超越,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其中,我写了一种最真实的存在。它不仅仅是文学的真实,更是生命和精神的真实。这是我第一次酣畅淋漓地去描写这种真实。真实到啥地步呢?真实到若有人照着主人公的路走下去,他也会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琼波浪觉。
所以,我称它为一部“大说”,而非小说。在我所有的小说中,这是最应该读的一部书。在书中,你可以看到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人文景观。它是最不应该被忽视的一种存在。
我在《无死的金刚心》后记中说:它粗糙得十分有力,简朴得像块陨石,粗粝得像猿人用石斧劈出的岩画,神秘得像充满了迷雾的幽谷。要不是其中的爱情还算得上缠绵的话,读者会以为作者是个修了千年枯禅的干瘪罗汉。但只要你耐了性子读完,肯定会发现雪漠笔下的风景,真的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只要你认真读完它——要是读不懂,你为啥不多读几遍呢?——你定然会长舒一口气,说,我没有白读它。它确实有着一般小说绝不能给你的东西,这就够了。536番外篇
3
过去,在一次网络访谈中,有读者问我,乔布斯的成功和琼波浪觉的成功有何不同?
我说,乔布斯无疑是成功的,只是这种成功很容易成为过去。不久,他的成功和努力就会被别人替代。他的财富也会换了主人。他用一生的努力,留给了世界几款好手机和电脑,但不久之后,人们又会用上更好的手机和电脑。甚至,也许会有另一种产品取代苹果。这时,人们记下的,只是关于他的故事。但再过几年,几十年,那故事也会被人忘记。世界就是这样。所有的一切,都会被岁月无情地冲刷掉,留不下任何的痕迹。
乔布斯的梦想是世间法层面的梦想,虽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但是不会长久,很快就会消失。我们需要世间法的梦想,但更需要出世间法的超越。乔布斯在患病之后,虽然也走进了佛教,但是佛教仅仅让他减轻了一点痛苦,可惜他还没有觉悟。
但是,琼波浪觉是证悟者,是文化大师,他是无法被替代的。他的成就会光照千秋。他创建的香巴学派承载的智慧和精神会永远流传下去,照亮着世人的心,它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流逝。任何物质的东西,都会被无常卷走,但文化、思想、智慧能够流传下去,只要有人类存在,就能薪火相传。
这便是世间法成功和出世间法成功不一样的地方。当然,世间法的成功也很了不起,像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人,他们成功之后,都将财富回报给了社会,他们也很伟大。这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成功。
就如在《无死的金刚心》里,琼波浪觉舍去本教法主的荣耀,舍去成山的财富,放下莎尔娃蒂的真爱,历经千辛万苦,遭遇诸多磨难,他寻找奶格妈,他追求真理。这是一种选择。即使他生活在今天,也不会像乔布斯那样去研究很快就会被替代的产品——当然这也很好,它同样为世界做出了贡献——因为他追求永恒,他实现的是人类终极的梦想。
在“灵魂三部曲”里,琼、雪羽儿、紫晓、黑歌手、琼波浪觉们,也都在寻找永恒,虽然各自寻找的方式不同,历经的人事不同,但最终的梦想是一样的。他们的寻找,其实也是整个人类的寻找。人类历史上,很多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都在寻找永恒,实现永恒,这是人类共同的梦想。
我也是这样。对永恒的追问,对永恒的寻找,一直伴随着我的生命成长过程,但我发现,世上没有永恒,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着。曾有段时间,我常想人生的意义、写作的意义、修行的意义,以及人活着的意义,这诸多的“意义”,也是我的小说主人公们时常思考的意义。后来,我明白了,人的存在,虽也是虚幻的假象,但却能承载一种精神层面的相对永恒。
