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采薇读后感
日期:2022-07-25 人气:

分享一个全本精校的网站:修书网(hairstylefavorite.com)

(校对精校版:就是内容质量好,无乱码,无屏蔽字,无星号,无广告,章节目录完整)

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我们收集整理的最新采薇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采薇读后感(一)

  初读《采薇》的时候,刚读过《采苓》,那时觉得古代人特别有意思,不是《采苓》就是《采蘩》,还有《采苹》《采葛》等等,都是在采某种植物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情愫,进而做诗抒情。虽形式随意,却自然直白,直抒胸臆,饱含深情。再读《采薇》,就被歌者那亲切真挚感人的语言感动了。

  《采薇》这首诗主要写士兵久戍边不归时产生的思念家乡、渴望回家的心情。《采薇》把士兵思乡的心情逐步升华,最后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悲痛情绪写尽了士兵的孤苦生活和无尽的感伤。前三段写士兵久戍边疆的苦思。以薇菜刚长出芽、发芽、已经变老为时间顺序,一次一次想要回家却被公家差事耽误,想要休息也没有空。心里焦急、愁闷、痛苦。生怕从此回不去!第四、五段写士兵的军中生活。将帅乘大车架高马去征战,士兵怎敢安居军营不出战?“君子所依,小人所腓”。“一月三捷”。将帅倚车把仗打,士兵靠车把身防。一月要争几回胜?从这两段中我似乎读出士兵对君王将帅的不满:君王将帅只想着打仗扩大自己的地盘,有没有想过百姓士兵的生活?壮年百姓服兵役去当兵,家人省吃俭用交赋税,饥寒交迫盼亲人归,可能等来的也只是亲人的一纸死亡通知书。士兵呢?冲在战事第一线的是士兵,死伤最多的是士兵,吃不饱穿不暖的还是士兵。可士兵得到了什么?没有稳定富足的生活,没有人身自由自主权也就罢了,连回家都成了奢望。可能临死都见不到家人一面,战死他乡,成了孤魂野鬼。为什么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总是百姓士兵,享福享乐的总是君王将帅?第五段以柳代春,以雪代冬,写出戍卒士兵的感伤和故乡的物是人非。“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生动形象的描写出士兵回归家园时身心疲惫的样子。仰天长呼“我的心里太伤悲,谁能知道我心悲”。

  感伤过后是思考:一个国家的富强稳定对这个国家的百姓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啊!虽然现阶段我国因为钓鱼岛事件、南海事件等出现了领土的争端为题,但国家领导人并未因此大动武力,劳民伤财发起战争争夺领土,而是尽量以和平的各种方式解决问题,给国民一个稳定安全的国家。国家领土完整固然重要,但人民的生命更重要。在这两者中,国家领导人选择了保护人民的生命,(www.bbrshu.com)领土完整再通过其他途径解决。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人类越是向着文明发展,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会趋于文明化。作为国家领导人也会事先考虑百姓的疾苦,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着想,尽量避免武力带来的伤亡。相信每个国家的领导人都这么想这么做的话,整个地球将不会再有战争,地球将会是人类最好的家园。

  采薇读后感(二)

  文/李云辉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全诗分六章,前三章叠出,以采薇起兴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而戍役军士远别家乡,历久不归,思乡之情,忧心不已!作者写道:山薇啊,你发芽了,出生了,我们总该回家了吧!但转眼又是一年,我们都顾不上家室,这却是为何呢?为了猃狁入侵之故,我们连好好坐上一会儿也来不及,也是为了猃狁之故。我们需要攻战!又到了采薇的时候,薇叶长大了,枝叶柔嫩,这下总该回家了吧!心里的忧伤如此炽烈,为战事奔波,我们戍期未定,谁难替我们带回家信!山薇长得粗壮刚健了,这下该回家了吧!已是阳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忧伤的心情好不痛苦,却无人相慰劳!四、五两章是写边关战事繁忙、紧张:那盛开的花是什么?是棠棣之花。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么?那是将士的军车,兵车既已驾起,战马高大雄健,战事频繁,军队又要迁徙,岂敢定居?驾着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马,军将们坐在战车上,步兵们蔽依车后,战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鱼皮箭袋时时佩在身边,猃狁的侵战如此强大猖狂,马的。第六章则笔锋一转,写出征人在还乡路上饱受饥寒,痛定思痛的哀伤心情:想能不日日加强戒备?这两章写的是猃狁的匈悍而周家军队盛大的军威,纪律严正,卒伍精强。但是戍役的生活也是艰辛而紧张的,这些都是作者用写实的笔法来写起出征之时,那依依杨柳,枝茂叶盛,而此时风雪归程,路远,天寒,又饥,又渴,可谓十分狼狈而又凄苦。晋人谢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在文学史上影响极大。常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唱、仿效。由于《诗经》素以浑厚、质朴着称,这类如此凄婉动人的作品确属不多。因而它便成了《诗经》抒情作品的一个典范而为历代文学家所称颂。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猃狁的凶悍,周家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戊役,守卫中国,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采薇读后感(三)

