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4中国最佳随笔》潘凯雄的书评文摘
日期:2022-07-25 人气:

精校修书

女生小小说

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2014中国最佳随笔》潘凯雄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2015年1月出版的,由潘凯雄、王必胜主编的《2014中国最佳随笔》,做为年度盘点的最佳文学系列,仍将由著名学者王蒙出任主编,编委及各分卷主编皆为文学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他们不负读者厚望,将发表于2014年的随笔原创作品精读、精选,力求将最优秀的作品完整、客观、公正地呈现给读者。留下坚实有力的见证;更是替未来文化史家提供值得阅读和关注的优质版本。

【名人的书评】

【2014中国最佳随笔的书摘】

潘凯雄

在为去年的这本年度 最佳随笔 写序时,我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随笔这种文体在当下的确是越来越‘随便’了,它的边际也越来越难以廓清,不过它至少比论文要‘随性’,比散文要‘随理’。 时隔一年,当阅读了今年数以百篇的随笔作品时,笔者更加强化了这种感觉。既然 随笔这种文体在当下的确是越来越‘随便’了,它的边际也越来越难以廓清 ,这就意味着每年可供选择的文字量大大增加。面对如此庞大的文字量:一方面,作为 最佳随笔 编选者所面临的挑战显而易见,只有尽可能地多阅读、多比较,才有可能遴选出你心目中的 最佳 ;另一方面,这种选择还面临着两条不同的路径,即或分门别类面面俱到地在不同类型、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作品中各选出若干代表,集成为 年度最佳 ,或有所为有所不为地不求面上的全而要点上的亮,作为这一 年度最佳 的一片风景。如果说笔者往年的编选多遵循的是前一条路径,那么今年则是选择了后者。

就总体而言,围绕社会、时代和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发声是今年入选的重点板块之一,也是本人所认为的亮点之所在。本年选几乎前一半的篇什差不多都是属于这一类型。这些随笔所触及的问题虽然各不相同,但在 切中时弊 这一点上可谓殊途同归。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主题如果要精粹与犀利或许更适合于杂文的表达,如果要严谨与翔实则也可以选择学术论文的文体。这样的看法自然有其道理之所在,但换一个角度看,杂文固然犀利精粹,但毕竟受制于篇幅,只能是点到即止,而论文又终究有其自身的学术规范性要求,读起来毕竟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和学术支持。相比之下, 随笔 这样的文体围绕着 随性 与 随理 率性展开,在篇幅上比杂文放得开,在表达上比论文来得活,对大众读者而言,可读性与普及性无疑要强化了许多。

传播知识、钩沉历史、以资为镜是今年入选 年度最佳 的又一亮点板块。在本人读到今年的不少随笔文字中,有不少满足于说一般道理或些许感觉,看上去很 哲学 ,但失之于 玄 或 小 。所谓 玄 是指那些故弄玄虚、貌似深刻之作,所谓 小 则是指那些沉溺于一己之小情感、小调调的呻吟。在我看来,与其让这些 玄 或 小 的文字来消费读者的时光,不如实实在在地选择一些传播知识、钩沉历史、以资为镜的文字来丰富读者的大脑与心灵。这些文字或以人物为经、或以事件为纬,无论古今,指向多为当下,不同于传记不同于纪实,有事实有材料有分析有见解,看似信笔由之。实则为当下提供借镜,这样的消费自然要实惠得多。

以如上两条路径的选择构成了今年 年度最佳 之主干,或许不足以概括今年年度随笔写作之全貌,也不无我个人的偏好之所在。好在本人自十余年前开始承担这份任务始就一直在重申:我绝不敢妄言自己的选择就是 年度最佳 ,但力求做到所选作品在这一年度中是有特点有个性的,今年的选择同样也是围绕着这样的追求在努力。

最后的三层意思是每年完成这篇文字时必须要重复的:首先,许多作家对本书的成稿予以禀力支持,对此我深表谢意;其二,恕本人孤陋寡闻,少数入选作品之作家一时还未联系上,惟因不忍割爱,故未先征得其同意就冒昧将其大作入选,在深表歉意之时,也请他们在见到本书后及时与出版社联系;第三,限于本人学识及阅读量所限,遗珠之憾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见谅。

是为序。

2014岁末于北京

版权页:

文化自信与文化定力

王蒙

现在全国出现了文化热,从上到下,大家都很愿意谈文化的课题,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人们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兴趣。这种状况的出现,并不是偶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生产力迅速发展,但是精神层面的建设有可能赶不上物质层面的建设,需要有更深厚的精神资源。我们自己有没有足够的精神自信和定力,是很值得讨论的问题。另外,在过去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华文化经历了巨大的考验、变幻、冲击,当人们重新审视自己文化积累、文化底蕴的时候,会有一种很特殊的情感,可以称之为文化爱国主义或者文化寻根的热情。下面,我想和大家聊聊几个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比较大,很可能挂一漏万说不完全,欢迎大家随时打断。

