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哪吒》奚淞时代华语出品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5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哪吒》奚淞时代华语出品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奚淞,台湾画家、文学家,乐以“手艺人”自居。1947年出生,台湾艺专美术科毕业后,留学法国巴黎习画。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主编,长期投入《汉声》杂志的民俗乡野调查、儿童丛书编写策划等工作,并在报刊上发表系列木刻版画与散文,题材包括中国古神话故事、花卉植物、乡土人物、佛经故事等。中年后潜心学佛,擅佛教艺术创作,尤以白描观音、佛传油画著称。出版小说、散文、儿童文学、画册等十余种,包括:《封神榜里的哪吒》《姆妈,看这片繁花!》《给川川的札记》《三十三堂札记》《光阴十帖——画说光阴》《大树之歌——画说佛传》《微笑无字书》等。

【编辑推荐】

本书是奚淞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也是其小说创作集大成之作。书中收录奚淞作于年轻时的七篇小说。七篇小说笔致殊异,既有借助神话外壳揭示人生苦难,并关注人在苦难境遇下不同抉择的神话小说,如《封神榜里的哪吒》和《夺水》;也有通过对现代都市中青年男女主角家庭、职场所扮演角色的透视,探讨人生局限与价值的现实主义作品,如《盛开的扶桑花》《吴李锦凤的礼拜天》《秋千架上的小露比》《病》;还有讲述表兄弟间壮怀激烈的少年往事的青春书写,如《哥儿俩》。

小说中普遍存在的弃儿情结和悲悯情怀,既源于作者早年的个人体验,也离不开其中年向佛的思想转向。七篇小说虽风格迥异,却表达出一以贯之的主题,即哀怜世间苦难,藉由人在苦难中的选择,揭示人性的良善,并探讨生而为人的终极意义和价值。

【名人的书评】

:

★每个人的心里,都曾住着一个哪吒。★这世间再多的不完美,也无法阻止我们源自骨血里的良善与热爱。★如果你这个夏天曾被《哪吒之魔童降世》所感动,那么你也一定会喜欢奚淞笔下的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全新演绎,中国古典悲剧美学的现代阐释,哪吒的故事被认为可与《哈姆雷特》相媲美。★张国荣、白先勇、王德威、杨照、梁文道、林怀民、黄舒骏等盛赞的台湾作家、佛教艺术家——奚淞平生小说创作七篇得意之作全收录。★装帧典雅,别具匠心。封面以脚踩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的经典哪吒形象为主要元素,完美再现哪吒生而为人的悲哀与热烈。★独家收录张国荣生前偏爱的奚淞白描观音画像,奚淞“哪吒”题字与其手抄《慈经》诵句,随书附赠极具年味的哪吒莲花化身剪纸和莲花化身年画藏书票各一张。

【哪吒的书摘】

序追忆我们的似水年华———写在奚淞《封神榜里的哪吒》重刊之前◎白先勇

算算我跟奚淞结缘已有五十年了,半个世纪前*次见到奚淞时,他还是个二十刚出头、神采飞扬的年少书生,那时他看起来眉眼高挑,有几分孤标傲世的模样,可是几句话下来,我就发觉他原是个善解人意、一点就透、*敏感的人物。我们一开始结的应该就是“文字因缘”。那时我正在写《台北人》的系列,那是我的《哀江南》,写的是江山崩裂后一群外省人流离失所、落魄飘零的悲剧故事。大概那些故事中一些愁绪触动奚淞,所以他放心将他的*篇小说《封神榜里的哪吒》交到我手里。那是一颗璀璨发光,文采灼灼的宝石。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一则寓言故事,是一篇“天问”。谪落红尘的三太子,仰问苍天,生命的终极意义到底为何?这篇小说是以极为抒情诗化的文体写成,形式完全现代,我把它发表在《现代文学》上,马上引起当时文艺圈中的热议,都在揣摩这位青年作者到底想讲些什么。

事隔多年回头看来,奚淞与哪吒太子原来有这么深的宿缘。他在塑造封神榜里的哪吒时,恐怕下意识竟把自己代入了哪吒这个角色里了,他一生中不是一直在“天问”,追溯生命的神秘意义吗?哪吒*后化身成“一朵端丽的莲花”,这不也正是奚淞*后向往的涅槃境界吗?其实奚淞很年轻很年轻时已写下自己的生命寓言了。

奚淞在《现代文学》上一共发表了三篇小说,另外两篇是《盛开的扶桑花》及《吴李锦凤的礼拜天》。奚淞的小说不多,可是每篇他都在寻找一种有创意的艺术形式,探索人生一些终极的问题。《盛开的扶桑花》是我看过对于“生”与“死”有着*敏锐探究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奚淞注入了极深厚体贴的情感,应该是自传性的。如果奚淞的小说写作继续下去,我相信他会写出更多深刻动人的作品来。那个时节是奚淞的“蓝色文学时期”,我们在一起谈论得*多的也是有关“文学”这个牵涉人生*深的题目。