在《西夏的苍狼》中,有一个寻找永恒的外星人,她也叫奶格妈。她从奶格星球一次又一次地光顾地球,就为了寻找传说中的光明大手印,也即永恒。她问过书生,问过工力,问过将军,问过老夫子,同时也问过梵天,也去过埃及,但是,她找遍了整个法界,也无人知道什么是光明大手印。她找不到永恒。她发现,一切都是因缘的和合,都在不停地变化和发展着,她找不到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
于是,她去了印度,在尸林的上空见到了金刚持,金刚持告诉她:“真正的光明大手印,就是认识到世上的一切都是幻化,都不会永恒的。当你明白了这一点,并放下一切执著时,你便找到了光明大手印。”
在《无死的金刚心》里,琼波浪觉也去了印度,他历尽艰辛,找遍了整个的印度,也没有找到奶格妈,最后,他放弃空间上的寻找,而回到自心,从自性中寻找,不经意间,他见到了奶格妈。奶格妈告诉他什么是光明大手印,什么是永恒。小说中,琼波浪觉所经历的生命秘境,以及在净相中与奶格妈的相遇,千年后也同样发生在我的生命中。
于是,我明白了什么是金刚心,什么是永恒。金刚心,菩提心也,也即清净无垢的真心,它如金刚般坚固,不可动摇,无法摧坏。故,这部小说的名字就叫《无死的金刚心》。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无死的金刚心”。
当雪漠有了这颗心时,就有了一系列的文化著作,这便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雪漠心学大系”。
4
在《无死的金刚心》里,琼波浪觉走过一段弯路,进入了一段貌似信仰的魔桶生活。直到遭遇丧子之痛,他才从魔桶里走了出来,但这用去了他二十二年的时间。每个人,也许不一定都要经历这样的魔桶,但在世俗生活中,这样的魔桶随处可见,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有的人,一辈子都生活在魔桶中,被魇住了,出不来,而忘了自己最该做的事。
那么,什么叫“魔桶”?就是一种迷惑你、让你失去向往的幻觉。
多年前,我也有过一段魔桶生活,但困住我的不是爱情,而是一个迷信的信仰群体。琼波浪觉遭遇的许多事,我同样也遭遇了。在那里,我经历过一段貌似信仰,其实是远离真理的人生。
有好几年时间里,我的生活中,填满了那个群体因迷信的狂热而产生的种种干扰,时不时地,深夜里,就有人打来电话,进行骚扰。我的耳朵,曾因连续长时间接电话而多次聋了。那段时光,像梦魇一样,严重影响了我和家人的生活。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陷入了魔桶呢?我在《信仰的“魔桶”与破执》一文中说:答案很简单,就是看看自己有没有一天天破执,一天天放下,一天天明白,一天天走向解脱之门。如果有,你的方向就对了;如果没有,无论多么虔诚,你都是在迷信盲从、自我陶醉、自我欺骗。这样的人就生活在魔桶里,不可能解脱。
后来,我之所以能走出魔桶,凭的就是慈悲和智慧。我需要这段人生吗?需要。如果没有这段经历,我的生命体验就没有现在这么深刻,也不会有今天的雪漠。
需要强调的是,真正的信仰不是魔桶,能让人达成信仰的事物也不是魔桶,比如佛家的戒、定、慧等,比如能让自己成长的各种制度和规则等。我说的魔桶,是能让人失去向往的一种环境,它能让人更加贪婪、更加愚昧、更加仇恨,却无法远离执著。时下,一些不愿意改变自己却老是巧言令色者,总是将一些必须承担的责任和必须遵守的制度说成是魔桶,这是不对的。
我说过,我仅仅是个信仰者,我永远不会当教徒,永远不会把心灵局限于一个“小小的”教派,或是“大大的”佛教,或是“多多的”宗教。那么,什么是教徒?什么是信徒?我说过,所谓教徒,就是被某个群体所困者。所谓信徒,就是被某种思想所困者。所以,我信仰真理,追求真理,只想当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只想做一个文化志愿者,只想为世界多留下一点善美。
