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世纪文学·60家:贾平凹精选集》贾平凹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 文化大革命 中,家庭遭受毁灭性摧残,沦为 可教子女 。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协会会员、西安市文联主席、《美文》杂志主编及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兼职教授。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当代中国富有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世界级作家。被誉为文学 鬼才 。
出版了一百余部小说、散文、文论、诗歌、书法、美术著作,主要作品:《商州初录》、《浮躁》、《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天狗》、《黑氏》、《秦腔》《高兴》等。
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美、法、德、俄、日、韩等语言文本并在国外出版,曾数十次获全国性文学奖项及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那文学奖、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等国际大奖。他的读者遍及老、中、青、少四个层次,曾经有人估计,全中国每个有阅读能力的人,都阅读过他的著作,几乎每个识字的人都知道贾平凹。同时,贾平凹又是一个自走上文坛之日起就伴随着强烈争议的作家。
《世纪文学60家:贾平凹精选集》编辑推荐:1.当代文学艺术天才,被称为文坛上 全能 日不落 作家。几乎每个读书人都或多或少地读过贾平凹。
2.叛逆性和创造精神,广泛最影响的中国当代作家,多次问鼎国内国际文学奖项,也是文学评论界公认的具有诺贝尔文学奖竞争力的中国作家。
3.与沈从文、川端康成一样,对自然的迷恋与敬畏是贾平凹作品的重要主题,他是中国当代文学中较早关注生态问题的作家。
4.他的作品极富想象力,平淡中有悲悯,通俗中见真情。以中国传统美的表现方式,真实地表达了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与情绪,为中国文学的民族化和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
贾平凹这人说话时陕西味十足,他的眼睛非常亮,很有观察力,事实上,他的农民模样掩盖了他的精明、智慧。他是个聪明、善于不露痕迹搞幽默的作家.
——王蒙
商州一直是我的根据地,或许我已经神化了它,但它是我想象和创作之本。
——贾平凹自述
执着而艰辛的攀登
李星
如果以《满月儿》1978年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作为标志,贾平凹走上中国文坛已经28年了,在这28年中,他出版了一百余部小说、散文、文论、诗歌、书法、美术著作,数十次获全国性文学大奖;其中近十本被翻译成英、美、法、日、韩等语言文本并在国外出版,两次获美、法文学大奖。他的读者遍及老、中、青、少四个层次,曾经有人估计,全中国每个有阅读能力的人,都阅读过他的著作,几乎每个识字的人都知道贾平凹。从其创作生命力持久不衰来说,他被称为文坛上的 日不落 作家;从大众知名度来说,他是 明星 作家;从其作品的常销不衰来说,他是文化 品牌 作家;从他所显示的多方面的创作才能来说,他又是 全能 作家。因此,说贾平凹创造了一个作家的奇迹,说他是一个当代的文学艺术天才,是一点儿也不为过的。
同时,贾平凹又是一个自走上文坛之日起就伴随着强烈争议的作家。从初期的 唯美主义 批评,到八十年代初的 历史唯心主义 、 颓废消极 的帽子,到八十年代中后期的 走回头路 的指责,和同时对他小说、散文语言的不承认,被斥为 不通 ,到新世纪以来对《怀念狼》、《病相报告》、《秦腔》等作品的贬斥,贾平凹真可谓一直在骂声中前行,一边是鲜花,一边是蒺藜。最严重的批评,当然来自他的《废都》,当肯定 传世之作 的声音尚未落地,这部书就被称为 流氓书 ,他本人也被称为 流氓作家 。据统计,各种批评声音汇编的书就有十三本之多,创造了中国当代作家单本著作的批评之最。有哲人说过,不要苛求于古人,我们也可以说,不要苛求于活着的人。在人类思想和艺术史上确有天才,但天才并不都是完美无缺的。贾平凹的创作也不可能完美无缺,然而他在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及散文创作每一个单项所取得的成就,都足以使一个普通人成为大家,而他却是至少在四个单项中都卓然不凡。
一