那时台湾的文艺思潮,西方的现代主义当行,我们很自然地就谈论到一些现代主义的作家作品了。乔伊斯的《死者》,*后那一幕大雪纷飞的场景:只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人的七情六欲一时冰消。托马斯·曼的《威尼斯之死》,大导演威斯康蒂把这篇小说改成了一部凄怆无比的电影杰作;衰老病危的音乐家阿申巴赫在海滩上临终的那一刻,伸出绝望的手,想去捕捉美少年塔齐奥,指向天涯的青春幻影,青春与暮年,那一幕是一则摧人心肝的人生寓言。奚淞与我都深爱李商隐的诗,尤其是他那首《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人之大患患于有身,人之大患也患于有情,这首诗写的是人生亘古之恨。就在这些闪闪的文学灵光照耀之下,奚淞与我便渐渐建立起一段终身不渝高山流水的情谊来。

因为信任,彼此“交心”,常常在酒过三巡之后,半醉半醒,互相道出了心中一些平日不愿也不敢碰触的密语,有时诉说到深夜,一直讲到天明,恨不得一夜间将平生心事都掀了出来,因为好不容易遇见一个听得懂自己话的人,所以尽情倾吐不能自已。“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这是晏殊的词。

奚淞也出身于大家庭,兄弟姊妹多。大陆撤退,兵荒马乱,幼小的奚淞被寄养在亲戚家,这与父母骤然的割离,似乎造成了他永恒的童年“创伤”(trauma),他青少年时的“落寞寡欢,乖僻离群”恐怕都是根源于那道无法愈合幼年时的伤痕。不要小看这些小时候受过的伤痛,这种幼稚心灵上的“创伤”,可能像幽灵一般紧紧跟随你一辈子,甩也甩不掉的。几年前我和奚淞一同到香港,他在香港大学开画展,他回忆四岁时从台湾到香港迢迢寻亲,我们找到他住过的那栋楼房,他亲生父母的住处。我看到他面上惊喜过后那淡淡的一丝怅然,大概他又忆起他那孤独的童年来了。

我在六岁染上肺病,被家里隔离以前,据母亲说,本是个活泼好动,还有点霸道的孩子。那一病将近五年,有时我一个人被“囚禁”在半山上,有时被“放逐”到郊外独栋的房子里,远远离开我那一大群兄弟姊妹,因为抗战期间,肺病在中国几乎是等于绝症,极易传染,大家谈痨变色,没有人敢亲近,我的玩伴是几只捡来的流浪狗。失去童年的欢乐,使得我变得孤僻不群,过度敏感。我在中学的青少年阶段,是“寂寞的十七岁”,不爱理人,同学们误以为高傲,事实上外表的孤傲只是在掩饰内心的慌张。这种青少年时期离群的孤独,奚淞是了解的。奚淞在《姆妈,看这片繁花!》的散文集中,有一篇文章写道:有一次亲戚背着幼年的奚淞逛街,奚淞看见路旁电线杆下蹲着一个孩子在号啕大哭,哭得十分伤心,他从亲戚背上挣脱下来,跑到那孩子身边,也陪着那个孩子痛哭起来。那个孩子可能也是一个患了肺病无人理睬的弃儿。从小奚淞便有着闻声救苦的菩萨心肠,所以他日后注定要走上礼佛修行、普度众生的道路。因为世人的苦痛,他体验*深,怜悯也*甚,他手绘的观音佛像不知曾经给过多少人带来心灵上的安抚与慰藉。我在美国及台北的家中,也各迎回一幅奚淞的观音菩萨。

似水流年,五十年间如反掌,“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奚淞古稀,我亦耄耋,奚淞早已修行得慈眉善目,我的一腔“幽怨”也都写进小说中去了。两个老友日暮相逢,偶尔忆起遥远的当年,狂歌当哭,放浪形骸之外的青春岁月,不禁莞尔,终至呵呵。

奚淞手抄唐诗赠送予我,我将之悬挂案头,是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的后半首:

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天涯喜相见披豁对吾真

二○一八年六月十八日于台北

封神榜里的哪吒

夏日午后,九弯河像是被溽暑给逼浅似的。抽长了叶片的柳树因之更恣意地以墨绿的影子侵占了河水的三分之一。这片柳树沿河生长,水从柳荫下静静地、平滑地流过,当水再度在日光下闪亮的时候,似乎已与苍穹连结一片;湛蓝的,一片云也没有的天空。依稀还可以听见一里外,陈塘关市集里的小贩叫卖野蔬、器皿的声音;随着穿翻树叶的微风似有似无地传了过来,和着穿飞在垂柳之间麻雀的噪鸣。太乙坐在柳荫下的一块青石上,白发披肩。一脚盘踞,一脚微踏在青草地上。半旧的白麻道袍顺着肩胛垂下许多折皱;宽大的衣袖遮住了脚上的芒鞋。微微向前倾的身体,像是正在观赏在河滩浅渚中野生的莲花。五月里,盛开的野生莲花。然而他瘦削的面容没有任何表情,眼神空寂。打晨起,他就一动也不动地坐在那儿,像棋盘上一枚被人遗忘的棋子。偶然跳落在他脚上的一只青蚱蜢也经过一个漫长的早晨,丝毫无意离开。莲花摇曳着,柳叶闪着,杨花和着轻尘飘着。河水像是静止,又像是流着;时间像是在摹写昨天,又像是全然不同了。这些个时辰里,太乙心中老是重复温习着同样的一些言语,那是在昨晚的梦里,他至爱的徒弟红儿的声音,像是哀告似的——