我有很多次赚钱的机会,但在最关键的时刻,我都坚决放弃了。因为,我知道,我这辈子是来做什么的,我不是为赚钱来的。我在《一个人的西部》里写到:“真正的信仰,是非常高贵的,不是任何一个人,只要对佛教或是某种文化有好感,就可以自称信仰者的,因为他或许觉得自己有信仰,但是他的行为和选择却会否定他自己。衡量一个人有没有真信仰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他会不会被欲望裹挟。”
为了不陷入魔桶,不被欲望所裹挟,我除了读书、写作外,重点进行禅修。我像琼波浪觉那样,始终用禅修来坚定自己的心,不要让自己迷掉。同时,我以我观修的本尊为参照系,时时来审视自己,修正自己。
关于本尊,我在《无死的金刚心》中如是解释:“真正的本尊,其实就是人格修炼的参照和标杆,你观其貌,思其德,察其心,效其行,久而久之,你的人格就不知不觉地升华了。当你修到跟本尊无二无别时,你就成了本尊。”
所以,本书中的奶格妈、琼波浪觉、司卡史德、卢伊巴、巴普等圣者都是我的本尊,都是引领我向上的老师。
5
小时候,我的心就很宁静,随时随地就能入定,也总处在那种没有杂念540番外篇
的明空状态中。那时候,我认为谁都这样子,也不觉得奇怪。
每天早晨起床后,我随便一坐,就坐在那里,定住了。那时,我的母亲就非常害怕,她不明白我为什么总是发愣。这种状况经常出现。所以说,我读书也罢,做什么也罢,都能处于非常宁静的状态中,定力很好,心无杂念。很小的时候,我就过目不忘,很多东西,看一遍,就全记住了。
好多人说我有宿慧,我不知道有没有道理。但我一生中,信奉的是苦修,没有经过脱胎换骨般的历练,便没有成就。当然,我说的苦修,更多的是一种坚持,一种持之以恒,一种永不放弃。
在我十七岁的时候,进入武威师范读书,松涛寺的吴乃旦师父就教我正式开始禅修。每天,我都会花很长时间练武、站桩、坐禅。后来,在甘肃武威的乡下学校任教时,我就完成了专一瑜伽的训练,有了较好的专注力,同时也完成了资粮道的训练。虽然刚开始,我也很容易动摇,但是无论做什么,我都很容易钻进去,读书、写作、修行,都是这样,而且不是浅尝辄止,而是像坚持信仰那样,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有一天窥其堂奥。
1992年,我二弟患病期间,我整个的人生陷入了低谷和困顿。从他查出癌症到离世,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一直陪着他,精神备受煎熬。这段经历,我都写在了《大漠祭》中,书中的憨头,其生活原型就是我二弟。
即便是这样,我仍然坚持每天的禅修和读书。人在濒临绝境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怀疑自己的信仰,怀疑自己所坚持、所向往的一切是否有意义。心中一旦生疑,信仰的殿堂就会倒塌,人就会陷入更为悲惨的境地。很多人就是这样放弃信仰的。
但我不是这样。在我生活和精神都陷入绝境时,我也没有怀疑过自己的信仰。我仍然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不管是在文学上,还是在人格修炼上,我都是如此。我之所以不会怀疑自己的信仰,因为我不是为了求福报、求庇佑,或求别的什么东西而走入信仰的,我是真的向往佛教的那种慈悲和利众,我真的想升华自己,超越自己。我的信,是一种智信,而非迷信,非狂热,非一时的激情。
我常说,真正的信仰是无条件的。它仅仅是对某种精神的敬畏和向往。信仰甚至不是谋求福报的手段。信仰本身就是目的。信仰是个高贵的词汇,不容亵渎。