  之前并没有读过《采薇》这类的改编神话或历史小故事的文章,我不喜欢这种文章,好像把原着改了,也没有更多的令人惊喜之处,反而有点无趣。这次无可奈何,我就去认真的看了,原来鲁迅还真不是随便写写的,证实了那一句“存在即合理的”的哲言!

  在原着中,史上叔齐和伯夷是商代小国孤竹国的公子,他们在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决定不吃周朝的粮食,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在原着中,作者褒赞着叔齐和伯夷的铮铮骨气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节气。而在鲁迅的小说中,采薇中的主人公叔齐和伯夷很明显是以他们为原型,不过鲁迅把他们用在小说中不是取他们的骨气,而是用他们的不知变通来讽刺世人。

  伯夷和叔齐是商末辽阳孤竹君的大儿子和三儿子,这从他们的名字可以看出他们的排行。孤竹君死后本来是叔齐当国君,但叔齐是个讲孝悌的,觉得不应该夺了大哥伯夷的王位,所以离开了;而伯夷呢,是讲仁的,认为竟然父王要三弟继位一定要遵守,而如今三弟要让位,他不愿接受也觉得无法解决所以逃离了。最后两兄弟竟然在流浪途中相遇了,索性结伴而行,后来被周文王收留了养老。但后来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要伐纣,伯夷和叔齐觉得不孝不仁,所以据食周粟,避走首阳山。在这之前,他们两个还专门跑到周武王面前骂他不孝不仁。

  伯夷叔齐两兄弟流落首阳山,无以为食,就薇而食。伯夷叔齐因采薇达到拒食周粟突显其仁孝的目的,最后又因采薇而死。因为四海之滨莫非王土,即使野菜也是周武王的,无论他们逃到哪里,都要食周粟。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才明白他们一直在逃避和自欺欺人,多么可笑和愚蠢,唯有一死才能真正地拒食周粟,所以他们饿死了。即使饿死了,还是被人们嘲笑。因为拿掉那最后稻草的人,就是一个乡绅的丫头阿金姐,为了开脱自己的责任,就编造了一个谎言,说伯夷和叔齐因为鹿肉而死的,给他们的死安了一个恶名。

  虽然我对叔齐和伯夷最后的死有点怜惜,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做错社么,只是在坚持自己的心而已,最后可以说是为坚持而丢了性命,可却无辜的被世人抹黑,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来说,他们是真的很不会变通,墨守成规,只能用这么一句话来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另一方面,处于鲁迅那个时代,在采薇中,叔齐和伯夷是必须死的,他们必须为他们的固执和盲目守旧而付出代价。这也是鲁迅像通过文章传递给那个混乱时代的麻木迷茫的人们的忠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时期,很多民众因不识字,不知时势,不问国事,坚守旧时规矩,不能接受新思想。当然也有很多被八股毒害多年的读书人对新思想抱以怀疑否定的心态。人们就惯于受老规矩的拘囿,从而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什么都按老规矩办事,而不知根据事物和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加以变通。按现代的话说就是不能与时俱进,这对于一个新的中国的建立是不利的。采薇在警醒世人,开阔思想这方面有着很大作用。其一,运用白话文,故事短浅,容易让更多的百姓接受,潜移默化的接受新文化的熏陶。其二,史上的伯夷和叔齐的故事,读书人很熟悉,鲁迅从另一个角度评价他们,对比之下,给世人一个思想冲击。因此,我觉得《采薇》还是挺有现实主义的风格。

  我的目光短浅,就只能看到这了,可是我相信鲁迅先生的目的远远不止这样。但是,仅仅从我看得这些来看,《采薇》并不是一本无趣或者是我用的文章,只有深入写作的背景才能了解其中的蕴意深远。突然间,我想起,从前我认为无用的书,是不是我没理解到它的真正含义,只是浅获表意,却沾沾自喜。真是很是惭愧!

BBR书网(bbrshu.com)非常感谢大家于百忙中抽时间阅读这篇采薇读后感。

点击进入阅读:最新采薇读后感