师父,我终于得到自由了,自由到想哭泣的地步。有时候我随风流转,又有时像无所不在,仿佛在过分睡眠之后伸一个长长的懒腰,就如灰烟一样散了。我的记忆以及记忆中的血腥都远了。可是多么空漠啊……如果我因为感觉灵魂重要而抛弃不合适的肉身,我希望能有一个我所期望的归宿。师父,我希望我是河里的莲花……

太乙早晨醒来,梦中展现的情景清晰如在目前。他匆匆来到总兵官李靖的官府,径自走上大厅,没有人阻止他,就像是十四年前红儿出生以及太乙收他为徒的那天。曾经被多次延入官府占卜诸象的太乙,被一名侍卫带至缀满瓦钵鲜花、描红帘巾的厅堂里。太乙仍然能回忆起当时那股蕴郁静定得使人不安的香气。夜来未曾合眼的李靖坐在大屏风前面依旧看来英挺修伟,只是失神得有如一座蜡像。他呼唤侍儿从内室抱出初生的红儿来,那是太乙*次看见红儿,一向宁静如止水、如槁木的太乙深深地震撼了。那几乎比普通婴儿大两倍,已经有了头发的头多么像一张老人的脸啊,从内部黝黯里迸裂出来的哭声,和连侍儿都惶恐得掌不住的手脚抽动,在虚空里乱划着。整个身体像是陷落网罟的野兔,随时都准备弹跳逃走。侍儿的脸色变了,李靖也中了魔似的,瞪着那团不安的东西,胡须都抖颤起来。“道人,道人,告诉我是凶是吉,这一夜婴儿的诞生像是梦魇似的使我不安,许多异常的事……”“大人,这是喜事……”太乙说得有些艰难。随后太乙断续地知道了夫人过长的孕期,夫人数日不祥的梦,临盆时血色的异象……“……红得照眼,一刹那我的眼花了,直觉地抽出腰间宝剑,准备把那团红色的东西剁成两半,可是哭声,那么可怖的哭声使我手软了,冷汗流个不住。道人,面对千军万马我可以毫不动心,可是……”李靖掀开侍儿手中饰着流苏的青花绸巾,艳红的一面红纱裹在红色的肚腹上,把李靖苍白的脸都映红了。“*奇怪的是,他生来就……”太乙心中一动,凝视那片血似的红纱。“大人,可是丑时……”“是……”血色仍久久停留在太乙的网膜里,走进大厅,清晨的阳光透进镂空的窗,斜斜描画在鼠灰色地面上,微微启亮。空寂无人,任何摆设和十四年前没什么两样。为印证昨夜的梦,太乙就一张木几缓缓坐下来,眼心相连,渐渐澄清心中的杂念。一点如丝线般的声音慢慢扬起,像是应和他的期盼似的,逐渐加强,回绕,*后嗡的一声停止了。太乙冷澈的眼光箭似的准确投向厅堂中央的地上,在光和阴影交界的地方,一只绿头苍蝇正渴望地落在灰泥地上,拼命吸吮着,太乙于是看见了模糊隔夜的血腥。

师父,我的出生是一种找寻不出原因来的错误。从解事开始,我就从母亲过度的爱和父亲过度的期待里体会出来了。他们似乎不能正视我的存在,竭力以他们的想法塑造我,走上他们认许的正轨。父亲希望我能和两个哥哥一样学文习武,变成优秀的将才。一点不错,我样样超出了他的要求,非但哥哥们私下妒忌我,有时父亲看见我异于一般孩儿的臂力,也由嘉许变成冷然的脸色,我看得出在他淡薄的鼓励言辞的背面有着异样的神情。相反的,母亲总把我看成应该如同襁褓中的婴儿一般地享受爱与安全。我也满足她,除开操练学习的必要,从来不像同年龄的少年一样出去野。常常地,我奔向她的膝头,不是跪下请安,而是伏在她柔软的膝头,让她又笑又骂地享受爱抚我的乐趣。然而,在她的快乐中,我也觉察到她自己都不愿意看见的不安——这孩子怎一点也不像他的两个哥哥呢?不错,我生活在矛盾中,然而所有可能说出来的矛盾都只是一个假象,我咀嚼到更深的苦味……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哪吒》奚淞时代华语出品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