生活中,顺境也好,逆境也罢,任何时候我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仰,它始终屹立在我的心头,不动不摇。它是漫漫黑夜中的北斗星,让我迷失不了方向。后来,我常对我的学生说:没有失败,只有放弃。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努力,只要坚持,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要怀疑自己!这一切,后来都进了琼波浪觉的心。
二弟陈开禄的死亡,让我彻底打碎了对生命的幻想,从那之后,我放下了世间所有的执著,《新疆爷》《黄昏》《入窍》等作品,就是那时写出来的。那时候,我就明明白白地知道如何解脱了。也就是说,对于我个人来说,已经够了。但是,对于利益他人,利益世界,对于芸芸众生来说,这远远不够,我必须让自己成为“大狮子”。那时,我发了很多大愿。愿力成就了我。后来的多年间,我与世隔绝地进行了严格的人格修炼。期间,我的生命中发生了诸多神奇的经历。在《无死的金刚心》中,琼波浪觉几乎所有的体验,那时也出现在我的生命中。
我常说,愿力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所以,我们要发大心,发大愿。我后来的成功,就源于自己当初发的那些利众大愿。
我在《无死的金刚心》中说:“没有寻觅,没有求索,没有长夜哭号的历练,便没有觉悟。你一定要明白,觉悟是涌动的大爱,绝非无波无纹的死寂。佛陀用五十年生命传递的,便是那份大爱。”
让我能写出那么多作品的,其实就是这份大爱。
6
那么,我为什么要写《无死的金刚心》?为什么要写琼波浪觉呢?
早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我就想写这部书,想写写琼波浪觉,但一直没有542番外篇
写,我觉得我还没有资格写。为什么?因为我没有走过他的这段路。后来,大概2003年前后,我就有把握写了,因为他走过的路,我也走过了。他所实践过的所有东西,我也完整地实践了一遍。后来,我真正开始写的时候,已经和他“无二无别”了,分不清他和我的界限,我们是一体的。于是,我智慧的杯子就满了,这部书就喷涌了出来……
虽然,有人称琼波浪觉为“雪域玄奘”,而事实上,他个体性的修证和超越境界,已经远远超过了玄奘。琼波浪觉到印度去的时候,不仅仅学习教理,而是侧重于生命科学,侧重于修炼和证悟。他传承了一百五十多位大师的精要,几乎涵盖了当时流行于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地的所有文化,百川入海,让他实现了一种包容和博大,因此他是诸多文化的集大成者。后来,他回到藏地后,创立了香巴学派。
这个学派,也有它的局限,就是它不注重世间法,而侧重于内在修行,追求出世间的解脱和成就。而且,它特别注重口耳相传,历代大师都很少著书立说,几乎没有什么经典流传下来。在教内流传下来的,多是一些密法,但外界不知道。很多学者也听不到,在写到香巴学派的时候,就说已经泯没无闻了。实质上,它仍然存在着,如潜流般传到了今天。
我的《无死的金刚心》等书出版之后,世界才真正系统地知道了香巴学派。在这个时代,如果没有我的挖掘、研究和传播,香巴学派就会被历史所淹没。它就如一支蜡烛,风一吹,就会被吹灭,我们不能让它熄灭,要将它传承下去。所以,我写了《无死的金刚心》。
我老是说,只要踏上寻觅之路的每个人,都是琼波浪觉。有这种寻找,有这种向往的人,都有一颗“无死的金刚心”,都在寻找“奶格玛”。一天,有人问我,什么是“奶格玛”?我说,永恒、真理。但人世间不一定有永恒,因为都是无常的,但是,我们必须寻找、向往,并追求这个永恒,因为这是人类活着的真正意义。
所以,《无死的金刚心》就提供了一个超越的标本、一个成功的案例。这种超越的范本,你可以作为自己的参照系,去寻觅,去朝圣,去历练,去成就自己的人生,为世界贡献另一个“琼波浪觉”。
那时,黑夜散去,一片光明,世界就真的亮了……
——2017年3月22日写于沂山雪漠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