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巴金作品精华本》巴金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5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巴金作品精华本》巴金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杰出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妻子萧珊。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索桥的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其中《家》是巴金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卓越的作品之一。2005年10月17日19时6分,巴金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101岁,被誉为“世纪老人”。

【编辑推荐】

本作品选力图把巴金各个时期的代表作选取一二,着眼于巴金文学创作的整体面貌:从热情奔放到悲哀沉郁的创作风格的变化,从英雄到凡人角色的转换,从小说到散文的创作重心的转移;从而让读者看到一个完整的巴金:从早期信仰无政府主义的纯洁热烈的巴金,到中年在战火中熔铸而成的沉郁细腻的巴金,到建国之初充满热情和理想的巴金,再到浩劫过后沉痛反思的巴金。本书以小说与散文的形式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主要内容是巴金及其作品,月夜,将军,鬼,隐身珠,还魂草,猪与鸡,明珠和玉姬,春天里的秋天,电,憩园,鸟的天堂,我的心,忆,做大哥的人,繁星,梦,静寂的园子,爱尔克的灯光,筑渝道上,月夜鬼哭,怀念萧珊,沙多一吉里,小狗包弟和没有神。

【名人的书评】

巴金的作品,是中国新文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世界的核心是“感情”,是“爱”与“憎”感情潜流的交替。这“感情”有别于郁达夫笔下作为个体的人从麻木中觉醒过来后所体验的孤独、迷惘与苦痛,其特质是“不平”。这“不平之鸣”针对的正是他所深深领教过的东西、束缚人的“制度”。