首先,我想简单回顾一下中国文化的遭遇与命运。中国文化很有意思,在过去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非常优越的地位。几千年以前,它就有了很成熟的发展,有了各种聪明的见解,而且不论是政治体制、社会体制,还是家庭生活、婚丧嫁娶,各个方面都非常完整、非常全面。中国文化被数量非常庞大的人口接受,凝聚了上亿或者更多人的心。中国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吸引力,而且几乎受不到挑战。在我们祖先的心目中,我们的周围都是大海,或者是一些小的番邦。这些小的番邦要礼仪没有礼仪,要服装没有正经的服装,要音乐没有音乐,要诗歌没有诗歌,这些几乎都得跟我们学。所以我们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自信。历史上曾两度有外来族群人主中原,但入主中原的结果,并不是中华文化的衰微,而是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几乎被中华文化同化。另外,中华文化还受到大量外来文化的影响,比如敦煌文化中可以看到大量外来的西域文化,但是这些外来文化非但没有对中原文化造成挑战,而且与中原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佛教本是外来文化,但它来到中国后,和中国文化相结合,加强了中华文明的智慧性、思辨性和趣味性。

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曾自信到不需要任何外来文化的程度,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让我们忽然发现,我们已经落后,在洋人面前直不起腰,已经变成挨打的对象。这给我们的刺激太大了。谢晋导演的《鸦片战争》里有这么一段:求和大臣请英国舰队舰长到虎门炮台看一看。英国舰长看了看炮台上的土炮说: 对不起,这就是你们的海防吗? 大臣点头说是。舰长说: 对不起,我的感觉全是垃圾。 对于晚清的这种处境,孙中山的想法比共产党还要严重,还要煽情。孙中山强调的是从晚清以来,中国的命运是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中华民族面临的是亡国灭种的危险,很快将被历史淘汰。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毛泽东的说法,但孙中山却认为,中国是次殖民地,就是你想当殖民地还不够格,和印度、伊朗相比,你是次殖民地。由此可见,当时的有识之士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强烈的反思,产生的这种文化焦虑也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我举两件事。晚清非常有名而且瞳西学的学者王国维,对朝廷有相当的感情。1911年辛亥革命,1923年王国维就任逊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1927年,他借钱雇了一辆洋车拉到颐和园,跳了昆明湖。他跳的地方深度也就一米二,结果跳下去以后淹死了。陈寅恪说: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 在他看来,中国正遭受着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眼看一种文化在走向衰弱、走下坡路,王国维的心里很痛苦,所以他活不下去。还有一个晚清的名人,就是翻译《天演论》的严复。晚清时严复曾到英国公费留学,精通中英文。《天演论》是用极其古雅的文言文翻译的,漂亮得不得了。 文革 的时候,有一阵儿全国只有一本书,后来毛主席指示,不能光念一本书,把《天演论》也印一印。我记得这大概是1968年的事,所以我老开玩笑,1968年版《天演论》的责任编辑是毛泽东。这么先进的一个人物,回到中国后,在晚年只能靠吸鸦片度日。我想,大概是因为他看不到任何希望,朝廷没有希望,文化没有希望,活下去也没有希望。

五四运动的时候,虽然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见解,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许许多多的弊病和糟粕,需要进行反省与批判,以至于提出了很激烈的口号。鲁迅在答记者问的时候建议青年不读中国书,不读线装书。胡适,国民党右派的知识分子,意见也一致,主张把线装书一律扔到茅厕里去。当然还有一些更著名的话。比如,钱玄同提出要废除中文。一直到解放以后,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还提出用拼音代替汉字,他认为汉字是专制主义的源泉,汉字的前途在于拼音化。当然,这个观点已经被否定了,汉字不可能被废除,而且完全可以和现代化接轨。除了废除汉字之外,钱玄同还有一个著名的主张,就是人过40岁应该被枪毙,但是他本人活的时间却很长。今天看来,这些激烈的说法很夸张,甚至很可笑,但它对中国新文化的呼唤,它对中国传统文化扎的这几针,还是起了巨大的作用。五四运动吸收了大量的民主、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使中国文化出现了新的变化。有人现在责备 五四 ,认为 五四 破坏了传统文化,甚至将 五四 和 文革 相比,我是不赞成的。因为没有五四运动,没有文化人自觉的反省与现代性的追求,就没有中国新的思想,包括社会主义思想、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进,就没有中国的革命,就没有今天的中国。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处在一百多年前的 甲午 时期,你能谈弘扬传统文化吗?你不想活了,是不是? 五四 的狂飙突进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但也更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后经过曲折的过程,我们又感到传统文化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尤其是在社会急剧发展的时期,更需要有一个根基,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今天,我们用一种积极的、正面的态度来讨论怎样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文化,实际上是经历了从文化焦虑到文化批判,到文化建设,再到文化和谐的过程。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可能这个口号大家已经忘了,但是我却认为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说明我们的心态已经和一百多年前不一样了,已经从文化焦虑、文化斗争,过渡到文化和谐、文化整合的阶段。这是我要谈的第一个问题。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2014中国最佳随笔》潘凯雄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