1952年3月16日,贾平凹出生在父亲教书所在的陕西省丹凤县金盆乡。他的故乡在丹凤古镇棣花寨。其父考虑到妻子是头胎生育,就把临盆的母亲接到金盆乡,借住在一个姓李的农家,因此就给平凹起名贾李平,长辈们平时都称他为平娃,后来开始写作,他就干脆改名为平凹。贾平凹后来说: 母亲生我时,经阴阳先生掐算,不宜在家,故投宿二十余里外姓李的一户人家。后平安落草,即起名贾李平。……后本人自改名为平凹,改字不改名,而意境天地之别也。 又说: 我出生在一个二十三口人的大家庭里,自幼便没得到什么宠爱。长大体质差,在家干活不行,遭大人唾骂,在学校上体育,争不到篮球。所以便孤独了,喜欢躲开人,到一个幽静地方坐。愈是躲人,愈不被人重视;愈不被人重视,愈是躲人;恶性循环,如此而已。懦弱阻碍了我,懦弱又帮助了我。 三世同堂的大家庭;父亲常常不在身边, 文革 中又遭到批斗;母亲极其谦让;自己个子小,木讷拙言;匮乏的时代,正是这种种因素,形成了贾平凹内敛、孤独、善于观察、喜欢思索、希望以自己的努力获得外部承认的性格和基本人生态度。在以后的文学道路上,这种气质和心态,使他受益匪浅。贾平凹最早的文字生涯,开始于他十八岁时家乡的水库修建工地,干不了重活的他,却在刷标语,喊广播,编印《工地战报》等事上派上了用场,并让人们刮目相看。1972年,贾平凹被县上推荐上了西安的西北大学。一入学,他就以一篇叫《相片》的长诗在众多新生中崭露头角,这也是他的作品第一次被排成铅字,登在学校的校刊上。而公开发表作品,则在一年以后,因此,研究家一般将1973年发表的故事小说《一双袜子》、散文《深深的脚印》作为他的处女作。1975年,贾平凹的诗歌、小说、儿童文学作品在许多报刊上频频出现,南到上海、广州,北到北京、东北三省,虽然是广种薄收,往往是多篇投出去,只有一篇发表,但这对平凹来说,已经很高兴了,他的怪怪的名字,也渐为人所熟悉。等到1978年的《满月儿》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这个奖在当时的影响力要比现在的同类奖大得多),贾平凹已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文坛上的一个重要作家,他再也不会为他高产的小说出路而发愁了。
……
版权页:
腊月·正月
这地方很小,却是商州的一大名镇。南面是秦岭;秦岭多逶迤,于此却平缓,孤零零地聚结了一座石峰。这石峰若在字形里,便是一个 商 字,若在人形里,便是一个坐翁。但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秦时,商山四皓:东园公、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避乱隐居在此,饥食紫芝,渴饮石泉,而名留青史。于是,地以人传,这地方就狭小到了恰好,偏远到了恰好,商州哪个不知呢?镇前又有水,水中无龙,却生大娃娃鱼,水便也 则名 ,竟将这黄河西岸的陕西的一片土地化拙为秀,硬是归于长江流域去了。
地灵人杰,这是必然的。六十一岁的韩玄子,常常就要为此激动。他家藏一本《商州方志》,闲时便戴了断腿儿花镜细细吟读;满肚有了经纶,便知前朝后代之典故和正史野史之趣闻,至于商州八景,此镇八景,更是没有不洞明的。镇上的八景之一就是 冬晨雾盖镇 ,所以一到冬天,起来早的人就特别多。但起来早的大半是农民,农民起早为捡粪,雾对他们是妨碍;小半是干部,干部看了雾也就看了雾了,并不怎么知其趣;而能起早,又专为看雾,看了雾又能看出乐来的,何人也?只是他韩玄子!
他是民国年代国立县中毕业生。当时的县中是何等模样?他只说一班仅有十一个人,读《四书》,诵《五经》,之乎者也的倒比现在的大学生文墨深。这一点他极自信:现在的学生可以写对联,但没他的对仗工整;现在的学生可以写文章,但他却能写得一手好铭旌。他一生教了三十四年书,三年前退休,虽谈不上是衣锦还乡,却仍是踌躇满怀。因为他的学生 桃李满天下 ,有当县委书记的,也有任地委部长的;最体面的是,他的长子,叫大贝的,竟是全镇第一个大学生,现又作了记者,在省城也算个了不得的人物!如今在村中,小一辈的还称他老师,老一代的仍叫他先生,他又被公社委任为文化站长,参与公社的一些活动,在外显山露水的并不寂寞。他家里,四间堂屋,三间厦房,墙砌一砖到顶,脊雕五禽六兽,俨然庙宇一般坚固。小儿二贝已结婚;大女叶子也已出嫁;他坐在院中吃吃茶,看看报,养花植草,颇为自得。他口里不说,心上迷信,自认为是家宅方位好:住在镇东高处,门正对商字山正中,屋近靠秦时四皓墓的左侧。
现在,又是一个冬天,商字山未老,镇前河不涸,但社会发生了变迁,生产形式由集体化改为个体责任承包。他欢呼过这种改革,也为这种改革担忧过,为此身子骨还闹过几场大病,却每每都得以康复,康复之后,依旧能走能动,饭量极好,能吃得一海碗羊肉泡馍;依旧天天早起,看晨雾来盖镇,日出消散,便慢慢纳闷起这天地自然变化的莫测。
今天早晨,门才打开一条缝,雾便扑进来,一团一团的,像是咕容而来一群绒嘟嘟的羊羔,也像是闹腾而来一伙胖乎乎的顽童,他挡不住,也抓不住,一觉得鼻子呛,就张嘴,张嘴便要打喷嚏,这呼吸气管的突然关闭,又突然地打开,响声是极大的。但院子里没有任何反应,东厦房门严关着,那是新婚的二贝的卧室,他们不睡土炕,已经文明了,做了清漆刷染的有床头的床,吱吱响了几下,又复归静寂。西院墙下,是竹子搭就的鸡棚,一个红冠耷拉的雄鸡,统率着二十三只温顺的母鸡,全歇在那斜棍儿上,黎明的雾朦胧,它们的眼朦胧,但全然未动;保持睡眠后在高枝儿上的平衡,是它们聪明过人的本领。只有门楼旁葡萄架下的包谷秆儿,被风吹了一夜,叶子散的散去,聚的聚起,又被霜杀蔫了,软软地静伏着。好事的猫儿悄没声息地踏上去,又跳上砖垒的花台上,拿爪子在霜上划道儿。霜是一铜钱的厚。
点击进入阅读:精选《世纪文学·60家:贾平凹精选集》贾平凹的书评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