【巴金作品精华本的书摘】

月夜阿李的船正要开往城里去。圆月慢慢地翻过山坡,把它的光芒射到了河边。这一条小河横卧在山脚下黑暗里,一受到月光,就微微地颤动起来。水缓缓地流着,月光在水面上流动,就像要跟着水流到江里去一样。黑暗是一秒钟一秒钟地淡了,但是它还留下了一个网。山啦,树啦,河啦,田啦,房屋啦,都罩在它的网下面。月光是柔软的,透不过网眼。一条石板道伸进河里,旁边就泊着阿李的船。船停在水莲丛中,被密集丛生的水莲包围着。许多紫色的花朵在那里开放,莲叶就紧紧贴在船头。船里燃着一盏油灯,灯光太微弱了。从外面看,一只睡眠了的船隐藏在一堆黑影里。没有人声,仿佛这里就是一个无人岛。然而的确有人在船上。篷舱里直伸伸地躺着两个客人。一个孩子坐在船头打盹。船夫阿李安闲地坐在船尾抽烟。没有人说话,仿佛话已经说得太多了,再没有新的话好说。客人都是老客人。船每天傍晚开往城里去;第二天上午,就从城里开回来。这样的刻板似的日程很少改变过,这些老客人一个星期里面总要来搭几次船,在一定的时间来,不多说话,在舱里睡一觉,醒过来,船就到城里了。有时候客人在城里上岸,有时候客人转搭小火轮上省城去。那个年轻的客人是乡里的小学教员,家住在城里,星期六的晚上就要进城去。另一个客人是城里的商店伙计,乡下有一个家。为了商店的事情他常常被老板派到省城去。月光在船头梳那个孩子的乱发,孩子似乎不觉得,他只顾慢慢地摇着头。他的眼睛疲倦地闭着,但是有时又忽然大睁开看看岸上的路,看看水面。没有什么动静。他含糊地哼了一声,又静下去了。“奇怪,根生这个时候还不来?”小学教员在舱里翻了一个身,低声自语道。他向船头望了望,然后推开旁边那块小窗板,把头伸了出去。四周很静。没有灯光,岸上的那座祠堂也睡了。路空空地躺在月光下。在船边,离他的头很近,一堆水莲浮在那里,有好几朵紫色的花。他把头缩回到舱里就关上了窗板,正听见王胜(那个伙计)大声问船夫道:“喂,阿李,什么时候了?还不开船?”“根生还没有来。还早,怕什么!”船夫阿李在后面高声回答。“根生每次七点钟就到了。今晚——”小学教员接口说。他就摸出了表,然后又推开窗板拿表到窗口看,又说:“现在已经七点八个字了。他今晚不会来了。”“会来的,他一定会来的,他要挑东西进城去,”船夫坚决地说,“均先生,你们不要着急。王先生,你也是老客人,我天天给小火轮接送客人,从没有一次脱过班。”均先生就是小学教员唐均。他说:“根生从来没有迟到过,他每次都是很早就到的,现在却要人等他。”“今晚恐怕有什么事把他绊住了。”伙计王胜说,他把右脚抬起来架在左脚上面。“我知道他,他没什么事,他不抽大烟,又不饮酒,不会有什么事留住他。他马上就来!”船夫阿李从船尾慢慢地经过顶篷爬到了船头,一面对客人说话。他叫一声:“阿林!”船头打盹的孩子马上站了起来。阿李看了孩子一眼,就一脚踏上石板道。他向岸边走了几步,又回来解开裤子小便。白银似的水面上灿烂地闪着金光,圆月正挂在他对面的天空。银光直射到他的头上。月光就像凉水,把他的头洗得好清爽。在岸上祠堂旁边榕树下一个黑影子在闪动。“根生来了,”阿李欣慰地自语说,就吩咐孩子,“阿林,预备好,根生来,就开船。”孩子应了一声,拿起一根竹竿把船稍稍拨了一下,船略略移动,就横靠在岸边。阿李还站在石板道上。影子近了。他看清楚那个人手里提了一个小藤包,是短短的身材。来的不是根生。那是阿张,他今天也进城去,他是乡里一家杂货店的小老板。“开船吗?”阿张提了藤包急急走过来,走上石板道,看见阿李,便带笑地问。“正好,我们还等着根生!”阿李回答。“八点了!根生一定不来了。”小学教员在舱里大声说。“奇怪,根生还没来?我知道他从来很早就落船的。”阿张说,就上了船。他把藤包放在外面,人坐在舱板上,从袋里摸出纸烟盒取了一根纸烟燃起来,对着月亮安闲地抽着。“喂,阿李,根生来吗?”一个剪发的中年女人,穿了一身香云纱衫裤,赤着脚,从岸边大步走来,走上石板道就唤着阿李。“根生?今晚上大家都在等根生,他倒躲藏起来。他在什么地方,你该知道!”阿李咕噜地抱怨说。“他今晚没曾来过?”那女人着急了。“连鬼影也没看见!”“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人家正在着急!”女人更慌张地问。“根生嫂,跟你开玩笑,我倒没功夫!我问你根生今晚究竟搭不搭船?”阿李摆着正经面孔说话。“糟啦!”根生嫂叫出了这两个字,转身就跑。“喂,根生嫂,根生嫂!回来!”阿李在后面叫起来,他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情。女人并不理他。她已经跑上岸,就沿着岸边跑,忽然带哭声叫起了根生的名字。阿李听见了根生嫂的叫声,声音送进耳里,使他的心很不好受。他站在石板道上,好像是呆了。“什么事?”三个客人都惊讶地问。阿张看得比较清楚。商店伙计爬起来从舱里伸出头问。小学教员推开旁边的窗板把头放到外面去看。“鬼知道!”阿李掉过头,抱怨地回答。“根生嫂同根生又闹了架,根生气跑了,一定是这样!”阿张解释说。“人家还说做丈夫的人有福气,哈哈!”他把烟头抛在水里,又吐了一口浓浓的痰,然后笑起来。“根生从来没跟他的老婆闹过架!我知道一定有别的事!一定有别的事!”阿李严肃地说。他现出纳闷的样子,因为他也不知道这别的事究竟是什么事。“根生,根生!”女人的尖锐的声音在静夜的空气里飞着,飞到远的地方去了。于是第二个声音又突然响了起来,去追第一个,这个声音比第一个更悲惨,里面荡漾着更多的失望。它不曾把第一个追回来,而自己却跟着第一个跑远了。“喂,怎么样?阿李!”小学教员翻个身叫起来,他把窗板关上了。没有人回答他。“开船罢!”商店伙计不能忍耐地催促道,他担心赶不上开往省城的小火轮。