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更新推荐的所有文学作品和书籍《精选《寄居者》(新版) 严歌苓的书评文摘》都是非常值得阅读赏析的,更有名家的精彩书评哦。
严歌苓:作家,编剧。1958年生于上海。曾为部队文工团舞蹈演员、战地记者。1988年入美国哥伦比亚艺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及写作MFA学位。现旅居柏林。代表作品:
长篇小说
《老师好美》
《床畔》
《妈阁是座城》
《补玉山居》
《陆犯焉识》
《金陵十三钗》
《赴宴者》
《小姨多鹤》
《第九个寡妇》
《雌性的草地》
《一个女人的史诗》
《无出路咖啡馆》
《心理医生在吗》
《扶桑》
《霜降》
中短篇小说自选集
《吴川是个黄女孩》
《少女小渔》
《天浴》
《白蛇》
散文集
《波西米亚楼》
一个上海少女的自我救赎。
一场跨越种族的爱情冒险。
一段风雨飘摇的 海上 传奇。
为了创作《寄居者》,严歌苓读了十多本有关那个年代犹太人在上海的作品,还专门从老一代人那里了解细节,比如什么牌子的香水,什么裁缝店,什么舞厅,什么牌子的风衣大衣等等。严歌苓说: 做史料研究是小说家的日常工作。我总是在为下一部作品或者可能写的作品查资料,做采访。一部这样的小说需要的准备时间往往是几年。
她总能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故事中,给我们一份全新的见解,一份全新的人生发现。
--陈冲评论《寄居者》
我以为中国文坛要非常认真地对待严歌苓的写作,这是汉语写作难得的精彩。她的小说艺术实在炉火纯青,那种内在节奏感控制得如此精湛。她的作品思想丰厚,她笔下的二战,写出战争暴力对人的伤害,生命经历的磨砺被她写得如此深切而又纯净。
--北京大学文学系教授陈晓明
严歌苓的作品是近年来艺术性非常讲究的作品,她叙述的魅力在于 瞬间的容量和浓度 ,小说有一种扩张力,充满了嗅觉、听觉、视觉和高度的敏感。
--著名评论家雷达
与我们的一些作家经验式的写作不同,严歌苓的语言里有一种 脱口秀 ,是对语言的天生的灵气。
--著名作家梁晓声
严歌苓为人物设计了基调,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意志,走了自己的路,这种未知是阅读中最有魅力的。
--著名评论家贺绍俊
接下去的一个月,始终没等来彼得。我给自己大限,在一个星期内找到另一个男人,开始新的罗曼史。新的罗曼史是否进行得下去并不重要,它的功效是使我忘掉彼得。不管是彼得负心,还是他遭遇不测,对于他的记忆让我好痛。
你还年轻,肯定记得自己犯过这种毛病:某人的缺席反而使他在你心里完美无缺。尤其对二十岁的年轻女人,缺席的恋人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俊气,离那种搭帮过日子的未来越来越远。彼得在现实中缺席,所以在我印象里就无懈可击的美好。所以你能想象,等我真的再见到他,觉得他其实并不那么漂亮。当然,犹太大营房那场传染病,也要对他的愁苦模样和紧张神色负责。
我什么都想到了,恰恰没想到这种大宿舍生活常常发生的事:传染病。猩红热打倒了百分之四十的难民,尤其是孩子们。住在虹口的日本居民很多,他们怕传染病蔓延到大宿舍外面,就让日本军医把难民大宿舍封锁起来,划定成隔离区,有宪兵把守,不准人出入。二百多人的大宿舍(原先是仓库,漏风漏雨,却照不进阳光,家家户户只有一张桌布或床单作为墙壁,声息相闻,能隔开的只有最低程度的廉耻),不只流行一两种传染病,有时一个没有亲属的人病死了多天,都没人报告,因为其他人需要他分内的那顿晚餐。幸而天不热,病死的人在发出气味前可以让人们分享若干顿面包和汤,同时也让人们分摊了病毒。
彼得又卷又长的头发由于肮脏打成绺,沉甸甸地耷拉着,有些地方露出结着污痂的头皮。他原先的天蓝衬衫泛出一层茶色,那是汗水一再浸泡,又一再被高烧的体温烘干的缘故。尽管如此,他严谨地扣着每一颗纽扣。你该闻闻那气味!一个人没死就开始腐朽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