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季羡林集(礼盒装共14册)》季羡林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生于山东省临清市,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北京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教授.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系,师从吴宓、叶公超。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5年被德国哥廷根大学录取。1941年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教授、系主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开始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1977年完成全译本。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2009年7月11日病逝,享年98岁。季羡林通晓梵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从事吐火罗语研究的学者之一。
《季羡林集》主要包括《我和北大》《行者无疆》《人生小品》《对号入座》《大师远去》等5种精选散文集和《牛棚杂忆》《留德十年》《清华园日记》《病榻杂记》《天竺心影》《一花一世界》《朗润集》《因梦集》《集外集》等9种经典作品集。《我和北大》主要以故乡和亲人、北京记忆、流年感悟、一寸光阴不可轻为主题,收录有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我和北大》《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如何利用时间》等四十余篇散文。语言真切,充满真情实感。《行者无疆》主要以东游记、西游记、南游记、北游记、归乡记、亚洲之行、欧洲之游、非洲之旅为主题,收录有季羡林先生的《登黄山记》《西双版纳礼赞》《深圳掠影》《延边行》《去故国——欧游散记之一》等四十余篇游记。《人生小品》主要以人生感悟、九十述怀、寄情于物、活在当下为主题,收录有季羡林先生的《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谈老年》《春满燕园》《希望21世纪家庭更美好》等四十余篇散文。《对号入座》主要收录有季羡林先生的品德篇、心态篇、处事篇、读书治学篇等四十余篇散文,主要介绍了先生在生活当中的一些看法和认识。观点深刻,对当今的青少年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大师远去》该书主要收录有季羡林先生的1.作家诗人篇:缪斯之死;2.国学大师篇:天堂里的国学;3.历史哲学家篇:他们也成了历史;4.语言学家篇:没有语言的生活;5.入世知识分子篇:在离世中永生等五个主题四十余篇散文。《牛棚杂忆》是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在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书对“文革”的残酷性揭露的让人不寒而栗。他出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总结教训和“经验”,让更多经历过的人出来说话,让更多知情者出来说话,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留德十年》主要描写了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数十年后,学术泰斗季先生已近耄耋之年,忆及往昔,遂写下一部《留德十年》,以时间的脉络,记述了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德经过。在赫赫有名的哥廷根大学,先生几经辗转选定印度学为主修方向,遂对其倾注热情与辛劳,最终获得博士学位,也由此奠定了毕生学术研究的深厚根基。在此过程中,先生饱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带来的戏剧性苦难,而于苦难之外,又更难忘学长深思,友人情深。先生虽言“自传”只述事实,不及其余,然“诗与真”并行不悖,洋洋十数万言,生命之诗性本已蕴集期间《清华园日记》是乃季羡林先生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的日记,是70年前季先生对清华园的真切描述,系作者*体的生命的痕迹的记录,构成了《清华园日记》独特的价值。《病榻杂记》收录了季羡林先生自2001年以来、特别是自2003年住院至今撰写的90多篇文章。书中有他的人生各阶段回忆,也有回忆父母、老师和亲友的文章。季羡林平时十分关注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公德、爱国主义与奉献精神等问题,书中收录了多篇有关这些内容的文章。《天竺心影》主要回忆了作者在印度旅游的全程:从初抵德里开始,到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再到印度普通一家人,印度佛教、印度历史,最后离别印度。记录详实,语言通俗生动,图文并茂,知识性、趣味性、文化性、可读性都很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一花一世界》主要介绍佛教在印度的形成及发展状况,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及语言问题,佛教传入中国及佛教的本土化,中国印在佛教方面的相互学习和彼此交流。《朗润集》主要收录有季羡林先生的《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师生之间》《在兄弟们中间》《佛山心影》《我和东坡词》等文章,语言生动,内容详实。知识性、趣味性、文化性、可读性都很强,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因梦集》主要一因梦集和燕南集为主题,收录有季羡林先生的《回忆》《海棠花》《老人》《五色梅》《下瀛洲》等文章,语言生动,内容详实。《集外集》主要以新纪元文存和万泉集为主题,收录有季羡林先生的《论恐惧》《一条老狗》《追忆李长之》《我的童年》《北京忆旧》等文章。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季羡林集(礼盒装共14册)》季羡林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