阿李注意地听着女人的叫声,他心上的不安一秒钟一秒钟地增加。他并不回答那两个客人的话。他呆呆地站在那里,听女人唤丈夫的声音,忽然说:“不行,她一定发疯了!”他就急急往岸上跑去。“阿爸,”那个时时在船头上打盹的孩子立刻跳起来,跑去追他,“你到哪里去?”阿李只顾跑,不答话。孩子的声音马上就消失了,在空气里不曾留下一点痕迹。空气倒是给女人的哀叫占据了。一丝,一丝,新的,旧的,仿佛银白的月光全是这些哀叫聚合而成的,它们不住地抖动,这些撕裂人心的哀叫,就像一个活泼的生命给毁坏了,给撕碎了,撕碎成一丝一丝,一粒一粒似的。三个人在泥土路上跑,一个女人,一个船夫,一个孩子。一个追一个。但是孩子跑到中途就站住了。船依旧靠在石板道旁边,三个客人出来坐在船头,好奇地谈着根生的事情。全是些推测。每个人尽力去想象,尽力去探索。船上热闹起来了。女人的哀叫渐渐低下去,于是停止了。阿李在一棵树脚下找到了那个女人,她力竭似的坐在那里,身子靠着树干,头发散乱,脸上有泪痕,眼睛张开,望着对岸的黑树林。她低声哭着。“根生嫂,你在干什么?你疯了吗?有什么事,你讲呀!”阿李跑上去一把抓住她,用力摇着她的膀子,大声说。根生嫂把头一摆,止了哭,两只黑眼睛睁得圆圆地望着他,仿佛不认识他似的,过了半晌她才迸出哭声说:“根生,根生……”“根生怎么样?你讲呀!”阿李追逼地问。“我不知道。”女人茫然地回答。“呸,你不知道,那么为什么就哭起来?你真疯啦!”阿李责骂地说,吐了一口痰在地上。“他们一定把他抓去了!他们一定把他抓去了!”女人疯狂似的叫着。“抓去?哪个抓他去?你说根生给人抓去了?”阿李恐怖地问。他的心跳得很厉害。根生是他的朋友。他想,他是个安分的人,人家为什么要把他抓去。“一定是唐锡藩干的,一定是他!”根生嫂带着哭声说。“昨天根生告诉我唐锡藩在县衙门里报告他通匪。我还不相信。今天下午根生出去就有人看见唐锡藩的人跟着他。几个人跟着他,还有侦探。他就没有回家来。一定是他们把他抓去了。”她说了又哭。“唐锡藩,那个拼命刮钱的老龟。他为什么要害根生?恐怕靠不住。根生嫂,你又不曾亲眼看见根生给抓去!”阿李粗声地安慰她。他的声音不及刚才的那样严肃了。“靠不住?只有你才相信靠不住!唐锡藩没有做到乡长,火气大得很。他派人暗杀义先生,没有杀死义先生,倒把自己的乡长弄掉了!这几天根生正跟着义先生的兄弟敬先生组织农会,跟他作对。我早就劝他不要跟那个老龟作对。他不听我的话,整天嚷着要打倒土豪劣绅。现在完了。捉去不杀头也不会活着回家来。说是通匪,罪名多大!”根生嫂带哭带骂地说。“唐锡藩,我就不相信他这么厉害!”阿李咕噜地说。“他有得是钱呀!连县长都是他的好朋友!县长都肯听他的话!”根生嫂的声音又大起来,两只眼睛在冒火,愤怒压倒了悲哀。“像义先生那样的好人,都要被他暗算。……你就忘了阿六的事?根生跟阿六的事并没有两样。”恐怖的表情又在她的脸上出现了。阿李没有话说了。是的,阿六的事情他还记得很清楚。阿六是一个安分的农民。农忙的时候给人家做帮工,没有工作时就做挑夫。他有一次不肯纳扁担税,带着几个挑夫到包税的唐锡藩家里去闹过。过两天县里公安局就派人来把阿六捉去了,说他有通匪的嫌疑,就判了十五年的徒刑。警察捉阿六的时候,阿六刚刚挑了担子走上阿李的船。阿李看得很清楚。一个安分的人,他从没有做过坏事,衙门里却说他通匪。这是什么样的世界呀!阿李现在相信根生嫂的话了。阿李的脸色阴沉起来,好像有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上。他绞着手在思索。他想不出什么办法。脑子在发涨,许多景象在他的脑子里轮流变换。他就抓起根生嫂的膀子说:“快起来,即使根生真的给抓去了,我们也得想法救他呀!你坐在这里哭,有什么用处!”他把根生嫂拉起来。两个人沿着河边急急地走着。他们走不到一半路,正遇着孩子跑过来。孩子跑得很快,高声叫着:“阿爸。”脸色很难看。“根生……”他一把拉住阿李的膀子,再也说不出第二句话。“根生,什么地方?”根生嫂抢着问,声音抖得厉害。她跑到孩子的面前摇撼他的身子。“阿林,讲呀!什么事?”阿李也很激动,他感到了一个不吉的预兆。阿林满头是汗,一张小脸现出恐怖的表情,结结巴巴地说:“根生……在……”他拉着他们两个就跑。在河畔一段凸出的草地上,三个客人都蹲在那里。草地比土路低了好些。孩子第一个跑到那里去。“阿爸,你看!……”他恐怖地大声叫起来。根生嫂尖锐地狂叫一声,就跟着跑过去。阿李也跑去了。河边是一堆水莲,紫色的莲花茂盛地开着。小学教员跪在草地上正拿手拨开水莲,从那里露出了一个人的臃肿的胖身体,它平静地伏在水面上。香云纱裤给一棵树根绊住了。左背下衫子破了一个洞。“根生!”女人哀声叫着,俯下去伸手拉尸体,伤心地哭起来。“不中用了!”小学教员掉过头悲哀地对阿李说,声音很低。“一定是先中了枪,”商店伙计接口说,“看,这许多血迹!”“我们把他抬上来罢。”杂货店的小老板说。阿李大声叹了一口气,紧紧捏住孩子的战抖的膀子,痴呆地望着水面。根生嫂的哭声不停地在空中撞击,好像许多颗心碎在那里面,碎成了一丝一丝,一粒一粒似的。它们渗透了整个月夜。空中、地上、水里仿佛一切全哭了起来,一棵树,一片草,一朵花,一张水莲叶。静静地这个乡村躺在月光下面,静静地这条小河躺在月光下面。在这悲哀的气氛中,仿佛整个乡村都哭起来了。没有一个人是例外,每个人的眼里都滴下了泪珠。这晚是一个很美丽的月夜。没有风雨。但是从来不脱班的阿李的船却第一次脱班了。1933年夏在广州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巴金作品精华本》巴金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